日韓合併

Multi tool use
日韓合併 |
日文名稱 |
日文汉字 |
韓国併合、日韓併合、朝鮮併合、日韓合邦 |
假名 |
かんこくへいごう、にっかんへいごう、ちょうせんへいごう、にっかんがっぽう |
羅馬字 |
Kankoku heigō, Nikkan heigō, Chōsen heigō, Nikkan gappō |
|
韓文名稱 |
谚文 |
한일병합、한일합방 |
韩文汉字 |
韓日倂合、韓日合邦 |
文观部式 |
Hanil Byeonghap, Hanil Hapbang |
|
大日本帝国扩张
|
|
- 琉球 (1872,1879)
- 斯卡羅 (1874)
- 江華島 (1875)
- 甲午战争 (1894–1895)
- 台湾 (1895)
- 八国联军远征 (1899–1901)
- 日俄战争 (1904–1905)
- 旅顺、大连 (1905)
- 朝鲜半岛 (1910)
- 青岛 (1914)
- 西伯利亚 (1918–1922)
- 满洲 (1931–1932)
- 上海 (1932)
- 苏联 (1932–1939)
- 中国 (1937–1945)
- 法属印度支那 (1940)
- 泰国 (1941-1945)
- 太平洋 (1941-1945)
|
|
日韓合併是指1910年8月22日日本(大日本帝国)基於《日韓合併條約》,將朝鮮(大韓帝國)併入版圖的歷史事件;此舉象徵朝鮮歷史上長久做為獨立國家地位的中斷,以及朝鮮日據時期的開始。此事件在東亞史中依照各方用語及觀點不同,而有韓國併合、朝鮮併合、日韓併合/韓日併合、日韓合邦/韓日合邦等稱呼。韓國人本身則不使用此名稱,將日韓合併後由日本殖民統治的時期稱為「日帝強佔期」(일제 강점기)、「日帝時期」或是「日政時期」。

日韓合併後朝鲜总督府管轄範圍示意圖(韓國国立中央博物馆館藏)
簡介
日本在甲午战争之後,將原本朝鮮王國的宗主國中國(大清帝國)逼退,朝鮮王國也改為大韓帝國,而後成為日本的保護國;日本政治界對韓國問題頗多關注,認為應該要立即性的合併,唯有元老伊藤博文因為國際觀感因素,強力反對。
1909年10月26日伊藤博文被韓國刺客安重根暗殺之後,主張「立刻合併派」成為日本主流。雖然韓國出現如李容九、宋秉畯等人為首的「一進會」主張日韓「平等合併」,共同創造新的聯邦政府,但已經無力回天,日本宣佈吞併朝鲜。
日韓合併的結果導致大韓帝國(朝鮮王國)的滅亡,朝鮮半島成為日本領土的一部份,朝鲜总督府成為日本在朝鮮的最高統治機關。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昭和天皇發表接受《波茨坦公告》後,才失去對朝鮮半島的實質統治權。1945年9月2日,日本簽署《降伏文書》,始結束對朝鮮半島的統治。
參見
- 朝鲜王朝
- 大韓帝國
- 大日本帝国
日韓協約(1904、1905、1907)
- 日韩合并条约
- 朝鮮日治時期
- 国民協会
日韓合併
|
|
概要 |
日韓合併 · 大日本帝国 · 大韓帝國 · 朝鮮日治時期
|
|
条約 |
日韩议定书 · 第一次日韩协约 · 第二次日韓協約 · 第三次日韓協約 · 日韩合并条约
|
|
其它国際協定 |
桂太郎-塔夫脱密约 · 英日同盟 · 鲁特-高平协定 · 朴次茅斯和约
|
|
韓国国内政治 |
一進會 · 韓日合邦建議書 · 義兵 · 乙巳五賊 · 丁未七賊 · 庚戌國賊
|
|
 朝鲜王朝歷史事件
|
|
前期 |
李成桂出兵辽东 · 威化島回軍 · 科田法 · 朝鲜建国 · 权知朝鲜国事 · 营建景福宫 · 第一次王子之乱 · 第二次王子之乱 · 咸兴差使 · 世宗改制 · 发明谚文 · 训民正音 · 己亥东征 · 婆猪江战斗 · 癸亥条约 · 癸酉靖難 · 端宗内禅 · 死六臣事件 · 生六臣事件 · 经国大典 · 李施愛之亂 · 朝鲜三司制度(司憲府 · 司諫院 · 弘文馆) · 四大士祸(戊午士禍 · 甲子士禍 · 己卯士禍 · 乙巳士禍) · 中宗反正 · 三浦倭亂 · 东国十八贤
|
|
|
中期 |
士林派 · 勳舊派 · 壬辰倭乱(彈琴臺之戰 · 临津江之战 · 闲山岛海战 · 平壤城之战 · 釜山浦海戰 · 第一次晉州城之戰 · 碧蹄館之戰 · 稷山之戰 · 露梁海戰) · 戰後移宮 · 西人黨興起 · 東人黨建立 · 己丑獄事 · 仁祖反正 · 東人黨分裂南北 · 李适之乱 · 丁卯胡亂 · 丙子胡亂(仁祖逃亡南汉山城 · 清军占领汉阳 · 丁丑下城 · 朝鲜燕行使 · 三田渡碑 · 设立迎恩门) · 朝鮮孝宗北伐計劃 · 正宮昌德宮 · 羅禪征伐 · 闭关锁国 · 实学兴起 · 端宗復位 · 定宗復位 · 己亥禮訟 · 西人黨分裂老論 · 西人黨分裂少論 · 四大換局(庚申換局 · 己巳換局 · 甲戌換局 · 丁未換局)
|
|
晚期 |
戊申政变 · 時僻之爭 · 勢道政治 · 辛壬士禍 · 辛酉邪獄 · 兩西大亂 · 三政紊亂 · 雲峴攝政 · 重建景福宮 · 舍门将军号事件 · 丙寅洋擾 · 辛未洋擾 · 江華島事件 · 壬午兵变 · 甲申政变 · 巨文島事件 · 金玉均暗杀事件 · 东学党起义 · 马关条约 · 甲午更张 · 乙未事变 · 乙未改革 · 义兵运动 · 俄館播遷 · 大韓帝國建立 · 光武改革 · 乙巳條約 · 海牙密使事件 · 第三次日韩协约 · 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 · 日韓合併
|
|
專門史 |
历史 · 君主
|
|
甲午战争(1894年-1895年)
|
|
背 景 |
- 中國洋务运动
- 明治维新
- 江華島事件
- 江华条约
- 壬午兵变
- 济物浦条约
- 甲申政变
- 中日天津会议专条
- 汉城条约
- 巨文島事件
- 长崎事件
- 金玉均暗杀事件
- 东学党起义
|
|
战 事 |
- 豐島海戰
- 成歡之戰
- 平壤之战
- 黄海海战
- 九連城之戰
- 旅顺口之战
- 旅順大屠殺
- 威海衛之戰
- 营口之战
- 澎湖之役
|
|
主要舰艇 |
日本联合舰队 |
- 松島號防護巡洋艦
- 嚴島號防護巡洋艦
- 吉野號防護巡洋艦
|
|
北洋水師 |
- 定遠號戰艦
- 鎮遠號戰艦
- 經遠級巡洋艦
- 来远
- 致遠
- 靖远
- 濟遠艦
|
|
|
主要人物 |
* 大日本帝国
|
- 明治天皇
- 伊藤博文
- 陸奧宗光
- 伊东祐亨
- 山縣有朋
- 大山巖
|
|
大清帝国 |
- 慈禧太后
- 光绪帝
- 李鴻章
- 丁汝昌
- 袁世凯
- 林泰曾
- 刘步蟾
|
|
|
后 续 |
- 甲午更张
- 马关条约
- 三國干涉還遼
- 遼南條約
- 公车上书
- 乙未事变
- 臺灣民主國
- 乙未戰爭
- 乙未广州起义
- 乙未改革
- 俄館播遷
- 中俄密约
- 大韩帝国建立
- 日俄战争
- 日韓合併
- 朝鮮日治時期
- 台灣日治時期
- 台灣抗日運動
- 戊戌变法
- 伊藤博文遇刺
|
|
纪 念 |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 |
|
r,JMf4PjBktUYQKi0pG c,r3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Place in Moyen-Ogooué, Gabon Lambaréné Street in Lambaréné Lambaréné Location in Gabon Coordinates: 0°41′18″S 10°13′55″E / 0.68833°S 10.23194°E / -0.68833; 10.23194 Coordinates: 0°41′18″S 10°13′55″E / 0.68833°S 10.23194°E / -0.68833; 10.23194 Country Gabon Province Moyen-Ogooué Population (2013 census) • Total 38,775 Lambaréné is a town and the capital of Moyen-Ogooué in Gabon. With a population of 38,775 as of 2013, it is located 75 kilometres south of the equator. Lambaréné is based in the Central African Rainforest at the river Ogooué. This river divides the city into 3 districts: Rive Gauche, Ile Lambaréné and Rive Droite. The Albert Schweitzer Hospital and the districts Adouma and Abongo are located on Rive Droite. The districts Atongowanga, Sahoty, Dakar, Grand Village, Château, Lalala and Bordamur build the Ile Lambaréné. The majority of the people in Lambaréné live in the district Isaac located on Rive Gauche. This distr...
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number. For the year, see 800. For other uses, see 800 (disambiguation). Natural number ← 799 800 801 → List of numbers — Integers ←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 Cardinal eight hundred Ordinal 800th (eight hundredth) Factorization 2 5 × 5 2 Greek numeral Ω´ Roman numeral DCCC Binary 1100100000 2 Ternary 1002122 3 Quaternary 30200 4 Quinary 11200 5 Senary 3412 6 Octal 1440 8 Duodecimal 568 12 Hexadecimal 320 16 Vigesimal 200 20 Base 36 M8 36 800 ( eight hundred ) is the natural number following 799 and preceding 801. It is the sum of four consecutive primes (193 + 197 + 199 + 211). It is a Harshad number. Contents 1 Integers from 801 to 899 1.1 800s 1.2 810s 1.3 820s 1.4 830s 1.5 840s 1.6 850s 1.7 860s 1.8 870s 1.9 880s 1.10 890s 2 References Integers from 801 to 899 800s Main article: 801...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維納斯堡 Venersborg (英文) CDP Venersborg, Washington 維納斯堡位置圖 坐标: 45°46′58″N 122°27′43″W / 45.7828°N 122.462°W / 45.7828; -122.462 國家 美國 州 華盛頓州 郡 克拉克县 面积 • 总计 27.8 平方公里(10.7 平方英里) • 陸地 27.8 平方公里(10.7 平方英里) • 水域 0.0 平方公里(0.0 平方英里) 海拔 155 米(509 英尺) 人口 (2000年) • 總計 3,274 • 密度 118.0/平方公里(305.6/平方英里) 时区 PST (UTC-8) • 夏时制 PDT(UTC-7) FIPS碼 53-74585 [1] GNIS編號 1527695 [2] 維納斯堡 ( 英语: Venersborg )是美国华盛顿州克拉克县的一個普查规定居民点(CDP),2000年美國人口普查時人口為2,085人。 最初為瑞典人聚居地。 參見 維納什堡 参考資料 ^ American FactFinder.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 2008-01-31 ] . ^ US Board on Geographic Names.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2007-10-25 [ 2008-01-31 ] . 查 论 编 克拉克县 行政區劃 郡治 : 溫哥華 市 巴特爾格朗德 | 卡默斯 | 拉申特 | 里奇菲尔德 | 溫哥華 | 瓦休戈 | 林地市‡ 鎮 亞科爾特 CDP 安波伊 | 巴伯頓 | 布拉什普雷里 | 櫻桃樹叢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