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寺
坐标:32°09′15″N 118°57′15″E / 32.15417°N 118.95417°E / 32.15417; 118.95417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栖霞寺 | |
---|---|
毗卢宝殿 | |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 |
所在 | 南京市栖霞区 |
分类 | 古建筑 |
时代 | 南朝齐 |
登录 | 2002年 |
栖霞寺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山西麓,始建于南北朝时期,梁僧朗于此大弘三论教义,被称为江南三论宗初祖,隋文帝于八十三州造舍利塔,其立舍利塔诏以蒋州栖霞寺为首。唐代时称功德寺,规模浩大,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荆山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栖霞寺于1983年被确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2002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寺内的隋代舍利塔于1988年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旁的千佛崖石窟及明征君碑于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录
1 历史沿革
2 建筑
2.1 栖霞寺舍利塔
2.2 千佛崖石窟
3 相关事件
4 外部链接
历史沿革
始建于南北朝齊永明七年(489年),原為南齊隱士明僧紹的私宅。後宅舍由智度禪師主持,是江南佛教“三論宗”的發源地。唐代時稱功德寺,規模浩大,與山東長清的靈岩寺、湖北荊山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國清寺,並稱天下四大叢林。
1983年被确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同年创建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
建筑
寺內主要建築有山門、彌勒佛殿、毗盧寶殿、法堂、念佛堂、藏經樓、過海大師紀念堂、舍利石塔。寺前有明徽君碑,寺後有千佛岩等眾多名勝。
栖霞寺舍利塔
栖霞寺舍利塔建于隋代隋文帝时期,为八角五层石塔。1988年被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佛崖石窟
千佛崖石窟始凿于南齐永明七年(公元489年),历经各代凿建,现有佛像515尊。栖霞飞天壁画在2000年进行的考古研究中被发现,为目前千佛岩内唯一发现的、保存完好的壁画。
栖霞山下的牌坊
寺门
毗卢宝殿
千佛崖石窟
正门
千佛崖造像一座
方丈
“万德庄严”,赵朴初题
相关事件
1937年南京大屠殺期間约有2萬名难民被撤离到栖霞寺。
2005年8月,以南京大屠杀期间栖霞寺求助难民为主题的电影《栖霞寺1937》发布。
外部链接
- 栖霞寺网站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