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紀念堂






























































中正紀念堂

Chiang Kai-shek Memorial Hall

Chiang Kai-shek memorial amk.jpg


概要
類型
紀念館
地點
 中華民國臺北市
地址
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號
國家
 中華民國
坐标
25°02′04″N 121°31′18″E / 25.0344°N 121.5217°E / 25.0344; 121.5217
起造日
1976年10月31日
竣工日
1980年3月31日
开放日
1980年4月5日
所有者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高度
主建築:76公尺
设计与建造
建筑师
楊卓成
其他信息
停车位
地下停車場

中正紀念堂是一座為紀念已故前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而興建的建築,位於臺北市中正區,也是眾多紀念蔣中正總統的建築中規模最大者。全區250,000平方公尺,主樓高76公尺,管理機關為「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而園區廣場的南北側,另建有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管理的國家戲劇院和國家音樂廳,落成以來成為臺北市及臺灣在國際上最著名地標之一。


園區廣場除了供民眾休憩外,也常是大型藝文活動的場地,常舉辦展覽;邦交國元首訪華歡迎儀式(軍禮)也在此舉行。園區主體建築及牌坊等以「臺灣民主紀念園區」之名義,被登錄為國定古蹟[1]
;園區及園區周邊以「中正紀念堂」之名義被登錄為文化景觀[2]




目录






  • 1 歷史


  • 2 管理處組織


  • 3 建築與景觀


    • 3.1 紀念堂陳列與展覽


    • 3.2 牌樓


    • 3.3 園區及廣場




  • 4 文化資產


    • 4.1 國定古蹟


    • 4.2 文化景觀




  • 5 破壞事件


    • 5.1 部分破壞事件列表




  • 6 其他


  • 7 參見


  • 8 交通資訊


    • 8.1 台北市公車


    • 8.2 台北捷運


    • 8.3 開車




  • 9 開放時間


  • 10 參考資料


  • 11 外部連結





歷史






中正紀念堂園區全景



中正紀念堂現址的土地,為1905年(明治38年)啟用的台灣日治時期台灣軍山砲隊基地,以及1944年(昭和19年)11月啟用的步兵第一連隊基地。1945年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後,兩者廢除。


1950年中華民國政府撤遷來臺後,建物拆卸,此地曾成為陸軍總司令部、聯勤總司令部與憲兵司令部所在地。林森南路原從中穿過,至興建中正紀念堂後改為興建地下道通過。


中華民國總統兼中國國民黨總裁蔣中正於1975年4月5日因心臟病逝世後,行政院成立治喪委員會,並於當年6月即決定興建中正紀念堂以茲紀念,並聘請俞國華、林金生、蔣彥士、高魁元、趙聚鈺、費驊、賴名湯、謝東閔、蔡鴻文、周宏濤、秦孝儀、張豐緒、林挺生、辜振甫、徐有庠、王永慶等16人為中正紀念堂籌備小組籌備委員,後又於1976年10月成立中正紀念堂籌建指導委員會,聘請張群、何應欽、陳立夫、倪文亞、王雲五、于斌、錢思亮、黃少谷、谷正綱、黃杰、林伯壽、吳經熊、連震東、陳啓天、徐慶鐘、張寶樹、謝東閔、孫亞夫、劉闊才、戴炎輝、劉季洪、周百鍊、蔡鴻文、林挺生、林洋港等為指導委員。籌建小組成立後,行政院擇定臺北市城中區(今中正區)東門里杭州南路以西、中山南路以東、愛國東路以北、信義路以南之間地段為建堂基地,並對外徵件。經評選後,決定採用圓山大飯店設計者楊卓成之設計,其建築設計融合南京中山陵許多元素。隨即於1976年10月31日動土,1977年11月施工;1980年3月31日完工,行政院成立「中正紀念堂管理籌備處」。


1980年4月4日上午十時,中正紀念堂落成典禮與蔣中正逝世五週年紀念大會舉行,各界人士四千餘人參加,並有外賓約四百人觀禮。典禮肅穆隆重,「情況為國人所共贊」[3]。隔日對外開放。7月1日正式成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隸屬臺北市政府。


1986年,中正紀念堂改隸教育部管理,並完成組織條例立法程序更名為「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1990年3月發生野百合學運,學生集結於今日自由廣場靜坐,並提出「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以及「政經改革時間表」等四大訴求。


2007年3月2日,民主進步黨主政的教育部將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更名為「國立臺灣民主紀念館」,並降為四級機關,該組織條例未依循行政程序送審立法院修法通過,以及教育部卸下中正紀念堂匾額以及牌樓上的「大中至正」字樣,而引發爭議;隨後臺北市政府文化局依《文資法》將中正紀念堂的建築主體、大中至正牌樓、公園廣場、圍牆以及迴廊,認定為暫定(市定)古蹟。5月10日,教育部部長杜正勝發佈教育部令,訂定《國立臺灣民主紀念館組織規程》。5月19日,時任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宣布正式改名。6月7日,立法院法制、教育聯席委員會決議廢止台灣民主紀念館組織規程;在舊組織條例未失效,新組織法未生效下,泛藍陣營認定民主紀念館不存在,也依此凍結民主紀念館預算。2007年11月9日文建會則將國立臺灣民主紀念館的主體建築、正面牌樓、自由廣場、迴廊,登錄為國定古蹟[4],但排除北市府認定的圍牆以及「大中至正」字樣。


2008年馬英九總統就任後,8月21日行政院在院會中,直接廢止《國立台灣民主紀念館組織規程》,同日恢復「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的組織編制。2009年7月17日,文建會公告,國定古蹟名稱由「台灣民主紀念館」變更為「中正紀念堂」。2009年7月20日,中正紀念堂匾額重新掛回,但在大門口牌樓上的匾額題字仍維持「自由廣場」,並未將原本的「大中至正」掛回[5][6]


2009年7月,行政院核定中正紀念堂將連同國父紀念館等國立文教機構改由文化建設委員會管理。2012年5月20日文建會升格為文化部後,改隸屬文化部。



管理處組織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National Chiang Kai-shek Memorial Hall(英語)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政府機構

National Chiang Kai-shek Memorial Hall Seal.svg
基本資訊
機關類型
中央三級行政機關
所屬部門
文化部
員額
151人
年度預算額
新臺幣0.33億元(104年度)
授權法源
文化部組織法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組織法
主要官員
處長
林進盛
副處長
許麗慧
任命者
文化部部長
任期
無任期保障
組織編制
內部單位
6組、2室
成立沿革
成立日期
1980年7月1日
聯絡資訊
電話
+886 2 2343-1100
網站
www.cksmh.gov.tw

  • 處長
    • 副處長


單位


  • 綜合規劃組

  • 文化資源組

  • 研究典藏組

  • 展覽企劃組

  • 推廣教育組

  • 工務機電組

  • 人事室

  • 主計室

  • 研究員



建築與景觀


中正紀念堂園區全區面積達250,000平方公尺,除了高76公尺的主建築外,還有國家戲劇院、國家音樂廳(合稱「兩廳院」),以及主建築前的瞻仰大道、中央藝文廣場(亦稱自由廣場)、園區環外迴廊、中式庭園(光華池及雲漢池)等。


中正紀念堂設計時,即隱含豐富的象徵語彙。外表同位於故都南京紫金山的國父陵寢一樣是以藍、白2色為主,象徵中華民國國徽中的「青天白日」,紀念堂平面為方形格局,象徵蔣中正的「中正」,坐東面西,遙望中国大陆。仿效北京天壇和廣州中山紀念堂的琉璃瓦八角攒尖顶代表八德,而隱藏其中的人形象徵天人合一。紀念堂正面共有花崗石84階、大廳階梯5階,合計89階,表示蔣中正享壽89歲。臺階中間為中華民國國徽圖案的丹陛,在中國傳統建築上,只用於宮殿或廟堂。




File:Marching Band at Chiang Kai-shek Memorial Hall.ogv播放媒体

中正紀念堂的陸軍儀隊交接儀式影片(部份)


正堂上層青銅大門高16公尺,重達75噸,其上天花板則有大型藻井設計,其中為青天白日十二道光芒的國徽。蔣中正銅像位於正堂後方,高達6.3公尺,重21.25噸,面露微笑坐姿,穿著傳統長袍。銅像基座刻有「先總統 蔣公遺囑」全文,銅像後方牆壁則懸掛有「倫理、民主、科學」字樣,以及「生活的目的在於增進全體人類之生活」、「生命的意義在於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等蔣中正生前語錄。由中華民國三軍儀隊常態進駐,而每整點的交接,亦為重要景點。




紀念堂陳列與展覽


正堂下層陳列了蔣中正的衣冠、文獻、照片、座車等。內部廣大的藝廊與展演空間,也常外借舉辦展覽,或招待外賓[7]


其他堂內具有的設施如下:[8]



  • 文物展視室:陳列了蔣中正的生活物品、文獻、照片等。

  • 中央通廊:陳列中正紀念堂全區模型與堂內模型。

  • 中正演藝廳:可供學者專家作專題演講。

  • 中正藝廊、介石廳、瑞元廳、美齡藝廊、采玉藝廊:可供藝術家或藝文團體舉辦藝術作品展覽。

  • 圖書室:專以蒐集蔣中正總統文獻和近代史等資料為主。

  • 蔣公紀念室:依當時蔣中正在總統府之辦公室還原陳列。


另外,中正紀念堂改名為「台灣民主紀念館」之前,正堂上層(二樓大廳)的大型銅門就以「整修」的名義對外關閉,參觀民眾只能由一樓樓梯前往。經過五個多月的「整修」後,二樓大廳於2008年1月1日重新對外開放,並由陳水扁總統親自主持開館典禮[9]。並以「空間解嚴」的概念,使用大量的裝置藝術(如風箏、新聞照片等)佈滿整個大廳,白色恐怖時期的受難者名單也陳列於大廳兩側,以和蔣中正銅像代表的「威權統治」相對,後來移除部份展品[10],目前二樓大廳已經恢復更名民主紀念館之前的樣貌。



牌樓


中正紀念堂牌樓,面對中山南路及國家圖書館,高30公尺,是台北市區內最大的牌樓。牌樓之上的牌匾題字原為「大中至正」,故此牌樓也被稱為「大中至正門」;2007年12月8日之後,被更換為「自由廣場」四字。牌匾更換期間,曾引發反對者與支持者的對峙與衝突[11]


該牌坊規制是「五門六柱十一間」規格,與古代皇陵前「神路」建築的牌樓相同,是中國傳統建築中的最高等級,氣勢磅礡。每逢國家慶典,牌樓前都會擺設數十幅大型中華民國國旗。


昔日牌樓上的「大中至正」四字為歐陽詢體,由秦孝儀指定,出處是蔣最崇拜的思想家王陽明講學語錄《傳習錄》:「粹然大中至正之歸矣。」由於未落款,官方也從未說明出處,廿餘年來民眾皆不知為何人所題,甚至謠傳為蔣中正親筆墨跡。直至2007年牌樓存廢爭議時,書法家楊家麟出面表示原字係由棍棒、鐵絲縛以麻繩沾紅土水而寫成。而當時招募書法家時即規定需以歐陽體書寫、不得落款,且需配合八卦占卜出時辰,當場揮毫。「大忠門」、「大孝門」等亦出其手。[12]


2007年12月7日,在陳水扁政府主導去蔣化的情況下,「大中至正」四字一一卸除。[13]12月8日,改由新鑄的王羲之體「自由廣場」四字,以由左往右的新式書寫取代,字體並非現代書法家所寫,而是蒐集晉代書聖王羲之在各帖中的字而成[14]。台灣民主紀念館在2008年8月21日被撤除後,教育部於2009年7月20日正式復名「中正紀念堂」並將舊匾額掛回[15],但牌樓的「自由廣場」牌匾保留至今。



園區及廣場


中正紀念堂園區(亦稱「中正紀念公園」)包含位於中央藝文廣場兩側的國家戲劇院及國家音樂廳,但管理單位是國家兩廳院,為行政法人機構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的所屬場館,不屬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管轄。整個園區全由楊卓成的和睦建築師事務所設計規劃。


環繞整個中正紀念堂園區的環外迴廊,每隔4.5公尺就崁一個中國式燈籠窗,共有26種造型,聚集了燈籠窗各種樣貌,別富特色。內部亦有多處庭園造景,人行步道總長約5公里。而庭院內雲漢池及光華池,寓意「漢影雲根」及「光復中華」,池內飼養許多錦鯉,也是園區內著名景點。藝文廣場也是為邦交國元首訪台時舉行歡迎儀式的場地。



文化資產














臺灣民主紀念園區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CKS Memorial Hall Taipei.jpg
中正紀念堂主體與台北市區街景


登錄等級
國定古蹟
建成年代
1980年
















中正紀念堂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登錄等級
文化景觀
位置
臺北市中正區
建成年代
1980年


國定古蹟


市府納入市定「暫定古蹟」

中正紀念堂:2007年3月臺北市政府進行市定古蹟審查程序,中正紀念堂進入暫定古蹟身份,指定範圍包括「中正紀念堂」主體、「大中至正牌樓」、「公園廣場」、「圍牆」、「迴廊」。


文建會指定為「國定古蹟」

2007年11月9日文建會以「臺灣民主紀念園區」之名義,指定為國定古蹟(文壹字第0963132772-1號),定著土地範圍建堂基地25萬平方公尺,包括當時園區內的「臺灣民主紀念館(現中正紀念堂)」、「正面牌樓」、「自由廣場」[16]、「迴廊」、都包含在國定古蹟,但「圍牆」被排除在外。


2008年7月17日,文建會將其指定古蹟範圍中的「臺灣民主紀念館」變更為「中正紀念堂」,但園區古蹟名稱「臺灣民主紀念園區」未變迄今(會授資籌二字第0983110272號)[17][18]



文化景觀


中正紀念堂:2008年3月17日臺北市政府文化局以中正紀念堂建築形式及結構均未見於其他建築物,兩廳院部份建成後即為藝文活動重鎮為由,將園區與周邊以「中正紀念堂」之名義,登錄為文化景觀(北市文化二字第09730121300號),範圍包括國定古蹟臺北府城東門、中山南路(信義路口至愛國西路口)、中山南路、信義路、杭州南路、愛國東路圍合之中正紀念堂全區。



破壞事件




空拍機拍攝中正紀念堂頂部。



部分破壞事件列表

















































發生日期
當事者
類型
內容
1990年3月
學運學生
塗鴉

野百合學運期間園區多處遭噴漆[19]
2013年10月22日
不明
塗鴉
夜晚御路國徽遭寫上「兩岸反統一」、「暴政必亡」等[20]
2015年2月27日
王獻極、908台灣國
潑漆

2015年中正紀念堂銅像汙損事件,大廳銅像首次遭人為破壞
2016年2月28日
自由台灣黨
塗鴉
進入展廳噴上228事件、白色恐怖受害者姓名[21]
2017年2月28日
自由台灣黨等
砸蛋
於廣場焚燒中華民國國旗並蛋洗牌樓[22]
2018年7月20日
FETN蠻番島嶼社
潑漆
同年2月「慈湖陵寢潑漆案」開庭日,當日大廳發生2018年中正紀念堂銅像汙損事件[23]


其他



  • 由於距離接近中華民國總統府,又擁有大型廣場,且建築本身隱含許多昔日國民黨的意識形態,自1987年解嚴之後,中正紀念堂便成為許多社會、政治運動的集會地點,其中最著名的應屬發生於1990年的野百合學運;該學運發生時,中正紀念堂被參與的學生和社運人士戲稱為「中正廟」、「蔣廟」等名,後被去蔣化運動人士廣泛使用[24]。知名歌手羅大佑著名的粵語歌曲《皇后大道東》,委由李坤城作詞改為台語歌《大家免著驚》,裡頭有段歌詞「忠孝東路西對介壽大路遐,介壽大路公在中正大廟埕,介壽大路口號按怎無開聲,中正大廟埕內大家免著驚」。

  • 因為擁有廣大空間及高能見度,經常成為遊行集會抗議的地點。例如:2013年公民1985行動聯盟帶領數千名民眾至中正紀念堂,坐在主體建築兩側樓梯,並在御路拉起「天下為公」三布條,反對黑箱服貿。2016年獨派人士沿著施工鋼架爬上頂部空間並懸掛「輓聯」,要求拆除中正紀念堂。


  • 正因為其政治因素及意識形態,每逢228紀念日前後時常會有民眾前往抗議,例如:2017年自由廣場聚集了統派及獨派人士,並且爆發零星肢體衝突。


  • 1990年3月12日,台北市政府調整行政區劃分時,將原有的城中區及古亭區大部份區域合併而成的新區,即由於中正紀念堂位於區內而定名「中正區」。


  • 台北捷運亦設有同名車站。其出口設計巧妙融入迴廊,大規模的站體及挑高的月台層、站內的金色站名標識、無廣告的月台牆均為捷運系統各站中獨有。

  • 在美國著名真人實境節目驚險大挑戰的第12季裡,中正紀念堂是第10站,也是倒數第2站。



參見



  • 國家兩廳院

  • 慈湖陵寢


  • 台北捷運中正紀念堂站



交通資訊


Google 地圖



台北市公車


聯營15、18、20、22、37、204、208、214、236、248、249、251、252、261、263、270、293、297、621、623、630、651、信義線...等線在中正紀念堂站及南門市場下車



  • 新店客運

  • 國光客運

  • 指南客運



台北捷運




  • Taipei Metro Line R.svg 淡水信義線至中正紀念堂站5號出口,步行約12分鐘即可到達。


  • Taipei Metro Line G.svg 松山新店線可到中正紀念堂站(捷運路線圖)。



開車



  • 由松山機場到中正紀念堂 (開車建議路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路線)

  • 由台北火車站到中正紀念堂(開車建議路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路線)



開放時間


紀念堂開放時間:09:00-18:00(星期一不休館)


紀念公園開放時間:05:00-24:00


升降旗時間:


夏令時間:4/1~9/30


升旗:06:00 降旗:18:10


冬令時間:10/1~3/31


升旗:06:30 降旗:17:10


三軍儀隊每日交接時間:


上午:09:00、10:00、11:00、12:00


下午:13:00、14:00、15:00、16:00、17:00


[註]除除夕、初一及機電保養日休館外,開館期間每日整點交接一次。


本處園區、主堂體、牌樓燈光開啟及關閉時間:


◇園區公園燈


開啟時間:平日以中央氣象局公布之日沒時間,設定自動開啟模式。


關閉時間:平日晚間12點。


◇主堂體三層平台燈(平日僅開啟第一及第三層平台燈)


開啟時間:平日以中央氣象局公布之日沒時間,設定自動開啟模式。


關閉時間:平日晚間10點;節慶日晚間11點(另元旦因配合跨年活動,關閉時間延至凌晨1點)


◇屋頂燈(包括本處主堂體及大忠門、大孝門、自由廣場牌樓之屋頂)


開啟時間:節慶日以中央氣象局公布之日沒時間,設定自動開啟模式。


關閉時間:節慶日晚間11點(另元旦因配合跨年活動,關閉時間延至凌晨1點)


[註]平日:每週一至週日。 節慶日:元旦(跨年活動)、農曆春節(除夕至初二)、蔣公逝世紀念、端午節、中秋節、國慶日。



參考資料









Wikisource-logo.svg 您可以在維基文庫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1.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組織法

  2.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處務規程







  1. ^ 臺灣民主紀念園區.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016年5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6月2日). 


  2. ^ 中正紀念堂.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016年5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6月2日). 


  3. ^ 周美華、蕭李居編,《蔣經國書信集——與宋美齡往來函電》下,台北「國史館」出版,2009年,第84頁。


  4. ^ 公告指定「台灣民主紀念園區」為國定古蹟.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7年11月9日 [2007年12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11月13日). 


  5. ^ 歐陽夢萍. 行政院撤回中正紀念堂廢止案 強調是為依法行政. 中央廣播電台. 2008年8月21日. 


  6. ^ 陳蓉. 民主館換牌匾?教部:公民討論半年內確定. 中央社. 2008年8月21日. 


  7. ^ 1990年至2000年,總共11年間此地一直作[臺北燈會(現臺灣燈會)主場地


  8. ^ 堂內平面圖


  9. ^ yam天空-新聞-專輯-政治要聞專輯-民主開門 自由風吹. yam天空. 2008年1月1日 [2008年1月3日]. 


  10. ^ 薛荷玉. 民主館蔣公像重現 廳中花又亂. 聯合報. 2008年1月2日 [2008年1月3日]. 


  11. ^ 自由廣場掛上 園區明開放. 聯合報. 2007年12月9日. 


  12. ^ 相隔卅年 楊家麟重寫大中至正. 聯合報. 2007年12月4日. 


  13. ^ 大中至正/下午5點26分~ 27年歷史的大中至正全拆了. 東森新聞. 2007年12月7日. 


  14. ^ 2007年12月8日,六點半新聞報道


  15. ^ 教部:中正紀念堂牌匾掛回 自由廣場不變. 中央通訊社. 2009年7月20日. 


  16. ^ 「自由廣場」此四字乃拼湊而來,「自由」二字來自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廣」字來自王羲之《懷仁集王聖教序》,「場」字找不到只好借用王羲之的後代子孫智永的字


  17. ^ 公告變更國定古蹟「台灣民主紀念園區」古蹟範圍名稱.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8年7月17日 [2016年5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6月2日). 


  18. ^ 臺灣民主紀念園區.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016年5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6月2日). 


  19. ^ 野百合學運 - 蔡文祥(1961-) - 數位島嶼. cyberisland.teldap.tw. [2018-07-20] (中文(繁體)‎).  参数|title=值左起第22位存在換行符 (帮助)


  20. ^ 中正紀念堂 國徽被「開眼」 | 蘋果日報. 蘋果日報. [2018-07-20] (中文(台灣)‎). 


  21. ^ 緬懷民主鬥士 自由台灣黨中正紀念堂噴漆 - 社會 -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8-07-20]. 


  22. ^ 聯合影音. 蔡丁貴燒國旗妨害公務 警強調「依法究辦」 | 時事 | 聯合影音. 聯合影音. [2018-07-20] (中文(台灣)‎). 


  23. ^ 聯合新聞網. 蔣公銅像遭潑漆 中正紀念堂:封閉清理中 | 獨派再潑漆蔣公 | 社會 | 聯合新聞網. 聯合新聞網. [2018-07-20]. 


  24. ^ 野百合重返中正廟 豎起小指頭




外部連結




  •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繁体中文)(英文)


  • 中正紀念堂 Chiang Kai-shek Memorial Hall的Facebook專頁


  • YouTube上的中正紀念堂頻道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Lambaréné

維納斯堡 (華盛頓州)

Mononymous p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