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英语:Protestant Reformation)是指基督教在16世纪至17世纪的教派分裂及改革運動,也是新教形成的開端,由馬丁·路德、喀爾文、慈運理等神學家,以及其他早期新教徒发起。1517年,路德发表的《九十五条论纲》引发了宗教改革的开始,即德意志宗教改革。改革者反对当时天主教會的教条、仪式、领导和教会组织结构。在他们的努力下,成立了新的国家性的改革派教會。早期的一些发生在欧洲的事件(如黑死病的蔓延和天主教會大分裂)侵蚀了人们对天主教会和教宗的信仰,但教義上的歧見才是引发宗教改革的關鍵。其他一些因素(如文艺复兴思想的传播、印刷术的传播、东罗马帝国的灭亡)也都促成了新教的创立。虽然先于路德就已经有一些较大的改革运动,但大多数人认为宗教改革开始于1517年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结束于1648年签订西發里亚和约结束三十年戰爭。[1]


早先批評天主教會的有識之士為約翰·威克里夫、扬·胡斯等先驅,第一个新教教会是15世纪扬·胡斯创立的弟兄合一会(或波西米亚弟兄会)。最大的新教教会是路德会(主要在德国、波罗的海国家和斯堪的纳维亚)和加尔文的跟隨者(主要在德国,法国,瑞士,荷兰和苏格兰)。除这两大陣營外,还有一些较小的改革團體存在。


天主教會在特倫托會議召開後发起了被後世稱為「反宗教改革」的自省運動,做為對宗教改革的回應及自省,而在這時期成立的耶穌會更是此自省运动的先锋。一般而言,北欧国家转为新教,南欧国家仍旧信仰天主教,教廷联合法國、西班牙及奥地利王室加以壓制新教徒,中欧则成为双方激烈冲突的场所,甚至升级为全面的宗教战争。[1]




目录






  • 1 改革教的先锋


  • 2 宗教改革的背景


    • 2.1 原文聖經的發行


    • 2.2 印刷術的出現


    • 2.3 人文主義


    • 2.4 教會的腐敗


    • 2.5 宗教與政治密切聯繫


    • 2.6 工商業復興的影響




  • 3 宗教改革的過程與重要人物


    • 3.1 馬丁·路德


    • 3.2 慈運理


    • 3.3 加爾文


    • 3.4 英王亨利八世




  • 4 意义


  • 5 宗教改革的餘波


  • 6 参考文献


    • 6.1 引用


    • 6.2 来源




  • 7 外部链接


  • 8 参见





改革教的先锋



  • 教會歷史上重要的改革,簡言之,都主要是教義的改革而非制度的改革。更嚴謹的說,即便是制度改革,也幫是奠基於教義改革的基礎上進行的。自初期之基督教會時候的改革家就是護教士,如游斯丁(c.100-165)、特土良、亞歷山大的革利免、伊格那丟(c.35-107)、坡旅甲(c.70-156)等。

  • 九世紀中葉,為要證明當時教宗所宣佈的主權是早在數世紀前就實行的假文獻“偽西多爾教令集”(Pseudo-Isidorean Decretals)出現時,就有改革的呼聲,只是後來被鎮壓。十二世紀又有法國的瓦勒度派反對煉獄說,強調平信徒可上台講道,教士的言論並非完全無誤等,聲勢相當浩大。雖遭到教宗視為異端,予以除名,改職,但他們至今仍然存在義大利阿爾卑斯山區,成為十二世紀以前改革教會僅存碩果。

  • 1376年英國的勒得倭得教區長兼英王皇家神學顧問約翰·威克里夫,眼見時任教宗格列高利十一世生活奢靡,教會因爭競逐財而腐化,便在牛津公開指責教會的主決者。世俗事務由上帝派政府管理,教宗不應干涉。他獲得英國朝野的擁護,為免被教宗捉辦,繼續推動改革,1377年又宣稱聖經是信仰唯一根據,教會唯一律法。接著他將《聖經》譯成英格蘭地方語(1384年完成,1388年修訂),1440年左右古騰堡活字印刷才成熟商業化,那時英格蘭地方語只能是靠手抄寫,因而這部聖經的影響有侷限性。他又主張“平民主權”即教會應以平民信徒為中心,而非教宗;但可有一人遵照聖經總攬相關事務,否則便是敵基督。並要二人一組出外傳道,但非終身職。英國黑死病流行時,他被保守派歸咎拿辦。他的追隨者被稱為羅拉德派英语Lollardy,後受英王亨利四世,五世摧毀殆盡,倖因理查二世娶波希米亞公主而再傳入波希米亞。

  • 扬·胡斯是波希米亞布拉格大學校長兼任主教,因閱讀威克里夫的著作後深受感動,也開始作類似的言論,起初大受波希米亞朝野讚賞,後因嚴詞指責出售贖罪券是違反聖經的可憎行為,在1409年比薩會議被教宗定罪,1414年赴康斯坦茨大公会议後被拘留,次年七月六日被處以火刑,引起波希米亞反教廷的胡斯戰爭,一直到十五世紀才結束[2]



宗教改革的背景


宗教改革本來是一次思想的大變革,但也引發了社會、政治、軍事的大衝突,其出現與當時的許多背景因素有關係。



原文聖經的發行


1453年奥斯曼帝国滅亡拜占庭帝國,逃亡到西歐的學者們帶來了大量的古典,其中包括希臘文原文的聖經。伊拉斯谟校訂出版了《新約聖經》的希臘文原文版。馬丁路德研究希臘文聖經,認識到聖經裡面講的是“因信稱義”,而不是拉丁文翻譯的“因信成義”,這對他是很大的觸動。



印刷術的出現


德意志的古騰堡對鉛活字版印刷的發明帶來了資訊革命,推動了宗教改革的迅猛發展。宗教改革以前,聖經只能由聖職人員閱讀。一般信徒無法閱讀聖經,只能完全聽信各地神父對經典與教義的解釋。然而在1456年古騰堡在美茵茲的印刷廠印刷了一本拉丁文聖經,之後更多的人能夠自己閱讀聖經,自己思考,帶來對教會解釋的質疑。馬丁·路德等宗教改革者的文章通過印刷發行迅速傳遞到各地,宗教改革的思想迅速傳播[3]。印刷術使政治、社會、宗教和科學的思想更快更廣地流通,大約在1500年,差不多有4萬種書在歐洲14個國家中發行,而德意志和意大利則佔三分之二。



人文主義


在15世紀出現了人文主義的思想,重視教育,重視思考、研究,這對宗教改革和同時期的文藝復興運動都有很大的影響。當時的人文主義並沒有懷疑神的意思,但確實帶來了對教會傳統、對教會權柄的質疑。1524-1525年間,鹿特丹的人文思想家兼神學家伊拉斯謨,就人是否有自由意志的議題與宗教改革領袖馬丁·路德展開激烈的論戰,從此劃分了基督教人文主義者與宗教改革者的界限。[4]人文主義發展到後來對神產生懷疑,不過那要到啟蒙主義時期才漸顯端倪。



教會的腐敗


中古世紀的人民主要的心靈依靠都是宗教,對於外在的教會禮規非常重視。隨著工商的發展,教會也坐擁龐大的教產,這樣的富裕使神職人員的道德鬆懈,教會中的醜聞不斷的發生。許多的高级神職人員的職位都是以金錢而不是道德換來的。有時教會為了紓解財政方面的負擔,經營酒店賭場,公然販賣贖罪券並聲稱能以之贖回煉獄之刑。一些高级神職人員甚至捲入性醜聞,其中教宗亞歷山大六世的私生活和其於1501年10月30日主持的栗子宴會可以算是性醜聞的代表事件。[5]雖然義大利本土因為文藝復興時期的經濟蓬勃發展,以及聖伯爾納定等教士的努力,並未對天主教義與教會產生太多的不滿,但是在義大利之外的地區,逐漸對代表義大利人勢力的天主教會高層產生不滿,特別是在1418年天主教會大分裂結束之後,更加深了這樣的情勢。這些腐敗引發了宗教改革運動者對教會權柄的質疑,腐敗帶來的許多社會矛盾遇上宗教改革的導火索就演變成社會運動和武裝衝突。



宗教與政治密切聯繫


中世紀的宗教與政治密切聯繫。教宗和教會積極參與政治,教宗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加冕,派代表參加議會,親自推動十字軍東征,教會與政府在經濟上也有許多糾葛。政治領袖也很自然地也介入宗教的事物,他們建立教會、修道院,出兵支持十字軍東征。這種密切聯繫的後果是信仰的問題馬上演化成為政治,並進而軍事的問題。宗教改革過程中,各級的世俗政權紛紛表明立場,並且使用政治、軍事的力量支持自己的立場,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查理五世支持羅馬,發詔書通緝馬丁路德;德意志的選侯腓特烈三世則是馬丁路德最堅定的支持者,將馬丁路德保護起來;慈運理在日內瓦成立政教合一的新教政府,親自上陣打仗捍衛自己的信仰;英國亨利八世宣布脫離羅馬教會而成立英國國教會,卻沒有進行信仰上的宗教改革。



工商業復興的影響


中古世紀的歐洲大致分為皇室,教士、貴族還有騎士的上等階級,跟農奴以及平民組成的下等階級。隨著工商業的復興創造出了一個新的階級──中產階級,大多由平民商人所組成的中產階級發展出了完善的商業組織如行會和銀行等中產階級主導的機構。但是民生問題也隨之而來,像貧富差距以及階級對立等等。人民除了要對政府納稅,教會的各項聖禮,儀式等等也都要付費。這些社會的矛盾與信仰的矛盾混合在一起,引發社會運動和戰爭。



宗教改革的過程與重要人物



馬丁·路德




馬丁·路德




九十五條論綱



馬丁·路德在埃爾福特大學英语University of Erfurt獲文学碩士,又学半年法律。接着入修道院苦修,1507年獲立为神父。1512年獲威登堡大學神学院博士,随即教授《聖經》曾講授詩篇(1513~1515)、羅馬書(1515~1516)、加拉太書(1516~1517)和希伯來書(1517~1518)。他是德國最早用德文对照新旧约原文授課的教授之一。然而他繼續依然教会律法潛心苦修,結果,使他更加強烈的不能滿意於「新路」的觀點。但無論如何都不能得到内心的平安。直到有一天他在研讀《聖經》時,看到“義人必因信得生”(羅馬書1:17)時,突然觉醒到原來人的得救只是因為他對上帝的信仰以及上帝的恩賜,其他一切的律法都不能保證使人得以“稱義”。他这信念也在獲得同校一些教授的支持,加上親眼看到人們受骗購買贖罪券的情形,又耳聞教会主教買賣聖職的醜事,他開始攻擊教會出售贖罪券的作法。1517年10月31日他將批判贖罪券的《九十五條論綱》,張貼在威登堡大學的教堂門口。由于當天恰巧是重要節慶諸聖節前夕,使得很多人看到張貼的内容。[來源請求]當時古騰堡活字印刷已經商業化超過兩個世代,因而印刷的文字兩週後傳遍全德國;四週後各種譯文傳遍全西欧。1521年1月3日教宗良十世终于下令將他革除教籍,他原本只要改革教会一部分制度,從此他也不再承認教宗的權威。此后他所代表的教派總稱為“更正教”或“新教”,與之相對的東方的正教會、西方天主教,则稱為舊教。他直接建立的教会成為“路德會”或“信義宗”。他改革的教会仍保留《聖經》没有明文禁止的教会傳統。[6][7]



慈運理



胡尔德莱斯·慈运理生在瑞士的威德赫斯城(Wildhaus),在巴塞尔、伯恩及維也納受教育。慈運理在維也納就讀大學,當時候的維也納大學正在推行大學改革。當時在人文主義者采爾蒂斯等人的領導下,促使大學接受了人文主義者的改革。隨後,他又在巴賽爾大學內,深受人文主義的影響,強化了他對人文主義的立場。於瑞士東部接受區牧的職務,在1519年成為蘇黎世教會的牧師。慈運理在語言上是很有能力的,他可以將無論是希伯來文、希臘文或是拉丁文翻譯成蘇黎世的當地語言,後來,蘇黎世市議會決定了聖經改革方案,成為官方政策。在1525年蘇黎世市議會廢止彌撒,改由慈運理的聖餐版本替代。[8]改教的主題是教會內道德的重整,他開始攻擊贖罪券,且是有計劃性的攻擊。在聖禮上他更有自己的主張:聖餐是一項紀念主的儀式,僅是象徵性;基督不在聖餐之中。這點與路德有很大的不同。慈運理針對聖餐的問題和馬丁·路得彼此意見不同,致使於1529年在馬爾堡(Colloquy of Marburg)的會議中與信義宗分道揚鑣,於是各宗派再度分裂一次。在慈運理受伊拉斯谟的人文主義影響,積極參與蘇黎世這個城市的宗教改革,[9]由於在瑞士是聯邦體系,是由一個一個城市所組成的,而蘇黎世又是其中最有影響力的城市,所以慈氏認為從此城市開始若成功則改革將會如火如荼地展開。同時由於慈氏採較寬容的態度,使得許多蘇黎世人民紛紛響應,在慈氏帶領之下逐漸脫離了羅馬公教的管轄。但就在1531年這個時刻慈氏在一場戰役中陣亡,雖由他的助理起而代之,但整個改革運動就逐漸轉移至瑞士另一個城市日內瓦。[10]雖然慈運理已殞命,不過他的學說在東瑞士甚至奧地利,仍具有相當的影響力。[11][12]



加爾文

















加尔文主义

Calvin.png

约翰·加尔文






























 主题




約翰·加爾文生於巴黎諾陽,在巴黎大學研究神學三年,後又到外地學習法律。1536年,他出版《基督教要義》一書,随即到日内瓦。但他的改革教會提案未被接纳,且被驅逐出境。經數年潛心研究,1541年他再返日内瓦,得到歡迎,並治理當地教會二十三年,使它成為新教的中心。加爾文主張預定論:人得救與否完全是神所預定的,但又不贊同宿命論;相反的,他認為虔誠的信仰與完美的德行是每一個將要得救的基督徒的義務,他們應該在世間努力工作以榮神益人。加爾文的教義受到許多工商業者歡迎,成為新教主流,其中以長老會的發展最為蓬勃。



英王亨利八世



英國國王亨利八世早期堅定支持羅馬教會,反對馬丁·路德和更正教會,後為要與王后凱瑟琳離婚,受拒於羅馬教宗,因此1534年與更正教合作自並共同通過“至尊法案”宣佈創立英國國教會,又稱聖公會,與羅馬舊教的教義和儀式并無二致,只是英國國王代替羅馬教宗成為政教權威。直到其子爱德华六世即位後,在薩默塞特公爵愛德華·西摩的攝政下,聖公會開始正式改革教義與禮儀,包括頒行《四十二條信經》和《愛德華六世公禱書》。



意义


在宗教改革之前,教会不仅控制了普通民众的思想,还高高凌驾于世俗王权之上。宗教改革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獨大局面,衍生了许多不同的新教教派,并和不同民族的国家相结合,使各个王国迅速发展壮大。例如,英国的圣公会的建立使英国的民族国家和君主专制得到强化,为后来的英国內戰奠定了社会基础。欧洲的各个国家也因为各自的宗教信仰而加强了民众的民族意识和国家的精神凝聚力。


虽然宗教改革派进行改革的初衷只是反对罗马天主教会,但是这场改革无形中给欧洲带来了自由、宽容的新气息,从最初对不同信仰的包容到后来对不同政见的包容,这场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进步。[13]



宗教改革的餘波



  • 天主教的革新——反宗教改革。


  • 宗教戰爭 – 歐洲各宗教改革運動歷經許多流血戰事,如1610年亨利四世被刺殺,法國再度内戰,新教信徒大量逃亡。1618年德國路德派因不滿《奧格斯堡和約》被毁,由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領導,與國内羅馬天主教徒交戰了三十年。直到1648年簽訂《威斯特伐利亞和約》,雙方重穫和平相處。又如1568年荷蘭北部的加爾文派信徒因反舊教與其統治者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的鎮壓,爆發了北方省反抗西班牙的八十年戰爭,直到1648年才與西班牙國王菲利普四世簽訂《明斯特和約》,終獲獨立建國與信仰自由。

  • 在宗教改革後的英國國教,還带着不少羅馬公教色彩,英國許多受加爾文派影響的基督徒稱為清教徒的人,想再加以改革,使成更合乎《聖經》的信仰,卻受到欲恢復舊教的國王查理一世迫害。於是許多人逃至北美洲新大陸,即後來獨立的美國,並爆發1640年-1649年的内戰,史稱“清教徒改革”。清教徒獲勝後,新教團體獲相當自由的發展,直到1685年新國王詹姆士二世又想恢復舊教及專制政治。再經1688年没有流血的“光榮革命”,終於使英國此年成為歐洲第一個信仰自由的國家。各國的宗教戰爭中,常夾雜經濟和政治利益等的爭執。從十六世紀中期到十七世紀中期的百年紛擾,歐洲人口大量减少,經濟衰退,各國終於逐漸地體認久戰俱傷的教訓,才開始採取宗教寬容政策。



参考文献



引用





  1. ^ 1.01.1 Cameron 2012.


  2. ^ 祁伯爾,《歷史的軌跡──二千年教會史》,李林靜芝譯(台北:校園出版社,1986),175-177。


  3. ^ 麥格夫. 《宗教改革運動思潮》. 由蔡錦圖 等翻译 . 香港: 基道出版社. 2006: 19–20页 (中文(繁體)‎). 


  4. ^ 林鴻信,基督宗教思想史(下),(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4),385-386頁


  5. ^ 教會內部的腐化. 中古歐洲的基督教會與教士. 中華民國教育部歷史文化學習網. 2004~2012 [201303].  请检查|access-date=, |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永久失效連結]


  6. ^ Cortright, Charles L. (1994), Key Words in Lutheran Liturgical Worship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5-09-09., p3


  7. ^ Tiefel, James P. (1990), But isn't that Catholic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6-03-04.


  8. ^ 麥格夫. 《宗教改革運動思潮》. 蔡錦圖等譯. 香港: 基道出版社. 2006: 126–129页. 


  9. ^ 盧龍光等. 《基督教聖經與神學詞典》. 香港: 香港漢語聖經協會有限公司. 2003: 561页. 


  10. ^ 李振群. 《透視2000-宗教改革與近代教會(卷三)》. 馬來西亞: 協傳培訓中心. 1999: 51页. 


  11. ^ 郝伯爾,李林靜芝. 《歷史的軌跡—二千年教會史》. 台北: 校園書房出版社. 1986: 226–228页. 


  12. ^ 麥葛福著. 《基督教神學手冊》. 劉良淑、王瑞琦譯. 台北: 校園書房出版社. 1998: 84页. 


  13. ^ 赵林. 《在上帝与牛顿之间》. 北京: 东方出版社. 2007: 83–84页. ISBN 978-7-5060-2771-7. 




来源


.mw-parser-output .refbegin{font-size:90%;margin-bottom:0.5em}.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st-style-type:none;margin-left:0}.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dl>dd{margin-left:0;padding-left:3.2em;text-indent:-3.2em;list-style:none}.mw-parser-output .refbegin-100{font-size:100%}

书籍



  • Cameron, Euan. The European Reformation 2nd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ISBN 0198730934.  引文格式1维护:冗余文本 (link)

  •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s.v. History of Europe.




外部链接







  • Internet Archive of Related Texts and Documents


  • 16th Century Reformation Reading Room: Extensive online resources, Tyndale Seminary


  • The Reformation Collection at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参见




  • 协合信经

  • 沃尔姆斯宗教协定

  • 教派對立化英语Confessionalization

  • 宗教改革全集英语Corpus Reformatorum

  • 歐洲的宗教戰爭英语European_wars_of_religion

  • 主起來吧英语Exsurge Domine

  • 自由恩典神學英语Free Grace theology


  • 讓·喀爾文《基督教要义》

  • 若望·特次勒

  • 伊利里库斯·弗拉齐乌斯

  • 门诺·西蒙斯

  • 托马斯·闵采尔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Lambaréné

維納斯堡 (華盛頓州)

Mononymous p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