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誠 (1321年-1367年),原名張九四 ,泰州白駒場(今江蘇大豐)人,元朝末年的起義軍領袖與地方割據勢力之一。在元朝末年抗元起義領袖中,有「友諒最桀(殘暴),士誠最富」[1] 之說。
目录
1 生平
2 轶事典故
2.1 死不怨泰州張
2.2 烧久思香
2.3 都天元帥
2.4 名號玄機
2.5 罗贯中
2.6 挂天灯
2.7 讲张
3 注释
4 参考文献
生平
吴越地区历史
史前 时期 约前9000 | 约前1100
上山文化
河姆渡文化
马家浜文化
良渚文化
崧澤文化
馬橋文化
勾吴 约前1100﹣前473
於越 约前1100﹣前306
東甌 前472﹣前138
楚 前306﹣前222
秦 前222﹣前209
西楚 前209﹣前201
汉 前202﹣196
吴(劉濞)前202﹣前153
孫吳 196﹣280
晋 280﹣420
南朝 420 | 589
宋420–479
齐479–502
梁502–557
陈557–589
隋 589﹣618
高智慧 刘元进 沈法兴
唐 624﹣907
陳碩真 袁晁 裘甫 董昌
吴越 907﹣978
杨吴 902﹣937
南唐 937﹣975
宋 978﹣1276
方腊
元 1276﹣1355
杨振龙 陈空崖 方国珍
張士誠1355﹣1367
明 1368﹣1644 南明 1644﹣1646
叶宗留
清 1646﹣1911
张念一 钱宝通
太平天国 1853﹣1864
上海公共租界 1845﹣1943
上海法租界 1849﹣1943
中華民國 1911﹣1949
日据 1937﹣1945 上海市大道政府 1937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今
标注之年份为该政权统治吴越地区的时间
張士誠,原名張九四 ,運鹽工出身,因不堪鹽官壓迫,至正十三年(1353年),與其弟張士義、張士德、張士信與鹽販李伯升等十八人起兵反元,不久便攻下泰州、興化、高郵等江北重鎮。
至正十四年正月(1354年),在高郵建國,號大周,自稱誠王,以天佑為年號。
至正十四年(1354年)九月,元朝太师兼右丞相脱脱率重兵南下攻高邮。十一月,于城外大败张士诚军,士诚退入城中固守。十二月,元军攻占外城。危急之时,元順帝听信谗言,解除脱脱兵权,临阵换将,元军军心涣散。張士誠部趁机反击,大败元军。
至正十六年(1355年),張士誠繼續向南發展,攻入平江路(今蘇州市)並改平江路為隆平府。
至正十七年(1357年),元朝江浙行省平章達識帖睦邇派杨完者攻打張士誠,張士誠由於面臨被元軍與方國珍夾擊的情況便投降元朝,被封為太尉。至正十八年(1358年),採取分化策略,與聯合攻打杨完者,杨完者自殺。
張士誠乘朱元璋與陳友諒大戰的機會,勢力不斷擴張,擁有北至徐州、南至紹興的割據實力,擁兵數十萬;並且曾多次運糧十餘萬石至元大都(今北京)。二十三年(1363年)三月,遣呂珍出擊紅巾軍劉福通部於安豐,迫使劉福通和韩林儿投靠朱元璋。九月,張士誠自稱「吳王」,以其弟張士信為丞相,用黃敬夫、蔡彥文、葉德新三人為參軍,不再歸順元朝;次年,朱元璋也自稱「吳王」。
張士誠與朱元璋的勢力不斷交戰,張部以漁鹽近海交通便利,時有日本倭寇力量暗中支持,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實施「海禁政策」與忌憚此不無關係(包括後來大將軍藍玉謀叛案)。朱元璋以「先取通泰諸郡縣,剪士誠肘翼,然後專取浙西」[2] 的方式一步步削弱張士誠;在朱元璋消滅陈友谅之後,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開始對張士誠的勢力進攻,張士誠弟名將張士德尤重挫明軍(明軍大將徐達常言:「唯懼張士德」),惟惜士德之馬發狂,被徐達前鋒趙德勝擒,於金陵絕食而死,士誠力量大失[1]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二月包圍張士誠所居的平江;九月平江城被攻破,張士誠被俘,後被押解至應天(今南京),自縊,被部將解救下來。在押往應天的船上,明史載其「至金陵,竟自缢死,年四十七。命具棺葬之。」另說則是朱元璋審問張士誠,張士誠用斜眼看他,罵道:「天日照爾,不照我而已。」朱元璋將其賜死,以弓弦縊斃,又梟其首於城樓,以示官民。
目前苏州市斜塘鎮有張士誠墓。
张士诚有养子“五太子”,投降朱元璋。
轶事典故
死不怨泰州張
张士诚,人稱「泰州張」,盤踞苏十余年,保境安民,轻徭薄赋,與元朝籍貫寶慶府的將領楊完者相比,楊的部隊所到之處,屠殺擄掠,不得民心,江浙人稱「生不謝寶慶楊,死不怨泰州張」[3] [4] 。
烧久思香
苏州市中心观前街南不远处,有一条叫王府基的小巷,本地人称作“皇废基”,这里曾是张士诚王宫所在地。苏州至今保留着一个奇怪的风俗,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晚,古城的大街小巷里就会有星星点点的香烛插在地上,俗称“烧久思香”,据说那天是地藏王菩薩生日,张士诚起兵时自称是地藏王转世,而“久思”正是其小名“九四”的谐音,这香便是苏州百姓在祭拜他,明祭“地藏王”,暗祭“地张王”(本地的「張王」)。是为报答张士诚的功德而设,此俗从明初延续。据说,明太祖朱元璋曾因此生疑,命地方官查询,民间谓之为“祭地藏王」[5] 。
都天元帥
张士诚卒後,江南各地哀而祀之,稱之為「張王」、「張元帥」,尤其丹徒信仰最烈。卻遭到明太祖朱元璋派人查問,於是說奉祀的是「都天元帥」張巡,由於張巡是忠義殉國的唐朝名將,朱元璋就安下了心[6] 。
名號玄機
朱元璋原頗禮遇儒生,在儒學領袖李善長涉叛亂案時,如何發配李讓朱元璋頗猶豫,時人即以張士誠本無名,儒者獻名「士誠」,實語出孟子一書:「士,誠小人也。」暗譏張士誠不學無術,讒言儒生對君主之不敬,遂導致李善長遇害[7] 。
罗贯中
寫出不朽文學巨著《三國演義》的羅貫中,本是張士誠幕僚[8] 。
挂天灯
当年张士诚从常州败退,沿途百姓怕“子弟兵”迷路,便在路边树立起一根根木棒,挂上灯笼,形似现在的路灯,取名“天灯”。后来。“挂天灯”作为一种节庆习俗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中叶,可见影响之久远[9] 。
讲张
张士诚被朱元璋打败后,苏州百姓仍然思念张士诚的恩泽并私下讨论。吴语中用“讲张”一词表示谈论张士诚,后来逐渐变成讲话的意思并延续至今。
注释
参考文献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張士誠
^ 1.0 1.1 明代史,傅樂成教授著,長橋出版社,1980年
^ 《明太祖實錄》卷十八
^ 《續資治通鑑》.畢沅
^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上)第四、朱元璋》楊發興.青苹果出版
^ 被抹黑为草包,却在最富庶地区称王,虽然没建国,但一直受到祭祀
^ 龍溪古縣城鸛林寺—都天元帥考證
^ 《明代人物與傳說》.陳學霖. 香港中文大學
^ 羅貫中簡介 明初小說家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生平
^ 《青岛日报》2011.09.22,张士诚只是个传说.朱辉
元朝歷史
大蒙古国
蒙兀国 · 蒙古统一(打败蔑儿乞人 · 消灭泰赤乌部 · 十三翼之战 · 塔塔儿部叛金 · 塔里忽台被杀 · 帖尼河之战 · 阔亦田之战) · 成吉思汗 · 建立蒙古帝国 · 蒙古攻西辽之战 · 蒙古征服花剌子模(撒马尔罕之战 · 玉龙杰赤之战 · 大败札兰丁 · 长春真人西行 · 一言止杀) · 蒙古滅西夏之戰 · 蒙金戰爭(野狐嶺戰役 · 成吉思汗三路攻金之战 · 耶律楚材归顺 · 木华黎治理汉地 · 三峰山之战 · 蔡州之战) · 蒙古入侵高丽(蒙古第二次攻高丽 · 蒙古第三次攻高丽 · 蒙古第五次攻高丽 · 征东行省 · 也顿村之战) · 戊戌选试 · 蒙古第二次西征(钦察草原 · 基辅罗斯等各公国 · 蒙古征服俄罗斯 · 匈牙利 · 摩尔达维亚 · 波兰 · 立陶宛大公国 · 波希米亚 · 捷克 · 摩拉維亞 · 斯洛伐克 · 威尼斯共和国 · 原南斯拉夫地区 · 保加利亚第二帝国 · 拉什卡 · 神圣罗马帝国) · 凉州会盟 · 蒙古第三次西征(征战木剌夷国 · 征战阿拔斯王朝 · 征战叙利亚阿尤布王朝 · 蒙古入侵叙利亚) · 窝阔台攻宋之战(沔州之战 · 真州之战 · 阳平关之战 · 江陵之戰 · 黄州之战 · 庐州之战 · 京襄之战 · 大垭寨之战 · 余玠防蜀之战 · 壽春之戰 ) · 蒙古征服吐蕃 · 乃马真后称制 · 海迷失后称制 · 蒙古灭大理之战 · 蒙哥攻宋之戰(蒙古攻四川之战 · 釣魚城之戰 · 鄂州之战) · 蒙古四大汗国(金帳汗國 · 察合台汗國 · 窩闊台汗國 · 伊兒汗國)
元朝
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的爭位戰爭 · 建号大元(建国号诏 · 营建大都) · 李璮叛亂 · 宋元战争(襄樊之战 · 丁家洲之战 · 潭州之战 · 文天祥抗元 · 崖山海战 · 宋幼主投海) · 马可·波罗来华 · 元曲勃兴(《窦娥冤》 · 《拜月亭》 · 《汉宫秋》 · 《梧桐雨》 · 《西厢记》 · 《倩女离魂》) · 忽必烈改制(一省制 · 行中书省 · 治理西藏 · 宣政院 · 开凿通惠河 · 宗王出镇 · 八思巴文) · 塔拉斯河庫里爾台大會 · 蒙越戰爭 · 四等人制 · 元日战争(文永之役 · 白江口之役 · 元寇防壘 · 弘安之役) · 元缅战争 · 元爪战争 · 海都之亂 · 阿合马理财 · 重新成為四大汗國宗主 · 瓜分窩闊台汗國 · 大都政變 · 武宗继统 · 武仁之約 · 仁宗继立 · 延祐經理 · 延祐復科 · 击败也先不花 · 外放和世琜 · 放逐图帖睦尔 · 英宗改制 · 拔除铁木迭儿 · 大元通制 · 南坡之变 · 泰定称帝 · 天顺帝失踪 · 文宗即位 · 明宗即位 · 天曆之變 · 设立奎章阁 · 顺帝继立 · 至正新政(脱脱更化 · 至正条格 · 脱脱修史(宋史、辽史、金史) · 大兴国子监) · 贾鲁治黄河 · 元末民变 · 红巾军起义(韩山童被杀 · 韩林儿起义 · 徐寿辉起义 · 郭子兴起义 · 张士诚起事) · 亦思巴奚兵乱 · 朱元璋崛起(鄱陽湖之戰) · 明灭元之战
北元
洪武北伐(明太祖第一次北征 · 明太祖第二次北伐 · 明太祖第三次北伐 · 明太祖第四次北伐 · 明太祖第五次北伐 · 明太祖第六次北伐 · 明太祖第七次北伐 · 明太祖第八次北伐) · 明军攻克上都 · 惠宗逝世 · 昭宗继统 · 李文忠攻克应昌 · 明军收取甘肃 · 纳哈出投降 · 明平云南之战 · 金山之戰 · 捕魚兒海之戰 · 天元帝遇害 · 鬼力赤篡位
鞑靼
也速迭儿夺位 · 蒙古分裂(鞑靼 · 瓦剌) · 饮马河之捷 · 脱欢统一瓦剌 · 击败阿鲁台 · 瓦剌攻明之战(大同之战 · 土木堡之变 · 景泰继统 · 京师保卫战) · 也先称汗 · 瓦剌衰落 · 达延汗中兴(灭亦思马因 · 征讨鄂尔多斯 · 收服喀尔喀 · 击败兀良哈) · 俺答称汗 · 察哈尔东迁 · 庚戌之变 · 俺答封贡 · 努尔哈赤攻打蒙古 · 后金攻察哈尔蒙古之战
中國歷史事件
傳疑時代
→ 夏朝 → 商朝 → 西周 → 東周(春秋 → 戰國) → 秦朝 → 漢朝 → 三國 → 晉朝/十六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國 → 宋朝/遼金夏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中華民國/中华人民共和国
明朝歷史
前期
元末民变 · 红巾军起义(韩山童被杀、韩林儿起义、徐寿辉起义、郭子兴起义、张士诚起事) · 二十四将 · 三打集庆 · 统一江南(灭陈友谅、洪都保卫战、鄱陽湖之戰 · 灭张士诚 · 灭方国珍 · 平定闽、广) · 北伐和统一(徐达北伐、洪武北伐、攻取河南和山东、攻克河北和上都、平定山西与收复甘肃、平定云南、平定四川、收回燕雲十六州、平定辽东、金山之戰、捕魚兒海之戰) · 进军西藏(烏思藏行都指揮使司、朵甘行都指揮使司、俄力思軍民元帥府) · 创建衛所制 · 建都之议 · 洪武之治 · 洪武大移民(洪洞大槐树、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 茶马贸易 · 废中书省 · 都布按三司(都指揮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 · 海運弛禁 · 朱元璋反腐 · 明初四大案(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藍玉案) · 南北榜案 · 建文改制 · 靖难之役 · 壬午之难 · 永乐迁都(順天府、故宫) · 永乐盛世 · 内阁建制 · 厂卫( 锦衣卫、东厂、西厂、內行廠) · 郑和下西洋 · 经营南海(永乐群岛、永樂环礁、宣德群岛、永乐龙洞、郑和群礁、于锡兰山国之战、舊港宣慰司) · 万国来朝(朝鲜、安南、琉球、占城国、暹罗国、爪哇国、浡泥、呂宋、苏禄、合猫裹、美洛居、婆罗、古麻剌朗、冯嘉施兰、真腊、帖木兒等) · 确立宗藩 · 三大营(五軍營、三千營、神机营) · 南征安南 · 統治安南(交趾等處承宣布政使司、蓝山起义) · 贵州建制 · 三宣六慰 · 唐赛儿民变 · 明成祖北伐 · 经营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亦失哈巡视东北、奴儿干城、永宁寺、永宁寺碑、建州三衛、辽东都司) · 陈诚出使西域(《西域番国志》、《西域行程记》) · 永乐大典 · 朱高熾監國 · 高煦之亂 · 仁宣之治 · 三杨辅政 · 宣宗廢后 · 票拟制度 · 建立哈密卫
中期
王振擅政 · 麓川之役 · 浙閩民變 · 大同之战 · 土木之变 · 景泰继统 · 午門血案 · 京师保卫战 · 易储之争 · 夺门之变 · 曹石之變 · 重修《寰宇通志》 · 汪直擅政 · 鄖陽民變 · 藤峽盜亂 · 哈密之爭 · 固原盜亂 · 河套之患 · 成化新风 · 王文素与《新集通證古今算學寶鑑》 · 弘治中兴 · 九邊建制 · 南徽北晋 · 滿倉兒案 · 海運嚴禁 · 郑旺妖言案 · 劉瑾擅政 · 安化王之乱 · 寘鐇之亂 · 劉六劉七民變 · 川蜀盜亂 · 武宗南巡 · 应州大捷 · 寧王之亂 · 南贛盜亂 · 江彬擅政 · 王阳明与阳明学 · 世宗继统 · 大禮議 · 佛朗機 〔葡萄牙 〕人東來(葡佔屯門 、屯門海戰 、西草灣之戰 、雙嶼港 、租借澳門 ) · 大同兵變 · 更定祀典 · 嘉靖南巡 · 迁陵之议 · 岑猛之亂 · 壬寅宮變 · 嘉靖中兴 · 楚藩宮變 · 嚴嵩擅政 · 北虜南倭 · 戚继光抗倭 · 李福達之獄 · 议复河套 · 庚戌之变 · 嘉靖大地震 ·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晚期
隆慶新政(隆庆开关、 俺答封贡、開中法) · 张居正辅政(一条鞭法、考成法、王国光著《万历会计录》、潘季驯治河) · 萬曆中興 · 重修长城 · 萬曆三大征(寧夏之役、朝鮮之役、播州之役) · 秦良玉与白桿兵 · 國本之爭 · 萬曆怠政 · 齐楚浙党 · 朱載堉与十二平均律 · 伊利亞 〔西班牙 〕人東來(呂宋大屠殺 · 明西聯軍滅林鳳 ) · 明缅战争 · 礦稅之弊 · 妖書案(第一次妖書案、第二次妖書案) · 楚藩案(楚太子案、楚宗劫槓案) · 明末三大案(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 · 東林黨爭 · 光宗中兴 · 和蘭 〔荷蘭 〕人東來(沈有容 諭退紅毛番 、澎湖之戰 、崇祯明荷海战 ) · 天主教再次传入 (西學東漸 、利玛窦 、聖教三柱石 、南京教案 、《崇祯历书 》、《几何原本 》、红夷大炮 ) · 徐光启与《农政全书》 · 建州女真叛明 · 薩爾滸之戰 · 三饷加派 · 奢安之亂 · 徐鴻儒民變 · 熊廷弼和孙承宗抗金 · 魏忠賢擅政(阉党) · 复社之兴 · 王恭廠大爆炸 · 袁崇焕督師薊、遼(关宁锦防线、宁远之战、宁锦之战、诛杀毛文龙) · 崇禎治亂 · 寧遠兵變 · 清兵入塞(京畿之戰、遵永大捷、宣大之戰、第二次京畿之戰、北直隸山東之戰、第二次北直隸山東之战) · 第一次皮岛海战 · 第二次皮岛海战 · 走西口 · 己巳之變 · 沙定洲之亂 · 吳橋兵變 · 英格蘭 〔英國 〕人東來(伊丽莎白一世与万历帝书 、虎門之戰 ) · 《天工开物》 · 徐霞客遊記 · 天灾不断(低温、鼠疫、水灾、旱灾、蝗灾) · 吳有性与《温疫论》 · 松錦之戰(洪承畴降清、祖大寿降清) · 明末民變(王二起義、張獻忠起義、李自成起義、朱仙鎮之戰、凤阳之战、荥阳大会、开封之战、瑪瑙山之戰、襄阳之战) · 孙传庭抗击大顺军 · 盧象昇練天雄军 · 「四正六隅」灭流寇 · 曹文詔殉国 · 三顺王(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智顺王尚可喜) · 南迁之议 · 甲申之變 · 一片石之战 · 李自成称帝 · 吴三桂降清
南明 與 明鄭
南明紛立(弘光、魯王、隆武、紹武、永曆) · 入關戰爭 · 江北四鎮(高杰、黃得功、劉澤清、劉良佐) · 青州之变 · 大顺军灭亡(潼关战役、陕北战役、李自成被杀) · 南渡三案(大悲案、假太子案、童妃案) · 马、阮党争 · 左良玉清君側 · 联虏平寇 · 睢州之变 · 潞王监国 · 张献忠称帝 · 剃髮易服 · 圈地投充 · 满清大屠杀(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南昌之屠、大同之屠、四川大屠殺、廣州之屠) · 反清复明(金声桓、王得仁江西反正 · 李成栋广东反正 · 姜瓖大同反正 · 米喇印、丁国栋甘肃回民反清起义 · 谢迁反清起义 · 榆园军反清起义 · 王永强陕北反清起义 · 贺珍、孙守法、武大定反清起义 · 王光恩、王光泰、王昌反清起义) · 聯寇抗清 · 黄道周北伐 · 靖藩之变 · 农民军抗清(忠贞营、夔東十三家、摇黄十三家、西山十三家、停溪大捷、叙州大捷、辰州大捷、湖南之役、桂林大捷、衡阳大捷、保宁之战) · 何腾蛟经营湖南 · 瞿式耜、张同敞殉国 · 沙定洲之亂 · 大西军经营云南 · 李定國兩蹶名王 · 张煌言抗清 · 洪承畴经略江南 · 肇庆之役 · 新会之战 · 十八人之獄 · 曲靖之战 · 宝庆之败 · 孫可望投清 · 重庆之役 · 磨盤山血戰 · 南明消亡(福建沦陷、湖南沦陷、贵州沦陷、云南沦陷) · 大西灭亡 · 舟山之役 · 一官党 · 郑芝龙降清 · 鄭成功抗清(郑家军、鄭成功北伐、鄭成功长江之役、同安之役、潮州之役、泉州大捷、厦门大捷、思明州、海澄战役、鄭成功征台) · 郑、施交恶(曾德事件) · 鲁监国浙闽抗清 · 咒水之難 · 德勒之战 · 逼死坡 · 夔东会战 · 茅麓山战役 · 明鄭王朝(鄭經嗣位之爭、鄭泰事件、清荷联军攻鄭、東寧之變) · 迁界禁海 · 明郑灭亡 · 朱术桂殉国 · 安南明鄉人
專門史
历史 · 政治 · 军事 · 外交 · 经济 · 文化 · 科技 · 君主
【说明:
绿色 为西方人来华事件】
中國歷史事件
傳疑時代
→ 夏朝 → 商朝 → 西周 → 東周(春秋 → 戰國) → 秦朝 → 漢朝 → 三國 → 晉朝/十六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國 → 宋朝/遼金夏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中華民國/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民變起事領袖
先秦与秦朝
盗跖 · 陈胜 · 吴广 · 項梁 · 项羽 · 刘邦 · 周文 · 邓宗 · 周市 · 武臣 · 吕青 · 吕臣 · 召平 · 秦嘉 · 邓说 · 蔡赐
汉朝
西汉
鄭躬 · 申屠聖
新
王凤 · 王匡 · 樊崇 · 刘玄 · 刘縯 · 刘秀 · 遲昭平 · 刁子都 · 公孙述 · 吕母 · 盧芳 · 馬適求 · 孫登 · 王郎 · 爰曾 · 劉永 · 延岑 · 张步 · 田戎 · 秦丰 · 董宪 · 隗囂
东汉
徵氏姊妹 · 张角 · 张宝 · 张梁 · 宋建 · 區星 · 闕宣 · 孫狼 · 赵妪
晋朝
西晋
李特 · 张昌 · 郭马 · 丘沈
东晋
孙恩 · 卢循 · 劉黎 · 法長
南北朝
破六韩拔陵 · 葛荣 · 陳瞻 · 程道養 · 樊素安 · 蓋吳 · 胡琛 · 万俟醜奴 · 莫折大提 · 莫折念生 · 司馬惠御 · 王惠定 · 鲜于修礼 · 雍道晞 · 劉康 · 劉敬躬 · 劉虎 · 唐寓之 · 李山花 · 李禹 · 杜洛周 · 王始 · 白亞栗斯 · 邢杲 · 鮮于琛
隋朝
翟让 · 李密 · 窦建德 · 杜伏威 · 操师乞 · 辅公祏 · 郭子和 · 吕明星 · 劉迦論 · 單雄信 · 孫安祖 · 宋子贤 · 宋金刚 · 王須拔 · 徐圓朗 · 萧铣 · 向海明 · 杨玄感 · 张金称 · 刘黑闼 · 劉元進 · 孙宣雅 · 孟海公 · 孟讓 · 尉文通 · 張善安 · 朱燮 · 李子通 · 林士弘 · 格謙 · 王君廓 · 王薄 · 盧明月 · 蒋善合 · 郝孝德 · 高士达 · 高开道 · 高曇晟 · 魏刀兒
唐朝
裘甫 · 庞勋 · 王仙芝 · 黄巢 · 方清 · 阡能 · 尚君長 · 王摩沙 · 袁晁 · 楊清 · 许佶 · 陳碩真
五代十国
毋乙 · 朱乙
宋朝
北宋
王小波 · 王伦 · 王則 · 宋江 · 杨志 · 方腊 · 區希範
南宋
史斌 · 钟相 · 杨幺
辽、金
辽
大延琳 · 黄翩
金
杨安儿 · 李全 · 郝定 · 霍仪 · 刘二祖 · 彭义斌 · 陁鎖 · 楊妙真 · 耶律德寿
元朝
前期
洪福 · 刘源 · 谢五十 · 黄广德 · 张三八 · 陈千二 · 张烈良 · 刘应龙 · 杜可用 · 林桂芳 · 赵良口 · 欧南喜 · 钟明亮 · 杨镇龙 · 刘六十 · 黄华 · 黄德宁 · 杨振龙
中期
阿失歹儿 · 睹海 · 塔海 · 蔡五九 · 刘景周 · 圆明和尚 · 刘志先 · 赵丑厮 · 郭菩萨
后期
朱光卿 · 韩法师 · 彭莹玉 · 周子旺 · 孟端 · 蒋丙 · 何仁甫 · 莫八 · 罗天麟 · 陈积万 · 吴天宝 · 哈刺那海 · 毕四 · 董哈刺 · 曹七七 · 蔡五九
红巾军
杜遵道 · 韩山童 · 韩林儿 · 刘福通 · 郭子兴 · 彭莹玉 · 邹普胜 · 徐寿辉 · 明玉珍 · 彭大 · 王权 · 彭早住 · 周子旺 · 张椿 · 张士诚 · 朱元璋 · 陈友谅 · 方国珍 · 朱光卿 · 赵君用
明朝
前期
曹真 · 苏文卿 · 吴奤儿 · 彭晋 · 彭玉琳 · 林宽 · 吴勉 · 田九成 · 王金刚奴 · 何妙顺 · 唐赛儿
中期
叶宗留 · 邓茂七 · 王能 · 刘通 · 李原 · 刘六 · 刘七 · 石和尚 · 黄萧养 · 李胡子 · 刘长子 · 王洪 · 石歪膊
后期
葛贤 · 王森 · 徐鸿儒 · 于弘志 · 张世佩 · 王嘉胤 · 奢崇明 · 安邦彦 · 張普薇 · 宮文彩 · 王二 · 高迎祥 · 李自成 · 张献忠
清朝
初期
李定国 · 那嵩 · 劉文秀 · 孙可望 · 艾能奇 · 李來亨 · 龙吉兆 · 龙吉佐 · 张绮 · 席上珍 · 张泰 · 梅阿四 · 尹庶 · 张发样 · 萧惟堂 · 鲁家柱 · 王杨祖 · 张近堂 · 张华山 · 王耀祖 · 李世藩 · 李洪储 · 蒋尔恂 · 刘守分 · 秦尚行 · 陈九畴 · 钱宝通 · 吴应箕 · 张念一 · 朱永祚 · 朱一貴
中期
苏四十三 · 田五 · 林爽文 · 石柳邓 · 王聪儿 · 徐天德 · 王三槐 · 冷天禄 · 黎树 · 王大叔 · 吳八月 · 石柳邓 · 姚之富 · 罗其清 · 冉文俦 · 王倫 · 乌三娘 · 林清 · 何喜文
后期
李文茂 · 张乐行 · 林万青 · 张秀眉 · 李文学 · 黄鼎凤 · 藍朝柱 · 藍朝鼎 · 李永和 · 李文成 · 杜文秀 · 蔡杜氏 · 李国纶 · 刘丽川 · 刘仪顺 · 李沅發 · 楊鳳 · 洪秀全 · 杨秀清 · 萧朝贵 · 冯云山 · 韦昌辉 · 石达开 · 李秀成 · 洪仁玕 · 波日·工布朗结 · 胡有禄 · 白凌阿 · 朱洪音 · 宋继鹏 · 李鳳奎 · 刘德培 · 张文庆 · 岩大五 · 杨龙喜 · 朱明月 · 李明先 · 陳開 · 妥得璘 · 馬占鰲 · 张乐行 · 苗沛霖 · 孙葵心 · 唐皋 · 朱红灯 · 赵三多 · 景廷宾 · 李长水 · 宋延年 · 张德成 · 李来中 · 曹福田 · 林黑儿 · 馬海晏 · 馬千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