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
類型
国家奖章
创立
1999年9月18日
頒予
“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
狀態
不再颁发
授予者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
统计
首次授勋
1999年9月18日
末次授勋
1999年9月18日
合計授勋
23人

Two Bombs and One Satellite Meritorious Award Certificate of Qian Xuesen.JPG
钱学森获得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证书。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授予对“两弹一星”有杰出贡献人士的一种奖章。只发放一次,共授予23人,于1999年9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共同颁发。




目录






  • 1 外观


  • 2 授予


    • 2.1 资格


    • 2.2 名单


    • 2.3 航天


    • 2.4 核武


    • 2.5 其它




  • 3 参考文献


  • 4 参见





外观


奖章直径80毫米,为99.9%黄金所制,重约515克。奖章主体图案以五星、长城、橄榄枝和光芒组成。



授予



资格



名单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目前共授与23人,主要授与三个方面的人员,航空航天、核武开发、国防科技中有重特大贡献的人。









航天



  • 王希季

  • 孙家栋

  • 任新民

  • 杨嘉墀

  • 钱学森

  • 屠守锷

  • 黄纬禄

  • 赵九章

  • 姚桐斌

  • 钱骥





核武



  • 于敏

  • 朱光亚

  • 吴自良

  • 陈能宽

  • 周光召

  • 程开甲

  • 彭桓武

  • 王淦昌

  • 邓稼先

  • 钱三强





其它



  • 王大珩

  • 陈芳允

  • 郭永怀































































































































































































































姓名
生卒年
本科学历
最终学历
国内单位
主要成就
领域
王希季 1921年—
西南联合大学(1942)

 美國弗吉尼亚理工学院(1948)
航天工业部 提出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技术方案。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 航空航天
孙家栋 1929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班
 蘇聯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1958)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人造卫星计划技术总负责人。 航空航天
任新民 1915年12月5日-2017年2月12日
國立中央大學(1940)

 美國密歇根大学(1948)
航天工业部 卫星工程总设计师。 航空航天
杨嘉墀 1919年7月-2006年6月11日
上海交通大学(1941)

 美國哈佛大学(1949)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返回式卫星和东方红一号卫星。 航空航天
钱学森 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
国立交通大学(1934)

 美國加州理工学院(1939)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导弹与空间计划发展。 航空航天
屠守锷 1917年12月5日-2012年12月15日
西南联合大学(1940)

 美國麻省理工学院(1943)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弹道导弹副总设计师。 航空航天
黄纬禄 1916年12月18日-2011年11月23日
国立中央大学(1940)

 英國伦敦大学帝国学院(1947)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改进长征一号运载火箭。 航空航天
赵九章 1907年10月15日-1968年10月26日
清華大學(1933)

 德國柏林大學(1938)
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的开拓者。 航空航天
姚桐斌 1922年9月3日-1968年6月8日
唐山交通大学(1945)

 英國伯明翰大学(1951)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发展。 航空航天
钱骥 1917年-1983年8月28日
国立中央大学(1943)

 中國国立中央大学(1943)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提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方案设想》。 航空航天
于敏 1926年8月16日- 2019年1月16日
北京大學(1948)

 中國北京大學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核武器理论研究。 核武开发
朱光亚 1924年12月25日-2011年2月26日
西南联合大学(1945)

 美國密歇根大学(1950)
北京大学 核反应堆研究工作。 核武开发
吴自良 1917年12月25日-2008年5月24日
天津大学(1939)

 美國卡内基·梅隆大学(1948)
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陶瓷所 分离铀235同位素的突出贡献。 核武开发
陈能宽 1923年4月28日-2016年5月27日
唐山交通大学(1946)

 美國耶鲁大学(1950)
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 核装置爆轰物理、炸药和装药物理化学。 核武开发
周光召 1929年5月15日—
清华大学(1951)

 中國北京大学(1954)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工作。 核武开发
程开甲 1918年8月3日-2018年11月17日
浙江大学(1941)

 英國爱丁堡大学(1948)
国防科工委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究。 核武开发
彭桓武 1915年10月6日-2007年2月28日
清华大学(1935)

 英國爱丁堡大学(1945)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计划。 核武开发
王淦昌 1907年5月28日-1998年12月10日
清华大学(1929)

 德國柏林大学(1934)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 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 核武开发
邓稼先 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
西南联合大学(1945)

 美國普渡大学(1950)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领导完成原子弹的理论方案。 核武开发
钱三强 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
清华大学(1936)

 法国巴黎大学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 核武开发
王大珩 1915年2月26日-2011年7月21日
清华大学(1936)

 英國帝国理工学院(1941)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推动中国光学研究及光学仪器制造。 国防科技
陈芳允 1916年4月3日-2000年4月29日
西南联合大学(1938)

 中國西南联合大学(1938)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 研制原子弹爆炸测试仪器,卫星测控系统。北斗导航系统。 国防科技
郭永怀 1909年4月4日-1968年12月5日
北京大学(1935)

 美國加州理工学院(1945)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原子弹、氢弹的研制,武器环境实验科学。 国防科技


参考文献





参见




  • 两弹一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勋章奖章纪念章列表

  •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Lambaréné

維納斯堡 (華盛頓州)

Mononymous p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