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央
系列条目 |
地震 |
---|
類型 |
|
原因 |
|
特點 |
|
測量 |
|
預測 |
|
其他主題 |
|
地球科學 地震 • 相關主題 |
震中(英语:Epicenter),港澳台称震央,是指地震發生時,地震震源向上垂直投影到地面的位置。
地震的命名方法一般以震央所在地較為人熟悉的鄰近地名為主,如台灣921集集大地震,因集集靠近震央,所以用集集為名;又如512汶川大地震,也是以震央汶川为名。
目录
1 测量方法
1.1 几何中心法
1.2 单台测定法
1.3 台网测定法
2 注释
3 参考来源
测量方法
20世纪以前,测定震中的方式一般为几何中心法。20世纪开始,在地震仪等仪器技术逐步趋向于成熟后,便诞生了单台测定法和台网测定法。三者相比,由于地壳构造的不均匀性对地震射线传播的影响,台网测定法的精确性最高[註 1],几何中心法的精确性最低[1][2]。
几何中心法
20世纪以前,在没有仪器记录时,地震的震中位置都是按破坏范围而确定的宏观震中,它是极震区(震中附近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的几何中心。由于无法确定极震区的精确范围,通常会造成误差[3]。
单台测定法
由于各种地震波在不同地区、不同深度传播的速度都是不一样的,波速快的或走直径的[註 2]先到达测站,其后陆续有其他波到达,这就产生了时间差。将震中距、震源深度和记录到的各种波的时间差,就可以编成适合各地使用的时距曲线及走时表。在某地发生地震时,分析员从地震记录图上量出该地震事件的各种波[註 3]的时间差,对照已编好的走时表或套用公式计算,便可得出震中距。随后便需要确定方位角。将两个水平方向的初动振幅化为地动位移,用三角函数便可求出方位角。当方位角和震中距都求出来后,便能够轻松找到震中位置[2]。这种方法便称之为单台测定法[註 4]。
台网测定法
当至少三个地震测站计算出震中距时,便可通过三边量測法确定震中的位置[4]。这种通过仪器测量出的震中一般称之为微观震中的方法被称为台网测定法[1][註 5]。具体做法是,分别以三个台站为圆心,以各自求得的震中距按相应比例作半径在地图上画圆。然后,将每两个圆的交点连接,三条弦的交点即为所求得的震中,再换算出经纬度[2]。
注释
^ 尤其是发生在地震台网范围内的事件。
^ 即直达波。
^ 常用P波和S波。
^ 亦有学者称之为“方位角法”[2]。
^ 亦有学者称之为“交切法”或“几何法”[2]。
参考来源
^ 1.01.1 阎志德. 地震参数的测定. 山西地震. 1981, 4: 3–4 [2018-08-15] (中文(简体)).
^ 2.02.12.22.32.4 石鹏. 地震是这样测定的. 深圳特区科技. 1990, 4: 39 (中文(简体)). 使用|accessdate=
需要含有|url=
(帮助)
^ 马在田. 如何提取更多的地震信息.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79, 1: 48–50 [2018-08-15]. doi:10.13810/j.cnki.issn.1000-7210.1979.01.007 (中文(简体)).
^ Earthquake Size. Pennstate Earthquake Seismology. [2017-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11) (英语).
查询維基詞典中的震中或者震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