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日中立條約
《蘇日中立條約》,又稱日蘇中立條約、蘇日互不侵犯條約、日蘇互不侵犯條約(日语:日ソ中立条約/にっソちゅうりつじょうやく Nisso Chūritsu Jōyaku,俄语:Пакт о нейтралитете между СССР и Японией),指蘇聯與大日本帝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了互相保証戰事維持中立而於1941年4月13日所簽訂的條約,由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兼外交人民委員莫洛托夫與日本外相松岡洋右在莫斯科簽署,條約有效期爲五年的條約,於同年4月25日起生效。
條約共有四款,主要內容包括蘇日雙方保持和平友好關係,相互尊重對方之領土完整,不予侵犯;如果締約一方成為第三者的戰爭對象,另一方應在整個衝突過程中保持中立。但,条约正文内容并没有涉及签约双方的具体领土的范围,也没有提及日方在中國東北所建立的滿洲國的事宜。总体来说,条约在形式上,避免让苏军和日军发生直接军事对垒。对于苏联,避免了在东西两面同时受到1940年形成的轴心国对其可能的军事进攻的威胁;而日本也让苏联减缓了自1937年以来,对中国抗日战争所提供的巨额军事援助。
当年,中共对《苏日中立条约》表态:“保证了外蒙不受侵犯,这不但对外蒙有利,即对全中国争取解放也是有利的。说到东四省的收复,原是我们自己的事”,并为此发表社论。雙方簽署的原因與當時的形勢有關。蘇聯方面,為了避免一方面要抵抗德軍又要抵抗日軍而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境,而決定以减缓对中國提供抗日所需的军事援助,来避免日本北上侵蘇。而日本方面自1937年全面侵華後,雖佔領了中國東部大片土地,但未能迅速擊敗中國軍隊,戰爭陷入膠著狀態。為了打破局面,當日軍分為北進派與南進派。北進是指北上與德國共同攻打蘇聯;南進則是揮軍南下侵襲東南亞。後來南進派佔優,故放棄北侵蘇聯。
1945年4月5日,莫洛托夫在莫斯科召見日本駐蘇大使佐藤,宣佈蘇聯在《蘇日中立條約》截止后將不再謀求續約,8月日本投降前夕,蘇聯終對日宣戰,並派兵進入被关东军占领的中國东北與日本北方殖民的島嶼。
目录
1 签约过程
2 中國共產黨表态
3 各方影响
3.1 中国
3.2 德国
3.3 苏联
4 后续
5 参考文献
6 外部链接
签约过程
1941年元旦,日本驻苏大使建川美次提议:两国可以订立互不侵犯条约。因苏联所提出的各项条件均不能使日本同意,谈判结束。1941年3月12日外相松冈洋右赴苏访问。3月22日,松冈一行抵达莫斯科,与苏联多位领导人会晤。
中國共產黨表态
4月15日,重庆中共《新华日报》社论「论苏日中立条约」[1]:
“ | 这次苏日条约中附带的宣言,提到伪满及外蒙古人民共和国的事,这不是苏日过去的关系上久已存在的事实,当著张鼓峰诺门坎战斗时,苏日军队便是在苏联满洲及外蒙古边境地方作战的,所以以後停战及划界委员会也是有外蒙古人民共和国及伪满代表参加的。现在这个宣言,一方面是结束了过去这个有关满蒙的挑衅,另一方面也便是保证了这两方面的今後安全,这丝毫不能也没有变更中国的领土主权。尤其是苏联声明不侵犯『满洲国』之领土,只是在说明苏联决不以武力侵犯满洲,并不能即解释为苏联已正式承认伪满之独立的国家地位,更不能解释为可以妨碍我们收复东北。 | ” |
4月16日,由毛澤東起草的「中國共產黨對蘇日中立條約發表意見」:
“ | 蘇聯根據其一貫和平中立政策,於四月十三日與日本簽訂了中立條約,這是蘇聯外交政策的又一次偉大勝利。這個條約的意義,首先在於鞏固了蘇聯東面的和平,保證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安全發展。而蘇聯的這種和平與發展,也即是全世界勞動人民與被壓迫民族的利益。 | ” |
4月27日,延安中共《解放》期刊「苏日条约之伟大意义」:
“ | 苏日中立条约发表後,全球评论之多,空前未有。综合言之,则三国同盟方面,极力夸为自己的胜利,谓为苏德协定及三国同盟之逻辑发展。英美方面,则极力缩小该约之意义,同时亦暴露其一贯挑拨苏日关系,企图使苏联外交政策为其帝国主义利益服务之阴谋,遭到了严重失败之恐慌情绪;但仍在继续挑拨德苏关系,不说希特勒你要提防苏联,就说苏联你要提防希特勒……但在国民党中之亲日派方面,则强调此约只於日本有利,於中国不利,散布恐慌情绪,企图引导中国走入投降道路。顽固派方面,则企图利用狭隘民族情绪以为反苏反共之活动,客观上为亲日派所利用。 | ” |
各方影响
中国
《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失去了苏联的官方援助。抗战爆发四年以来,中国至此失去了仅有的外界官方援助,陷入了孤立无援、最艰苦卓绝的阶段[2]。直到同年底珍珠港事件导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停止了自1931年以来长期地对日本侵华的战略物资援助,而改为对日宣战、并转而开始援华,中国抗战的外部国际形势才得以缓解,走出最低谷。一種觀點廣泛傳播,西方社論作者、評論家和一般知識階層幾乎普遍接受:中國共產黨根本不是真正的共產主義者,他們只是一些土地改革家而已;被歪曲有關共產黨之觀點成為美國國務院和白宮接受之教條,面對蔣介石本人所作之宣傳卻沒有什麼效果[3]:8。
德国
日本不顾纳粹德国的反对而独自与苏联媾和,极大地破坏了轴心三国同盟。《苏日中立条约》签订仅仅两个月后,6月22日纳粹德国就发动突袭苏联的巴巴羅薩行動,二战苏德战场爆发。
苏联
波茨坦会议时,出于苏日中立条约还在有效期的理由,要求美国政府出具正式的请求苏联出兵攻击日本的文件[4]:347-351。
后续
1945年4月5日,蘇聯單方面宣佈不再謀求續約,并更于8月出兵攻击日本关东军。
参考文献
^ 中国共产党对苏日中立条约发表意见.
^ 李嘉谷,苏日中立条约签订的国际背景及其对中苏关系的影响,世界历史,2002年第4期.
^ 岳渭仁、冬卉、向東華、曉晴 (编). 《外國人眼中的蔣介石和宋美齡》. 西安: 三秦出版社. 1994. ISBN 7-80546-784-6.
^ 長谷川毅. 『暗闘(上)』. 中央公論新社《中公文庫》. 2011.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蘇日中立條約 |
日語维基文库中与本条目相关的原始文献: 大日本帝国及「ソヴイエト」社会主義共和国聯邦間中立条約 |
俄語维基文库中与本条目相关的原始文献: Пакт о нейтралитете между СССР и Японией (1941) |
中野文库中收录的条约全文(日文)
日本驻俄罗斯大使馆网站的条约全文(俄文)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记录,1948.11.4 - 1948.11.12(判决)[永久失效連結] -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