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派



































左派,又稱左翼,主要是指支持平等原則和平等主義的政治意識形態,和右派以捍衛階級和傳統價值相對。左派亦指激進主義,甚至是革命,與反动和保守勢力持相反政治取向。


「左派」這名詞是來自法國大革命時期,在法國國民議會中坐在左側,反對當時法國的君主制,支持共和制、反教權和世俗主義的派別便稱為左派,而議會右側是保王黨議員,代表保王派、天主教会、贵族及后期包含资產階級的政治力量。在早期資本主義國家,會稱反資本主義的激進社會主義政黨是左派。在二十世紀初的俄國共產主义革命時代,反對及要推翻俄國沙皇皇室的共產主義革命政黨,又被稱為「左派」。在1930年代羅斯福新政後,支持政府干預市場經濟的被稱為「自由派」,而支持自由市場經濟的被稱為「保守派」,之後「自由派」和「左派」變成同義詞,相對的是「右派」和「保守派」。




目录






  • 1 起源


  • 2 詞意


  • 3 歷史流派及定義


    • 3.1 經濟觀


    • 3.2 國家認同


    • 3.3 反全球化


    • 3.4 組織機構


    • 3.5 女性主義


    • 3.6 社會進步主義


    • 3.7 第三世界主義


    • 3.8 後現代主義




  • 4 各國


    • 4.1 澳大利亞


    • 4.2 加拿大


    • 4.3 中國


    • 4.4 法國


    • 4.5 德國


    • 4.6 韓國


    • 4.7 英國


    • 4.8 美國




  • 5 标志


  • 6 参考文献


    • 6.1 引用


    • 6.2 来源




  • 7 外部連結


  • 8 參見





起源



「左派」這個政治名詞,最初來自於法國大革命時期。當時代表法國廣大第三階級的激進山岳派和雅各賓黨成員,通常都坐在主席的左側,這是自1789年三級會議開始的習慣。溫和的斐揚派通常坐在右側。這之後成為法國國民議會的傳統,議員根據其政治傾向而分坐左右兩側。在19世紀,法國左右派分別為共和制和君主制的支持者。[1]而一些歐洲國家,在馬克思主義被視為左派之前,左派是指古典自由主義者這些激進的改革派。


十九世紀中葉開始,「左派」被用來指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等改革派。1848年,馬克思和恩格斯發表《共產黨宣言》,斷言無產階級革命將會推翻資產階級社會,並廢除私有財產制創造一個無階級和無國家共產主義社會。國際工人聯合會(1864-1876),有時也稱作第一國際,結合各國左派團體和工會組織。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第二國際因內部對戰爭的立場相左而分裂。像是俄國布爾什維克的列寧、德國的羅莎·盧森堡等人,認為他們本身與其他勞工團體相比更為左傾(齊美爾瓦爾德左派)。在這場衝突之後,左派運動分裂為社會主義(包含民主社會主義跟社會民主主義還有進步主義)和共產主義,前者被視為中間偏左,後者被視為極左派。1960年代,在中蘇交惡和1968年法國五月風暴、美國反越戰民权运动等的大規模社會抗議活動等政治動盪下,「新左派」思想家更加批判列宁主义或斯大林主义的論述(被稱為「舊左派」)。


在丹麥和挪威兩國,兩國的自由黨創黨時被稱為「左派」,但實際上現為中間偏右的保守自由主義政黨。



詞意



左派一般並沒有準確的定義,因為這詞的使用往往是根基於輿論上。對於這兩詞的區分也有許多不同的看法。




  • 革新為左:雖然在一些國家裡「右派」和「保守派」往往被視為同義詞,「左派」主張積極改革,主張把舊的意識形態和制度革除,從而建立新的意識形態和制度。激進者會被稱為左派;「右派」主張保守,主張穩妥、秩序、漸進、緩慢的改革方式,強調維護舊有傳統,保守黨會被稱為右派。但這一區分在討論左派右派的光譜時很少獲得重視。


  • 公平的結果是左:古典自由主義強調程序的公平,自由市場便是例子之一。自由意志主義學者羅伯特·諾齊克便是強調區分「歷史過程」和「最後結果」兩者的20世紀知名理論家之一[2]。但另一方面,現代自由主義的支持者如约翰·罗尔斯則主張左派的政策也是使用以過程為根基的推論[3],而一些新保守主義者傾向使用軍事手段建立民主政权才是屬於最後結果。


  • 反對自由市場造成的不均等為左:通常,政治上的爭論都是聚焦於政府究竟應該(干涉主義)或不應該(自由放任)介入經濟以救濟貧窮的問題上。諾蘭曲線將這個差異作為左派和右派兩大差異的軸線之一。不過,政府的干涉並不一定就代表重新分配財富或平等主義的政策:一些形式的干涉是為了滿足某些財團公司的利益,例如社團主義的政策。所以左派往往支持对于少数民族、中下层民众等弱势群体进行援助、保护,而右派偏好顺其自然、自由竞争,即使其结果是造成主导种族、阶层对政治和经济的掌控。


  • 偏好大政府為左:政府的大小在這裡可以視為是政策和立場的差異,雖然政府雇員的數量通常被用以作為主要指標。不過,一些人也注意到某些政治流派如無政府共產主義、自由社會主義的存在與這種政治光譜不相合,反而如同諾蘭曲線一般垂直於左右派之外。1980年代後期,左派與大政府的關聯逐漸降低。


  • 平等為左:提出這種區隔的是哲學家諾貝托·波比歐英语Norberto Bobbio丹妮爾·艾倫英语Danielle Allen。波比歐主張唯一準確的左右派差異是有關人們對平等理念的態度,因為左派會保護或促進平等,而右派則會維持或增加不平等。左派和右派也同樣都宣稱同時追求平等和自由兩者,然而他們對這兩詞卻又有不同的解釋方式。在西方國家也可被稱為自由派和保守派的區別。


  • 世俗主義為左:這種差異在美國、拉丁美洲和歐洲的天主教國家特別明顯(這些地方存在反教權主義,強調世俗主義及政教分離,代表左派的區域),有時候也包含中東国家,如土耳其。


  • 集體主義為左:不過,1960年代的反文化浪潮便是以強調個人自由為特色,而這波浪潮主要則被歸類為左派,而在宗教/現世的衝突上,現世主義者往往更傾向於強調個人自由和宗教自由超越集體的信仰價值。不過,被許多人視為極右派的法西斯主義也強調「國家的組織概念」,抱持著集體主義的概念,將國家看作是一個集體的實體。


  • 法律支配文化為左:這個公式是由美國的參議員丹尼尔·帕特里克·莫伊尼汉(Daniel Patrick Moynihan)提出才為人所知的,但最早則是由埃德蒙·伯克所構想的。


  • 支持跨國家團體為左:一些左派團體可能支持跨國家團體組織如联合国,世衛等,通過国际合作參与達到经济及社会平等。右派视他們自己國家的主權並反對其變動。在歐洲,支持歐盟及欧洲联邦主义者通常來自左派,而支持國家主權至上及民族主义者則來自右派。


  • 国际主义和世界主义為左:經濟民族主義或贸易保护主义在左右兩派都可以發現,左派的保護主義是以確保國內的工作機會,而非以排外為目標,而右派的保護主義則是為了保護本國的公司和經濟,反對输入外勞及增加移民。


  • 認為人性和社會為可變性的為左:這是先天与后天之間的爭論例子之一。最先以此定義左右派的是美國經濟學家托馬斯·索維爾。


  • 社會主義為左:這是近代最廣為所知的分法,多數媒體中提到左右派時也多半是指此種分法。這裡的社會主義泛指高税收、高福利、高政府干預調控的政治体制,包括但不限于共產黨主張的無產階級專政。


左派與右派都是相對而言,在不同背景下兩者主張的具體內容不會相同,不能以靜態的「主義」或「階級」劃分。兩詞是相當廣泛的形容用詞,用以作為一種廣泛的辯證法解釋方式,可以用作形容或區分一種政治立場、一種政治意識形態、或是一個政治黨派。除非是將其套用至多維的政治光譜上,否則這兩詞通常是用以描述兩種完全相對的立場。「左派」、「右派」、「中間派」在世界各國家或地區的政治情勢中的定義不相同。



歷史流派及定義


在傳统印象中,「左派」通常是指社會自由主義或社會主義。[4]左派理念的實践在各國均不同。[5][6][7][1][8][9][10]


在西方歷史印象中,「左派」是指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和社會自由主義。馬克思主義思想家萊斯澤克·柯拉柯夫斯基定義左派思想為一個烏托邦式與意識形態的抽象名詞。[11] 「中間偏左」是指在某個國家中,接近當地政治主流的政治立場。在歐洲國家中,則是指包含左派與中間派或右派組成的政治聯盟,中左翼政黨跟中右翼政黨可以組建聯合政府。一般印象中,左派經濟取向是支持加強干預市場運作和平均分配財富;右派則支持自由經濟,讓市場自行調節。左派多指積極社會改革及重視人權;右派多指保守及維護資產階級的建制、法治穩定。民族主義立場上,左派指傾向國際主義、民族自決、獨立運動、世界大同,但亦有以國族基礎的民族主義等,右派則主張以國家主義、民族為中心。



經濟觀


不是所有左派對於經濟都有一致意見,雖然大部分都支持對經濟採取某些形式的政府或社會干預。


左派的經濟信仰從凱恩斯主義和福利國家,到產業民主與社會市場經濟制度,到國有化與計劃經濟。[12]在工業革命期間,左派人士強力支持工會,並使工會成為左派政黨的重要支持者。整個二十世紀,左派支持政府多對經濟實施大規模干預的政策。[13]他們批評全球化剝削自然,例如「血汗工廠」、「向下競爭」和非自願解雇。1980年代後期,左派與大政府的關聯逐漸降低。


一些左派相信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其擁護者有時會將馬克思的經濟學主張與政治哲學分開,認為馬克思研究經濟的方法有其價值,與他所提倡的革命社會主義與無產階級革命無關。[14][15]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沒有完全傾向馬克思或其他馬克思主義者,他所描繪的包括了馬克思與非馬克思的資訊。無產階級專政或工人國家是馬克思用來描述在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社會間的臨時性國家。馬克思將無產階級定義為領薪勞工,相反的,流氓無產階級則是最貧窮,被社會遺棄的人,如乞丐、騙子、表演者、街頭藝人、罪犯和娼妓。[16] 然而農民階級卻造成左派意見分歧。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幾乎沒有提到這項議題。[17]


相較之下,毛澤東認為中國的無產階級革命應由農民執行,而不是由都市內的工人主導,這與蘇聯和西方國家相反,西方的共產黨及工會組織是由都市內的工人主導,農民階層多是保守的,是政府及資本家的支持對象。


左派自由意志主義者、自由意志社會主義者與左派無政府主義者主張由工會、基層政權和公社所運作的分權經濟,反對政府對經濟的控制。



國家認同


國族與民族主義已成為左派爭論的重要議題。有關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的馬克思社會階級理論主張,工人階級成員應聯合其他國家的工人階級,以獲取相同的階級利益,而不是只專注在本身國家。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可用《共產黨宣言》的最後一行做總結:「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聯盟成員體認到,成員越多意味著談判能力越大。而在國際層次上,左派認為工人階級需更進一步的合作以獲得更大的權力。無產階級國際主義認為其本身能嚇阻戰爭,因為有著相同利益的人民不太會彼此對抗,而是專注在對抗統治階級。根據馬克思理論,無產階級國際主義與資產階級民族主義是相反的思想。左派運動因此常採取反帝國主義立場。


另一方面,左翼民族主義定主要是反對國家間自由貿易協定促成的經濟整合,所產生的加劇社會不平等。這觀點有時可視為對超國家組織如歐盟的敵視。左派民族主義也可指任何強調工人階級對抗其他國家的剝削與壓迫的民族主義。許多第三世界反殖民運動吸收了左派及社會主義思想。



反全球化


全球正義運動,也稱反全球化或另類全球化運動,他們抗議全球貿易協定,認為會對貧窮及環境造成負面影響。這運動一般被認為有左派色彩,但有些活動與傳統左派並無關聯。例如右派民粹主義人士派特·布坎南,他反對以國際主義及自由貿易為基礎的全球化。


全球正義運動並未反對全球化,相反地,它支持某些形式的國際主義。全球正義運動的主要訴求是改革國際機構如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並且建立一個國際社會正義的運動。他們拒絕任何政黨的領導,確立自己是一個「社會運動性質的運動」。



組織機構


馬克思主義之下的列寧主義,認為無產階級革命必須由革命家領導。職業革命家致力於共產事業,並組成共產革命運動的核心。無產階級專政或工人國家是馬克思主義者用來描述在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間的一種臨時國家型態。


左派國際組織包含許多過去與現存組織,如第一國際、第二國際、第三国际、社會黨國際、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国际共产主义研讨会、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革命國際主義運動和马列主义政党和组织国际会议 (团结和斗争)等。



女性主義


許多女性主義者被認為是激進左派。[18]女權主義先驅如瑪莉·吳爾史東克拉芙特受到激進派思想家湯瑪斯·潘恩等人的影響。許多知名左派人士也是女權主義者,如:馬克思主義者克拉拉·蔡特金和亞歷山德拉·科倫泰、基督教社會主義者海倫·凱勒、無政府主義者愛瑪·戈爾德曼和社會主義者安妮·貝贊特。[19][20]


1960年代民權運動以來,婦女解放運動與新左派和其他新社會運動關係密切,挑戰舊左派的正統。部份激進女權團體、自由派女性主義者與社會自由主義者緊密連結,屬於美國主流政治中的左派(如全國婦女組織及民主黨內的進步派),主張性別平等、安全套及避孕藥的避孕權,以及婦女擁有選擇墮胎的身體自我主權利。激進女性主義(如瑪麗·戴莉)不易放入左右光譜中,與深層生態學較有關聯。



社會進步主義


社會進步主義是左派的特色之一,尤其是美國,過去的美國社會進步主義者多數支持廢除奴隸制度、支持女性投票權、公民權和多元文化政策,在20世紀初期一直是共和黨內的進步派的代表,直至1930年代後進步派再轉為以民主黨為主流。


現時西方社會進步主義的立場主張性別平等、反種族主義、廢除死刑、LGBT權利、同性婚姻合法化、生育控制、胎兒幹細胞研究、女性擁有墮胎的選擇權和身體自主權。公共教育是社會進步主義者非常有興趣的主題,他們支持高水準的科學與數學教育,廣泛的性教育和高中學生能取得保險套。


成熟的社會進步主義者傾向世俗主義,相信宗教充滿許多過時的傳統父權看法,當中的教條亦有打壓個人的思想自由,但亦包括支持進步理念的宗教左派,如基督教左派。進步主義者不少也持反戰的立場。



第三世界主義


第三世界主義是左派政治中的一種思想,將已發展、典型自由主義國家,與發展中、或稱第三世界國家的分離視為首要的政治目的。第三世界主義支持第三世界國家,或對抗西方國家及其代理人的民族解放運動(特別是在第三世界)。其政治思想經常將當代的資本主義視為帶有帝國主義的特徵。因此,第三世界主義者認為,要抵制資本主義,主要必須對抗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的掠奪。


第三世界主義運動的重要人物有弗朗茨·法農、艾哈邁德·本·貝拉、安德列·貢德·弗蘭克英语Andre Gunder Frank、薩米爾·阿敏和西蒙·馬利英语Simon Malley。新左派極力支持第三世界主義,特別是在五月風暴等第一世界的革命運動失敗以後。有關第三世界主義的新左派團體和運動有《每月評論》和新共產主義運動。


第三世界主義也與泛非洲主義、泛阿拉伯主義、毛澤東思想、非洲社會主義和拉丁美洲社會主義的趨勢緊密結合。過去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和南非非洲人國民大會等都是較為知名民族解放運動組織,受共產主義影響較大。


一些在發展中國家的左派組織,如墨西哥的薩帕塔民族解放運動、南非的Abahlali baseMjondolo英语Abahlali baseMjondolo以及印度的納薩爾派,認為西方左派對於其支配國家的群眾運動,常採取種族主義和家長式的態度。另外還特別批評非政府組織所扮演的腳色,以及歐洲和北美地區的反政府運動,奪取了落後國家群眾運動的主導權。



後現代主義


左派後現代主義否定了如馬克思主義等的普遍解釋性理論,嘲笑那是大敘事。他們否定傳統的組織模式,如政黨和工會,而專注在批評或解構。左派後現代主義評論家認為這是一種對國家社會主義經濟失敗(包括歐洲、拉丁美洲和美國),以及對斯大林主义政权幻想破滅的反應。他們認為,文化研究藉由否定獨立真實的存在,擴大了文化的重要性。[21][22]


左派內對後現代主義最有名的批評,是自認為是左派的物理學家艾倫·索卡尔在1996年的一个恶作剧。他注意到左派內盛行「一種胡鬧且草率的思維…否定了客觀真實(Objective reality)的存在,或……淡化他們實際的關連……」,用定義與使用錯誤的物理、後現代主義、文學批評和政治理論的名詞,去主張物理事實(特別是萬有引力)不是客觀存在的,而是由心理與政治所架構的,[23] 他將索卡事件整理之後出書,名為《知識的騙局》。[24] 《社會文本》在1996年刊登這個論文,而之後索卡隨即公開表示這是一場惡作劇。雖然有些人認為這是索卡攻擊左派主義,但他非常清楚,這是內部批評:



政治上,我非常生氣,因為這愚蠢的事幾乎(雖然並不是全部)源自於一些自稱左派的人。我們在這裡見證到了一個深遠的歷史「轉變」(volte-face)。 在最近兩個世紀,左派是認同科學且反對蒙昧主義(Obscurantism)…知識相對主義背叛出這個有價值的遺產,並破壞已經脆弱的進步社會評論的前景。理論上,「實體的社會建構」不會幫助我們找到有效的愛滋治療法,或是策劃出防止全球暖化的策略。但如果我們拒絕真實與虛假的想法,那我們也不能反對歷史、社會學、經濟和政治上的錯誤思想。…至少,我這個小實驗的結果證明了,某些美國左派學者在思維上變的懶散。[25]



蓋瑞·傑森表示:「社會主義的失敗,無論在經驗上或理論上…讓社會主義者的信仰開始動搖,而後現代主義是他們的回應。」[26]



各國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工黨是澳大利亞最大左派政黨,成立時主要有工會背景,現主要獲知識分子和城市中產階級的支持。1904年在全世界建立首個左派的民選政府,雖然只維持幾個月。此後工黨在1908-1909年、1910-1913年、1914-1915年、1929-1932年、1941-1949年、1972-1975年、1983-1996年及2007-2013年間執政。



加拿大


加拿大新民主黨是加拿大的最大左派政黨,但長期是第三大黨地位,惟在多個省份曾有長期的執政地位。加拿大自由黨是中間派和中間偏左的政黨,較新民主黨為右,但較保守黨為左。



中國


中國國民黨在孫中山領導的時期就有左派、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傾向,而在蔣介石掌權和國民革命軍北伐之後則轉化為反共右翼政黨。國民黨在中國大陸執政期間,持中國民族主義及反共主義作為主要路線,加強與美國的關系。從中國國民黨分離的國民黨左派留在中國大陸所建立的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一般也被認為是左派政黨。


中國共產黨過去傳統上被認為是一個左派政黨(見左派和右派),但與其他世界各地的共產黨以城市工人階級為基礎不同,共產黨靠農民起家,以農村為根據地,奉行「農村」。在毛澤東時期,右派是反革命,屬於黑五類,1979年改革開放之後,中國實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轉走市場經濟政策和推行民族主義,其國家政府主導的私有化政策带有资本主义,這是因為鄧小平認為目前世界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狀態,也就是資本主義尚未完全消失的階段,不需立刻推行共產主義。中國實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政策,政府對經濟和企業仍有很大的角色,故中國並非真正自由的資本主義經濟社會。



法國


法國的主流左派政黨是社會黨、不屈法國和共產黨。[27]法國的左派早在法國大革命時已出現。1871年成立全世界第一個繼革命成立的左派政府巴黎公社,但隨即被保王黨、資產階級和軍方勢力推翻,之後成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此後左派的共和黨派一直主導第三共和的政治,包括通過1905年的政教分離法,把宗教組織移出公共領域。


社會黨是法國最大的中間偏左政黨,1969年結合多個共產黨以外的左派政黨成立。共產黨則在1970年代後因第五共和成立和兩輪投票制的選舉制式微,由社會黨長期主導左派政治至2017年。1981-1995年、1997-2002年及2012-2017年在法國執政。



德國


德國的主流左派政黨是德國社會民主黨,另外兩個左派政黨是德國綠黨和德國左派黨。



韓國


在韓國,左派又被稱為自由派(稱謂參照美國的保守派和自由派,但韓美的意識形態及社會環境不太相同,左派在韓國普遍有強烈民族主義及同情北韓的情懷),通常持反美、反日、反帝国主义、支持和平统一思想的朝鮮民族主義,对北韓实行人道经济援助。部分左派人士有親北或同情北韓的傾向,经常受到右派指责,但部分的指責有失實及誣陷之嫌。1997年大韓民國總統選舉,金大中代表「新政治國民會議」首次勝出總統選舉,成為首位左派總統,以及第一位在野黨候選人當選總統。2000年,金大中成為首位訪問北韓的韓國總統,南北韓並簽署南北共同宣言。2002年大韓民國總統選舉,盧武鉉代表新千年民主黨當選成為第二位左派總統。在金大中和盧武鉉的十年自由派執政時期(1998-2008),对北韩实施经济援助及对话(陽光政策),一改保守派數十年對北韓的敵對政策。但保守派批评对北韩实施经济援助只会助长北韓发展核武,而北韓在2006年亦成功核试,但通過六方會談成功緩解衝突;對外自由派則主張與中國大陸及美國維持和平友好關系,但與美國保持距離。


韩国政治有相當重地區主義的媒体把此概念混淆成地域感情而说,“左派多存在於全羅道”。更准确地说,庆尚道絕大多數支持保守派政党(保守派一般得票超過七成),全羅道大多支持自由派政党(自由派一般得票超過八成),而其他地區則存在競爭狀態。這個地域分野的情況因朴槿惠彈劾案及中間派政黨崛起而改變。在2017年韓國總統選舉,文在寅代表左派的共同民主黨當選韓國總統,是為第三位左派總統。文在寅主張陽光政策和改善與北韓的關係,並推動北韓無核化,其主張在之後獲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支持。2018年4月27日,金正恩到訪南韓一側的板門店,是為兩韓元首第三度會面,以及金正恩和文在寅首次會面。6月13日,共同民主黨在地方選舉中大勝,首度取得絕大部分市道的控制權,更首次取得釜山和慶尚北道。



英國


工黨是英國最大的左派民主社会主义政黨。當中的強硬左派則是指東尼·班、社會主義者運動團隊和勞工左派簡報[28]以及一些托洛斯基主義團體,受到馬克思主義極大的影響,而工黨則主張漸進式的民主社會主義,與歐洲的其他社會主義左派政黨不同,工黨作為社會主義政黨,但成立初期較少受歐洲左派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影響。


1924年,工黨首次在英國執政,在獲當時自由黨的支持下,建立首個左派少數黨政府,但維持僅11個月,之後在1929-1931年組建第二個少數黨政府,其後因大蕭條而下台。戰時加入保守黨領導的聯合政府。


1945年,工黨在二戰後的首次選舉中取得大勝,擊敗保守黨,建立首個多數黨政府,在1945-1951年間執政。工黨在執政期間,把英國變成福利國家,並建立國民保健署,自此把健保、郵政等重點產業國有化。福利國家的模式之後被保守黨接受及吸納,福利國家成為英國的模範。工黨其後在1964-1976年、1974-1979年再度執政,期間把墮胎和同性戀除罪化。在1980年代,保守黨在戴卓爾夫人領導下向右轉,推行經濟自由化和新自由主義的經濟政策,把不少國家重要產業私有化,受到工黨的強烈反對,工黨繼續堅持社會主義的政治綱領,導致在四次大選中大敗給保守黨。


自1994年貝理雅執掌工黨以來,工黨曾轉走溫和的中間路線,並以第三條道路作為指導方向,不再以加稅和社會主義綱領作為主要政綱,以吸納中产及商界支持,成功在1997年擊敗保守黨,相隔18年再度取得執政權。貝理雅推行第三條道路的經濟政策,在不少政策上與之前的保守黨政府無異,除了把最低工資立法。不過,工黨作為主流的左派政黨,貝理雅同意把部分國家產業市場化和減稅,以及其一面倒親美的外交政策,更在反恐戰爭中全面追隨美國總統喬治·W·布什攻打阿富汗和伊拉克,受到國內包括工黨黨內左派的批評,使他的政策和功過至今備受爭議。不少左派更把貝理雅視為左派的叛徒。


2015年9月,杰里米·科爾賓執掌工党后,工党重新走传統左派的社会主义路線。工黨在歐盟問題上取態並非一致,現時親歐派主導工黨,但疑歐派在黨內有一定勢力,惟不像保守黨般受疑歐派主導,疑歐派和親歐派在保守黨處於均衡地位,但疑歐派佔上風。



美國


在美國,民主黨是美國最大的左派和自由派政黨,与右派和保守派的共和党相对。在美國國內,自由派通常代表美國的左派,以保守派則代表美國的右派。


自1930年代羅斯福新政以來,民主黨主張政府干預市場經濟及國際主義,並把自由主義重新定義,形成今日的自由派。1960年代非裔美國人民權運動時期,民主黨推行偉大社會及向貧窮宣戰,通過1964年民權法案及平權法案后,積極推動種族及性別平權,政策進一步向左傾。1973年,羅訴韋德案的州決使美國全國墮胎合法化,民主黨支持維持最高法院的判決,捍衛女性的墮胎權和身體自主權。与此同時,因应对民权法案及社會对家庭价值改变的反彈,原为民主党支持基礎及票源的白人藍领工人階級、農民和郊區开始转向共和党,而民主党则主要獲较多非裔、拉美裔、女性、白领、学界、专业界、大城市中產和富裕階級的支持。


1990年代比爾·柯林頓主政后,民主黨以第三條道路作為指導方向,調整經濟政策,成功吸納中产及大企業的支持,不少大企業也由原本支持共和黨轉為支持民主黨,成為民主黨的主要金主。與此同時,民主黨的左翼進步主義勢力正不斷擴展,挑戰黨內的主流自由派建制勢力。2007年的一個統計顯示,美國學術界中只有9.2%自稱保守派(右派),44%自稱為自由派(左派),46%自稱為溫和派(中間派)[29]。在政治學、歷史學、社會科學、经济学的領域裡,民主黨與共和黨的支持比率更達至19:1。此數字之所以沒有更往左的政治光譜移動,是因為絕大多數的商學與宗教哲学教授都傾向保守,才把此比率平衡掉。巴拉克·歐巴馬在2009年主政後,其推行的進步主義政策成功把民主黨的支持票源擴張,但同時失去白人藍领工人階級、農民和郊區的支持。



标志


各国的左派社會民主主義政党絕大多數以紅色及粉紅色为主要颜色,如英國工黨、法國社會黨、德國社會民主黨、意大利民主黨、加拿大自由黨、澳洲工黨等。社會自由主義傾向的左派政黨則使用其他顏色,如美國民主黨、韓國共同民主黨、日本立憲民主黨、社會民主黨等,則主要使用藍色。



参考文献



引用





  1. ^ 1.01.1 Andrew Knapp and Vincent Wright. The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of France. Routledge. 2006. 


  2. ^ Anarchy, State, and Utopia, New York, 1974, pp. 153-155


  3. ^ A Theory of Justice, Cambridge, 1971


  4. ^ Van Gosse, The Movements of the New Left, 1950 - 1975: A Brief History with Documents,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ISBN 978-1-4039-6804-3


  5. ^ Smith, T. Alexander; Tatalovich, Raymond. Cultures at War: Moral Conflicts in Western Democracies. Toronto, Canada: Broadview Press. 2003: 30. 


  6. ^ Bobbio, Norberto; Cameron, Allan. Left and Right: The Significance of a Political Distinc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7: 37. 


  7. ^ Thompson, Willie. The left in history: revolution and reform in twentieth-century politics. Pluto Press. 1997. 


  8. ^ Bill Jones. Dennis Kavanagh. British Politics Today.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4. ISBN 978-0-7190-6509-5 p. 258


  9. ^ Brooks, Frank H. (1994). The Individualist Anarchists: An Anthology of Liberty (1881–1908). Transaction Publishers. p. xi. "Usually considered to be an extreme left-wing ideology, anarchism has always included a significant strain of radical individualism...


  10. ^ Berman, Sheri. "Understanding Social Democracy". 存档副本 (PDF). [2009-07-2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9-20). . Retrieved on 2007-08-11.


  11. ^ The concept of the left, Marxism and Beyond. L Kolakowski - On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and Individual Responsibility, 1971.


  12. ^ Andrew Glyn, Social Democracy in Neoliberal Times: The Left and Economic Policy since 1980,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ISBN 978-0-19-924138-5.


  13. ^ Eric D. Beinhocker. The origin of wealth. Harvard Business Press. 2006. ISBN 978-1-57851-777-0 p. 416[1]


  14. ^ The Neo-Marxian Schools. The New School. [2007-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29). 


  15. ^ Munro, John. Som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an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Toronto. [2007-08-23]. 


  16. ^ Lumpen proletariat -- Britannica Online Encyclopedia


  17. ^ Marxism Fails on the Farm


  18. ^ 存档副本. [2009-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11). 


  19. ^ groups.http://www.feministsforlife.org/history/foremoth.htm[永久失效連結]


  20. ^ 存档副本. [2009-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11). 


  21. ^ Postmodernism, commodity fetishism and hegemony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5-11-25., Néstor Kohan, 《International Socialism》, Issue 105.


  22. ^ Chomsky on Postmodernism, 諾姆·喬姆斯基, 《Z-Magazine's》 Left On-Line Bulletin Board.


  23. ^ A Physicist Experiments With Cultural Studies, Alan Sokal


  24. ^ Transgressing the Boundaries: Towards a Transformative Hermeneutics of Quantum Gravity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7-03-26., Alan Sokal, first published in; Social Text, issule 46/47, 1996


  25. ^ A Physicist Experiments With Cultural Studies, Alan Sokal


  26. ^ Socialism's Last Bastion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8-12-01., Gary Jason, Liberty


  27. ^ Cosseron, Serge (ed.). Le dictionnaire de l'extrême gauche. 巴黎: Larousse, 2007. p. 20


  28. ^ [2]


  29. ^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VIEWS OF AMERICAN PROFESSORS - Neil Gross and Solon Simmons, 2007




来源




  • Encyclopedia of the American Left, ed. by Mari Jo Buhle, Paul Buhle, Dan Georgakas, Second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ISBN 978-0-19-512088-2

  • Lin Chun, The British New Left, Edinburgh : Edinburgh Univ. Press, 1993

  • Geoff Eley, Forging Democracy: The History of the Left in Europe, 1850-2000,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ISBN 978-0-19-504479-9


  • Marxism on Terrorism John Molyneux著


  • Terrorism and Communism 卡爾·考茨基著

  • Leftism in India



外部連結







  • 馬克思主義線上檔案

  • 世界社會主義者網站



參見




  • 社會主義

  • 極左派

  • 左派和右派

  • 右派

  • 中间派

  • 第三条道路

  • 第三势力

  • 意識形態

  • 政治光譜

  • 左翼国际政党组织列表

  • 中國共產黨

  • 馬克思主義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Lambaréné

維納斯堡 (華盛頓州)

Mononymous p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