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

三國戰役的一部分

















日期 蜀漢章武元年七月至二年八月
221年8月中旬至222年10月中旬[1]
地点 荊州
结果
東吳戰勝
领土变更
領土不變,此戰之後40年三國國土基本保持不變
参战方

蜀漢

東吳
指挥官和领导者

劉備病逝
黄权降魏
吴班
張飛出征前被刺殺
馬良 

陸遜
朱然
潘璋
孫桓
兵力

約40,000人至100,000人(學說爭議)

約50,000人
伤亡与损失

可能是七萬人[2]

不明

夷陵之战,又称猇亭之战,清代時避諱改稱彝陵之战[3],是三国时期蜀漢君主劉備進攻孫吳之戰役,是東漢末年、三國初年“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场。221年七月,即劉備稱帝三個月後,以替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氣勢強勁。東吳國君孫權立即以陸遜率軍應戰,陸遜以逸待勞,擋住蜀军攻勢,更在222年八月夷陵一带以火攻打败蜀军。




目录






  • 1 戰事


    • 1.1 以逸待勞


    • 1.2 火燒連營




  • 2 影响


  • 3 參戰将领


  • 4 三國演義


  • 5 注釋


  • 6 参考文献





戰事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20年),孙权趁關羽北伐樊城,袭取荆州,擒殺关羽。漢章武元年(221年)秋,七月,刘备为夺回荆州,以为关羽报仇為由,亲率大军攻吴。孙权遣使求和不成,就向曹魏稱臣,表示願意修好,以避免兩面作戰,並任命陆逊為大都督率军应战。



以逸待勞


蜀漢軍初期因亟欲幫關羽報仇,因此士氣極高,屢戰屢勝,奪下巫縣、秭歸。章武二年二月,陸遜以蜀軍勢盛、求勝心切、乘高守險,決定先讓一步,再相機決戰,令吳軍退至夷陵(今湖北宜昌北)、猇亭(今湖北宜昌東南)一帶,據守有利地形。劉備大軍相繼推進至夷陵、夷道(今湖北宜都),連營數百里,並得當地土著部族的支援,聲勢浩大。蜀軍頻繁挑戰,但陸遜堅守夷陵不出,孫桓也死守夷道。兩軍相持達半年之久,蜀軍疲憊、鬥志鬆懈,於是在六月派大將吳班在平地立營以引誘吳軍決戰,但陸遜沒有中計,劉備知道此計行失效,乃從山谷中引出八千伏兵,陸遜此時才開始反擊。



火燒連營


閏六月,陸遜在大舉進攻之前,先攻漢軍一營,結果失利。諸將皆說這是浪費兵力,陸遜卻說:「吾已曉破之之術。」陸遜發現了劉備軍的營寨都是由木柵欄組成,陸遜決定使用火攻。吳軍放火,並封鎖江面,扼守夷陵道,全線出擊,水陸並進,打了劉備一個措手不及。吳軍克營40餘座,漢軍「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略盡,屍骸塞江而下」。馮習、張南、沙摩柯被吳軍斬殺,杜路、劉寧向吳軍請降,傅肜、程畿戰死,黃權因退路被斷,就率眾投降魏國。


而劉備狼狽逃至益州東部,在永安縣白帝城(今重慶奉節東)一病不起而不再西行。徐盛、潘璋、宋謙等各競表言「備必可禽,乞復攻之。」陸遜與朱然、駱統則上言曰:「曹丕大合士衆,外託助國討備,內實有姦心,謹決計輒還。」孫權雖然獲勝,但是畏懼劉備駐扎在邊境,更怕曹魏從後突襲,遣使議和,因長期征戰和兵敗而心力交瘁的劉備同意停戰。



影响


此戰,吳軍後退誘敵,以逸待勞,擊其疲憊,創造由守轉攻的成功戰例。东吴守住了荆州,而蜀漢受到重創,元氣大傷。222年秋,曹丕開始攻吳。章武三年(223年)二月,劉備召喚在成都的諸葛亮到永安。三月,劉備病勢加重,向丞相諸葛亮交代後事,託付蜀漢軍政大權,四月,劉備在永安宮(今奉節師範學校內)逝世,後諸葛亮遣使與東吳恢復同盟,共同對抗曹魏。


經此一役,雙方實力都受到影響,蜀吳消除矛盾重修於好,自此再無大戰。兩國共同抗魏,同時往北與曹魏對峙。到晉朝統一之前三國領土再無重大改變,因此夷陵之戰被認為是前後三國之分界。宋末、元初史學家胡三省稱:「曹公不追關羽,陸遜不再攻劉備,其所見固同也。以智遇智,三國所以鼎立歟!」



參戰将领








  • 蜀軍

    • 劉備(兵退白帝城,病逝)


      • 張飛(出征前被部下張達、范彊所殺)

      • 吳班


      • 馮習、張南(戰死)[4]


      • 傅肜(戰死)[5]

      • 輔匡

      • 趙融

      • 廖化

      • 向寵

      • 陳到

      • 陳式


      • 李朝[6]


      • 程畿(戰死)[7]


      • 馬良(戰死)[8]


      • 沙摩柯(戰死)[9]


      • 王甫(戰死)[10]


      • 黃權、龐林(降魏)

      • 杜路、劉寧(降吳)[11]


      • 趙雲(駐江洲,援永安)


      • 馬忠(援永安)





  • 吳軍

    • 陸遜

      • 朱然

      • 潘璋

      • 宋謙

      • 韓當

      • 徐盛

      • 鮮于丹

      • 孫桓

      • 李異

      • 駱統

      • 劉阿

      • 蔣壹

      • 丁奉


      • 步騭(鎮壓五谿蠻夷)






三國演義



  • 明代《嘉靖本》、《志傳本》、《李評本》均稱此役為「夷陵」,清代以後的刊本均改稱「彝陵」。


  • 甘寧與黃忠早在夷陵之戰前病死,甘寧非為蠻將沙摩柯所射殺,黃忠也並非因逞強出擊而中潘璋的埋伏陣亡。


  • 周泰、关兴與张苞正史中并未记载参与此战,且从张飞西乡侯爵位传于次子张绍来看,张苞很可能早于张飞去世。而周泰也沒斬沙摩柯。


  • 朱然與潘璋等數位知名的吳國將領實在夷陵之戰中立下戰功,演義中則被寫成戰死於此戰。亦因此造成之後東吳對曹魏的江陵之戰沒有撰寫。


  • 士仁(演義被誤為傅士仁)與糜芳投降東吳後並未逃回蜀漢,也未殺馬忠,然而在演義中被描寫兩人見情況不對勁便殺死馬忠逃回蜀漢,遭劉備處刑。范彊與張達同理。

  • 陸遜退兵是認為曹魏會趁隙攻擊而退兵,並非演義中的遭迷宮八陣圖所困無法追擊。

  • 陸遜並非演義中只有二十七歲及從未带兵的將領,他其實已有四十。



注釋




  1. ^ 兩千年中西曆換算


  2. ^ 《s:傅子#補遺下》權將陸遜大敗劉備,殺其兵八萬餘人,備僅以身免


  3. ^ s:上諭内閣 (四庫全書本)/卷130 雍正十一年四月己卯諭內閣:「朕覽本朝人刊寫書籍,凡遇胡虜夷狄等字,每作空白,又或改易形聲。如以『夷』為『彝』,以『虜』為『鹵』之類,殊不可解。揣其意蓋為本朝忌諱,避之以明其敬慎,不知此固背理犯義不敬之甚者也。」


  4. ^ 《s:三國志/卷32#先主 劉備》:「陸議大破先主軍於猇亭,將軍馮習、張南等皆沒。」


  5. ^ 《s:三國志/卷45#楊戲》:「時又有義陽傅肜,先主退軍,斷後拒戰,兵人死盡,吳將語肜令降,肜罵曰:「吳狗!何有漢將軍降者!」遂戰死。」


  6. ^ 《s:三國志/卷45#楊戲》:「偉南名朝,永南兄。郡功曹,舉孝廉,臨邛令,入為別駕從事。隨先主東征吳,章武二年卒於永安。」


  7. ^ 《s:三國志/卷45#楊戲》:「季然名畿,巴西閬中人也。……後隨先主征吳,遇大軍敗績,泝江而還,或告之曰:「後追已至,解船輕去,乃可以免。」畿曰:「吾在軍,未曾為敵走,況從天子而見危哉!」追人遂及畿船,畿身執戟戰,敵船有覆者。眾大至,共擊之,乃死。」


  8. ^ 《s:三國志/卷39#馬良》:「及東征吳,遣良入武陵招納五溪蠻夷,蠻夷渠帥皆受印號,咸如意指。會先主敗績於夷陵,良亦遇害。」


  9. ^ 《s:三國志/卷058#陸遜》:「斬……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餘營。」


  10. ^ 《s:三國志/卷45#楊戲》:「國山名甫,廣漢郪人也。好人流言議。劉璋時,為州書佐。先主定蜀後,為緜竹令,還為荊州議曹從事。隨先主征吳,軍敗於秭歸,遇害。」


  11. ^ 《s:三國志/卷058#陸遜》:備將杜路、劉寧等窮逼請降。



参考文献



  • 《三国志》

  • 《s:資治通鑒_(胡三省音注)/卷069》

  • 《易中天品三國》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Lambaréné

維納斯堡 (華盛頓州)

Mononymous p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