氐
氐(拼音:dī; 上古漢語: *tˁij[1]),是古代中国西北部少数民族之一,主要活动于今陕西、甘肅、四川三省的交界地区。
目录
1 起源
2 歷史
3 相關連結
4 參考資料
5 研究書目
6 外部連結
起源
氐族的起源歷來說法不一。一說氐族與羌族同源。不過幾年前曾有說法,指屬於藏族(古代的吐蕃人)一支的白馬藏人,此民系認為自己的方言和標準的藏語實在差異甚大,連習俗跟典型的藏族有很大的不同,應該不屬於藏族而是古代氐族的直系後裔,希望能成為一支獨立民族。
歷史
春秋战国時始以氐為族名,居於中國西北部。漢朝至三国期間,氐族曾兩度大遷徙,至關中一帶居住。其時還有如羌族的少數民族遷入關中。惠帝時代,氐人曾與晋相战两年餘,到十六国時晉室南下,氐人便在北方建立前秦、后凉、仇池等政权。
隨著長居於中國日久,在唐朝時代,一部分氐族人与吐蕃人相融合,而其餘氐族則與漢族或其他民族相融合。目前民族學家認為現在白馬人的血緣和生活習慣算是氐族的後裔。
相關連結
- 白馬人
- 单倍群D-M174
參考資料
^ Baxter-Sagart Old Chinese reconstruction
研究書目
- 馬長壽:《氐與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外部連結
Wei Lue (a 3rd century CE Chinese text) - Section 1 (at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