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庭珪




张庭珪(658年-734年9月20日),字温玉,河南济源人,唐朝官员,唐书称张廷珪,出身范阳张氏。



家世


出身于范阳张氏,依郡望称范阳郡方城县人,后由常州迁徙到河南济源。



  • 曾祖:张惠湛,陈朝宣猛将军、散骑常侍、永嘉郡太守。

  • 祖父:张子爽,唐朝巴州曾口县令、尚食奉御。

  • 父亲:张孝昊,并州乐平、荆州公安二县令。



生平


张庭珪少年即以文学知名,弱冠应制举,中贤良射策第二等,历任冀氏、白水、伊阙三县尉。武后长安年间,官至监察御史。与李峤、苏珦等人劝谏武后修建白司马坂大佛像,武后在长生殿召见,听从了他们的谏议,并赏赐抚慰。唐中宗景龙末年(710年),为中书舍人,再转颍州、洪州都督,仍为江南西道按察使。


唐玄宗开元初年,入朝为礼部侍郎、尚书左丞、黄门侍郎。后因泄露宫廷秘语,贬为沔州刺史,又历苏、宋、魏三州刺史。入为少府监,加金紫光禄大夫,封范阳县子。任汴、饶、同三州刺史,四迁太子詹事,以老病致仕。开元二十二年秋八月十九日(734年9月20日)卒,年七十七,赠工部尚书,谥曰贞穆。


张庭珪素与陈州刺史李邕亲善,屡次上表推荐,李邕所撰的碑碣之文,必请庭珪八分书之。庭珪善于楷书、隶书,甚为当时人所重。他还举荐过达奚珣、苗晋卿、梁涉、孙逖、张利贞、王灵渐、李融、李玄成等。


张庭珪墓志1977年7月出土于河南洛阳伊川县高山公社坡头寨村,当地民兵修建涵洞时发现,徐浩撰文并以隶书缮写。其夫人金乡郡夫人周氏,雍丘县令周崇之女。夫妇合葬于寿安县纺山。嗣子门下省符玺郎张博雅、张博某、鸿胪少卿张博济、太子右赞善大夫张博爱[1]



參考書目





  1. ^ 《全唐文补遗》第5辑P30徐浩撰《唐故赠工部尚书张公(庭珪)墓志铭并序》



  • 《旧唐书》列传第五十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Lambaréné

維納斯堡 (華盛頓州)

Mononymous p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