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
应试教育(又稱填鴨式教育)通常被视为一种以提升學生应试能力为主要目的且十分看重于考试成绩,背誦與解題的教育制度,与素质教育相对应。这种教育制度在中世纪和近代的东亚和欧洲都是唯一通行的教育制度,因為可以透過師傅帶領和嚴格培訓,大量培育技術性人才,但欧美国家在資本主義改革下,開創性通才需求大增之後逐渐改行“素质教育”,而东亚国家则仍然坚持应试体制。
這種教育方式為填鸭式教育的一環,將知识一味灌输给学生,猶如填鸭般,即是鸭子在饲养的过程中养鸭者用含糖量高的饲料塞进鸭子嘴里使其快速增肥,而不注意如鴨子划水生存的能力等,只是關注重點。不過此模式雖然單調,但其公平性與可信度高,對於培養專業性高的人才來講,應試教育依然對於特定科目有明顯的優勢而保留至今並未消逝。
目录
1 起源
2 应试教育国家的表现
2.1 新加坡
2.2 香港
2.2.1 參見
2.3 中国大陆
3 对应试教育的看法
3.1 反对
3.2 赞同
4 改革
5 與應試教育相關的作品
6 參見
7 参考文献
8 外部連結
起源
中国的高考制度恢复后,许多人认为高考和中考是选拔人才的唯一方式,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产生了应试教育的风气。
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東亞中古時代的科举制度是应试教育的前身。
应试教育国家的表现
新加坡
新加坡就读的学生在入学后的第六,第八,第九以及第十一学年均有一次全国性的考试,其通过联考方式,确定部分学生是否就读于更好的学校以及是否应当分流向职业教育学校。学生为在单一指标的考试最终分数上取得高分,能且仅能通过应试方式去实现。
香港
香港學生在小學三年級、六年級及中學三年級均有一次全港性系統評估(TSA),主要評估學生在中文、英文及數學三科的基本能力水平是否達全港水平,對學生本身沒有太大的影響。
然而,在三三四學制實施前,部分中學會在中三舉行淘汰試,決定學生能否或是否有能力升讀中四,不合格者要在外找尋中四學位,有少部分學生因未能找到中四學位而轉讀香港專業教育學院的中專教育文憑從而升讀高級文憑/文憑/基礎文憑課程。而能升讀中四的學生,會在大約1年7個月後參加香港中學會考,而會考成績決定學生能否升讀中六(一般學校收生要求為14分(30分為滿分),包括中英文成績達第二級),而能夠升讀之學生又會在大約1年5個月參加香港高級程度會考,利用其成績報考大學聯招,決定學生能否得到大學本科學位。
香港的三三四學制全面實施後,所有學生均有機會就讀三年制高中,香港中學會考及香港高級程度會考合二為一,中六學生只需應考名為香港中學文憑的公開試。由「兩試定生死」改為「一試定生死」,同時令高中教學更普及。
參見
- 三三四學制
- 香港高級程度會考
- 全港性系統評估
中国大陆
和韩国、新加坡、港台等地相比,应试教育在中国大陆的表现更为复杂,而且产生了更多的支持者和反对者。
首先,在小学阶段期末考试是所在行政区统考,中学阶段这种统考更为流行,以北京市某区为例,初一学生入学首先要进行摸底测验,摸底测验由区教研中心统一命题,试卷由教研中心统一组织批阅,然后,区教研中心发布全区各学校学生入学成绩,这一成绩将是这批学生毕业时比较的重要依据,例如:A学校入学成绩为全区第五,初三毕业时成绩变为全区第二则是进步了三名,如变为全区第六则为退步一名,以此类推。此后历次期末考试都为全区统一命题、统一考试,部分科目还会统一阅卷,然后再发布每次考试全区各学校排名。中考与高考前要进行模拟考试,此外,高二年级会有毕业会考,毕业会考分为北京市命题和区里命题两类,其中高考科目全市统一命题考试和阅卷,非高考科目则根据各区实际进行操作。正是由于一系列考试和利用考试对学生、教师、学校进行评价,因此应试教育之风也随之盛行,衍生出大量的分支。应试教育的支持者声称,中国的应试教育是在培养优秀的学生,是在选拔人才,并且认为高考是目前中国最公平的选拔方式。而应试教育的反对者极力抨击这种说法,他们认为,中国应试教育中的许多行为都已经触犯《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并认为这种教育风气和教育方式是非理性的。在应试教育下,学生身心很容易受伤害,甚至出现自杀的极端情况,中国媒体在报道时往往把这些事例视为极端个体事件,但有时深入反省教育问题的评论文章也会被登载。为了解决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弊端,教育部提出了“教育改革”口号并开始试图推行素质教育,但却从未出台相应的具体措施,在中国大陆通过考试选拔学生的情况不但没有明显改变,而且有越演越烈的趋势。例如:在教育管理机构明文要求不得给学生在考试后排名之后,学校开始给各个科目的老师进行排名,并且在每周一次的教师例会上加以公布,今天中国大陆的应试教育早已经超越了学生的范围,成为家长、教师、学校、学生的共同行为,因而很多人认为可能中小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才是中国最辛苦的‘职业’”。[來源請求]
对应试教育的看法
反对
反对人士认为应试教育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抹殺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剥夺了学生的个性,对社会的发展也不利,会导致学生思想上的奴化。反对者在学生和教育学者中占了很大部分。但部分反对者只是对应试教育进行表面的批评,并没有深入分析应试教育的成因和危害。
对应试教育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 促使反社会心理的形成,学生经过极大的努力却不能通过考试,学生觉得心血白费引起学生反社会的心理,中国历史上唐朝黄巢考进士不第起兵造反,黄巢起兵是导致唐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清朝洪秀全四次考秀才不第,一怒之下发誓要推翻清朝,洪秀全发起太平天国大起义导致清朝在太平天国起义四十余年后灭亡。20世纪90年代,中国高考落榜的杨向彬在赵维山的协助下创立反政府组织“全能神教”杨向彬被赵维山任命为教主。
- 侵犯学生的人权,剥夺学生的个性、思想与自由。对学生個人的外觀、饰物、兴趣爱好等进行控制与干预,对学生的隐私(如考试成绩、生活习惯等等)进行泄露。
价值观的扭曲:应试教育教给学生的是筆試上的分数比較,屬紙上談兵,欠缺知識的實行。- 对学生心理造成重大损害:在應試教育制度下,考試成績成了唯一的評判個人成就的標桿。不少學生因成績差而導致自信低落,心靈扭曲。當中因學習問題造成的自殺率,較其他的教育模式為高。
- 學習的主體學生在应试教育體系中地位低下,幾乎沒有任何干涉教育體制的權利,導致教育體制得不到大多數學生的認可,教學內容也隨之超出學生的接受能力,違背學生的利益。
- 不注重多元發展,导致出现“高分低能”,以致被諷為「应试教育是个筐,什么垃圾都能装」。
- 破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 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導致休息不足,严重者可導致患病(包括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
应试教育的本质实为奴化教育,导致学生缺乏表达的勇气,不敢独立思考,已经达到了无法形容的地步。[來源請求]
- 違反「五育並重」的教育原則,不利體育、藝術能力和多元智能的培養。
- 许多家长为了让子女應試,浪費大量金錢和時間上補習班,而且剥夺学生的休息和課外學習的时间。
- 应试教育只重视成绩,忽略品德教育和价值观的塑造。即使進行品德教育,亦偏向於「對與錯」的觀念,缺乏互動。
应试教育培养的高分学生,很多没有个性与主见。[來源請求]
- 應試造成的壓力,令學生體能及健康惡化,這可能是近視的其中一個原因(目前中國大陸近視率為全球最高)。
「高考狀元」多半一味依「熱門專業」選填專業,導致就業後成就與其他人無異。[來源請求]
- 不少大學生學習、鑽研應試技巧,結果雖然於高考英文拿高分或通過四六級考試卻沒有真正的英語能力。
- 只知讀書,未能掌握在職的生存技巧,求職困難,未能找到與學歷相符的職業。
- 应试教育的盛行,令人缺乏對新社會文化的了解。新兴文学、新科技、娛樂产业等等。因为相当一部分应试教育的支持者认为这些事物都只会是影响学习的。[來源請求]
- 智育目标狭隘化。
- 使人的思想僵化,只會牢記死知識及死守所謂的生活標準,固執不肯變通。
- 阻碍教学方法的改進。
- 大量地制造应试书刊等教材,浪費經濟和天然資源。
- 考试制度实际上是一条产业链,教育部是监管部门,学校是生产商,学生是产品,至于产品质量的好坏,唯一的指标就是考试成绩。不少學生在大型考試結束後,將課本與輔導資料拋入天空,或當作垃圾一般丟棄,甚至是燒毀來達到發洩的目的。不少中學生結束高考進入大學後「瘋玩」,以致于荒廢學業。這些都與應試教育所造成的長期壓力過大有關。
- 太多人过度信仰考试制度的绝对识别性,或者过度看重这类文凭成绩,会导致整体社会变得越来越官僚。社会的健康运转依靠各种不同能力、不同方向、不同思维的人。如果用唯一统一标准来选拔上层和精英,有时候反而害到了社会所有人的长期利益。
- 很多人会潜意识地把各个学科隔离起来,在思维里面建立起不同科目或者学科之间的隔阂,不会系统地整合跨学科的知识。
由于在應試教育中,重大考試被称为是「一考定終身」,機會只有一次。因而應試教育被一些人認為是一場豪賭。
近些年由于中國內地的大學擴招導致严重就業困難。社會上,經常出現數十人爭搶一份工作的情況,大學生起薪甚至低過農民工[1],導致「讀書無用論」再度興起。
大陆地区于2007年6月1日頒布的新版《未成年人保護法》試圖遏止應試教育,但收效甚微。
赞同
反对废除应试教育体制的舆论则认为,应试教育虽然弊端丛生,但就中国大陆的现实国情而言,应试教育仍比所谓的“素质教育”更合理、更可行:
- 琴棋书画、耍刀弄棒等文娱体育方面的“素质特长”的培养难助于大多数职业的就业要求。
- 欧美发达国家同样存在着不少高难度的考试,美国、德国等国的司法考试难度甚至要大于中国大陆的司法考试,很难想象在国内过不了大多数考试的“高素质人才”在欧美发达国家能顺利考取医师、律师、会计师等职业的执业资格。
改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试教育弊端在東方人地區日益显露,因此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改革的方案通常有以下几种:
- 取消高考(公開試),从根本上推翻应试教育中的“人才选拔”理论,提出这种方案的人认为它是应试教育的根源,取消了它就等同取消了应试教育。但是如此一来,在腐败较为严重的中国大陆和越南等地将会有大批寒门子弟无法与人脉广泛的高官子女和富商子女竞争,从而丧失上大学的机会。
- 一步步地立法禁止应试教育中的一些行为,比如禁止体罚,禁止强制性的补课班以及禁止过多的作业量等等,提出这种方案的人认为无法一步到位地禁止应试教育,只能一步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16条已明文规定“禁止体罚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37条也对教师体罚学生的行为作出了处罚规定。
- 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改变应试教育支持者的非理性观念,提出这种方案的人认为应试教育的根源是国民科学素养的落后,招致了应试教育这种非理性的风气。
與應試教育相關的作品
- 《儒林外史》(中國古典小說)
- 《孔乙己》(五四時代小說)
- 《拒絕聯考的小子》(臺灣小說及電影)
- 《國四英雄傳》(台灣電影)
- 《小孩不笨》(新加坡電影及電視劇)
- 《尖子攻略》(香港電視劇)
- 《補習天后》(香港電視劇)
- 《女王的教室》(日本電視劇)
- 《龍櫻》,亦稱《東大特訓班》(日本漫畫、小說及電視劇)
難忘童年前編驚險魔鬼教室(網路小說)- 《三重门》(韩寒写的著名畅销小说)
- 《危險心靈》(台灣小說及電視劇)
- 《補補補》(MC HotDog音乐专辑《哈狗幫》里的一首歌曲)
- 《學習的理由》(台灣紀錄片)
- 《吾国教育病理》(中国大陆学者郑也夫的书籍)
- 《作死不離3兄弟》 (波里活喜劇影片)
參見
- 机械学习
補習班/補校
- 补课
- 升學主義
- 升學考試
- 文理分科
- FTC Kaplan
- 雲端補習
- 坎貝爾定律
参考文献
^ 饱读诗书大学生起薪不敌农民工?
外部連結
- 應試教育的「緊箍咒」還要念多久
- 騰訊新聞说吧應試教育是个筐,什麼垃圾都能裝。
- 知乎上教育相关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