蜑家
蜑家人 | |
---|---|
工作中的疍民,攝於三亞。 | |
分佈地區 | |
蜑家主要生活在珠三角、粵西沿海,閩東沿海和閩江流域,閩南廈門鷺江和泉州晉江流域,在其它閩粵桂瓊浙臺沿海地區亦有分布,往往以江海為家,居無定所。 | |
語言 | |
疍家話、福州話 | |
相關民族 | |
漢族 |
疍家(“疍”字,粵音:「但」daan6,口語作dang6“邓”),是廣東、廣西、福建、海南和浙江一帶,另一種以船為家的漁民。由於他們生活在船艇上,他們的腳與生活在陸地上的人略有差別,被歧視稱為「曲蹄」,士大夫則雅稱之為「艇戶」。
目录
1 歷史
1.1 起源
1.2 發展
1.3 港澳流动渔民
2 分類
3 分佈
3.1 福建
3.1.1 福州
3.2 廣東
3.3 香港
3.4 海南
3.5 台湾
3.6 浙江
3.7 廣西
4 語言
5 文化
6 前景
7 名人
8 文艺作品
9 参考文献
9.1 引用
9.2 书目
10 参见
歷史
起源
蜑,在唐時已經記載,柳宗元在《嶺南節度饗軍堂記》說:“卉裳罽衣,胡夷蜑蠻,睢盱就列者,千人以上。”
而到了北宋時期,樂史在《太平寰宇記》卷一五七記載:“蜑戶,縣所管,生在江海,居多舟船。隨潮往來,捕魚為業,若居平陸,亡即多,似江東白水郎業”。
宋朝周去非之《嶺外代答》卷三外國下“蛋蠻”條更是有詳細描述:“以舟為室,視水如陸,浮生江海者,蜑也。欽之蜑有三:一為魚蜑,善舉網垂綸;二為蠔蜑,善沒海取蠔;三為木蜑,善伐山取材。凡蜑極貪,衣皆鶉結。得掬米,妻子共之。夫婦居短篷之下,生子乃猥多,一舟不下十子。兒自能孩,其母以軟帛束之背上,盪漿自如。兒能匍匐,則以長繩繫其腰,於繩末繫短木焉,兒忽墮水,則緣繩汲出之。兒學行,往來篷脊,殊不驚也。能行,則已能浮沒。蜑舟泊岸,群兒聚戲沙中,冬夏身無一縷,真類獺然。蜑之浮生,似若浩蕩莫能馴者,然亦各有統屬,各有界分,各有役於官,以是知無逃乎天地之間。廣州有蜑一種,名日盧停,善水戰。”
最早的《香山縣志》中記錄了對蛋家徵稅的情況:“魚課米:洪武二十四年二千一百七十九石三斗二升。成化後,更定蛋戶二百八十七石二斗四升三合。有閏月加米二十八石七斗三升。業戶一千四十,米四百石四斗七升。閏月加米九十五石六斗”。 由此可知,至遲在洪武年間,香山所在地區已有納稅蛋戶。單戶以漁鹽為業,既稱“魚課始自宋”,蜑家的歷史至少始於宋。舊時分佈於珠江下游各支系的水上居民、流動漁民稱作疍家人。疍家是我國沿海水上居民的一個統稱。疍家,這一稱謂有人認為是因為疍家人常年以舟為家,生活在海上,如蛋殼漂泊於海面,所以稱為疍家;也有人認為疍家人常年在海上與風浪搏鬥,處於險惡的生存壞境,和獨特的謀生手段,生命無保障,如同蛋殼般脆弱,故稱為疍家。
疍家人主要從事沿海港灣的漁業和水上運輸,他們祖祖輩輩浮家泛宅,與水為伴,長期與風浪搏鬥,被人稱為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航海家。以前的疍家人受不到陸居居民的認同,官府也不把流動漁民入冊,是沒戶籍的,等同野生野長,死後不准在陸地埋葬,只好葬在沙灘形成的沙崗地帶,一些沙墳逢大雨後,屍骸拋露,野狗爭食,慘無人道。有沙田民歌唱:沙田疍家水流柴,赤腳唔準行上街,苦水鹹潮浮爛艇,茫茫大海葬屍骸。由此之故,疍家素被岸上人蔑視,諸如不准穿鞋、不准建屋、不准與岸上人通婚等等,其製約力強似官規。
發展
疍民的起源是多元的。历朝历代不断有人融入疍民。[1]
港澳流动渔民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在周恩来总理的关心下,广东省委、省政府决定批准港澳流动渔民(主要为蜑家)到广东沿海指定的蛇口、盐田、南澳、香州、湾仔、担杆、万山、桂山、惠阳县澳头、惠东县港口、海丰县汕尾等十一个渔港入户,并可在十一个渔港范围内迁移生产、生活、户籍入户,国家拨给流动渔民的平价专项柴油,使他们成为全中国独有的合法持有双重户籍的群体。这些港澳流动渔民在各个历史时期立场鲜明:抗日战争时期支持东江纵队、珠江纵队抗日,解放战争时期支前大军南下,新中国建立后反封锁禁运、捐资出力,港澳回归前后拥护维护稳定,21世纪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远赴南沙从事渔业生产作业。国家农业部于2003年5月设立了港澳流动渔民工作协调小组,由农业部南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一个机构,多块牌子”。
另见:
- 香港渔民互助社
- 澳门渔民互助会
分類
蜑家分為福州疍民以及廣東疍家人。
福州疍民是閩語族群,福建閩東稱福建蜑民為「曲蹄」、福建漁民。
廣東疍家人是粵語族群,被稱作「水上人」或漁民、疍家人等。
各地蜑民生活在不同船泊、水域和語言,所以有不同名稱之分。
兩廣(廣東、廣西、海南)的疍家話屬於粵語,而福州疍家人則主要使用福州話。
分佈
疍家主要生活在珠三角、粵西沿海,閩東沿海和閩江流域,閩南廈門鷺江和泉州晉江流域,在其它閩粵桂瓊浙臺沿海地區亦有分佈。疍家往往以江海為家,居無定所。
福建
福州
廣東
沙田在廣州邊海諸縣,都有沙田,順德、新會、香山尤其多。每到二月下旬,疍家人都到沙田上圍墾,結牆柵二重固定。沙田是圍墾灘塗而成的土地,成了土地後,疍家人在上邊耕種,廣東新語說:“七八月時耕者復往沙田塞水,或塞篊箔,臘其魚、蝦、蟮、蛤、螺、𧋸之屬以歸,蓋有不可勝食者矣。其田皆一熟,或種秋分,或白露,或霜降,必兼種之。使自八月至十月,月月有收,其以八九月熟者曰小禾,秋分、白露、霜降等種是也。以十月熟者曰大禾,赤秥是也。沙田鹹鹵之地,多種赤秥,粒大而色紅黑,味不大美,亦名大秥,皆交趾種也。
香港
香港蜑家是南海县原居民,順珠江而下,最早定居香港。自香港未被英國割讓殖民地之前乃是小漁港開始,香港的蜑家人已經在香港生活多個世紀,他們讲粵語(疍家話),主要是以捕魚維生。
在香港有人亦會把「蜑家人」,又稱水上人或漁民,靠出海捕魚維生。他們居住於漁船上,停泊在避風塘內。香港的蜑家人把船大多又稱艇,亦把艇分為多種,包括:住家艇、漁艇、艇仔、艇戶。艇的演變過程由住家艇以至大漁艇,都在香港避風塘內經歷過香港轉變。
海南
台湾
浙江
钱塘江流域的九姓渔民。
廣西
語言
廣東疍家人的母語為疍家話,属于粵語,與粵語廣州話完全互通。
福建疍家人母語多為當地的閩語。
文化
廣東的水上蜑家人有一種自娛自樂的一種漁歌文化-
鹹水歌,又稱鹹水嘆、嘆哥兄、嘆姑妹、嘆家姐。早在明末清初鹹水歌就已流行在珠江三角洲地區一帶。人們為調劑生活,增加之間的友情,逐漸形成了一種對歌酬答的習俗。主要用獨唱、隨編隨唱、對唱等形式歌法。
可惜這種文化瀕臨消失,原因這種文化只有年事已高的水上人懂唱,但在廣東中山坦洲仍有人用粵語中山次方言歌唱,流傳廣泛,曲目豐富,至今仍然保留著傳統的漁歌唱法文化。
蜑家人與其他漢族民系同樣有祭祖的傳統,但他們大多不用神主牌代表祖靈,而是用木製的人像。這是由於古代蜑家人教育水平較低,文盲甚多,因此多不設神主牌。在親人逝世後,蜑家人會請靈媒與剛逝世的親人通靈,親人會描述他所喜的造型,然後家屬就會請工匠依照描述製作偶像,完成後會放在船頭的神龕供奉。
前景
在廣東,從20世紀90年代起,隨著漁業的進步,疍民(疍家人)已逐漸被廣東政府安排到珠三角沿海地區上岸定居,告別往日“居無定所”的生活。在福建,20世紀50年代起,政府就開始陸續安排蜑民上岸。
在福建,疍民上岸定居後船居的傳統逐漸消失,同時一些文化傳統,比如福州疍民漁歌,也瀕臨消亡。
名人
冼星海 - 著名作曲家
霍英東 - 香港左派資本家、中國政治協商會議副主席
黃容根 - 香港功能界別(漁農界)立法會議員
張保仔 - 廣東沿海著名海盜
文艺作品
鬼吹灯之南海归墟
参考文献
引用
^ 刘传标, 福州, 福建社会科学院. 闽江流域疍民的文化习俗形态. 《福建论坛·社会经济版》. 2003年, 第9期: 68. 1000-8780 2003 09-0068-04. [永久失效連結]
书目
- 萧凤霞:〈宗族、市场、盗寇与蛋民〉。
参见
- 福州疍民
- 浮城 (2012年電影)
- 家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