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资派

Multi tool use
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简称走资派,此词汇多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使用。
概要
為流行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中國用語,“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一词首次出現於1965年1月毛澤東主持制定的中共中央文件《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中目前提出的一些問題》(《二十三條》)。
在1975年12月后,报刊文章以婉转语“党内不肯改悔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指代邓小平。“党内走资派”在1976年又被称为“党内资产阶级”。
文革后,有人试图科学地定义“走资派”,如阳和平认为:“走资派因而就是那些在无产阶级专政下首先是捍卫官僚特权、反对群众监督,其次是主张用资本主义的逻辑来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的党内当权者群体”。
代表人物
参考文献
參見
中国共产党主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题
 中国共产党的派系
|
|
党政系统 |
国际派(1927年-1942年) · “高饶反党集团”(1950年-1954年) · “走资派”(1958年-1968年) · “林彪反党集团”(1968年-1971年) · “四人帮反党集团”(1968年-1976年) · 凡是派(1976年-1981年) · 求是派(1976年-1981年) · 改革派(1981年-1989年) · 保守派(1981年-1993年) · 石油帮(1955年至今) · 太子党(1981年至今) · 上海帮(1989年至今) · “习近平派系”(2007年至今) · 西山会(2007年-2014年) · “新四人幫”(2007年-2015年)
|
|
|
党军系统 |
红一方面系(1927年-1937年) · 红二方面系(1927年-1937年) · 红四方面系(1927年-1937年) · 陕北系(1927年-1937年) · 一野系(1937年至今) · 二野系(1937年至今) · 三野系(1937年至今) · 四野系(1937年至今) · 北野系(1937年至今)
|
|
党团系统 |
代表派(1921年7月-1927年4月) · 知识派(1921年8月-1931年) · 工会派(1921年秋至今) · 农会派(1926年5月-1950年) · 工农兵系(1927年10月至今) · 红卫兵系(1966年-1976年) · 團派(1978年10月至今)
|
|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大陆人物群体
|
|
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 风派 · 文化革命五人小组 · 中央文化革命小組 · 上海人民公社 · 革命委员会 · 8341部队 · 工宣队 · 梁效 · 池恒
|
|
中共中央 |
中共第八届中 央政治局委员 |
委员 |
毛泽东(主席) · 刘少奇(副主席) · 周恩來(副主席) · 朱德(副主席) · 陈云(副主席) · 邓小平 · 林彪(八届五中全会增选副主席) · 林伯渠(1960年逝世) · 董必武 · 彭真 · 罗荣桓(1963年逝世) · 陈毅 · 李富春 · 彭德怀 · 刘伯承 · 贺龙 · 李先念 · 柯庆施(1958年增选,1966年逝世) · 李井泉(1958年增选) · 谭震林(1958年增选) · 陶铸(1966年8月补选) · 陈伯达(1966年8月补选) · 康生(1966年8月补选) · 徐向前(1966年8月补选) · 聂荣臻(1966年8月补选) · 叶剑英(1966年8月补选)
|
|
候补 委员 |
乌兰夫 · 张闻天 · 陆定一 · 陈伯达 · 康生 · 薄一波 · 李雪峰(1966年8月补选) · 谢富治(1966年8月补选) · 宋任穷(1966年8月补选)
|
|
|
|
中共第八届中 央书记处书记 |
总书记 |
邓小平 |
|
书记 |
邓小平 · 彭真(1966年8月撤职) · 王稼祥 · 谭震林 · 谭政(1962年免职) · 黄克诚(1962年免职) · 李雪峰 · 李富春(1958年增选) · 李先念(1958年增选) · 陆定一(1962年增选,1966年8月撤职) · 康生(1962年增选) · 罗瑞卿(1962年增选,1966年8月撤职) · 陶铸(1966年5月增选为常务书记) · 叶剑英(1966年5月增选) · 谢富治(1966年8月补选) · 刘宁一(1966年8月补选)
|
|
候补 书记 |
刘澜涛 · 杨尚昆(1966年8月撤职) · 胡乔木
|
|
|
|
中共第九届中 央政治局委员 |
委员 |
毛泽东(主席) · 林彪(副主席) · 叶群 · 叶剑英 · 刘伯承 · 江青 · 朱德 · 许世友 · 陈伯达 · 陈锡联 · 李先念 · 李作鹏 · 吴法宪 · 张春桥 · 邱会作 · 周恩来 · 姚文元 · 康生 · 黄永胜 · 董必武 · 谢富治
|
|
候补 委员 |
|
|
|
|
中共第十届中 央政治局委员 |
委员 |
毛泽东(主席) · 王洪文(副主席) · 韦国清 · 叶剑英(副主席) · 刘伯承 · 江青 · 朱德 · 许世友 · 华国锋 · 纪登奎 · 吴德 · 汪东兴 · 陈永贵 · 陈锡联 · 李先念 · 李德生(副主席) · 张春桥 · 周恩来(副主席) · 姚文元 · 康生(副主席) · 董必武 · 邓小平(十届二中全会增选副主席)
|
|
候补 委员 |
|
|
|
|
|
|
|
文化革命 五人小组 |
彭真(组长) · 陆定一(副组长) · 康生 · 周扬 · 吴冷西
|
|
中央文化 革命小组 |
组长 |
陈伯达 |
|
顾问 |
康生 · 陶铸(1966年8月2日增补,1967年1月4日被批判)
|
|
副组长 |
江青 · 王任重(1966年12月被批判) · 刘志坚(1967年1月4日被批判) · 张春桥
|
|
成员 |
谢镗忠(1967年5月被打倒) · 姚文元 · 王力(1967年8月30日请假检讨) · 关锋(1967年8月30日请假检讨) · 戚本禹(1968年1月13日隔离审查) · 尹达(1966年被打倒) · 穆欣(1967年9月6日戴上特务帽子) · 郭影秋(1966年6月13日增补,1966年7月回人民大学) · 郑季翘(1966年6月13日增补,1966年被打倒) · 杨植霖(1966年6月13日增补,1966年被批斗) · 刘文珍(1966年6月13日增补,1966年被打倒) · 张平化(1966年6月13日增补,1966年8月30日回湖南)
|
|
|
国务院 |
1965- 1975 |
总理 |
周恩来 |
|
副总理 |
林彪 · 陈云 · 邓小平 · 贺龙 · 陈毅 · 柯庆施 · 乌兰夫 · 李富春 · 李先念 · 谭震林 · 聂荣臻 · 薄一波 · 陆定一 · 罗瑞卿 · 陶铸 · 谢富治
|
|
秘书长 |
周荣鑫 |
|
|
1975- 1978 |
总理 |
周恩来 · 华国锋(1976年2月2日任命为代总理;4月7日任命为总理)
|
|
副总理 |
邓小平 · 张春桥 · 李先念 · 陈锡联 · 纪登奎 · 华国锋 · 陈永贵 · 吴桂贤 · 王震 · 余秋里 · 谷牧 · 孙健
|
|
|
|
中央军委 |
1959- 1969 |
主席 |
毛泽东 |
|
副主席 |
林彪 · 贺龙 · 聂荣臻 · 陈毅(1966年1月增补) · 刘伯承(1966年1月增补) · 徐向前(1966年1月增补) · 叶剑英(1966年1月增补)
|
|
常委 |
毛泽东 · 林彪 · 贺龙 · 聂荣臻 · 朱德 · 刘伯承 · 陈毅 · 邓小平 · 罗荣桓 · 徐向前 · 叶剑英 · 罗瑞卿 · 谭政(1960年10月后撤职) · 谢富治(1967年3月增补) · 萧华(1967年3月增补) · 杨成武(1967年3月增补) · 粟裕(1967年3月增补)
|
|
秘书长 |
罗瑞卿(1965年12月撤职) · 叶剑英(1966年5月起兼任)
|
|
副秘书长 |
苏振华 · 萧向荣(1965年11月免职) · 萧华(1959年10月增补) · 杨成武(1966年5月增补)王新亭(1966年3月增补)
|
|
军委办公会议 (1959-1967) |
罗瑞卿(1965年12月撤职) · 谭政(1960年10月后撤职) · 杨成武 · 萧华 · 邱会作 · 萧向荣(1965年11月免职) · 张爱萍(1960年5月增补)
|
|
军委办事组 (1967-1969) |
组长 |
杨成武(1968年3月撤职) · 黄永胜(1968年3月任命)
|
|
副组长 |
吴法宪 |
|
成员 |
叶群 · 邱会作 · 张秀川(1968年3月免职) · 李作鹏 · 李天焕(1967年10月增补,1968年3月免职) · 刘锦平(1967年10月增补,1968年3月免职) · 李天佑(1969年1月增补)
|
|
|
|
|
重大案件与 事件中人物 |
三家村反党集团 |
|
|
彭、罗、陆、杨 阴谋反党集团 |
|
|
批判乌兰夫 |
乌兰夫 |
|
六十一人叛徒集团 |
薄一波 · 刘澜涛 · 安子文 · 杨献珍等61人
|
|
资产阶级反动 路线代表人物 |
|
|
贺龙事件 |
贺龙 |
|
二月逆流 |
谭震林 · 陈毅 · 叶剑英 · 李富春 · 李先念 · 徐向前 · 聂荣臻 · 余秋里 · 谷牧
|
|
五一六分子 |
|
|
林彪反党集团 |
林彪 · 陈伯达 · 叶群 · 黄永胜 · 吴法宪 · 李作鹏 · 邱会作 · 李雪峰
|
|
批邓、反击 右倾翻案风 |
邓小平 · 周荣鑫 · 胡耀邦 · 张爱萍 · 万里
|
|
林彪、江青 反革命集团案 |
康生 |
|
林彪集团 |
林彪 · 叶群 · 林立果 · 周宇驰 · 谢富治 · 吴法宪 · 李作鹏 · 邱会作 · 黄永胜 · 江腾蛟
|
|
江青集团 |
江青 · 張春橋 · 姚文元 · 王洪文 · 陳伯達
|
|
|
|
红卫兵 红小兵
|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红卫兵 · 首都红卫兵纠察队 · 联动 · 一司 · 二司 · 三司 · 北京市大、中学校红卫兵联络总站
|
|
红卫兵领袖 及知名人物 |
|
|
|
造反派 |
北京高校造反派五大领袖 |
蒯大富(清华“井冈山”) · 聂元梓(北大“新北大公社”) · 谭厚兰(师大“井冈山”) · 王大宾(地质“东方红”) · 韩爱晶(北航“红旗”)
|
|
“造反派”人物 |
|
|
|
其他人物 |
汪东兴 · 毛远新 · 谢静宜 · 迟群 · 温玉成 · 张玉凤 · 王海容 · 唐闻生 · 乔冠华 · 章含之 · 丁盛 · 徐景贤 · 马天水 · 孙健 · 金祖敏 · 王秀珍 · 刘建勋 · 张秋桥 · 刘湘屏 · 陈阿大 · 庄则栋 · 于会泳 · 浩亮 · 黄帅 · 殷承宗 · 杨春霞 · 刘长瑜 · 黄金海 · 刘庆棠 · 祝家耀 · 张铁生 · 冯国柱
|
|
受害者 |
牛鬼蛇神 · 走资派 · 黑帮 · 黑五类(地富反坏右)及其可以教育好的子女 · 铁姑娘 · 知识青年 · 反動學術權威
|
|
被处决者 |
林昭 · 遇罗克 · 张志新 · 李九莲 · 陆兰秀
|
|
“被迫害身亡”者 |
|
|
自杀者 |
老舍 · 李立三 · 翦伯赞 · 傅其芳 · 容国团 · 姜永宁
|
|
意外被害者 |
潘景寅 |
|
|
英雄模范 |
刘英俊 · 焦裕禄 · 蔡永祥 · 李文忠 · 金训华 · 门合 · 戴碧荣 · 杨水才 · 关成富 · 草原英雄小姐妹 · 王进喜 · 胡业桃 · 李全洲 · 王国福 · 风雪高原工程兵十连 · 41名华侨小英雄 · 南海英雄船 · 32111英雄钻井队 · 1124英雄集体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卫生科 · 为人民战胜烈火的英雄连 · 小靳庄 · 辉县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十英雄 |
孙玉国 · 杜永春 · 华玉杰 · 周登国 · 冷鹏飞 · 孙征民 · 杨林 · 陈绍光 · 王庆荣 · 于庆阳
|
|
川藏运输线上十英雄 |
李显文 · 杨星春 · 陈洪光 · 曲月伦 · 杨庆忠 · 程德风 · 谭仁贵 · 李荣昌 · 陈昌元 · 李兴富
|
|
|
gZ2P1B9,uvHH6zGdWH8y3zYdv,K8PJW t gNaxLz41q,ejG01QfQJD de2iy7OMXmX,O8vuYTh03,WqWHmf,euE,VySORr,e18142IBx3y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Place in Moyen-Ogooué, Gabon Lambaréné Street in Lambaréné Lambaréné Location in Gabon Coordinates: 0°41′18″S 10°13′55″E / 0.68833°S 10.23194°E / -0.68833; 10.23194 Coordinates: 0°41′18″S 10°13′55″E / 0.68833°S 10.23194°E / -0.68833; 10.23194 Country Gabon Province Moyen-Ogooué Population (2013 census) • Total 38,775 Lambaréné is a town and the capital of Moyen-Ogooué in Gabon. With a population of 38,775 as of 2013, it is located 75 kilometres south of the equator. Lambaréné is based in the Central African Rainforest at the river Ogooué. This river divides the city into 3 districts: Rive Gauche, Ile Lambaréné and Rive Droite. The Albert Schweitzer Hospital and the districts Adouma and Abongo are located on Rive Droite. The districts Atongowanga, Sahoty, Dakar, Grand Village, Château, Lalala and Bordamur build the Ile Lambaréné. The majority of the people in Lambaréné live in the district Isaac located on Rive Gauche. This distr...
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number. For the year, see 800. For other uses, see 800 (disambiguation). Natural number ← 799 800 801 → List of numbers — Integers ←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 Cardinal eight hundred Ordinal 800th (eight hundredth) Factorization 2 5 × 5 2 Greek numeral Ω´ Roman numeral DCCC Binary 1100100000 2 Ternary 1002122 3 Quaternary 30200 4 Quinary 11200 5 Senary 3412 6 Octal 1440 8 Duodecimal 568 12 Hexadecimal 320 16 Vigesimal 200 20 Base 36 M8 36 800 ( eight hundred ) is the natural number following 799 and preceding 801. It is the sum of four consecutive primes (193 + 197 + 199 + 211). It is a Harshad number. Contents 1 Integers from 801 to 899 1.1 800s 1.2 810s 1.3 820s 1.4 830s 1.5 840s 1.6 850s 1.7 860s 1.8 870s 1.9 880s 1.10 890s 2 References Integers from 801 to 899 800s Main article: 801...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維納斯堡 Venersborg (英文) CDP Venersborg, Washington 維納斯堡位置圖 坐标: 45°46′58″N 122°27′43″W / 45.7828°N 122.462°W / 45.7828; -122.462 國家 美國 州 華盛頓州 郡 克拉克县 面积 • 总计 27.8 平方公里(10.7 平方英里) • 陸地 27.8 平方公里(10.7 平方英里) • 水域 0.0 平方公里(0.0 平方英里) 海拔 155 米(509 英尺) 人口 (2000年) • 總計 3,274 • 密度 118.0/平方公里(305.6/平方英里) 时区 PST (UTC-8) • 夏时制 PDT(UTC-7) FIPS碼 53-74585 [1] GNIS編號 1527695 [2] 維納斯堡 ( 英语: Venersborg )是美国华盛顿州克拉克县的一個普查规定居民点(CDP),2000年美國人口普查時人口為2,085人。 最初為瑞典人聚居地。 參見 維納什堡 参考資料 ^ American FactFinder.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 2008-01-31 ] . ^ US Board on Geographic Names.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2007-10-25 [ 2008-01-31 ] . 查 论 编 克拉克县 行政區劃 郡治 : 溫哥華 市 巴特爾格朗德 | 卡默斯 | 拉申特 | 里奇菲尔德 | 溫哥華 | 瓦休戈 | 林地市‡ 鎮 亞科爾特 CDP 安波伊 | 巴伯頓 | 布拉什普雷里 | 櫻桃樹叢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