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 |
---|---|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 |
中国人民大学校徽 | |
校训 | 实事求是 |
创建时间 | 1937年 |
学校类型 | 中央部属高校 |
党委书记 | 靳诺 |
校長 | 刘伟 |
学生人數 | 24,329名[1] |
本科生人數 | 11,074名 |
研究生人數 | 10,844名 |
校址 |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大街59號 39°58′13″N 116°19′04″E / 39.970148°N 116.317835°E / 39.970148; 116.317835坐标:39°58′13″N 116°19′04″E / 39.970148°N 116.317835°E / 39.970148; 116.317835 |
校區 | 市区 |
代表色 | 人大红 |
网站 | www.ruc.edu.cn |
中国人民大学(英語: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縮寫為RUC),簡稱人大。位于北京市,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直属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
該校前身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创办于延安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开学。1954年,在教育部《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中,與北京大学、北京医科大學、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5所院校一同被指定為最早一批全国性重点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属于中国著名代表高校,是當代中國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基地,被譽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一面旗幟”。
中國人民大學也是雙一流重點建設的大學,共有14個學科入選雙一流重點建設學科,在全國高校中名列第七,入選學科中,有十三個人文社會學科。
人大與現位於台北市的國立政治大學的性質及歷史背景相仿,而且皆是以發展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領域為主的大學,並各自曾為中國共產黨及中國國民黨黨校,兩校也培養出不少政治家及首席执行官,現兩校合作關係密切。[2][3][4][5]
2017年,人大通州東校區獲得批准,將成為人大最大的校區,未來人大將發展理工及醫學領域。[6]
目录
1 历史沿革
1.1 前期承传
1.2 陕北公学
1.3 华北联合大学
1.4 北方大学
1.5 华北大学
1.6 中国人民大学(文革前时期)
1.7 中国人民大学(文革后时期)
1.8 院校关系
2 组织机构
2.1 历任校长
2.2 学院
3 教师及学生
4 文化传统
4.1 校歌
4.2 校徽
5 社会关系
5.1 学科排名
5.2 合作院校
6 校园环境
6.1 教学楼
7 人大社团与组织
8 人大著名校友
9 参考文献
10 外部链接
11 参见
历史沿革
中国人民大学正式成立于1950年,但学校官方一般将历史追溯至1937年,将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华北大学等历史上存在过的学校作为自己的前身。此外,1912年的北平中国大学的文商学院于1949年并入华北大学,朝阳大学于1950年全部并入中国人民大学,燕京大学的部分社会科学于1952年并入,共同构成了中国人民大学的重要组成来源。
前期承传
北平中国大学于1912年由孙中山创立,于1949年由华北大学接管、学生及教授转入华北大学。中国大学一直是北京的学生运动中心,而共产党在1930年代即在该校建有支部,在斗争中培养了一大批先进和革命志士。1935年“一二·九”运动中,中国大学学生会主席董毓华率领队伍上街头游行,夺过军警的水龙头反射。在大陆标准中学课本上“一二·九”运动图片即是指此事。[7]
陕北公学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大批多青年知识分子从国统区来到延安。为了最快地把他们培养成抗战人才,1937年7月底,中共中央决定在积极扩大抗日军政大学的同时创办陕北公学(简称陕公),并委托林伯渠、吴玉章、董必武、徐特立、成仿吾、张云逸六人筹建陕北公学。
陕北公学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创办的第一所具有社会教育性质的大学,第一任校长是成仿吾。陕北公学军事色彩和政治色彩浓厚,但并非一所军校。陕北公学和抗日军政大学是抗战初期延安最具知名度的大学,有一定分工。抗大主要负责训练军事干部,陕北公学主要训练根据地政权建设和党的建设干部,而且学员文化程度较高,多数是从中共控制区外来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陕北公学以“实施国防教育,培养抗战人才”为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以“理论联系实际,适应抗战需要”为教学原则,以“七分政治、三分军事”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为重点讲授、自学为主、集体互助。学制较短,大部分学员三到四个月就可以从学校毕业。陕北公学前后办学两年,大约培养了6000多名学生,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后来都加入了中共。毛泽东亲自为陕公制定了校训:“忠诚、团结、紧张、活泼。”他还审定了成仿吾作词、吕骥作曲的校歌。毛泽东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先后十几次来校讲话、两次题词,进行指导。他说:“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
华北联合大学
1939年6月,陕北公学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延安工人学校和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四校联合成立了华北联合大学,学生有1500人,并于当年7月7日在延安正式宣告成立,校长兼党团书记成仿吾。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39年6月20日作出的《关于抗大陕公等学校迁移到晋东南的决定》,抗大、陕公等以八路军第五纵队名义,在罗瑞卿率领下到晋东南靠近八路军总部和北方局机关办学。中央决定:抗大总校落户晋东南,华北联大则落户晋察冀军区总部所在地河北阜平(后应付反扫荡迁到平山),抗战结束即迁到张家口。这次东迁的主要原因是延安面临国共政治军事摩擦,经济困难,难以养活大批非生产人员。一年后,学校向正规化方向发展,各部改为学院,设有社会科学院,下设法政系、财经系;教育学院,下设教育系;文艺学院,下设戏剧系、音乐系、美术系、文学系;工学院,下设机械系、采矿系。除原有的专修科外,增设了本科和预科。后成立法政学院、群众工作部、中学部。这时全校共4000多人,其中学员3000多人,是华北联合大学鼎盛时期。中国共产党直到这时才创办了真正意义的高等学校,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办起的第一所高等学府。
1941年8月至1943年是晋察冀边区最困难的年代,由于日军的“扫荡”、封锁使根据地缩小,边区粮荒严重,生源减少。华北联合大学经过两次缩编,只保留了教育学院,改由边区行政委员会领导。在此期间,许多干部、学员在对敌斗争中牺牲。1944年,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对华北联合大学教育学院的性质、任务、教育方针等问题做了具体规定,即以提高在职干部水平、文化为主,贯彻学以致用、理论和实际密切联系的原则,培养干部为抗战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服务、为群众服务的技能。
1945年底,华北联合大学在张家口复校,成仿吾任校长,周扬任副校长,张如心任教务长。华北文工团、延安鲁艺工作团于12月合并到华北联大,简称华大文工团。联大设立了文艺、法政、教育、外语四个学院。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10月,国军攻占张家口,华北联大等学校被迫提前于9月撤出,先后迁到山西广灵和河北束鹿,1948年5月又迁到河北正定,8月晋察冀边区的华北联大与晋冀鲁豫边区的北方大学合并,改称华北大学。华北联合大学一共存在了9年,毕业生超过一万两千人,在敌后根据地最为艰难的1941年到1943年期间,它的办学规模曾一度有所减小,但抗日战争胜利后,它很快恢复活力,并向新型正规大学过渡。解放战争时期的联大学生大多参加了土改和大生产运动。
北方大学
北方大学于1945年11月在晋冀鲁豫边区成立。1948年春,中共中央决定将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当时的北方大学是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和边区人民政府创办的一所规模较大、学科专业比较齐全的高等学府,时由范文澜任校长,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大学下设行政学院、财经学院、教育学院、工学院、医学院、农学院、艺术学院等学院。北方大学建校两年多的时间,共培养了各种专业人才1000多人。
华北大学
1948年,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并于1948年8月24日正式挂牌,下设四部两院。一部为政治训练班;二部为教育学院;三部为文艺学院;四部为研究部;两院分别是工学院和农学院。
华北大学成立时,由吴玉章任校长,在校学生15000余人。1949年4月,华北大学迁入北平。遵照中共中央关于放宽招生条件、大量吸收知识分子、为解放全中国迅速培养大批干部的指示精神,华北大学重放在办学方面,大量吸收原北平之其他大学师生(例如北平中国大学),并在河北正定和天津各办一所分校。1950年10月,华北大学改名为中国人民大学。从1948年8月到1949年年底,华北大学共为中共培养干部19194名。
1948到1949年期间,下属单位陆续脱离华北大学独立办学:
工学院独立出来发展为北京工业学院(现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农学院与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合并成立北京农业大学(现更名为中国农业大学);二部外语系同北平外事学校合并为北平外国语学校,后逐步发展成为今天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三部文艺学院离开后分别筹建:中央戏剧学院——华北大学文艺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华北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后更名为浙江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华北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以及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青年艺术剧院、中央歌剧院、中国京剧研究院等。此外,华北大学还抽调部分干部、教师分赴中原和广东,筹建中原大学和南方大学。至此,原华北大学成立时之主体除了行政管理部门外,教育部门只余下一部政治训练班及二部教育研究室外,其余全部被剥离。
中国人民大学(文革前时期)
1949年6月至8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刘少奇率代表团赴苏联秘密访问,请苏联帮助建立一所大学。经多次协商后,苏联共产党总书记斯大林决定由苏联帮助中国建立一所新型大学,并决定该大学不设在阿尔马达而设在北平,由苏联派教授按苏联模式办学。8月7日,毛泽东表示同意。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文件指出“该校教育方针,应是教学与实际联系、苏联经验与中国情况相结合”[8]。1950年2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任命吴玉章为中国人民大学第一任校长。国家领导人对于人民大学的建设极为关注;1950年人民大学的经费就占了高等教育部全部概算的五分之一。刘少奇在1950年的开学典礼上这样说过:“这个大学是我们新中国办的第一所新式大学,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学,中国将来的许多大学都要学习我们中国人民大学的经验,按照中国人民大学的样子来办。”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首次确立以中国人民大学为首的六所高等学校(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为全国重点大学。
人大最初的校址定北京铁狮子胡同段祺瑞执政府所在地,也就是清代的和亲王府旧址上,后迁往中关村。铁狮子胡同1号(现张自忠路1号)现在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所在地。
开办初期,人大以苏式大学为模式办学,
1954年,贸易系对外贸易专业并入北京对外贸易专科学校,成立北京对外贸易学院,后发展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955年外交系独立,单独组成外交学院;俄文系独立,成立北京俄语学院,后合并于北京外国语学院(今北京外国语大学),另教育研究室并入北京师范大学。
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人民大学大批干部和教师遭到批斗,全部教学、科研工作瘫痪。1970年10月北京市革命委员会通知中国人民大学停办。1973年10月10日,中共北京市委、市革命委员会通知,撤销大学领导小组和革命委员会,军宣队全部撤离。中国人民大学被彻底解散。
中国人民大学(文革后时期)
在郭影秋及其他师生奔走下,人大得到邓小平支持后在77年复校招生,并提出人大主要培养财贸、经济管理干部和马列主义理论工作者。复校初期在北京师范大学上课,于1978年正式复校后迁回原址。但由于二炮部队只交回校园之一小部份,因此引起一连串之争取活动,然最终亦只收回了约三份之一[9]。
由于人大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干,理工类学科数量少且较为精干,因此难以与国内拥有全方位学科的几所主要大学复竞争排名。(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排名榜)[10][11]即使如此,人大仍入選武書連的2012中國19所一流大學的名單中,是唯一的文科大學。[12]
2012年3月,人大与北京通州区签署协议,计划在通州潞城镇建设通州校区(东校区),与海淀校区(西校区)一起构成人大双主校区,以期解决人大校园面积较小的问题。根据媒体报道,通州校区面积达2000亩,为海淀校区近两倍,但学校正式新闻报道则未提及具体面积。根据人大规划,东校区将大力发展人大具有传统优势的人文社会学科,有选择地适当发展理工医学科、艺术学科。亦此可见人大发展理工甚至医学学科的雄心。另外,人大在苏州亦建有分院,在深圳也有一个小型的研究院,而与香港城市大学合作项目開辦包括一个比较法学硕士及中国法学硕士的课程,及與香港理工大學開辦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此外,也與法國里昂商學院合辦歐洲式的MBA課程。
2017年,中國人民大學迎來建校80周年校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刘延东出席典禮,並宣讀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的賀信。人大校慶並獲得各界校友捐贈逾十億人民幣。
院校关系
由于院系调整因素,人民大学的院系是有出有进。合并入的院系中也有自己的渊源。
人大商学院:第一套班底来自由孙中山、宋教仁及黄兴以兴中会名义在1912年成立之北平中国大学,该校号称「北中大,南黃埔,一文一武」;与廣州中山大学及南京大学同為民国時代由孫中山所創立之学校齊名,中大自创校以来一直都是北京的学生运动中心,而李大钊及李达、吴承仕、杨秀峰等多位红色教授亦曾在该校任教,中国大学于1949年3月停办,文、商学院师生们并入华北大学或北京师范大学,并入华北大学的部份最后成为人民大学的一部份。
社会科学学科:第一套班底来自起源于1870年的燕京大学,自北方大学被分解后,人大成立时已基本上没有任何教育资源,燕京大学的社会学系的加入,正好是人大成为中国大学中社会学科领先的原因之一。
人大法学院:1950年中国政法大学并入,前身是成立于1912年的朝阳大学,其法律系科曾经是民国时期最著名的两所法律院系之一,校址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海运仓(今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和北新仓中医研究院等机构所在地)。创办人是汪有龄,董事长为居正(觉生)。朝阳大学的法科当时非常出名,有“南东吴、北朝阳”,“无朝(阳)不成院(法院)”的说法。抗日战争其间,朝阳大学先后迁往湖北省沙市、四川省成都和重庆。1945年后,返迁北平。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接管朝阳大学,在原址上成立了中国政法大学(与现在的中国政法大学没有传承关系),校长谢觉哉。1950年2月,中国政法大学与华北大学、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合并成立了中国人民大学。朝阳大学的校址校舍、教师、学生、图书等都归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
另山西大学于1953年撤销建制,法学院改为财经学院,后并入人大。另外,1952年辅仁大学的哲學、經濟等4系部分師生分併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4校。
人大新闻学院:成立于1955年,1958年又将以燕京大学新闻系为基础组建的北京大学新闻专业并入人大。自此,汇聚人大、燕大、北大三校力量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正式开始其辉煌历程。燕京大学是20世纪初由四所美英基督教在华分会于北京开办的著名教会大学,燕京大学新闻系成立于1928年。1952年,中国大陆实行院系调整,燕京大学被拆分,文科、理科等并入北京大学,工科并入清华大学,新闻系及一些社会学科最终并入中国人民大学。
第一分校及第二分校:按北京市政府要求成立于1978年,于85年代被并入北京联合大学。
人大国学院:成立于2005年,主要教授汉学,并以考究中国古文化及练习书法等形式开展教学。院长为杨慧林,学制为六年,本硕连读,毕业授予硕士学位。
组织机构
历任校长
任別 | 姓名 | 就職時間 | 卸任時間 | 備註 |
---|---|---|---|---|
1 | 吴玉章 | 1950年 | 1966年 | |
2 | 成仿吾 | 1978年 | 1984年 | 其中1983年—1984年任名誉校长 |
3 | 郭影秋 | 1983年 | 1985年 | 任名誉校长 |
4 | 袁宝华 | 1985年 | 1991年 | |
5 | 黄达 | 1991年 | 1994年 | |
6 | 李文海 | 1994年 | 2000年 | |
7 | 纪宝成 | 2000年 | 2011年 | |
8 | 陈雨露 | 2011年 | 2015年 | |
9 | 刘伟 | 2015年 |
学院
|
|
|
|
|
教师及学生
目前学校有专任教师约2千人,其中教授约五百人,副教授约六百人。
人大引入校长推荐计划及照顾三代以内无大学生的优待工农子弟的政策,以使收生多元化。[13]
文化传统
人大校训:“实事求是”;
人大精神——“立学为民,治学报国”;
人大人才培养目标:“国民表率、社会栋梁”;
人大办学理念:“人民、人本、人文”——这也是人大校徽上三个并列的篆书“人”字的含义。人大校徽意义是:“人民的大学”、“以人为本的精神”、“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办学特色”,三个人字并列又隐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成众,其心并行”等寓意;
校歌
《中国人民大学之歌》在2007年被确定为校歌,取代了自80年已被采用带浓厚政治色彩的老校歌。[14]新校歌以鼓励学习及莫忘历史为主干以取代老校歌那些“努力学习毛泽东思想、改正非无产阶级错误”的口号式校歌。[15]
校徽
中国人民大学之校徽以三个人字为主题。以体现有关之人文精神,亦用以取代以前以延安之星为主体之充满政治色彩之校徽。人大校徽意义是:“人民的大学”、“以人为本的精神”、“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办学特色”,三个人字并列又隐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成众,其心并行”等寓意。[16][17]新校徽于2003年正式使用,以取代旧的延安之星校徽。
社会关系
目前大学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继续教育为辅助的全方位、多层次格局,主要以“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体系为纲。设有本科专业63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8个,硕士学科148个及博士学位100个,包括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14个,博士后流动站15个。共拥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33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第一;有2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1个交叉重点学科,4个二级重点学科。另拥有5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和1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名列全国高校第一。在连续九届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大学获选22篇,占全国的1/7而位居第一。
大学先后与香港城市大学、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密歇根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一桥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法国巴黎第一大学等54个国家和地区的211所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引进、翻译、出版了大量教科书和学术著作,开展了一系列交流合作项目,主办或承办了一系列国际学术会议。
学科排名
教育部学位中心公布的最新一次(2012年)一级科目排名上,人大9个一级人文社会学科排名第一,僅次於北京大学與清華大学;计有“法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统计学”[18]。商科排名亦名列前茅。[19][20]人大並入選雙一流重點建設高校,同時有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等十四個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人大強勢學科多屬人文社科類,但理工科由于人大的名气,仍能招到顶尖的学生。[21][22]
合作院校
中国人民大学与美国哈佛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美国賓州大学、美国西北大学、美国哥倫比亞大学、美国康乃爾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美国紐約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加拿大女王大学、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英国劍橋大学、英国伦敦大学、英国牛津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英国伦敦政經学院、挪威奥斯陆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沙特阿拉伯沙特穆罕默德·本·法德王子大学、澳大利亚雪梨大学、荷兰鹿特丹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西班牙巴塞隆纳自治大学、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卢森堡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芬兰拉普兰大学、纽西兰奥克兰大学、瑞士日内瓦大学、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哥斯达黎加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台湾彰化师范大学、台湾天主教輔仁大学、韩国首尔大学、韓國梨花女子大學、韩国江南大学、日本東京大学、日本京都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等世界顶尖大学有学术合作或交换学生的协定,外国留学生人數達1468人,在全国高校中位居前茅。
校园环境
中国人民大学地处中国北京中关村大街59号,与北京理工大学为邻。校园面积不庞大,建筑密度大,并因历史问题,原南部校址一部分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的家属区。現在校园从东至西呈长方形,东区和西区以及西北区主要为学生宿舍楼群,中区和南区为教学区。
教学楼
中国人民大学教学楼多为1980年代或更早时期的仿苏建筑,以灰色调为主,最具代表性的是求是楼。1990年代后期至今修建的公共教学一楼和学院楼群为红色(“人大红”)调的现代化建筑。
- 主要建筑物
- 求是楼
- 科研楼
- 公共教学一楼
- 公共教学二楼
- 公共教学三楼
- 公共教学四楼
- 人文楼
- 理工楼
- 贤进楼
- 理工配楼
- 信息楼
- 明德主楼
- 明德商学楼
- 明德法学楼
- 明德新闻楼
- 明德国际楼
- 如论讲堂
- 游泳馆
- 世纪馆
- 学知楼
人大社团与组织
- 天地人大BBS
- 品知人大BBS
- 人大英语角
人大著名校友
中國人民大學政界校友在中共十八大選舉中當選26位中央委員與2位中央政治局委員,1位國務院副總理,號稱中國政治影響力最強的大學之一。
孫中山:中国国民党总理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北平中国大学建校者(北平中国大学時期)
宋教仁:国民党领导人
黄兴:国民政府领导人
汪精衛:南京国民政府领导人
冯玉祥:北平中国大学校董
陳獨秀:中国共产党創立人及首任總書記,中国第四國際共产党創立人及首任總書記
李大钊: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
毛泽东:共产党领导人、首任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大学建校者
刘延东:中共十七、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马凯:中共第十五届中纪委委员,第十六至十八届中央委员。现任第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1982年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系研究生毕业)
刘鶴: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芮杏文:前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上海市委书记(1950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企业管理专业专修科学习)
江青:原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夫人
陈伯达:前北平中国大学教授、陕北公学教员、前政治局委员
杨白冰:前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秘书长
肖扬: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首席大法官,人大法学院博士生导师
毛新宇:毛澤東之孫,現解放军少将、著名历史学家。
王利明:中国民法总则起草人之一,现中国民法典起草主要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梁慧星:中国民法总则起草人之一,现中国民法典起草主要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曾宪义:中国宪法起草人、著名台灣法學者,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名譽院長
刘强东:京东商城创始人兼CEO,中國十大首富,2017年向人大捐贈三億元人民幣設立京東基金
张磊:高瓴资本集团创始人兼CEO,2017年向人大捐贈三億元人民幣設立高禮基金,並在80週年校慶以優秀校友身份發表演講- 孟学农:北京市市长
- 刘志华:北京市副市长
- 张百发:北京市常务副市长
- 杜德印:第十二、十三届北京市人大主任
- 张健民:北京市人大常務委員會主任
- 肖捷:國務委員
- 张怀西:江苏省副省长
- 胡福明:江苏省政协主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者)
- 陈焕友:江苏省省委书记
- 吕传赞:河北省人大主任
- 尤权: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
- 骆惠宁:青海省省长
- 吉林:北京市政协主席
- 刘剑: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委书记,中央委员
- 李鹿野: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
- 韩叙:著名外交家,中国驻美国大使
- 谢平:中央汇金公司总经理
- 汪建熙:中国国际金融公司董事长
- 苏宁: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 肖钢: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
- 潘功胜: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毕业
- 项俊波: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
- 朱文矩: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天津市人大副主任
- 刘鹤: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 刘鸿儒:曾任国家证券监督委员会主席,著名金融学家
- 张肖:中国工商银行总行行长
- 邵宗明:国家统计局副局长
- 张塞:国家统计局局长
- 高昌礼:司法部部长
- 姜伟:現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 胡雲騰:現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 马原: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 林准: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 张军: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 祝铭山: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
- 王景荣: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四川省委副书记
- 何访拔: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 公丕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 杨业勤:辽宁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 张济民:青海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 李适时: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副秘书长
- 白美清:国务院副秘书长
- 楚庄:民进中央副主席
- 陈锦华: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国家计委主任
- 张怀西:全国政协副主席
- 宋德敏:全国政协秘书长
- 朱作霖:全国政协副秘书长
- 卢之超:全国政协副秘书长
- 李容光:全国总工会副主席
- 李星浩:国务院侨办副主任
- 李岩:中央直属机关工委副书记
- 刘济民:国务院副秘书长
- 柳随年:国家计委副主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家物资部部长,全国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
- 刘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
- 王厚德: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全国总工会副主席
- 王曾敬:纺织部副部长
- 王忍之: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
- 夏道生:国务院外事办副主任
- 曾宪林:国家科委副主任、国家计委副主任、轻工业部部长
- 张天保:国家教育部副部长
- 张志坚:国家机构编制委办公室主任,国家人事部副部长
- 肖捷:财政部副部长、党组成员、湖南省委常委、副省长,国家税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
- 朱训:地矿部部长,全国政协秘书长
- 马毅民:国家物资部副部长
- 程连昌:国家人事部部长
- 王春正:国家计委常务副主任(正部级)
- 高强: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
- 崔建民:国家审计署审计长
- 郭济: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
- 贺光辉:国家体改委副主任
- 何光远:国家机械工业部部长
- 江平:国家民委副主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
- 杨伟光:中央电视台台长,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副局长
- 徐心华:经济日报社社长
- 张万象:新华社总编辑
- 保育钧:《人民日报》社副总编
- 邵华泽:《人民日报》社社长、总编辑
- 吴冷西:新华社社长、总编辑,人民日报社总编辑,广播电视部部长,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
- 黄海嵩:安徽省副省长
- 徐光春:河南省省委书记(原《光明日报》社总编辑,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河南省委书记)
- 韩长赋:农业部部长
- 李泽民:浙江省省委书记
- 何竹康:河南省、吉林省省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
- 陈明:陕西省副省长、全国侨联副主席
- 陈远武:贵州省人大副主任
- 侯志英:河南省人大副主任
- 胡厚钧:吉林省政协副主席
- 黄浩:广东省政协副主席
- 黄渐鸿:沈阳军区副政委,中将
- 贾才: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副主任
- 马存亮:新疆自治区人大副主任
- 刘枫:浙江省政协主席、浙江省委副书记
- 李志坚:北京市委副书记、国家体育总局党组书记
- 饶凤翥:甘肃省纪委书记
- 宋峻:福建省人大副主任
- 宋明:安徽省副省长、安徽省政协副主席
- 孙家贤:宁波市委书记、浙江省政协副主席
- 王其超:中共浙江省纪委书记
- 郑良玉:江西省副省长
- 陆百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 齐怀远:国务院外事办主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协会长
- 沙健孙: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著名理论家
- 宋书声: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局长
- 苏星:《求是》杂志总编辑,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
- 孙尚清: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著名经济学家
- 藤文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著名理论家,江泽民总书记特别助理
- 桂世镛:国务院政策研究室主任(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国家计委副主任、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
- 于伟国:福建省委书记
- 冉万祥:甘肃省副省长
- 朱小丹: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广东省商界精英
- 戴志康:证大投资集团董事长
- 乔虹:高盛亚洲执行董事及资深经济学家(人大经济学院国际贸易专业本科,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
- 何迪:瑞士银行投资银行(IBD)副主席
- 汪涛:瑞银集团(UBS)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人大经济学学士,纽约大学经济学博士)
- 刘乐飞:中信产业基金董事长兼CEO
- 王庆: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投行部董事总经理,前摩根斯坦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 叶澄海: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董事长
- 宋丽萍: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
- 刘明辉: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总裁
- 杨鶤: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 谢平: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 陈金飞:北京通产投资集团董事长
- 王明夫:和君创业咨询公司董事长
- 陈国栋:联想控股副总裁兼融科智地总裁
- 王群:华润雪花董事总经理
- 冯小平:《新周报》报社社长
- 汪静:美国高通公司大中华区董事长
- 王玉锁: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
- 严介和:太平洋建设集团董事长CEO
- 黄光裕:原国美集团董事长
- 段永平: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 林雷: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总裁兼联合CEO
- 邱晴:中国光大(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曾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 陈向东: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副总裁
- 易小迪:阳光100置业集团董事长
- 谢文:和讯网CEO
- 裘国根:重阳投资公司董事长(2010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325位)
- 黄益平:花旗集团董事总经理、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
- 陈小宪:中信实业银行行长
- 韩敬远:中国东方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
- 曹远征: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 于英杰:加拿大皇家银行(北京)副行长
- 王天:中国银行总行人力资源部主管
- 姜波:中国光大银行总行副行长
- 陈贤丰: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 周其仁: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长江商学院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原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 许小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与经济学教授
- 方流芳:中欧法学院院长、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院长
- 吴玉章:著名教育家、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
- 成仿吾:著名教育家、文学家
- 高鸿业:著名经济学家
- 范文澜:国学大师、著名历史学家
- 艾思奇:著名哲学家
- 何思敬: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
- 苗力田:著名西方哲学家、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翻译家
- 石峻:著名哲学家
- 张保生: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证据科学研究专家
- 查瑞传:人口学家
- 刘铮:人口学家
- 戴世光:统计学家
- 宋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
- 陈共:经济学家、财政学专家
- 黄达:经济学家、金融学专家
- 周骏:著名金融学家,2012年度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1953年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
- 吴汉东:著名法学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
- 陈达:社会学家
- 洪道德:著名刑法学专家
- 田起轩:社会学专业,十大杰出青年之一
- 冯其庸:著名红学家
- 张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党组书记
张志新:追求真理的烈士- 胡舒立:《财经》杂志主编
- 程晓农: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博士,美国《当代中国研究》(Modern China Studies)杂志主编
- 梁美芬:香港立法会议员,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院长
- 艾青:著名诗人、作家
- 张洁:著名女作家
- 潘演:越南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常务书记
- 杨松贺:河南省副省长
- 赵勇:曾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全国青联主席。现任中共河北省委副书记
- 梁衡: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政论家
- 王小波: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著名教授,后辞职专事写作。
- 毛高田:笔名大巴山人、河湟浪人、东方散人、青海孤客等
- 郭兰英: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华北联合大学戏剧系学习
- 曾子墨:凤凰卫视担任节目主持人,先后主持过《股市直播室》、《财经点对点》、《财经今日谈》、《世纪大讲堂》和《凤凰正点播报》。现任凤凰卫视《社会能见度》、《该的中国心》和《经济制高点》主持人
- 郭晶晶:世锦赛双料五连冠第一人。大满贯得主。被称为“中国跳水界领军人物”
- 吴敏霞: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跳水单人3米板冠军。连续夺得2004年、2008年、2012年三届奥运会女子跳水双人3米板冠军。2011年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上海)女子双人三米板冠军(与何姿),女子单人三米板冠军
- 何姿:2011年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上海)女子双人三米板冠军,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跳水双人3米板冠军、单人亚军。2012年第18届国际泳联跳水世界杯女子双人3米板冠军。2016年里約奧運女子單人跳水3米板亚军
- 陈若琳:中国队实现女台大满贯的第一人。2008年、2012年连续两届奥运会获得女子十米跳台跳水单、双人双料冠军。
- 胡佳:雅典奥运会男子10米跳台冠军
- 秦凯:2007年世界游泳锦标赛男子单人、双人三米板冠军、北京奥运会男子三米板双人冠军、单人季军、、2011年上海世界游泳锦标赛男子双人3米板冠军、2012北京奥运会男子三米板双人冠军、单人亚军。
- 林跃:2007年墨尔本世界游泳锦标赛男子双人十米台冠军、北京奥运会男子双人十米台跳台冠军
- 火亮:2007年墨尔本世界游泳锦标赛男子双人十米台冠军、北京奥运会男子双人十米台跳台冠军、2011年上海世界游泳锦标赛男子双人十米台冠军
- 周吕鑫:北京奥运会男子十米台亚军、十一运会男子跳台双人亚军、单人冠军、广州亚运会双人台冠军 何姿:第17届跳水世界杯女子单人3米板获得冠军、2011年上海世界游泳锦标赛女子双人三米板冠军
- 李娜:2000年悉尼奥运会与桑雪一起夺得女子10米台双人冠军、2003年世界杯锦标赛女子10米台冠军
- 李婷: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双人十米台冠军
- 梁艳:第23届奥运会女子排球金牌得主
- 彭勃: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3米跳板金牌
- 王军霞:中国历史上最出色的田径选手。1996年首次参加奥运会,以14分59秒88的成绩获得女子5000米金。
王如玄: 中華民國第14屆正副總統國民黨副總統參選人。
雷洋: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生态文明中心主任。
参考文献
^ 存档副本. [2012-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23).
^ 鄭惠文. 中國人民大學學術交換報告. 國立政治大學兩岸學術交流網. 臺北市. 2010 (中文).
^ 陳胤祖. 中國人民大學學術交換報告. 國立政治大學兩岸學術交流網. 臺北市. 2012 (中文).
^ 中國人民大學港澳臺辦公室. 台湾政治大学代表团访问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市: 中國人民大學. 2015年4月30日 (中文).两校在办学性质、发展历程与学科设置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在多个领域开展了广泛交流,合作关系十分密切。
^ 國際合作事務處.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杜鵬來訪 共建人文社科合作新機制. 臺北市: 國立政治大學. 2018-06-14 (中文).
^ 董鑫. 中国人民大学东校区规划获批复 选址通州. 科學網 (北京市). 北京青年報. 2017-01-24 (中文).
^ 中国人民大学由孙中山创建
^ 何東昌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要教育文獻1949-1975》(海口:海南出版 社,1998),頁25;3
^ 一段终身难忘的经历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0-01-26.
^ 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排名榜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2-01-26.
^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的指标与权重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0-12-02.
^ 2012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共19所)
^ 三代无大学生”争议背后的真问题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02-03.
^ 校歌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1-10-25.
^ 音乐中的人大——纪宝成校长谈《中国人民大学之歌》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8-11-20.
^ 人大标识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2-03-17.
^ 中国人民大学校徽含义
^ 中国人民大学7个一级学科排名第一人文社科领域位居榜首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2-02-08.,
^ “2010年度MBA排行榜”. [2012-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8).
^ 中国人民大学我省排名100以内建议报考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2-05-28.
^ 人大版2011年中国大学理科招生50强名单
^ 人大2011中国大学排行:2011年中国大学高考招生10强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中国人民大学 |
- 人大官方网站
- 人大国学院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天地人大BBS由学校支持的官方BBS,特定時段開放校外連入
参见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列表
211工程、985工程
- 国家重点学科
-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