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國

Multi tool use
蔡國 |
周朝诸侯国
|
国君之姓
|
姬姓蔡氏
|
爵位 |
侯爵 |
国都 |
上蔡 (河南上蔡縣西南) 新蔡 (河南新蔡縣) 下蔡 (安徽鳳台縣)
|
始封此國者 |
周武王
|
创始年 |
前11世纪 |
始祖 |
蔡叔度 |
灭亡年 |
前447年 |
亡国之君 |
不詳 |
灭亡原因 |
為楚國所滅 |
史书记载 |
1. 史記 (卷35管蔡世家) 2. 春秋 (始見於隱公四年)
|
蔡,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国時代的一個諸侯国,国君為姫姓。轄地大致為現在的河南驻马店市上蔡县一带。
沿革
周武王灭商後,封其五弟叔度于蔡。楊寬認為「蔡」「祭」古音同,通用。蔡叔所封之蔡原在祭,建都於蔡。
周朝初年,兩代蔡侯接力筑城,終于建起一道古城墙。這道有千年歷史的城墙至今還存在,位於今河南鄭州管城區祭城村。
周武王死後,周公攝政,蔡叔度與管叔等不信任,因而發動三監之亂,周公東征打敗蔡叔,遷之,與車十乘,徙七十人從。……蔡叔度既遷而死。其子曰胡,胡乃改行,率德馴獸。……於是周公言於成王,復封胡於蔡,以奉蔡叔之祀,是為蔡仲。」(《史記.管蔡世家》)此為蔡國二度受封,遷都今河南省上蔡縣。
春秋初年,蔡國尚出兵與魯、宋等伐鄭。前684年楚國利用蔡國、息國二國的矛盾,出兵俘虜蔡哀侯,將蔡國納入楚國控制範圍。從此,在楚的壓迫下蔡國深受其害。前531年,楚一度滅蔡,三年後蔡平侯復國,並遷都呂亭(今河南新蔡)。前506年蔡國曾隨吳國伐楚,並攻入郢都。前493年在楚國的逼迫下,蔡昭侯遷都州來(安徽鳳臺),經五世,最終於前447年為楚所併。
蔡國君主列表及在位年份
主条目:蔡国君主家族樹
蔡國自蔡叔度就國到蔡侯齊被楚國滅,共歷25任君主。
|
稱號 |
國君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年份 |
出身與關係 |
資料出處 |
備注
|
1
|
蔡叔度
|
姬度
|
約6年
|
前1045年─前1040年左右
|
周文王子,周武王弟
|
《史記·蔡世家》
|
武王克殷後大約隔年封為諸侯。武王死後與管叔,武庚起兵叛亂,周公東征三年始平亂,被流放
|
2
|
蔡仲胡
|
姬胡
|
|
成、康時期
|
蔡叔度之子
|
《史記·蔡世家》 陳夢家《西周年代考》
|
周公命蔡叔度子仲繼位
|
3
|
蔡伯荒
|
姬荒
|
|
昭、穆時期
|
蔡仲胡之子
|
《史記·蔡世家》 陳夢家《西周年代考》
|
|
4
|
蔡宮侯
|
(失載)
|
|
共、懿時期
|
蔡伯荒之子
|
《史記·蔡世家》 陳夢家《西周年代考》
|
|
5
|
蔡厲侯
|
(失載)
|
|
?─前864年(孝、夷時期)
|
蔡宮侯之子
|
《史記·蔡世家》 陳夢家《西周年代考》
|
|
6
|
蔡武侯
|
(失載)
|
28年
|
前863年—前837年
|
蔡厲侯之子
|
《史記·蔡世家》
|
|
7
|
蔡夷侯
|
(失載)
|
28年
|
前837年—前809年
|
蔡武侯之子
|
《史記·蔡世家》
|
夷侯十一年,周宣王即位。
|
8
|
蔡釐侯
|
姬所事
|
48年
|
前809年—前761年
|
蔡夷侯之子
|
《史記·蔡世家》
|
釐侯三十九年,周幽王被殺,周東遷,秦出兵護送,故始得列爲諸侯(秦襄公)
|
9
|
蔡共侯
|
姬興
|
2年
|
前761年—前760年
|
蔡釐侯之子
|
《史記·蔡世家》
|
|
10
|
蔡戴侯
|
(失載)
|
10年
|
前759年—前750年
|
蔡共侯之子
|
《史記·蔡世家》
|
|
11
|
蔡宣侯
|
姬措父 《左傳》作考父
|
35年
|
前749年—前715年
|
蔡戴侯之子
|
《史記·蔡世家》 《左傳》隱公八年
|
宣侯二十八年,魯隱公立。
|
12
|
蔡桓侯
|
姬封人
|
20年
|
前714年—前695年
|
蔡宣侯之子
|
《史記·蔡世家》
|
桓侯三年,魯隱公被弒。
|
13
|
蔡哀侯
|
姬獻舞
|
20年
|
前694年—前675年
|
蔡宣侯之子、蔡桓侯之弟
|
《史記·蔡世家》
|
哀侯十一年,得罪息侯夫人,息侯請楚文王擊之,故被楚國擄,九年後死於楚地。
|
14
|
蔡繆侯 《左傳》作蔡穆侯
|
姬肸
|
29年
|
前674年—前646年
|
蔡哀侯之子
|
《史記·蔡世家》 《左傳》僖公六年
|
蔡人所立。十八年,因蕩舟之姬得罪齊桓公而被擄。
|
15
|
蔡莊侯
|
姬甲午
|
34年
|
前645年—前612年
|
蔡繆侯之子
|
《史記·蔡世家》
|
三年,齊桓公卒。十四年,晉文公敗楚。二十年,楚太子商臣弒父。二十五年,秦穆公卒。三十三年,楚莊王即位。
|
16
|
蔡文侯
|
姬申
|
20年
|
前611年—前592年
|
蔡莊侯之子
|
《史記·蔡世家》
|
十四年,楚莊王伐陳。十五年,鄭降楚,楚釋之。
|
17
|
蔡景侯
|
姬固
|
49年
|
前591年—前543年
|
蔡文侯之子
|
《史記·蔡世家》
|
元年,楚莊王卒。四十九年,景侯爲太子聯姻楚國,卻扒灰,終被太子弒
|
18
|
蔡靈侯
|
姬般
|
12年
|
前542年—前531年
|
蔡景侯之子
|
《史記·蔡世家》
|
二年,楚公子圍弒王自立。陳司徒招弒其君哀公。楚滅陳。十二年,楚滅蔡,以楚公子棄疾爲蔡公。
|
|
蔡公棄疾
|
羋棄疾
|
4年
|
前531年—前528年
|
楚靈王之弟
|
《史記·蔡世家》
|
即楚平王
|
19
|
蔡平侯
|
姬廬
|
9年
|
前530年—前522年 (追述元年至前530年)
|
蔡景侯之子、蔡靈侯之弟 《世本》及《左傳》皆作蔡靈侯之孫、隱太子友之子
|
《史記·蔡世家》 《左傳》昭公十三年
|
前528年即位,蔡國復國。即位之初,殺隱太子友。
|
20
|
蔡侯朱
|
姬朱
|
1年
|
前521年
|
蔡平侯之子
|
《左傳》昭公二十年、二十一年
|
《史記》
|
21
|
蔡悼侯
|
姬東國
|
3年 (當年改元)
|
前521年—前519年
|
蔡靈侯之孫,蔡隱太子友之子
|
《史記·蔡世家》
|
|
22
|
蔡昭侯
|
姬申
|
28年
|
前518年—前491年
|
蔡隱太子友之子,蔡悼侯之弟
|
《史記·蔡世家》
|
|
23
|
蔡成侯 徐廣言或作蔡景侯
|
姬朔
|
19年
|
前490年—前472年
|
蔡昭侯之子
|
《史記·蔡世家》
|
|
24
|
蔡聲侯
|
姬產
|
15年
|
前471年—前457年
|
蔡成侯之子
|
《史記·蔡世家》
|
|
25
|
蔡元侯
|
(失載)
|
6年
|
前456年—前451年
|
蔡聲侯之子
|
《史記·蔡世家》
|
|
26
|
蔡侯齊
|
姬齊
|
4年
|
前450年—前447年
|
蔡元侯之子
|
《史記·蔡世家》
|
蔡國滅亡
|
周朝諸侯列國
|
|
西周及東周春秋时期諸侯國 (前1046年-前453年) |
周王畿 |
周 (王) |
|
重要諸侯國 |
秦國 (伯) · 吳國 (伯) · 齊國 (侯) · 魯國 (侯) · 燕國 (侯) · 蔡國 (侯) · 曹國 (伯) · 衞國 (侯) · 宋國 (公) · 晉國 (侯) · 楚国 (子) · 越國 (子) · 鄭國 (伯) · 陈国 (侯)
|
|
畿內諸侯國 |
酆國 (侯) · 溫國 (子) · 劉國 (子) · 榮國 (公) · 甘國 (公) · 樊國 (仲) · 尹國 (公) · 周國 (公) · 王叔國 (公) · 原國 (公) · 召國 (公) · 單國 (伯) · 詹國 (侯) · 鞏國 (伯) · 毛國 (伯) · 畢國 (公) · 應國 (公) · 井國 (伯) · 大骆国 (公)
|
|
位於山東省 |
祝國 · 聶國 · 紀國 (侯) · 鄅國 (子) · 邾國 (子) · 莒國 (子) · 向國 (子) · 極國 · 邿國 · 滕國 (侯) · 薛國 (侯) · 郳國 (子) · 濫國 · 郯國 (子) · 鄟国 · 郕國 (伯) · 宿國 (男) · 譚國 (子) · 遂国 · 須句國 (子) · 鄫國 (子) · 鄣国 · 淳于國 (公) · 郜國 (子) · 茅國 (伯) · 任國 · 邳国 · 牟國 (子) · 根牟國 · 於餘邱國 · 偪陽國 (子) · 郭國 (伯) · 顓臾國 · 铸国 · 陽國 (侯) · 费国 · 諸國 · 介國 · 阚国 · 过国 · 萊國 (公) · 戎國
位于今山东省的先秦列国
|
|
姬姓国 |
鲁国 · 曹國 · 滕国 · 郕国 · 郜國 · 邢国 · 茅国 · 阳国 · 極國
|
|
任姓国 |
|
|
姜姓国 |
齐国(姜齐) · 纪国 · 州国(淳于) · 鄣国 · 向国 · 㠱国 · 逢国 · 北齐国
|
|
风姓国 |
|
|
己姓国 |
|
|
嬴姓国 |
|
|
偃姓国 |
有鬲 |
|
曹姓国 |
|
|
妘姓国 |
|
|
董姓国 |
鬷、(三㚇) |
|
妫姓国 |
|
|
姚姓国 |
|
|
姒姓国 |
杞国 · 谭国 · 鄫国 · 费国 · 斟鄩 · 斟灌
|
|
漆姓国 |
鄋瞒(长狄) |
|
其他 |
莱国 · 有穷 · 寒国 · 王寿 · 莘国 · 戎國 · 郭國 · 牟國 · 根牟國 · 鄟国 · 薄姑 · 介國 · 甲父 · 厥国 · 贯国 · 於餘邱國 · 蔑国
|
|
本模板依照王克奇、王钧林主编的《山东通史·先秦卷》(ISBN 978-7-01-008479-4)分类,所涉姓氏及地望可能存在争议,详细参见各国条目。 |
|
|
|
位於河南省 |
江国 · 檀國 (伯) · 殷國 (公) · 南燕國 (伯) · 鄢國 · 密国 · 胡國 · 焦國 (伯) · 共國 (伯) · 凡國 (伯) · 葛國 (伯) · 东虢国 · 杞國 (侯) · 謝國 (侯) · 申國 (侯) · 呂國 (侯) · 鄶國 · 戴國 (公) · 息國 (侯) · 黃國 (子) · 蓼國 (侯) · 繆國 · 番国 · 光國 (子) · 偪国 · 弦國 (子) · 滑國 (伯) · 邘國 (叔) · 蔣國 (伯) · 邶國 · 祭國 (伯) · 道國 · 柏國 (子) · 胙国 · 雍国 · 項國 · 頓國 (子) · 管國 (侯) · 姒國 · 蓐國 · 房國 (子) · 莘國 · 許國 (男) · 韋國 (伯) · 東不羹國 · 西不羹國
位於今河南省的先秦列國
|
|
姬姓國 |
王叔国 · 温国 · 劉國 · 荣国 · 甘國 · 单国 · 巩国 · 應國 · 原国 · 密国 · 胡國 · 焦國 · 共國 · 凡国 · 东虢国 · 北虢國 · 息國(鄎國) · 蓼国(鄝國、廖國、飂國) · 潘國(番國) · 滑國 · 邘国 · 蔣國 · 祭国 · 沈国 · 管国 · 霍国 · 胙国 · 雍國 · 韋國 · 卫国(康國) · 樊國 · 蔡國 · 聃国
|
|
子姓國 |
|
|
姞姓國 |
|
|
任姓國 |
|
|
姜姓國 |
|
|
己姓國 |
|
|
嬴姓國 |
|
|
偃姓國 |
蓼国(繆國)
|
|
妘姓國 |
|
|
隗姓國 |
|
|
祁姓國 |
|
|
厉姓國 |
|
|
妫姓國 |
|
|
柏姓國 |
|
|
姒姓國 |
|
|
其他 |
鄢國 · 邶國 · 道國 · 項國 · 頓國 · 檀國 · 姒國 · 蓐國 · 莘國 · 西不羹國 · 東國 · 盟國 · 越戲方 · 闕鞏國
|
|
本範本依照張民服主編的《河南省史•區域建置志》及王貴民《春秋會要》(增訂本)分類,所涉姓氏及地望可能存在爭議,詳細參見各國條目。 |
|
|
|
位於山西省 |
西虢國 (公) · 北虢國 · 荀国 (侯) · 虞國 (公) · 魏國 (侯) · 賈國 (伯) · 霍國 (侯) · 耿國 · 楊國 (侯) · 倗國 (伯) · 霸國 (伯) · 冀国 · 黎國 (侯) ·
|
|
位於陝西省 |
酆國 (侯) · 樊國 (仲) · 周國 (公) · 召國 (公) · 詹國 (伯) · 毛國 (伯) · 畢國 (公) · 井国 (伯) · 梁國 (伯) · 北芮国 (伯) · 南芮国 (伯) · 小虢國 · 崇国 · 韓國 (侯) · 杜國 (伯) · 郝国 · 密须国
|
|
位於湖北省 |
鄀國 (子) · 軫國 · 鄂國 (侯) · 曾國 (侯) · 夔國 (子) · 羅國 (子) · 鄧國 (侯) · 權國 (公) · 鄖國 (子) · 絞國 · 賴國 · 鄾國 (子) · 廩國 · 穀國 (伯) · 貳國 · 州國 (公) · 庸国 · 麇国 (子) · 唐國 (侯) · 聃国 · 卢国 (侯) · 陰國
|
|
位於安徽省 |
沈國 (子) · 六國 (伯) · 英國 · 桐國 · 養國 (伯) · 蕭國 (侯) · 舒國 (子) · 舒庸国 · 舒鳩國 · 舒蓼國 · 舒龍國 · 舒龔國 · 舒鮑國 · 宗國 · 巢國 (伯) · 皖國 (伯) · 廬國 (子) · 鍾離國 (子) · 州來國 · 南胡國 (子) · 越章国 (子)
|
|
位於河北省 |
邢國 (侯) · 孤竹国
|
|
位於四川省 |
蜀國 · 巴國 (子) · 都國 · 西黃國 · 鱼国
|
|
位於江蘇省 |
邗国 · 鍾吾國 (子) · 彭国 · 徐國 (侯) · 奄国
|
|
|
東周戰國時期諸侯國 (前453年-前221年) |
周王畿 |
周 (王) ·
東周國 (君) · 西周國 (君)
|
|
主要諸侯國 |
秦國 (王) · 燕國 (王) · 楚國 (王) · 趙國 (王) · 魏國 (王) · 韓國 (王) · 齊國 (王)
|
|
其他諸侯國 |
姜齊國 (侯) · 魯國 (侯) · 蔡國 (侯) · 衞國 (君) · 宋國 (王) · 晉國 (侯) · 越國 (王) · 鄭國 (伯) · 杞國 (伯) · 邾國 (子) · 薛國 (侯) · 郳國 (子) · 滕國 (侯) · 莒国 (子) · 任國 · 郯國 (子) · 费国 · 邳国 · 中山國 (王) · 蜀國 (帝) · 巴國 (子) · 苴國 · 安陵國 (君)
|
|
|
周代姬姓诸侯及畿内采邑
|
|
周太王子 |
太伯吴国 · 仲雍虞国 · 王季
|
|
王季子 |
周文王 · 虢仲东虢国 · 虢叔西虢国
|
|
周文王子 |
伯邑考 · 周武王 · 管叔鮮管国 · 蔡叔度蔡國 · 郕叔武郕国 · 霍叔处霍国 · 周公旦鲁国 · 衛康叔卫国 · 毛叔鄭毛国 · 聃季载聃国 · 郜子郜国 · 雍子雍国 · 曹叔振鐸曹國 · 錯叔繡滕国 · 畢公高毕国 · 原公原国 · 酆侯酆国 · 郇侯郇国
|
|
周武王子 |
周成王 · 邘叔邘国 · 唐叔虞晋国 · 應侯應國 · 韓侯韓國
|
|
周公旦子 |
伯禽鲁国 · 君陳周国 · 凡伯凡国 · 蔣伯齡蒋国 · 邢朋叔邢国 · 茅侯茅国 · 胙国 · 祭国
|
|
畢公高子 |
楷伯楷国 · 毕仲毕国
|
|
唐叔虞子 |
公明贾国
|
|
召公奭子 |
燕侯克燕國 · 次子召国
|
|
其他 |
单公单国 · 芮公芮国 · 曾國 · 唐国 · 魏国 · 息国 · 耿國 · 滑國 · 焦國 · 周宣王子长父杨国 · 周厉王子友鄭國 · 周惠王子叔带甘國 · 周僖王子虎王叔国 · 周顷王子王季子劉國 · 周貞定王子揭西周国 · 西周威公少子根东周国
|
|
春秋十二诸侯
|
|
鲁国 | 齐国(姜齐) | 晋国 | 秦国 | 楚国 | 宋国 | 卫国 | 郑国 | 陈国 | 蔡国 | 曹国 | 燕國 | 吴国
|
|
位於今河南省的先秦列國
|
|
姬姓國 |
王叔国 · 温国 · 劉國 · 荣国 · 甘國 · 单国 · 巩国 · 應國 · 原国 · 密国 · 胡國 · 焦國 · 共國 · 凡国 · 东虢国 · 北虢國 · 息國(鄎國) · 蓼国(鄝國、廖國、飂國) · 潘國(番國) · 滑國 · 邘国 · 蔣國 · 祭国 · 沈国 · 管国 · 霍国 · 胙国 · 雍國 · 韋國 · 卫国(康國) · 樊國 · 蔡國 · 聃国
|
|
子姓國 |
|
|
姞姓國 |
|
|
任姓國 |
|
|
姜姓國 |
|
|
己姓國 |
|
|
嬴姓國 |
|
|
偃姓國 |
蓼国(繆國)
|
|
妘姓國 |
|
|
隗姓國 |
|
|
祁姓國 |
|
|
厉姓國 |
|
|
妫姓國 |
|
|
柏姓國 |
|
|
姒姓國 |
|
|
其他 |
鄢國 · 邶國 · 道國 · 項國 · 頓國 · 檀國 · 姒國 · 蓐國 · 莘國 · 西不羹國 · 東國 · 盟國 · 越戲方 · 闕鞏國
|
|
本範本依照張民服主編的《河南省史•區域建置志》及王貴民《春秋會要》(增訂本)分類,所涉姓氏及地望可能存在爭議,詳細參見各國條目。 |
|
CpYG yrRXD20 0V8xF8,QYrkJbxuVF,Iu2itbQWp,ymFUh zduJrwyrYVIUMFG0VOU,bFFl mPCOYet,fVTdoG65QtVwzvhaoo3J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Place in Moyen-Ogooué, Gabon Lambaréné Street in Lambaréné Lambaréné Location in Gabon Coordinates: 0°41′18″S 10°13′55″E / 0.68833°S 10.23194°E / -0.68833; 10.23194 Coordinates: 0°41′18″S 10°13′55″E / 0.68833°S 10.23194°E / -0.68833; 10.23194 Country Gabon Province Moyen-Ogooué Population (2013 census) • Total 38,775 Lambaréné is a town and the capital of Moyen-Ogooué in Gabon. With a population of 38,775 as of 2013, it is located 75 kilometres south of the equator. Lambaréné is based in the Central African Rainforest at the river Ogooué. This river divides the city into 3 districts: Rive Gauche, Ile Lambaréné and Rive Droite. The Albert Schweitzer Hospital and the districts Adouma and Abongo are located on Rive Droite. The districts Atongowanga, Sahoty, Dakar, Grand Village, Château, Lalala and Bordamur build the Ile Lambaréné. The majority of the people in Lambaréné live in the district Isaac located on Rive Gauche. This distr...
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number. For the year, see 800. For other uses, see 800 (disambiguation). Natural number ← 799 800 801 → List of numbers — Integers ←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 Cardinal eight hundred Ordinal 800th (eight hundredth) Factorization 2 5 × 5 2 Greek numeral Ω´ Roman numeral DCCC Binary 1100100000 2 Ternary 1002122 3 Quaternary 30200 4 Quinary 11200 5 Senary 3412 6 Octal 1440 8 Duodecimal 568 12 Hexadecimal 320 16 Vigesimal 200 20 Base 36 M8 36 800 ( eight hundred ) is the natural number following 799 and preceding 801. It is the sum of four consecutive primes (193 + 197 + 199 + 211). It is a Harshad number. Contents 1 Integers from 801 to 899 1.1 800s 1.2 810s 1.3 820s 1.4 830s 1.5 840s 1.6 850s 1.7 860s 1.8 870s 1.9 880s 1.10 890s 2 References Integers from 801 to 899 800s Main article: 801...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維納斯堡 Venersborg (英文) CDP Venersborg, Washington 維納斯堡位置圖 坐标: 45°46′58″N 122°27′43″W / 45.7828°N 122.462°W / 45.7828; -122.462 國家 美國 州 華盛頓州 郡 克拉克县 面积 • 总计 27.8 平方公里(10.7 平方英里) • 陸地 27.8 平方公里(10.7 平方英里) • 水域 0.0 平方公里(0.0 平方英里) 海拔 155 米(509 英尺) 人口 (2000年) • 總計 3,274 • 密度 118.0/平方公里(305.6/平方英里) 时区 PST (UTC-8) • 夏时制 PDT(UTC-7) FIPS碼 53-74585 [1] GNIS編號 1527695 [2] 維納斯堡 ( 英语: Venersborg )是美国华盛顿州克拉克县的一個普查规定居民点(CDP),2000年美國人口普查時人口為2,085人。 最初為瑞典人聚居地。 參見 維納什堡 参考資料 ^ American FactFinder.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 2008-01-31 ] . ^ US Board on Geographic Names.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2007-10-25 [ 2008-01-31 ] . 查 论 编 克拉克县 行政區劃 郡治 : 溫哥華 市 巴特爾格朗德 | 卡默斯 | 拉申特 | 里奇菲尔德 | 溫哥華 | 瓦休戈 | 林地市‡ 鎮 亞科爾特 CDP 安波伊 | 巴伯頓 | 布拉什普雷里 | 櫻桃樹叢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