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红楼梦

紅樓夢甲戌本
撰者
曹雪芹(前八十回)
高鶚、程偉元(後四十回)
类型
章回小說
成书年代
清乾隆(有争议)
章回
少于114回,或120回
版本
脂硯齋評本、程偉元本














红楼梦

Long Corridor-Jia Baoyu and Lin Daiyu.jpg
颐和园长廊彩绘

简化字
红楼梦
繁体字
紅樓夢





































紅樓夢》,中國古典長篇章回小說,是中國四大小說名著之一。《红楼梦》书内提及的別名,还有《情僧录》、《风月宝鉴》[1]、《金陵十二钗》、《金玉緣》;故事是從女媧補天時所剩下的一塊石頭講起,因此又名《石頭記》。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年)梦觉主人序本题为《红楼梦》(甲辰梦序抄本)。1791年在第一次活字印刷(程甲本)后,《红楼梦》便取代《石头记》成为通行的书名。


原本前80回尚存。全本回數問题有兩说:据脂砚斋批语,应少于114回;而据高鶚、程偉元的版本,為百二十回。後來高鶚、程偉元取得后40回稿,並整理印行,即為目前較通行的120回全本。


程偉元稱,自己經過多年收集,重金購得《紅樓夢》後四十回殘稿,並對不連貫的地方進行補綴。於1791年和1792年印行一百二十回《紅樓夢》。一百多年間,《紅樓夢》以此流傳,受到讀者歡迎。


從1969年代開始,胡適「大膽假設、小心求證」,認為後四十回非曹雪芹著,並提出高鹗续書後四十回,且後四十回不如前八十回,程乙本並非紅樓夢最佳讀本。胡適在甲戌本跋中舉例,天香樓事合家皆知,「無不納罕,都有些疑心」,程乙本竟作「無不納悶,都有些傷心」,只有些傷心而已嗎?完全扭曲上下文意。


人民文学出版社认为後四十回是无名氏续,高鹗、程伟元整理。另外周汝昌则认为《红楼梦》原著共108回,现存78回,后30回迷失。


《红楼梦》被评为中国古典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极高。在20世紀,《紅樓夢》是中國最受重視的一部文學作品之一。因为其不完整,加上作者曹氏已亡故,所述內容又鉅細靡遺,結局設定更是超乎尋常,留下许多谜团引人探究,也构成了一门学問——红学。自胡适作《红楼梦考证》以来,一般认为曹雪芹以其家族的命运投射在《红楼梦》一书。




目录






  • 1 作者


    • 1.1 前八十回


    • 1.2 后四十回




  • 2 主题思想


  • 3 故事情节


    • 3.1 前八十回


    • 3.2 后四十回




  • 4 人物


    • 4.1 宝玉与金陵十二钗


    • 4.2 金陵十二釵副冊與又副冊的部分人物




  • 5 艺术特点


    • 5.1 藝術成就


    • 5.2 命名艺术




  • 6 版本


    • 6.1 存世脂本版本


      • 6.1.1 诸本关系




    • 6.2 活字印刷版本(120回)




  • 7 史料價值


  • 8 红学


    • 8.1 索隱派


    • 8.2 考証派


    • 8.3 鬥爭論


    • 8.4 文學批評派


    • 8.5 红学家




  • 9 续书


  • 10 评价


    • 10.1 魯迅


    • 10.2 关于后四十回的成败


    • 10.3 关于书的主题




  • 11 衍生作品


    • 11.1 影视


    • 11.2 现代舞


    • 11.3 戏曲


    • 11.4 戲剧


    • 11.5 文学作品


    • 11.6 绘画


    • 11.7 小人书


    • 11.8 游戏


    • 11.9 有聲書




  • 12 纪念


  • 13 译本


    • 13.1 韓譯本


    • 13.2 日譯本


    • 13.3 俄译本


    • 13.4 英译本


    • 13.5 法译本


    • 13.6 德译本


    • 13.7 馬來譯本




  • 14 参考资料


  • 15 参考书目


  • 16 研究書目


  • 17 外部链接





作者


「红楼梦作者究竟是谁」这个问题引起中国文学界的漫長争论,并持续至今。1791年發行的程甲本稱作者相傳不一。


只有在原作第一回裡,作者提及「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但曹雪芹是假托的名字,還是實有其人?紅學界對此一直存有爭議。直到1920年代,胡适提出《红楼梦》后四十回和前八十回的作者并非同一人。然后经过许多人多番考证,普遍被接受的观点是:前八十回的作者为曹雪芹,后四十回的作者为高鶚。



前八十回




清朝孙温所繪大觀園




清朝孙温所繪第38回,林瀟湘魁奪菊花詩 薛蘅蕪諷和螃蟹詠


《红楼梦》第一回正文中,将作者归之为“石头”,这自然是小说家自言。紧接着又提到,此书经“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而早期抄本中的大量脂批则直指曹雪芹就是作者。如甲戌本第一回有批语:“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则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之笔狡猾之甚。”脂批还多次说《红楼梦》的故事很多取材于曹家史实,也可作为旁证。由于脂批中透露作批者与曹雪芹及其家族关系紧密,也熟知甚至部分地参与了《红楼梦》的创作,因此脂批可以说是曹雪芹作为《红楼梦》作者的最直接证据。但曹雪芹也仍可能为原本作者之化名,甚至脂评也可能为故意误导当权者判断,而帮助隐瞒作者真实身分。


清代诗人明义在其《题红楼梦》诗序中说:“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其所谓大观园者即今随园故址。惜其书未传,世鲜知者,余见其钞本焉。”另一位清代宗室诗人永忠作于乾隆三十三年的咏《红楼梦》诗题曰:“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三绝句(姓曹)”。这大概是除《红楼梦》本身和脂批之外,最早指出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记载。明义和永忠都是曹雪芹同时代人,虽然没有证据表明他们认识曹雪芹,但他们与曹雪芹的朋友敦诚、敦敏兄弟有密切往来,因此他们的说法被认为是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但迄今没有在敦诚、敦敏兄弟的文字中找到关于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记载。


另外,在与曹雪芹同时代或稍晚的袁枚、裕瑞等人,以及更晚的其他人的笔记中,也都有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记载。1921年,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在对清人笔记和曹雪芹家族考证的基础上,确定曹雪芹为《红楼梦》作者,从此成为定说。


稍后脂本脂批的发现更强有力地支持了这一结论。但近年來,一些學者對脂本的由來提出質疑。大陸學者歐陽健所著《還原脂硯齋》以版本學和明清小說研究得出結論,「脂本出現在程甲本與程乙本之後」。


近年来虽不断有人提出《红楼梦》作者另有其人,但均缺乏足够的证据。



后四十回


关于后四十回作者是谁多有争议,主要有如下几种观点:




  • 主要作者仍是曹雪芹,由程伟元、高鹗根据曹雪芹旧稿增补删减而成。此说的主要依据便是程氏在乾隆五十六年(西元1791年)120回本《红楼梦序》中说,后40回中有20余回是他自“藏书家甚至故纸堆”中找到[2],剩余10数回则得之于“鼓担”,他和高鹗只是“细加厘剔,截长补短”。同一时间前后,周春在《閱紅樓夢隨筆》提到乾隆庚戌年(西元1790年):“雁隅以重價購抄本兩部,一為石頭記,八十回;一為紅樓夢,一百二十回,微有異同。”相当一部分人相信,后40回中的确保留了部分曹雪芹的旧稿[3]

  • 白先勇認為,沒有人能夠續作紅樓,還一續四十回,佔全書的三分之一。他相信,曹雪芹生前已經完成了一百二十回紅樓夢。

  • 唐德剛認為,後四十回部份是曹雪芹舊作,高鶚另補寫了一部份,故後四十回有的非常好,有的非常壞,並不協調[4]


  • 完全由程高二人续写而成。胡適是这种说法的重要提倡者,他首先质疑程氏乾隆五十六年120回本《红楼梦序》的说法不可靠[5],又根據俞樾《小浮梅閑話》所引張問陶《船山詩草》中《贈高蘭墅鶚同年》一篇的小注:“紅樓夢八十回以後,俱蘭墅(高鶚)所補。”,斷言《紅樓夢》後40回是高鶚續作。



  • 其他争议性观点

    • 曹雪芹是全书唯一作者。高陽認為,曹雪芹是唯一的作者。1981年,陈炳藻通过对红楼梦的数理统计,得出全120回皆为曹雪芹原作的结论。[6]但学术界依旧没有对此达成普遍共识,而赵冈更是同样通过数理统计得出完全相反的意见。[7]

    • 程高仅根据后四十回成稿作编辑工作,而该稿也非曹雪芹所做,疑后四十回作者另有其人。1976年,文雷(胡“文”彬、周“雷”合用笔名)发表了〈程伟元与红楼梦〉(《文物》,1976,第10期),主张程伟元与高鹗两人的确是根据已有的后四十回稿,同时参与了整理、篡改与修补,但根据诸多新旧证据,质疑后四十回的作者也非曹雪芹,应当另有其人。

    • 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作者是明末清初诗人吴梅村[8]。据《清史稿卷四百八 十四列传二百七十一·文苑一·吴伟业》记载,“吾一生遭际,万事忧危,死后殓以僧装,葬我邓尉灵岩之侧,坟前立一圆石,题曰:‘诗人吴梅村之墓’,勿起祠堂,勿乞铭。”;有人认为这样的遗嘱暗示了《石头记》书名的由来及开篇茫茫大士及渺渺真人的真实身份。但此说完全得不到学界认同。




主题思想


作者以贵族家庭的兴衰为主轴。为避免文字触及时事,躲避清政府文字狱,于是虚构朝代,隐去真事,并以描写闺阁女子来避讳。不过此书最为人所熟知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及二人与薛宝钗之间的关系。


《紅樓夢》主要描寫一個美好世界的興起、發展,和最後無可避免的悲劇性幻滅。小說創造了兩個對比鮮明的世界,一為大觀園以外的現實世界,一為大觀園的理想世界,即第5回賈寶玉所夢見「太虛幻境」的人間投影。兩個世界是骯髒墮落,和乾淨純潔的強烈對比。大觀園是賈寶玉和諸姊妹的乾淨土,把女兒們與外界隔絕,希望女兒們在裏面過無憂無慮的逍遙日子,永遠保持青春,不要出嫁,以免染上男人的齷齪氣味。大觀園所住男人只有賈寶玉一個,但他在園中跟一些女子有染。作者創造了大觀園這個理想世界,希望它長駐人間;另一方面他又無情地寫出,現實世界的力量不斷摧殘理想世界,直至它完全毀滅。從71回開始,作者已開始布置大觀園理想世界的幻滅,73回繡春囊的出現,正象徵大觀園的開始墮落。曹雪芹原著的結局,是大觀園清淨世界的破滅,人物身份地位的顛倒。例如原有潔癖的妙玉,在原著結局中卻淪落風塵,最為不堪。最愛乾淨的人物走到最齷齪的角落去,強烈的對照襯托了結局的悲慘。[9]


「索隱」說


由于清朝出现过许多文字狱,并且此书成书于清廷文字狱最为严酷的乾隆当朝时期,《红楼梦》为避免受到政治干扰,使用许多暗喻曲笔,真事隐(甄士隱)去,假语存(賈雨村)焉。于是后来许多读者怀疑其中影射时事,因而产生了各种解读。这种捕风捉影的解读及解读方法于红学研究中称为索隐派。纵使作者在首回前批自述,以此书寄托他对年轻时认识的女性的怀念。但也很可能只是假借要写女性,其实是要写当时知名人物的推托之词。


  • 有些清人笔记(如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张维屏《松轩随笔》),记有乾隆皇帝认为《红楼梦》是影射康熙时的权相明珠与其子纳兰容若的家事的。



  • 蔡元培曾主张:红楼梦隐含反清复明思想,提出了如下一些观点:

    • 明朝国姓朱,代表红色。清朝男性需穿着满人衣冠,只有女性才能穿汉人服饰;故而书中女子多指汉人,男子多指满人。其书赞扬女性与推崇红色,“宝玉”影射玉玺,宝玉有爱红之癖,说明满人爱汉族文化;“好吃(女)人口上胭脂”,代表满洲人吃汉人吐出来的东西。书中阴盛阳衰,女人大多出色,男人大多猥琐;而宝玉总在大观群芳面前自惭形秽,也正说明满人面对汉族文化何等自卑。女子不嫁人时万般高洁可爱,一旦嫁人就比男人还可恶;女子嫁了人,暗喻汉人投降满人做了汉奸,也暗示女人(汉人)都被男人(满人)糟蹋了。


  • 另有不知名的索隱派認為,开篇甄家失火代表明朝覆亡,贾雨村(假语存)代表侥幸(娇杏)获致富贵的汉族降臣,甄士隐(真士隐)代表不屈的明朝遗民,“葫芦”影射胡虏,“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影射伪朝新贵迫害旧朝恩主以图进身的冤狱(清初江南这样的冤狱比比皆是)。

  • 另有不知名的索隱派認為,曹雪芹以明朝为正统,清室为伪统。甄宝玉在南京,而南京(古名金陵)是明朝旧都,贾宝玉在北京(文中描述贾府,有“炕”,“花枝胡同”等,暗示北京;林黛玉从金陵“坐船很久才到”,则暗示经京杭大运河,由金陵而来)。贾母及黛玉皆源自南京,例如:宝玉挨打的时候贾母说要“回南京”。贾府新大宅门前大街映射长城,“街东宁国府”影射清发源地盛京,清代也叫东府;“街西荣国府”影射北京,清代称西府。书中原文“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言外之意是后金政权和入关之后的清朝将关内关外大半个明朝江山占领了。大观园影射后庭居住区和西苑三海。贾府影射清朝廷,宁国府祭祖九门洞开即是影射“伪朝”。

  • 另有不知名的索隱派認為,林黛玉爱听的明朝《牡丹亭》和《西厢记》,写下的《葬花吟》(“花落水流红”、“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行酒时吟出的酒令,说到“梦”,想到“还魂”,感叹“花落(落红)”与“奈何”,甚至提到《西厢》中的“红娘”,似都寄托了反清复明的理想。“悼红轩”,“千红一窟、万艳同杯”,“怡红院(遗红怨)”和小说名字“红楼梦”以及“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也都是哀悼明朝朱家的意思。


  • 台湾作家高阳则推测与雍正乾隆即位的宫廷斗争有关,并写有一系列小说与论文。


故事情节



《紅樓夢》故事主线为賈寶玉、林黛玉及薛寶釵三人的愛情與婚姻悲劇,以及賈寶玉親戚賈府、史家、薛家、王家等四大家族的興衰。


《紅樓夢》現存版本,有八十回本和一百二十回本兩類。因此以下故事情节分“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分别介绍。



前八十回




书中一幕,徐宝篆(1810年生)绘




滴翠亭寶釵戏彩蝶


女娲煉石补天,用了三萬六千五百顆石頭,剩一块石未用,是為顽石,顽石经过修炼已经有了灵性。一僧一道携它变幻为美玉带入尘世,變成「通灵宝玉」。适逢神瑛侍者对一株绛珠仙草有浇灌之恩,又动了凡心下凡游历人间。绛珠仙草后修炼成女体,闻讯亦随之下凡,打算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僧道二人欲了结这段公案,并将「通灵宝玉」夹带其中。元宵时节,霍启不慎丢失了英莲。葫芦庙失火祸及甄家,落魄的甄士隐被一僧一道点化,解出《好了歌注》出家。穷困的贾雨村反而由贫入官。贾府是金陵四大家族之一,受有功勋,分为宁荣二府,族中最长者为贾母,最疼生来口中就含有一块通灵宝玉(补天顽石)的孙儿贾宝玉(神瑛侍者)。贾宝玉生来不喜读圣贤书,却爱与青春女性玩耍,为此与其父贾政关系紧张。林黛玉(绛珠仙草)此时入居贾府。刘姥姥为了生计,也一进荣府。学堂内发生一场大混战,贾府男子众人,丑态尽出。[10]


宁府长孙媳秦可卿去世,托梦叮嘱王熙凤盛筵必散。王熙凤协理秦氏丧事,场面辉煌,展示理家才能。荣府贾元春获选为妃并省亲,荣府为元春省亲修建别墅大观园,极尽奢华。


宝玉在池边读《会真记》,宝黛第一次葬花。赵姨娘与其子贾环,最恨贾宝玉。贾环欲烫瞎宝玉其眼,幸而未伤到眼睛,王夫人不骂贾环,把赵姨娘一顿臭骂。赵姨娘遂又命马道婆扎纸人作法害凤姐和宝玉。凤姐有事求黛玉,被打断,拿宝玉和黛玉的婚事取笑。宝凤二人忽随即因道婆作法而发狂,一僧一道前来相救。宝黛在春季结束时第二次葬花,林黛玉作成葬花词一首。



忽闻与贾府素无往来的忠顺王府来人,要找宝玉问琪官下落,说出交换汗巾之事,贾政大怒。贾政本要拿贾环出气,贾环却趁机说出金钏跳井之事,谎称金钏是因宝玉意图强奸而自尽。贾政怒不可遏,亲自下重手打了数十板,方被王夫人哭止,贾母闻讯训斥贾政,贾政亦自后悔。宝玉想听《牡丹亭》,却被龄官冷落,待见得贾蔷与龄官的景况,方知情缘皆有分定。





清光绪刊本的《红楼梦》插图,图上人物为袭人。改琦绘。


探春写帖邀众人结诗社,众姐妹和宝玉以海棠为题作诗。宝玉想起湘云,邀来入社,湘云之作众人皆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贾母设宴招待刘姥姥,刘姥姥闹出不少笑话;众人行酒令,所说词句颇有寓意,黛玉不经意说了几句《西厢记》中的句子,引起宝钗的注意,刘姥姥的令词又引发哄堂大笑。众人途经拢翠庵,妙玉请宝钗、黛玉到里间喝体己茶,宝玉也跟去。刘姥姥用了妙玉的一个成窑杯,妙玉嫌髒准备扔掉,宝玉做顺水人情送给了刘姥姥。刘姥姥出恭之后误打误撞到了怡红院,在宝玉的床上睡着,好在被袭人发现并掩饰过去。宝钗审问黛玉在行酒令时背出《西厢记》词句之事,以正言相劝,二人从此和好。黛玉于风雨夜作《秋窗风雨夕》词。


贾赦欲纳鸳鸯为妾,鸳鸯发誓不嫁贾赦。贾赦闻讯,明言鸳鸯看上了宝玉,实则暗指鸳鸯与贾琏有“私情”。贾母闻讯大怒,认为贾赦有意要把她身边的人支开。香菱向黛玉学作诗,以月为题,苦吟多首之后终得佳作。邢岫烟进京,路遇李纹、李绮,加上宝琴一起住进大观园,湘云也被贾母留下,园中热闹许多,交织成大观园中最美丽的景色。众人争联即景诗。宝琴作了十首怀古诗。元宵当晚,贾母在荣国府设宴。贾母把陈腐旧套批驳一番。


凤姐操劳成疾,李纨、探春、宝钗代为主持内务,更为严谨。蕊官托春燕给芳官带去蔷薇硝擦脸。贾环也想要,芳官把茉莉粉给了贾环。赵姨娘借此进园大闹,夏婆子从中加油添醋。


柳家的想叫女儿去宝玉房中当差,托芳官给宝玉说,芳官要玫瑰露给柳五儿吃,并答应让五儿在宝玉房里当差。赵姨娘内侄却欲娶柳五儿,柳家父母同意,五儿不愿,父母未敢应允,钱槐气愧,偏与柳家相与。柳家欲回,其哥嫂送给柳五儿茯苓霜。迎春的丫头莲花儿为司棋到厨房要炖鸡蛋羹,柳家的不给,迎春的大丫头司棋便领人大闹厨房。柳五儿将茯苓霜分些赠芳官,回来被林之孝家的发现,王熙凤叫把柳家的打四十板,永不许进二门,把五儿打四十板,交给庄子,或卖或配人。宝玉替彩云瞒赃,平儿向偷太太玫瑰露给环儿的彩云说明情况,凤姐还要追究,经过平儿相劝,凤姐方罢。贾敬归天,尤氏理丧,尤老娘母女三人到宁府着家,贾蓉戏二姨。


刚烈的尤三姐因柳湘莲的拒绝娶配而引剑自尽;温柔的尤二姐因王熙凤的迫害吞金自杀。黛玉做“桃花诗”。众人改海棠社为桃花社,推黛玉为社主。湘云填柳絮词,黛玉邀众填词。宝钗诗中有“任他随聚随分”之句。众人后放风筝。鸳鸯望候凤姐,说凤姐患的是“血山崩”。贾琏请求鸳鸯暂把老太太的金银家伙偷着运出一箱子,暂押千数两银子支腾过去。


大观园内捡到绣春囊,王夫人命王熙凤带众仆抄检大观园,王熙凤消极配合。睿智聪颖的三妹贾探春愤而说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要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宁府夜宴,祖先灵位前竟听见了诡谲的叹息声,似乎是在指责贾府的不肖子孙,即将毁掉百年的簪缨望族。史湘云和林黛玉中秋夜联诗,句句似乎预言了贾府的命运,极为凄凉感伤:「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之后宝玉的贴身丫鬟晴雯因谗言被王夫人逐,病亡之后宝玉作《芙蓉女儿诔》。而薛宝钗愚蠢纵玩的哥哥薛蟠,娶了泼辣闹家的妻子;贾宝玉懦弱温和的二姊(堂姊)贾迎春,嫁给了残暴淫秽的丈夫。



后四十回


迎春出嫁,宝玉心中伤感。贾政逼宝玉去上课。袭人来潇湘馆打探口风,一婆子说了些造次之话,黛玉甚觉刺心,惊噩梦染上重病,探春湘云等来探视。


宫内报元妃身体欠安,贾母、贾政等人前往宫内探视。贾母向贾政提起宝玉亲事,贾政言宝玉尚需教化,亲自去试其文字。贾母为黛玉过生日,席间薛家人赶来通知薛蟠在外闹事打死了人。薛家人花银子、托关系买官赎罪,官府判薛蟠是误伤。


宝玉去潇湘馆,黛玉向宝玉介绍古琴知识。宝钗寄来书信,黛玉看后不胜感伤。宝玉、妙玉走近潇湘馆,听得黛玉抚琴悲秋之音,忽然琴弦崩断,宝玉疑惑。妙玉走火入魔。


宝玉见晴雯补过的雀金裘,心中悲伤并祭奠她。黛玉听到宝玉定亲的消息,千愁万感,把身子一天天糟蹋起来,杯弓蛇影,一日竟至绝粒。侍书与雪雁说宝玉亲事未定,老太太要亲上作亲,黛玉听了病情转好。贾母知黛玉心事,主张娶钗嫁黛,王夫人、凤姐附和。


夏金桂暗恋薛虬,借送酒调戏之。贾政、王夫人商量娶宝钗的事,宝玉来到潇湘馆,黛玉与其参禅。贾政过问水月庵风月案,贾琏替贾芹瞒丑。


怡红院海棠冬天开放,不知是祸是福,贾母叫办酒席赏花。宝玉丢玉,全家忙乱,请来妙玉扶乩。元妃薨逝,贾家悬赏寻玉。宝玉变得疯傻,老太太要给宝玉冲喜,凤姐献掉包计。


黛玉从傻大姐那里得知宝玉娶亲消息后迷失本性,黛玉咳血病重,焚烧诗稿,宝玉成亲。宝玉欲死,宝钗说黛玉已死,宝玉昏死噩梦。贾府人去潇湘馆哭黛玉。


贾政下属李十儿劝他做贪官,他不肯但信任李十儿。金桂调戏薛虬被香菱撞见。探春远嫁,宝玉叹繁华易散,袭人、宝钗规劝。凤姐去秋爽斋路上遇秦氏,遇鬼而信神。凤姐求签,得王熙凤衣锦还乡之句。探春辞别,尤氏在园中见鬼,贾珍等相继病倒。大观园不敢住人,为禽兽所栖,贾赦请法师驱邪逐妖。金桂想药死香菱反药死自己。


宁府被抄,贾赦贾珍被捆走,两府大乱。贾母祷天宽宥儿孙。主上宣旨革去贾赦、贾珍的世职,发配边疆,贾政袭贾赦的世职。雨村落井下石,包勇醉骂雨村。王夫人将家事交凤姐办理。贾母拿出银两给宝钗过生日,宝玉中途退席经潇湘馆闻鬼哭。宝玉欲梦黛玉而不得,错把五儿当做晴雯。贾母病重。迎春被中山狼折磨病死,史湘云丈夫得了暴病。贾母寿寝,凤姐办理丧事,可办事力诎,失去人心。鸳鸯自尽殉主。何三引贼盗来贾府,妙玉为贼所抢不知所终。赵姨娘中邪被折磨死。


刘姥姥哭贾母,凤姐欲将巧姐托付给她。宝玉找紫鹃表白心思。凤姐死,王仁混闹给凤姐大办丧事,平儿帮贾琏筹钱。甄应嘉复职进京拜会贾政。地藏庵姑子来贾府受到宝钗冷遇,激惜春出家。贾宝玉与甄宝玉貌似而神异,宝玉斥之为「禄蠹」。宝玉病重,和尚送来通灵宝玉,宝玉死而复生。宝玉二历幻境,看淡儿女情长。贾琏看望贾赦,将女儿托于王夫人。惜春出家修行,紫鹃陪伴。宝钗劝勉宝玉,与之辩论赤子之心。


宝玉别王夫人宝钗等人离去。邢夫人等人要卖巧姐,平儿和巧姐同去刘姥姥庄上避难。宝玉考试中途失踪。探春回家。宝玉、贾兰中举。贾府复官。贾政去金陵安葬贾母,闻喜讯回京,宝玉随僧道而去。香菱难产死,袭人嫁玉菡。雨村遇士隐,归结红楼梦。



人物



《红楼梦》写了几十个各有性格的人物,描述得栩栩如生,全书總共出现了768人之譜,當中丫鬟特多,數以百計,可以說出名的大丫頭有六十餘人。有學者指出,《紅樓夢》以丫鬟為中心。[11]


但其實全書基本上以男主角賈寶玉為中心。作者把賈寶玉周遭比較重要的年輕貴族女性列入金陵十二釵正冊、副冊、又副冊。正冊裡是沒有ㄚ環的。像寶玉的姑表妹妹林黛玉、姨表姊姊薛寶釵、親姊姊元春、堂姊迎春、異母妹探春、堂妹惜春,堂嫂鳳姐、外甥女巧姐,堂姪之妻秦可卿、大嫂李紈、遠房表妹史湘雲,都是列在在十二釵正冊的主要腳色。十二釵唯一不是寶玉親戚的是妙玉,但也是貴族女性。而跟寶玉沒有親戚關係也不是貴族的侍女丫環,只會在副冊、又副冊之中。



宝玉与金陵十二钗




贾宝玉



  • 贾宝玉 - 第一主角,书中的情节主要是以他为中心,故事从他的前世写起,几乎就是在写他一生。厌恶世俗名利,追求浪漫美学情怀的满足。住在怡红院,在诗社中号为「怡红公子」更是母亲眼中的「混世魔王」。脂砚斋透露雪芹评贾宝玉用“情不情”三字,某些人认为指贾宝玉具有深广的人文主义思想,能够对将自己的感情赋予没有感情的人、事、物。


  • 林黛玉 - 女主角之一,与贾宝玉相映衬,为「木石前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性灵形象的典型。林黛玉为贾母外孙女,即宝玉的姑表妹,寄居贾府,父母双亡,聰明绝頂,品貌风流,体弱多病,多愁善感,才情高捷,同時伶牙俐齒且自尊心強。書中寶玉曾以「神仙似的」形容黛玉的氣質外貌,寶釵則戲稱她「顰兒的一張嘴讓人愛也不是恨也不是。」。字颦颦(本无字,贾宝玉以其「眉尖若蹙」為靈感所赠),住在潇湘馆,在诗社中号为「潇湘妃子」。占花名签得芙蓉。脂砚斋透露雪芹评林黛玉用“情情”二字,指林黛玉能够将自己的感情赋予自己所爱的人。高鹗版为病逝。周汝昌等红学家认为最后投水自杀。


  • 薛宝钗 - 女主角之一,与林黛玉相对,红楼梦曲中称红楼梦的主旨是“怀金悼玉”。薛宝钗为王夫人的外甥女,即宝玉的姨表姊,随母亲薛姨妈、哥哥薛蟠居住贾府。她体态丰豔,才情亦高,为人亲和圆融,心思细腻,在贾府众多下人中,比多情敏感的林黛玉受欢迎得多,也深得贾母喜爱;住在蘅芜苑,在诗社中号为「蘅芜君」。占花名签得牡丹。薛宝钗服膺世俗价值,虽然她身上所佩戴的金锁,和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是为「金玉良缘」,但在宝玉心中仍不及超凡脱俗的林黛玉。书中反复隐喻,如:冷香丸、所居院落蘅芜苑前大石封闭及无花冰冷的环境来看,有人认为评语似乎应为“冷情”。警幻曲中称“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暗示宝玉与宝钗成亲,但宝玉怀念黛玉,虽然宝钗有如山中高士,也有举案齐眉的美德,但宝玉心中依然难忘黛玉。


  • 史湘云 - 重要配角,贾母娘家史家的侄孙女儿,和宝玉、黛玉同辈,父母双亡,由叔父母抚养长大,家世中落,經濟拮据。幼年时因贾母疼爱,也曾在荣府居住一段时日,是宝玉的第一个青梅竹马,与宝钗交好。性格爽朗明快,为人豁达大度,厭恶忸怩作态,言谈舉止自然隨性,有一次因此得罪了林黛玉。并不住在大观园,在诗社中号为「枕霞旧友」。占花名签得海棠。作者形容史湘云的外表是「蜂腰猿臂,鹤势螂形」,喜詩,有「詩瘋子」之稱,才思不输薛林二人。高鹗本中,湘云的丈夫婚后不久即得痨病,令她终身守寡。不過有人認為原著安排的情節並非如高鹗本所說的,紅學家之間有湘雲嫁衛若蘭與嫁寶玉兩種見解。[12]


  • 贾元春 - 宝玉长姐,同为王夫人所出,元月一日出生,故名元春,被选入宫中,后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无有子嗣。贾府盖大观园就是为了元春回家省亲,高鹗续写她后因痰疾过世,终年虚岁43嵗。元春和迎、探、惜春四姊妹名字谐音为「原应叹息」;姓名谐音是作者惯于暗示意涵的手法之一。判词称她“虎兔相逢大梦归”。暗示于虎年与兔年相逢的兔年正月(卯年寅月)过世。典故应为引用《后汉书·郑玄传》与北齐刘昼《高才不遇传》中「辰为龙,巳为蛇,岁至龙蛇贤人嗟。」一语加以变化。


  • 贾迎春 - 贾宝玉的堂姐,贾赦的女儿,住在紫菱洲里的缀锦楼,在诗社中号为「菱洲」。性格懦弱胆怯,处处克己忍让,信奉道教,最终被嫁给一个性格暴躁的色狼武官孙绍祖,受虐而死。判词称“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暗示被忘恩负义的丈夫虐待而死。


  • 贾探春 - 贾宝玉的庶出妹妺,住在秋爽斋,在诗社中号为「蕉下客」。占花名签得杏花。有着超卓的才幹,远大的眼光,以及敢作敢為的个性。有人误以为她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亲生母亲赵姨娘,尊嫡母为母亲,实为当时风俗礼法如此,非其不认亲也。曾在贾府与李纨、薛寳钗于王熙凤病中主事,高鹗续写她远嫁海疆统制周琼之子。判词称她“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依甲戌本,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影印本与程甲本,程乙本《红楼梦》俱作此语,甲戌本脂批“好句”确为定本。)暗示远嫁外地,再难回返。


  • 贾惜春 - 宁府贾珍之妹,在荣府长大,是众同辈姊妹中年纪最小的一个。住在藕香榭周围的蓼风轩,在诗社中号为「藕榭」。性情孤僻冷漠,善绘画,喜佛法,贾家衰败后修行,终身未嫁。是红楼梦中另一个远避俗世的角色。判词称“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傍。”暗示出家为尼。


  • 妙玉 - 贾府家庙中的年轻带发修行尼姑,她实际身份是贾府世交之女,因生父得罪于朝廷被抄家,以尼姑身份避祸于贾家。她生性好洁,穎慧捷悟,判曲称她“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天生成孤癖”、“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暗示可能沦落风尘。一百二十回通行本中,被强盗掳去,生死不明。


  • 王熙凤 - 另一女主角,普遍认为是红楼梦中最为鲜活的人物,具有强烈的世俗气息。为贾琏之妻,王夫人的侄女,即宝玉堂嫂及表姐,因此虽然身为邢夫人的媳妇,却帮王夫人处理荣府家务。精明能干,口舌伶俐,手腕灵活,手段毒辣。但害死尤二姐等人,导致贾府被御史弹劾;而克扣下人月钱违法放印子(高利贷),也成为贾府家产被抄后无法放还的主因。判词称“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一种说法认为该句暗示最后被休(拆字为人木),过世还葬金陵,即“王熙凤衣锦(寿衣)还乡”。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一从二令三人木”是说该句应该读作主动式,即开始她从于长辈等人,后来就因才干使唤(令)别人,最后就“退休”(因为从前80回后期她确实病体缠身,却并未有被命令或家族内失权的迹像)。高鹗版本中并没有被休。高鹗版本第一百零一回中,王熙凤抽得签诗“去国离乡二十年,于今衣锦返家园。蜂采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暗示离开金陵二十年后,过世身穿锦绣寿衣还葬金陵,一生争强斗胜,积蓄钱财,最后却不得享用。


  • 贾巧姐 - 王熙凤与贾琏之女,判词称“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暗示贾府没落后被刘姥姥所救。高鹗版本中为舅兄王仁贾环所出卖,差点成为外藩的婢女侍妾,为刘姥姥搭救躲到乡下,后嫁与周姓乡绅之子。有红学家认为是嫁与刘姥姥的孙子板儿,并认为贾芸没有参与出卖巧姐的事。


  • 李纨 - 字宫裁,宝玉长兄贾珠之妻,李守中之女。贾珠死后,守寡抚养其子贾兰长大。有别于王熙凤,李纨性格恬淡守静,待下宽和,虽是王夫人长媳,但主要工作是陪众小姑们读书女红,偶尔协理家务。大观园内,李纨住在稻香村,诗社内号「稻香老农」。判词称“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依甲戌本,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影印本,戚序本《石头记》与程甲本,程乙本《红楼梦》俱作此语,甲戌本,庚辰本脂批“真心实语”确为定本。)暗示由于其子贾兰功名有成,守寡多年受封荫得凤冠霞帔。占花名签得老梅。


  • 秦可卿 - 是秦业从养生堂抱来的养女,贾珍之儿媳,贾蓉之妻。名字谐音为「情可轻」,处理宁府家务,待下宽和,不落褒贬。第五回出场,第十三回死亡(现存版本中为病死,但脂砚斋评指出原回目名称为“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此段情节后被删去)。判词绘有美女悬梁,称“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暗示因为淫行,受不了荣宁府中谣言的压力而悬梁自尽。现行版本中,仍看得见贾珍为媳妇的丧礼大肆铺张等情节,引发读者的揣想。贾宝玉也曾在太虚幻境之梦中遇见警幻仙子之妹可卿(字可卿,乳名兼美,脂批称此暗喻并兼黛玉、宝钗之美),关于贾府中的秦可卿与宝玉梦中的可卿的关系,说法不一。近年有红学家强调秦可卿的研究,甚至标榜为“秦学”。


金陵十二釵副冊與又副冊的部分人物



  • 香菱 - 甄士隐之女,原名英莲,幼时被拐走,长大后被卖给薛家,成为服侍薛蟠的小妾。入金陵十二钗副册。小說中刻劃香菱純真無邪,苦吟學詩,有詩呆子之稱。占花名签得句“连理枝头花正开”。判词称“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暗示因为夏金桂(两地生孤木合为桂字)的苛虐,而去世返葬故乡。高鹗版本写后来扶正成为正妻后,并未夭亡。不合作者原意。


  • 平儿 - 王熙凤的陪嫁丫鬟,贾琏的妾。对王熙凤忠心耿耿,并助理荣府诸事,但平儿聪颖善良,常暗中帮助他人。高鹗版本写后来扶正成为正妻。


  • 晴雯 - 贾宝玉的大丫鬟,率真灵秀,嘴巧心熱,精于女红,相貌俊俏,因此与賈宝玉情投意合,但受到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厌恶,最终被遣送回家病逝,贾宝玉为她写吊唁文芙蓉女儿诔。入金陵十二钗又副册。判詞為「霽月難逢,彩雲易散。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毀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暗示自尊心高,被毀謗而早逝。


  • 袭人 - 贾宝玉房中的大丫鬟,本姓花,名蕊珠(或珍珠,脂批云与贾母另一丫鬟「琥珀」成对),后宝玉因见古诗「花气袭人知骤暖」而改其名。很得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赏识,月钱等级同赵姨娘。曾和贾宝玉“初试云雨”,却未正式成为宝玉的妾。续本写她在宝玉出家后,嫁给伶人蒋玉菡为妻。入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銜恨被逐,襲人可能是告密者。


  • 紫鹃 - 原名鹦哥(脂批云与贾母另一丫鬟「鸳鸯」成对),是贾母身边的二等丫环。黛玉来贾家后,贾母将紫鹃派去服侍黛玉,名字与黛玉带来的小丫头「雪雁」成对。紫鹃本不是黛玉家的人,却对黛玉十分忠心,常设法宽慰多愁善感的她,又明白黛玉心事,几次试探宝玉,是一个痴情人物。续本写她随从惜春出家。


  • 鸳鸯 - 贾宝玉祖母贾母的心腹丫鬟。在賈府眾多丫鬟中,她的地位最高,是賈母身邊不能缺少的人。大觀園中行酒令時,她理所當然充當行令。被贾赦看中要娶为妾,她割髮明志,宁死不从,受到贾母的保护。高鹗版本中她在贾母去世后上吊自杀。


  • 薛宝琴 - 是薛姨妈的侄女,薛蝌的胞妹,薛宝钗的堂妹。后来嫁与梅翰林之子。作者写有<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一回,以「梅」作为薛宝琴的象征。


  • 尤二姐 - 是東府賈珍之妻尤氏的異母妹,因家貧隨母住在東府,同賈珍賈蓉有染。後賈璉暗娶尤二姐,東窗事發,被王熙凤騙入荣府,因庸医小产之后,不堪委屈,吞金而逝。


  • 尤三姐 - 尤二姐之妹,長相美艷,性格剛強,亦曾與賈珍等狎昵。她苦戀柳湘蓮,柳湘蓮亦把傳家寶劍贈與尤三姐作為訂親之物。但當柳湘蓮知道尤三姐是東府的人後,以為她不乾淨,於是要求退婚,要拿回傳家寶劍時,尤三姐在他面前用此劍自刎而死。


艺术特点





颐和园长廊彩绘:傻大姐泄密



藝術成就


《紅樓夢》情節豐富,布局嚴密,直接取材於現實的社會生活,和作者的親身體驗,揭露封建時代上層階級的虛偽荒淫、腐朽和剝削,是一部正面寫愛情的長篇小說,寫來純美真摯。擺脫傳統小說的局限,強調人應有獨特的個性,不應盲目追隨主體文化。悲劇性結局則感人至深,在中國古典小說中並不多見。


《紅樓夢》塑造一大批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善於描繪人物性格或心理,寫出人物性格的形成和發展,打破「好人完全是好,壞人完全是壞」的寫法。小說描寫生動而細膩,善於營造意境,詞彙豐富,語言凝煉,富有藝術魅力,並且出現不少優美詩詞。


红楼梦是章回体古典长篇小说,每个章回虽然彼此独立,却又各有相关,有学者指出红楼梦所采用的是一种全然不同于西方小说的结构方式,作者采用许多小事件堆叠成为一个大事件的「浪潮式」架构,以数个大主轴穿插众多小故事而成。


本書在小说中还包含着诗、词、曲、赋、偈、酒令、笑话、谜语、题匾、八股文等各种不同文体的创作与批评。乃至有命理卜辞、脉案药方、讼状塘报等。而本身已是长篇小说。涉及的文字题裁,包罗万有,蔚为大观。



命名艺术


书中很多名字都有特殊的含义,或讽刺,或感叹,是为红楼梦的艺术特点之一。脂砚斋的批文指明了部分的隐意。


谐音: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元迎探惜”谐音为“原应叹息”













































青梗峰——情根峰 十里街——势利街 仁清巷——人情巷 胡州——胡诌
甄士隐——真事隐(去) 贾雨村——假语存(言) 甄英莲——真应怜 葫蘆廟——糊塗廟
娇杏——侥幸 封肅——風俗 贾政、贾敬——假正经 冯渊——逢冤
秦可卿——情可轻(钦、亲) 秦钟——情种 秦业——情孽 戴权——代权(代皇权)
卜固修——不顾羞 卜世仁——不是人 单聘仁——善骗人 詹光——沾光
石呆子——实呆子 张友士——将有事 傅試——附勢 霍启——祸起/火起
群芳髓——群芳碎 千红一窟——千红一哭 万艳同杯——万艳同悲

非谐音:



  • 抱琴、司棋、待书(部分版本中为“侍书”)、入画——“琴棋书画”

  • 善姐——反讽:名为“善”,但其人不善



版本




联经出版社之一百二十回版本




高月谭详评红楼梦原本


《红楼梦》的版本可以分为脂本和程本两大系统。


《红楼梦》写成时间仍待考证。最初以手抄本形式流传,目前所见最早的抄本出现于清朝乾隆中期的甲戌年(1754年)。1792年程伟元和高鹗在程乙本《红楼梦引言》中说:“是书前八十回藏书家抄录传阅幾三十年矣”。可见,《红楼梦》在社会上流传当开始于1763年或1764年,也就是曹雪芹去世后不久。其书名或为《石头记》,或为《红楼梦》,因部分版本中有脂砚斋等人的大量批语而被统称为脂评本或脂批本,简称为脂本。绝大部分脂本只有前80回,被认为更接近曹雪芹的原作。现存的早期脂本已知有十数种,全部已影印出版。1911年出版的石印戚序本是第一部印刷版脂本。1982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以庚辰本为主要底本校订出版《红楼梦》。此后出版的《红楼梦》中,前80回大部分都是以一种或几种脂本为底本汇校而成。庚辰本是脂本系統中最完整的版本,目前台灣出版社如聯經、里仁皆以此為底本。


程伟元和高鹗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整理出版120回木活字本《红楼梦》,被称为程甲本。程甲本前80回是在梦觉本的基础上修订的,删去了几乎全部批语。其后40回一般认为是程伟元和高鹗所续,但也有人认为续书者另有其人,程高只是整理者。自此时起至清末,程甲本被大量翻印出版,成为当时流传最广的版本。程伟元和高鹗于次年(1792年)又出版了程乙本。程乙本是在程甲本的基础上修订的。



存世脂本版本



《红楼梦》流传至今的抄本有[13]




  • 甲戌本:名“至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仍用石頭記”,共存16回(1—8回,13—16回,25—28回),4回一册,分装为4册。存有其他各本均没有的“凡例”,(即从“红楼梦旨义”到“此书开卷第一回也---十年辛苦不寻常”,计题名、长安、闺中、朝廷、第一回)共五条。因第一回有当时其他程本没有的一句话:“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故得此名。甲戌,指乾隆十九年(1754年)。虽然发现年份和标定年代都最早,但一般认为此本为最后审定,准备付印的誊抄本;所依据底稿本应该在庚辰本之后(第一回有丁亥春畸笏侧朱批,墨评也有署丁亥者; 抄录时间应在乾隆23年之后)。 此本有脂砚斋一千多条批语,被称为“脂批”,各回皆有朱笔夹批、眉批等。“甲戌本”原为胡适旧藏,胡适去世后,此本转存于美国康乃尔大学。2005年,中国将此本购回。“甲戌本”现藏于中国上海博物馆。


  • 己卯本:名“脂砚斋四閱評過,己卯冬定本”,共存42回(1—20回,31—40回,55回后半,56—58回,59回前半,61—63回,65回,66回,68—70回)。因31回—40回这一册的目录页上,有“己卯冬月定本”六个字得名。己卯,指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己卯本”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 庚辰本:名“脂砚斋四閱評過,庚辰秋定本”。共存78回(1—80回,缺64回、67回,其68回脱去约600字,估计失去一页)。10回一册,装成8册。因后四册目录页有“庚辰秋月定本”字样得名。庚辰,指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庚辰本”是至今发现的含有脂批回目最多最完整的一个《红楼梦》版本,但是其中十七、十八回未分回,十九回无回目。每册的卷首标明《脂砚斋凡四阅评过》字样,此外,至第五册起兼有《庚辰秋定本》和《庚辰秋月定本》。庚辰本有甲戌本所缺各回中的2000多条批语,十一回之前,除偶将回前总评与正文抄在一处外,都无批语,为白文本。朱笔批语全集中在第十二回到第二十八回。脂批中署年月名号的几乎都发现于庚辰本,庚辰本的底本年代相当早,其時曹雪芹仍健在,故留有一些作者和批注者自存本的痕迹; 但抄手不止一人,其文化水平与认真程度都很低。全书讹文脱字,触目皆是。最后一册质量尤差,几难卒读。庚辰本原出旗人家中,徐星署1933年初以八银币购于北京东城隆福寺地摊,“庚辰本”现藏于中国北京大学图书馆。


  • 蒙古王府本:简称蒙府本,名《石头记》,120回。发现于清代一蒙古王府,故名。


  • 戚序本(又称石印本上海本南京本):名石头记,80回(缺64、67两回)。有戚蓼生序,故名。该本經過了一次專門的整理,增加了韻文總評,在第四十一回回前評後署名「立松軒」,故亦稱立松軒本


  • 杨藏本(又称梦稿本):120回。曾为杨继振收藏,故名。


  • 舒序本:名《红楼梦》,存1-40回。有舒元炜1789年(己酉)序,故名。


  • 俄藏本:没有总书名,除少数几回名《红楼梦》外,各回皆名《石头记》,存78回(缺5、6回)。原称列藏本,现存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东方研究所,故名。有红学家周汝昌等认为,不只一处,它本文字皆误,而此本正确。如黛玉眉目的第二句,此本为:“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与第一句“两湾似蹙非蹙罥烟眉”,周汝昌認為可谓绝佳之对。不过此句并非雪芹原笔[來源請求]。原来的对句,有人考证为“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双将眄未眄窅霭目”,不论是用典炼字与对仗,都比列藏本更深切,周汝昌見解顯然有誤。(按:全唐诗收有李颀所写的《湘夫人》一诗,诗中有“窅霭罗袂色”一句,正是形容潇湘妃子用的,而全唐诗又是曹雪芹祖父召集学者所编,用“窅霭目”比用“含露目”来的深切多了。)郑庆山认为列藏本是一个由多种底本拼凑而抄成的百衲本,当中又有较晚的抄本,其抄写的时间也较多数抄本为晚。它的底本都是经过后人修改了的,连己卯本和庚辰本的修改也不是曹雪芹。此本在抄录过程中和抄成之后,又经过两次臆改。它的语言文字距离原著已经很远了。因此它的价值不够高,这是显而易见的。况且它又散佚两回,好几回的末尾(十二回、二十二回、二十四回、五十回、七十七回)又有残失,也是不够完善的。但是,和其他抄本相比.它还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八十回本。已有影印本。


  • 梦觉主人序本(简称梦觉本,又称甲辰本):名《红楼梦》,有梦觉主人序。80回。甲辰,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 郑藏本:存23,24回。曾为郑振铎收藏,故名。


  • 北师大本:存78回(1—80回,缺64,67回)。共两函,16册。现藏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故名。此抄本为1957年由琉璃厂书店购入,1961年收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编《中文古籍书目》后被遗忘,至2000年被中文系博士生曹立波发现。张俊先生和曹立波由此认为,北师大所藏《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抄本,是陶洙以北大庚辰本为底本,参照己卯本、甲戌本、戚序本、程甲本或甲辰本等版本,加以校补、整理而成的[14]


  • 卞藏本:仅存前十回。是新发现的残脂本,2006年深圳收藏家卞亦文于上海拍卖会上购得,故名。


另外,毛国瑶曾称在1959年南京目睹一脂本,原有八十回,存十九册,七十七回有余,原为扬州旗人靖应鵾所藏,故称靖藏本。后迷失,仅留存一页。毛国瑶抄录了靖本独有的150条脂批发表。由于此本一直未露面,红学界对它的真伪意见分歧很大。



诸本关系


这些本子的关系,是一个有趣的研究课题。红学界对此意见纷呈,没有一个定论,甚至没有占多数认同的观点。
也有人认为,这些本子都只是抄本,出自同一个传世稿本,诸本间差异是在传抄中形成的,并非雪芹的多个稿本传世;此人以异文统计表作论据,声称诸本都是配抄本(包括己卯本和庚辰本),因而,版本关系不能以“本”为单位,应当以“回”为单位。


以上各本又称脂本,以有脂砚斋评语故。这些抄本现在都出版了影印本。 后来,有了活字印刷本:



活字印刷版本(120回)




  • 程甲本(1791):程伟元、高鹗于1791年出版的活字印刷本,120回。


  • 程乙本(1792):程伟元、高鹗于1792年出版的活字印刷本,120回。对程甲本作了不少修改。


后40回的完成


《红楼梦》还是原名《石头记》时曾经遭到清廷查禁,后经大学士和珅为《石头记》解禁。但解禁后原稿80回后散失。红学家周汝昌认为是乾隆与和珅共同阉割了整体作品《红楼梦》,高鹗整理出版一百廿回本时,写序说明他是收集整理残稿。当时清人笔记少有质疑,近代却有许多红学家认为不是修补残稿而是他人续作。有人认为,程乙本后40回由程伟元委托高鹗续写。也有人认为,后40回乃他人所作,高鹗只是整理人。普遍的看法是续书在文学价值上与曹雪芹的前八十回相去甚远。目前对后四十回续作有一种看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曹雪芹已经在逝世前基本完成了《红楼梦》的书稿,虽然这些稿件至今未能发现,然而从各种清代文献中尚能看到些许相关的信息。有红学家提出,《红楼梦》原稿的计划在八十回后可能只有二十八回,这样全书一共有一百零八回。



史料價值


这部巨著虚构朝代、地点,却反映了清帝国下贵族的生活纪实。并且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活、婚丧祭祀制度,乃至服装穿戴、饮食药膳、建筑亭阁、园林造景、舟车行轿等等层面。全书中有很多关于佛教、道教、儒家思想的描写与戏谑。



红学



红学指研究《红楼梦》的学问。近代紅學往往是一種史學研究。


清代後期,《紅樓夢》在北京的文士間已極為流行。「紅學」一詞在嘉慶、道光年間出現,在當時是個開玩笑的說法。而研究《紅樓夢》成為嚴肅專門的學問,始自胡適在1921年所寫考証《紅樓夢》的文章。胡適的研究初步証實了《紅樓夢》的作者為曹雪芹,提出了「自傳說」。從此,《紅樓夢》的研究工作與清代考據學,與民初的整理國故匯合起來。[15]


由于传世版本多,欣赏角度与动机的不同,学者们对于红楼梦的作者与内容,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其中大致可分为文学批评派、索隐派、考証派等数派。



索隱派


晚清時,不少人視《紅樓夢》為清初政治小說,旨在宣揚民族主義,弔明之亡,批評滿清。1915年蔡元培撰寫《石頭記索隱》,總結其說,推論小說中人所影射的歷史人物。故此視《紅樓夢》為政治小說的觀點,被稱為「索隱派」。


2014年九州出版社出版佚名著, 金俊俊、何玄鹤整理的《癸酉本石头记》,内容影射了明末清初时期的一些真实事件。但对于该本的真实性,学界颇多争议。


20世紀70年代,「索隱派」在台灣「復活」,代表學者是潘重規和杜世傑。他們不再堅持小說影射歷史人物,而強調全書宗旨在反清復明或仇清悼明。即使如此,索隱派持論說服力終嫌微弱[來源請求][16]


另有紅學學者中一派說法,明鄭末代君主鄭克塽其親近殘存勢力應該就是《紅樓夢》故事的原著,其實為一部野史性質。[17]


因為薛寶琴於第五十二回中的〈真真國女兒詩〉暴露了《紅樓夢》實為「朱樓夢」,而朱姓為明朝皇室之「國姓」在清朝甚為敏感,代表著反清復明的夢想,若非有一定安全保障的人士恐不敢如此書寫,也無必要如此書寫。此外其詩句中更寫道:「島雲蒸大海,嵐氣接叢林」,更加指出這位懷抱夢想的人士同時又居住在有著叢林的海島(台灣)上,於明末清初之際,僅僅東寧鄭氏符合這個情況。《紅樓夢》的故事情節與角色安排與鄭氏王族的歷史有著高度的相似性,而書中东府宁国府又恰巧對應東寧之稱,賈府賈政之名又影射假政權和「假鄭」,因為贾母大权在握實指鄭成功死後其妻董国太實攬大权。[18]


然而21世紀後南京花塘村的考證發現,當地有諸多現象高度吻合紅樓夢情節,全村附近有眾多與紅樓夢對應或聯想的地名達38個之多,明顯超出巧合程度,於是又有理論懷疑作者不論為曹雪芹或他人都是出自當地,所以此一理論又否定了明鄭殘存勢力作者之說,或是引申為明鄭殘存勢力人士中有人出自花塘村根據家鄉作為題材,泛泛諸論,未有定述。



考証派


1921年,胡適〈紅樓夢考証〉一文是「自傳說」的開山之作。胡適認為《紅樓夢》是曹雪芹的自傳,寫他親見親聞的曹家繁華舊夢。在「自傳說」的號召下,許多有關曹雪芹的史料陸續被發現,從考証曹雪芹的身世,來說明《紅樓夢》的主題和情節。


受「自傳說」影響,不少學者集中研究作者曹雪芹的生活。就考証曹雪芹的家世而言,周汝昌的《紅樓夢新証》是集大成之作,他把歷史上的曹家,與小說的賈家完全等同起來。這種「考証派」紅學已變為「曹學」。[19]


俞平伯在20世紀50年代初已反省「自傳說」,指出其弊病為:「第一,失卻小說所為小說意義。第二,這樣處處黏合真人真事,小說恐怕不好寫,更不能寫得這樣好。第三,作者明說真事隱去,若處處都是真的,即無所謂『真事隱』」。[20]



鬥爭論


「鬥爭論」始自1954年,李希凡等中國學者對「自傳說」俞平伯的抨擊,卅多年間,在中國學界一度取得紅學的正統地位。「鬥爭論」認為《紅樓夢》不是自傳,而是「很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會的階級鬥爭」。[21]


「鬥爭論」把小說當作歷史文件來看待,嚴格來說,屬於社會史的範疇而不是文學研究。它是馬克思理論在《紅樓夢》研究上的引申和借題發揮。[22]



文學批評派


「文學批評派」從文學觀點研究《紅樓夢》,注重小說作者在藝術創作上的意圖,並通過全書的結構加以發掘。清末王國維以叔本華的美學觀點研究《紅樓夢》,提出卓見,是從文學觀點研究《紅樓夢》最早又最深刻的一人。因「考証派」紅學興起,文學批評一度成為絕響。


20世紀70年代初,余英時提倡「紅學革命」,著重研究曹雪芹的藝術構想,不再自限於自傳說。在海外,不少學者從文學批評或比較文學的觀點來研究《紅樓夢》。[23]



红学家


蔡元培、胡适、俞平伯、周汝昌、劉心武、馮其庸、宋淇、吳其昌、王国维、白先勇、蔣勳、張愛玲、王崑崙、李希凡、蔣和森、何其芳、吳恩裕、周玉清等有较有影响论著。


海外著名紅學家有趙岡、周策縱、夏志清、余國藩。



续书


目前通行本《红楼梦》,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所作,后四十回为高鹗、或者再加上程伟元所补。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史上最负盛名的著作,红楼梦的结局一直是读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由于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相比,文学性、艺术性、思想上都相差甚远,历史上便有了诸多红楼梦结局的续书。


红楼梦的续书从最早最早乾隆时期的高鹗程伟元版,已有续作近百种,内容五花八门。


从前八十回的文本中,尤其是从脂批批文、不同版本间的对比上看,后四十回原稿的大体情节可以推断出来。目前中国学者刘心武便做过此种尝试,出版《刘心武续红楼梦》一书。然而学界对此分歧颇大,褒贬不一。


当代《红楼梦》续书较著名者有两部:1984年出版的张之续写的30回《红楼梦新补》和1997年出版的周玉清续了39回的“曹周本”。续书大多无法写出够水准的诗词曲赋,与原著的水准有天壤之别。且因新出续书创作者和曹雪芹所处时代差距越来越大,所以续书表现的文化背景,语言特色都无法近原著。且续书常常加入续作者的幻想,也是无法贴近原著的重要原因。且绝大多数续书水准较低,文学性、内容与程高版相差较大,更不论与原著了。


2008年网路上曾出现一个所谓“癸酉本”伪造的后28回古本,有糊涂人士认为但此本的回目和最后一回描写“情榜”的文字水准很高,极似曹雪芹的手笔,民间可能存在一个包含后28回回目的残本。[24]2011年2月,《刘心武续红楼梦》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并且引发热议,谈论人群大致分为两派:一派质疑刘心武续写的权威性,力保名著不被“玷污”;另一派则期待尽早看到有别于以往的“红楼后二十八回”。



评价



魯迅


鲁迅在1924年出版了专著《中国小说史略》,其中评价《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25]


《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在我的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证成多所爱者当大苦恼,因为世上,不幸人多。惟憎人者,幸灾乐祸,于一生中,得小欢喜少有罣碍。然而憎人却不过是爱人者的败亡的逃路,与宝玉之终于出家,同一小器。但在作《红楼梦》时的思想,大约也止能如此;即使出于续作,想来未必与作者本意大相悬殊。惟被了大红猩猩毡斗篷来拜他的父亲,却令人觉得诧异。 ——《集外集拾遗补编•<绛洞花主>小引》


看《红楼梦》,觉得贾府上是言论颇不自由的地方。焦大以奴才的身分,仗着酒醉,从主子骂起,直到别的一切奴才,说只有两个石狮子干净。结果怎样呢?结果是主子深恶,奴才痛嫉,给他塞了一嘴马粪。其实是,焦大的骂,并非要打倒贾府,倒是要贾府好,不过说主奴如此,贾府就要弄不下去罢了。然而得到的报酬是马粪。所以这焦大,实在是贾府的屈原,假使他能做文章,我想,恐怕也会有一篇《离骚》之类。 ——《伪自由书》


才子原是多愁多病,要闻鸡生气,见月伤心的。一到上海,又遇见了婊子。去嫖的时候,可以叫十个二十个的年青姑娘聚集在一处,样子很有些象《红楼梦》,于是他就觉得自己好象贾宝玉;自己是才子,那么婊子当然是佳人,于是才子佳人的书就产生了。 ——《上海文艺之一瞥》



关于后四十回的成败


(高鹗)补《红楼梦》当在乾隆辛亥时,未成进士,“闲且惫矣”,故于雪芹萧条之感,偶或相通。然心志未灰,则与所谓“暮年之人,贫病交攻,渐渐的露出那下世光景来”(戚本第一回)者又绝异。是以续书虽亦悲凉,而贾氏终于“兰桂齐芳”,家业复起,殊不类茫茫白地,真成干净者矣。



关于书的主题


殆胡适作考证,乃较然彰明,知曹雪芹实生于荣华,终于苓落,半生经历,绝似“石头”,著书西郊,未就而没…… ——《清之人情小说》


由此可知《红楼梦》一书,说是大部分为作者自叙,实是最为可信的一说。 ——《清小说之四派及其末流》



衍生作品



影视



据《红楼梦》改编的影视剧非常之多,中国红学会认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作品为1944年周旋主演的电影版《红楼梦》、1962年徐玉蘭、王文娟主演的越剧电影《红楼梦》、1987年央视版电视剧《红楼梦》、1989年北影版电影《红楼梦》和2010年的《新版红楼梦》[26]


  • 在中国大陆,最受欢迎的《红楼梦》改编影视作品是1987年央视版电视剧《红楼梦》,该剧由多位文艺界泰斗担任顾问,且专门建造正定荣国府、北京大观园作为拍摄基地,从开始酝酿到拍摄完成、播出,前后共花费了5年多的时间,相对完整地展现了曹雪芹原著的全貌。该剧艺术水准极高,已故著名红学家周汝昌评价它是“首尾全龙第一功”[27]

  • 台湾华视制作的1996版《红楼梦》最大的优势是它73集的容量,全剧于上海大观园拍摄。八十回之后的剧本并非改编自高鹗版本,而是参考脂砚斋评点本、旧时真本等改编而成。


  • 北京电视台于2008年到2009年拍摄的《新版红楼梦》投资高达1.18亿元,但此剧从开拍初始就伴随许多争议和批评[28][29]


现代舞


  • 《红楼梦》云门舞集十周年纪念舞码,林怀民于1983年编舞,2005年春季封箱演出。与其他表演方式最大的差别在于:《红楼梦》现代舞中并无强调十二钗的角色,而由舞者的服装让观众自由想象,并藉舞台的布景和灯光产生春夏秋冬四季交替,表现大观园由盛而衰的历程。该出舞剧于2005年3月25日到4月3日在台湾台北国家戏剧院四度上演,也是封箱演出。


戏曲


清末,小說第23回「黛玉葬花」改編為京劇。民國初年,名演員梅蘭芳和歐陽予倩重新編演此劇,使「黛玉葬花」故事燴炙人口。[30]




  • 越剧《红楼梦》


  • 黄梅戏《红楼梦》


  • 昆曲《红楼梦》、《晴雯》


  • 京剧《黛玉葬花》、《晴雯撕扇》、《晴雯補裘》、《寶蟾送酒》、《红樓二尤》、《尤三姐》、《王熙鳳大鬧寧國府》、《探春》


  • 粤剧《红楼梦》。徐若呆版原為新聲劇團編 (上、下)集,唐涤生再為仙鳳鳴劇團編撰,葉紹德後又為雛鳳鳴劇團改編。

  • 台视杨丽花歌仔戏红楼梦


1989年播映。1989年版由杨丽花演贾宝玉,许秀年演林黛玉,青蓉演薛宝钗,高玉珊演王熙凤。



戲剧




  • 歌剧《红楼梦》,由朝鲜血海歌剧团创作。


  • 舞台劇《賈寶玉》,非常林奕華創作,2011年。



文学作品



  • 林语堂的英文小说《京华烟云》可以说是《红楼梦》的现代版,基本情节都是取材于《红楼梦》,但人物和背景是20世纪初的北平。


  • 张恨水在1920年代中耗时六年完成的小说《金粉世家》,曾被评为“颇似取径《红楼梦》,可曰新红楼梦”(《金粉世家》原序)。这部小说描写民国年代的总理兼银行总董事金铨一家由富甲天下到一贫如洗的兴衰史,其中又以金铨的七公子金燕西与贫家女子冷清秋从追求到结婚到相厌为主线,在叙事手法和故事结构上,都与《红楼梦》有相似之处。


  • 高阳曾致力红学考据工作,并以他的观点撰写考据文章与相关小说。考据文章结集有《高阳说曹雪芹》《高阳说红楼梦》等,相关小说有《红楼梦断》系列(《秣陵春》《茂陵秋》《五陵游》《延陵剑》)《曹雪芹别传》《三春爭及初春景》《大野龙蛇》等。


绘画


  • 故宫的长春宫,整个院子四面游廊的壁画,都是画的《红楼梦》题材。

  • 故宫博物院并收藏有《红楼梦十二金钗图》。


  •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古画录》,全面梳理汇集了红楼古画,收有数十版本近500幅精彩的红楼古画。


小人书


1982-1984年出版《红楼梦》小人书,全套16本,分别由不同画家完成,封面为著名画家戴敦邦之作,现已成为收藏品。



游戏


1998年,台灣智冠科技發行由七彩狼工作室所製作的DOS版成人向戀愛遊戲《紅樓夢之十二金釵》,2001年發行Windows典藏版。玩家扮演賈寶玉,透過在大觀園中的劇情發展以及平日的養成培育,可攻略黛玉、寶釵、湘雲、迎春、李紈、妙玉、襲人等女性角色,最終有二十餘種結局。


2009年春初,北京娱乐通制作了一款根据《红楼梦》改编的恋爱冒险游戏。玩家将扮演名为神瑛侍者的神仙,在遭遇妖魔攻击后魂魄被打散,转世成为贾宝玉。在大观园内与林黛玉、薛宝钗等众姐妹们一起成长与生活中,主角凭借着残留在脑海中依稀模糊的印象,不断追寻着自己作为神瑛侍者的记忆,故事从此拉开帷幕。除了钗黛之外、袭人、晴雯、王熙凤等约60个耳熟能详的人物都将出现在游戏之中。


脚本由香港脚本作家莫妮芙(Moref)撰写、主美由动漫插画家白婕担任。游戏程序由《仙剑客栈》主程胡颖卓设计。《吉祥三宝》音乐制作人秦万民为游戏制作了3首歌曲和32首背景音乐。特邀正大国际的青年歌手曲泉丞为本游戏创作并演唱了一首插曲《梦红楼》。



有聲書



  • 蔣勳《細說紅樓夢有聲書》,耕心藝術出版


纪念


1984年到1989年间,为了拍摄《红楼梦》电视剧,而在北京兴建了北京大观园,在河北正定兴建了荣国府。上海大观园也于1988年建成。


爱神星上有两座环形山分别以书中的人物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名字命名。



译本


至2017年超過150種不同篇幅文字版本,共40種120回全译本以20多种文字(日文、朝鮮文、越南文、緬甸文、俄文、捷克文、英文、法文、西班牙文等)寫成;其中馬來文為最新全譯本。[31][32][33]



韓譯本


  • 樂善齋本全譯《紅樓夢》,余117冊,1884年,或為李鍾泰主導翻譯,世界最早全譯本。[34][35]


  • 李周洪译,《紅樓夢》,1969,全譯本共5冊,汉城乙酉文化社出版,漢城(今首爾)。[36]


  • 延边大学红楼梦翻译小组,《紅樓夢》,1978-1980,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延邊[34]


  • 外文出版社翻译组,《紅樓夢》,1978-1982,北京外文出版社出版,北京[34]

  • 禹玄民譯,《新譯紅樓夢》,1982,全譯本共6冊,汉城「瑞文文库」285 一290, 瑞文堂出版,漢城。[36]

  • 李仲泰等譯,《紅樓夢》,1988,全譯本共15冊,亞細亞文化社出版,漢城。[36]



日譯本




  • 幸田露伴・平岡龍城合譯「国訳紅楼夢」(《国訳漢文大成》第14~16巻,国民文庫刊行会),1920-1922。第一个80回全譯本。


  • 飯塚朗譯「紅楼夢」(《世界文学全集》第11・12・13卷,集英社),1979-1980。


  • 松枝茂夫譯「紅楼夢」(岩波文庫),全12卷,1972-1985。 


  • 伊藤漱平譯「紅楼夢」(平凡社),全12卷,1996-1997。


  • 井波陵一譯「新訳 紅楼夢」(岩波書店),全7卷,2013-2014。



俄译本


  • Цао Сюэ-цинь. "Сон в красном тереме", М.,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1958. Перевод Панасюка.


英译本


  • Cao Xueqin, Gao E: The Story of the Stone. London, U.K.: Penguin 1973-1986.


霍克思译前八十回、闵福德译后四十回


  • Cao Xue Qin: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New York, U.S.A.: Penguin Group 1996. ISBN 0-14-600176-1


  •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Beijing, China: Foreign Language Press,三卷, 1978-80.



杨宪益、戴乃迭合译


  • Translation by Rev Bramwell Bonsall香港大学图书馆数码化项目


法译本


  • CAO XUEQIN, Le rêve dans le pavillon rouge;Gallimard, Paris 1981 ISBN 2-07-011021-4


李治华译、铎尔孟校


德译本



  • 弗兰兹·库恩:Der Traum der roten Kammer. Aus dem Chinesischen von Franz Kuhn. Frankfurt a.M. 1995 ISBN 3-458-33472-6


馬來譯本


  • 馬大中文系畢業生協會(PERJATI)、馬來人寫作基金會(Yayasan Karyawan)合譯;孫彥莊、許文榮(皆為馬來西亞華人)統籌;馬來西亞國家語文局英语Dewan Bahasa dan Pustaka出版,吉隆坡:Mimpi di Mahligai Merah,全譯本共六冊,2007-2017,首部全譯本。[32][37]


参考资料





  1. ^ 裕瑞《枣窗闲笔》:「旧有《风月宝鉴》一书,又名《石头记》,曾见抄本卷额,本本有其脂砚斋所批语,引其当年事甚确,易其名曰《红楼梦》。」


  2. ^ 1959年12月27日胡適在臺灣圖書館做演講《找書的快樂》,回憶道:“乾隆五十六年的活字版排出了一百廿回的初版本,書前有程、高二人的序文說:‘世人都想看到《紅樓夢》的全本,前八十回中黛玉未死,寶玉未娶,大家極想知道這本書的結局如何?但卻無人找到全的《紅樓夢》。近因程、高二人在一賣糖攤子上發現有一大卷舊書,細看之下,竟是世人遍尋無著的《紅樓夢》後四十回,因此特加校訂與前八十回一並刊出。’可是天下這樣巧的事很少,所以我猜想序文中的說法不可靠。”(《胡適紅樓夢研究論述全編》第255頁)


  3. ^ 可参阅赵建忠〈程刻本后四十回作者的探寻轨迹〉《呼兰师专学报》(2001,第1期)。


  4. ^ 唐德剛:《書緣與人緣》(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頁172。


  5. ^ 1959年12月27日胡適在臺灣圖書館做演講《找書的快樂》,回憶道:“乾隆五十六年的活字版排出了一百廿回的初版本,書前有程、高二人的序文說:‘世人都想看到《紅樓夢》的全本,前八十回中黛玉未死,寶玉未娶,大家極想知道這本書的結局如何?但卻無人找到全的《紅樓夢》。近因程、高二人在一賣糖攤子上發現有一大卷舊書,細看之下,竟是世人遍尋無著的《紅樓夢》後四十回,因此特加校訂與前八十回一並刊出。’可是天下這樣巧的事很少,所以我猜想序文中的說法不可靠。”(《胡適紅樓夢研究論述全編》第255頁)


  6. ^ 《高陽說曹雪芹》,作者是谁数学证明,新浪网2004年5月8日。


  7. ^ 周汝昌:《周汝昌梦解红楼》,316页。


  8. ^ 旧时真本红楼梦


  9. ^ 余英時:《紅樓夢的兩個世界》,頁35-59。


  10. ^ 注:程高本,也就是前八十回遭高鹗等人大量删改的通行本系统之内容为,补天顽石化为神瑛侍者,神瑛侍者投胎为“贾宝玉和他身上的通灵宝玉”。其他较接近原著的许多手抄本系统,其内容为神瑛侍者投胎为贾宝玉,补天顽石化为其身上的通灵宝玉。神瑛侍者(贾宝玉)是负责守护通灵宝玉的。


  11. ^ 唐德剛:《書緣與人緣》(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頁157。


  12. ^ 一派紅學家認為回目有「因麒麟伏白首双星」,脂批有“后数十回若兰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暗示与才貌双全的卫若兰白首偕老,不再像幼年那样坎坷。另有一派红学家推测,作者原著会写到湘云与宝玉结合的情节,因此有「金麒麟伏白首双星」一回。警幻曲中有“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而金麒麟當時是寶玉所持有。也有一派红学家认为,脂批“若兰射圃”的情节并不意味着史湘云与卫若兰将共度余生,因为前八十回中史湘云已经许配某官宦人家,故警幻曲中所指可能是此位未婚夫后遭变故,两人未能成婚。而金麒麟一段,考虑到拥有金麒麟的实际上是贾宝玉与史湘云两人,故有可能是史湘云与贾宝玉在家族败落之后结为夫妇,相依为命。尚有一派红学家则觉得:金麒麟虽然代表姻缘,但作者叙事,喜爱描写命运已定但当事人都难以逆料,像史湘云、妙玉等人,只要对宝玉“心里一动”,作者就不会安排嫁给宝玉的。所以像袭人由宝玉取得红汗巾却嫁与蒋玉菡。宝玉曾拥有金麒麟也不代表就一定是这桩姻缘的男主角。


  13. ^ 馮其庸,李希凡. 紅樓夢大辭典(增訂本). 北京: 文化藝術出版社. 2010年: 405–410页. ISBN 9787503941016. 


  14. ^ 北师大《红楼梦》抄本研究又有新进展


  15. ^ 余英時:《紅樓夢的兩個世界》,頁2。


  16. ^ 余英時:《紅樓夢的兩個世界》,頁8-12。


  17. ^ 再谈《红楼梦》作者之谜


  18. ^ 開封政協-《紅樓夢》原作者是鄭成功之孫鄭克塽?


  19. ^ 余英時:《紅樓夢的兩個世界》,頁2-3、10、36。


  20. ^ 俞平伯:〈讀紅樓夢隨筆〉,載《紅樓夢研究專刊》第一輯,頁105。


  21. ^ 李希凡:《曹雪芹和他的紅樓夢》(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頁10。


  22. ^ 余英時:《紅樓夢的兩個世界》,頁14-16。


  23. ^ 余英時:《紅樓夢的兩個世界》,頁27-33。


  24. ^ 《癸酉本石头记》后28回,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3月 ISBN:9787510827310


  25. ^ 鲁迅谈《红楼梦》. 红楼梦世界 (中文(中国大陆)‎). 


  26. ^ 中国红学会成立30周年新版本《红楼梦》备受关注2010年8月4日


  27. ^ 87版《红楼梦》——让艺术之梦永不腐朽(赵凤兰)2017年6月28日


  28. ^ 网友签名反对重拍红楼梦认为陈晓旭无人能取代2007年5月23日


  29. ^ 新版红楼梦骂声不绝2010年8月2日


  30. ^ 余英時:《紅樓夢的兩個世界》,頁46。


  31. ^ 《红楼梦》外文译本目录. 百年紅樓夢. [2018年8月25日]. 


  32. ^ 32.032.1 納吉:馬來文《紅樓夢》 出版·中巫文明昇華. 星洲網. 2017年9月29日 [2018年8月25日]. 


  33. ^ 《红楼梦》国际传播的历史与现状. 中國作家網. 2017年9月11日 [2018年8月25日]. 


  34. ^ 34.034.134.2 《红楼梦》在韩国. 國際中心. 2008年8月1日 [2018年8月25日]. 


  35. ^ 〈誤譯還是誤讀? - 試論樂善齋本《紅樓夢》中「玫瑰」的名字〉"Mistranslation or Misreading? -The Name of the ‘Rose’ in the Naksunjae Translation of The Dream of Red Chamber".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2018年8月25日]. 


  36. ^ 36.036.136.2 《红楼梦》在朝鲜. 百年紅樓夢. [2018年8月25日]. 


  37. ^ Classic China novel now in Bahasa Malaysia. Star Online. 2017年9月29日 [2018年8月25日]. 




参考书目


.mw-parser-output .refbegin{font-size:90%;margin-bottom:0.5em}.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st-style-type:none;margin-left:0}.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dl>dd{margin-left:0;padding-left:3.2em;text-indent:-3.2em;list-style:none}.mw-parser-output .refbegin-100{font-size:100%}



  • 胡适《红楼梦考证》


  • 俞平伯《红楼梦辩》,1923年(《红楼梦研究》,1952年)


  • 张爱玲《红楼梦魇》


  • 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导论》,1968年


  • 林冠夫《论王府本与戚序本》,《文艺研究》1979--2


  • 冯其庸《论庚辰本》


  • 蔡义江《红楼梦是怎样写成的》,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10月


  • 周汝昌《红楼梦新证》,华艺出版社,1998年8月


  • 刘梦溪《红楼梦与百年中国》,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


  • 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团结出版社,1995年10月


  • 土默热《土默热红学——创作真相与作品真谛新探》,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 王蒙《红楼启示录》,三联书店,1997年10月


  • 周汝昌《红楼十二层》,书海出版社,2005年1月


  • 蔡义江《蔡义江解读红楼》,漓江出版社,2005年5月


  • 俞平伯《红楼心解》,浙江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 刘心武《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第一部》,东方出版社,2005年8月


  • 林冠夫《红楼诗话》,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10月


  • 刘心武《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第二部》,东方出版社,2005年11月


  • 刘心武《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第三部》,东方出版社,2007年7月


  • 刘心武《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第四部》,东方出版社,2007年11月


  • 刘心武《刘心武续〈红楼梦〉》,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




研究書目




  • 胡適:《胡適紅樓夢研究論述全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 余英時:《紅樓夢的兩個世界》(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 吳世昌:《紅樓夢探源外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 宋淇:《紅樓夢識要》(北京:中國書店,2000)。

  • 余國藩著,李奭學譯:《紅樓夢、西游記及其他》(北京:三聯書店,2006)。

  • 余國藩著,李奭學譯:《重讀石頭記:《紅樓夢》裏的情欲與虛構》(台北: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 周策縱:《紅樓夢案——周策縱論紅樓夢》(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

  • 刘广定:〈从“传诗”探《红楼梦》的成书经过〉。

  • 黃一農:〈《红楼梦》中“借省亲事写南巡”新考〉。

  • 黄一农:〈从纳兰氏四姊妹的婚姻析探《红楼梦》的本事〉。

  • 浦安迪:〈红楼梦原稿为百回本的设说〉。

  • 周建渝:〈《石頭記》的敘述層次及其功能與意義〉。

  • 周建渝:〈“文本互涉”视野中的《石头记》〉。

  • 余國藩:〈閱讀「紅樓夢」(上) 〉。

  • 余國藩:〈閱讀「紅樓夢」(下) 〉。

  • 朱崇儀:〈無法回歸原點:重讀《紅樓夢》之「前序」與「後跋」〉。

  • 廖咸浩:〈警幻與覺迷——《紅樓夢》與遺民情懷〉。

  • 陈炳良:〈《红楼梦》中的神话和心理〉。

  • 蕭馳:〈從「才子佳人」到《紅樓夢》:文人小說與抒情詩傳統的一段情結〉。

  • 蕭馳:〈從互文關係論《石頭記》的悖論敘事主題〉。

  • 應磊:〈“劫”遭逢现代计时器:《红楼梦》的时间意识与焦虑内核〉。

  • 叶嘉莹:〈漫谈《红楼梦》中的诗词〉。

  • 王润华:〈《红楼梦》中的现代诗〉。

  • 合山究:〈《红楼梦》的女性崇拜思想及其源流〉。

  • 合山究:〈《红楼梦》与花〉。

  • 黃一農:〈《红楼梦》早期读者间之亲属关系辨误〉。

  • 黃一農:〈清代传禁《红楼梦》之人脉网络:从赵烈文日记谈起〉。

  • 浦安迪:〈晚清儒教与张新之批本《红楼梦》〉。

  • 刘广定:〈己卯本与蒙府本后四十回抄成时期考〉。

  • 刘广定:〈谈戚序本第六十七回〉。

  • 伊藤漱平:〈程伟元刊《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小考(上)〉。

  • 伊藤漱平:〈程伟元刊《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小考(下)〉。



外部链接


















维基文库标志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 红楼梦(简体版)在线阅读

  • 台湾,元智大学,中国语文学系罗凤珠老师主持的「红楼梦网路教学研究资料中心」(繁体中文网站)

  • 红楼大观(简体、繁体网站),红楼梦全文检索,影印本,红楼梦论坛等

  • 红楼梦(繁体版)在线阅读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Lambaréné

維納斯堡 (華盛頓州)

Mononymous p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