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尔什维克
系列条目 |
马克思列宁主义 |
---|
概念
|
变种
|
人物
|
著作
|
历史
|
相关主题
|
|
布尔什维克(俄语:большевик),旧译布尔塞维克,在俄语中意为“多数派”,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的一个派别。布尔什维克派的领袖人物列宁认为,社会民主工党应该建立一个以少数“职业革命家”为核心、多数党员对其绝对服从的组织模式,即民主集中制。遭到了党内另一派的质疑和反对。1903年在布鲁塞尔和伦敦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布尔什维克派与党内的另一派孟什维克因意见不合最终分道扬镳。在《火星报》编辑部领导层选举时,由于布尔什维克人数多于对方,因此以俄语“多数派”得名。1917年,布尔什维克通过十月革命以暴力夺取了俄国政权,最终在日后成为苏联共产党。虽然布尔什维克在俄语当中的意思是多数派,但是直到1917年十月革命的时候,布尔什维克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当中实际上一直是少数。
目录
1 名字起源
2 两派分裂
3 历史
3.1 1903–1905
4 简史
5 参考文献
6 参见
名字起源
布尔什维克在俄语中意为“多数派”,孟什维克在俄语中意为“少数派”。实际上在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大部分时间里,以列宁为首的派别都处于少数的地位,反对派马尔托夫的条文则以28票赞成、22票反对和1票弃权最终获胜通过。而在大会闭幕不久后的第27次会议中,由于“崩得”与经济派代表的退出,列宁派以24:20居微弱多数,故从此被称为“多数派”(布尔什维克)。[1]
两派分裂
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中,列宁提出效仿民意党,建立一套围绕少数“职业革命家”为核心、党员对核心高度服从的集权化的组织模式,即民主集中制。并认为党员应严密组织化,人数应受到限制,“凡承认党纲、在物质上支持党并亲自参加党的一个组织的人,才可以作为党员”。认为普通的支持者必须排除于党外。而列宁的老友兼同学马尔托夫反对列宁的观点,坚持以第二国际为建党模式,主张把一切愿意入党的人全部吸收进来,并认为党员并不需要高度集中化组织化,只需“经常亲自协助党”就行了。列宁的民主集中制也同样受到罗莎·卢森堡和托洛茨基等人的质疑,后者严厉地批评列宁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而是“雅各宾俱乐部分子”,是“新的罗伯斯庇尔”。起初两派的争执尚未达到不可调和的程度。但在《火星报》编委会选举中,列宁要求裁减编委的人数以削减马尔托夫支持者比例,引起后者的不满和退出编辑社,最终使两派逐渐走向分裂。[2]
历史
1903–1905
两派的人员组成处于不稳定状态,经常有重要的成员转换派别。原本支持布尔什维克的“俄国马克思主义之父”普列汉诺夫,在1904年后转而支持孟什维克的观点。而早先拥护孟什维克的托洛茨基,则在1904年9月共同反对自由派时,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派达成和解并结盟。而托洛茨基个人始终以“中立的社会民主党人”自称。1905年4月,布尔什维克在伦敦召开了只有布尔什维克派参加的会议,布党称之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而孟什维克也独立召开了自己的会议,两派正式走向分裂。
布尔什维克派在1905年俄国革命中仅仅扮演了次要角色,以托洛茨基为领袖的圣彼得堡苏维埃工人代表中孟什维克居多,布党只有少数。相反的是在莫斯科苏维埃中,布党则占据了支配地位。
简史
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中,由于列宁提出实行所谓民主集中制,导致社民党于会后发生实质性分裂为孟什维克和布尔什维克。
1905年俄国革命後,布爾什維克實際上是少數,直到1917年9月十月革命大规模清洗多数派孟什维克后才重新成為多數。
1912年,第六次会议上,把孟什维克驱逐出党后,布尔什维克成为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
1917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正式成立。
1918年,改称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简称俄共(布);
1925年,改称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简称联共(布);
1952年,改称苏联共产党,简称苏共。
1991年8月,八一九事件后苏共解散,由各加盟共和国境内的共产党继承遗产。
参考文献
^ 金雁:“孟什维克”的新话题
^ See Israel Getzler. Martov: A Political Biography of a Russian Social Democra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first edition 1967), ISBN 0-521-52602-7 p.78
参见
- 孟什维克
- 十月革命
- 苏联共产党
- 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