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筹海图编》卷一浙江沿海山沙图局部,示浙江台州府周边的卫所城市。
衛所制 為明朝的最主要軍事制度,為明太祖所創立,其構想來自於隋唐時代的府兵制。[1]
明政權在與元朝及元末群雄爭戰期間,軍制不定。其按照軍隊的來源區分,有諸將原有之兵(即所謂從征 ),有元兵及群雄敗兵歸附成軍,有獲罪而謫發的罪人成軍,而最主要的來源則是由戶籍中抽丁成軍,稱為籍選 ,亦即垛集軍 。垛集法传承自元代的正軍、貼户制[2] ,為按人口一家五丁或三丁抽一之原則所徵之兵[3] 。除此之外尚有簡拔、投充及收集等其他軍制方式;明朝中期以後又有強使民為軍 [來源請求] 的方式,不過都屬於少數;就有明一朝而言,衛所制 是明朝廷最主要的軍制。
目录
1 衛所的設立及軍戶制度
2 軍戶負擔和生活
3 衰弱
4 清初衛所
5 参考文献
6 参见
衛所的設立及軍戶制度
前元朝户部尚书张昶於大明中書省參知政事任內[4] 最早提出衛所[5] [6] 。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在全國的各軍事要地,設立軍衛[7] 。一郡者設所,連郡者設衛。大約以五千六百人為一衛,千一百二十人為千戶所,百十有二人為百戶所。所設總旗二,小旗十,大小聯比成軍[8] [9] ,其下依序有千戶所、百戶所、總旗及小旗等單位,各衛所都隸屬於五軍都督府,亦隸屬於兵部,有事調發從征,無事則還歸衛所。此法的實行,須有一套能保障軍隊數目的戶籍制度配合,來維持衛所制的運行。
明代的卫所兵制,實乃吸取中國历史屯田经验,参照唐朝“府兵制”创建的,一种“寓兵于农”[10] ,守屯结合的建军制度。明太祖誇口說:“吾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11]
軍戶即戶籍種類屬軍籍之戶,初期的來源有二,一是元代原本的軍戶,二是現役軍人之戶,這在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黃冊編造之後更加以確立。軍戶為世襲,且管理頗嚴格,除籍十分困難,大致上除非丁盡戶絕、家中有人成為高官或是皇帝敕免,是無法除軍籍的。儘管如此,日久軍戶仍日漸減少,庞尚鹏主张:“清查隐占,均平粮额,开垦抛荒最为目前急务”[12] ,因此後來有使因犯罪而充軍者入軍籍之方法,被稱作恩軍 或長生軍 。
元代禁衛軍制,每三軍戶擇一丁正軍,其他兩戶的丁男稱作「餘丁」或「軍餘」,餘丁平時與軍餘狩獵、遊牧,戰時與正軍出征,明朝則改為耕種軍屯田,日久軍官累功策封頗多,所領祿田多由兵丁耕種,原設計支撐戰時軍糧的軍屯產出,都拿來發放世襲軍官俸祿,軍戶役男屯田勤務,日益沉重,相對其他四民丁役,不謂不重。
《明史》〈兵志〉:「明以武功定天下,革元舊制,自京師達於郡縣,皆立衛所,外統之都司[13] ,內統於五軍都督府,而十三衛為天子親軍者不與焉。征伐,則命將充總兵官,調衛所軍領之。既旋,則將上所佩印,官軍皆回衛所。蓋得唐府兵遺意」[14]
軍戶負擔和生活
明代對於民戶“三十稅一(相當於3.33%)”的低稅負社會,完全建立在對於軍戶勞動力的剝削之上,原因是軍戶以自身勞動力承擔了幾乎全部的軍隊養護消耗。建文及永樂削藩之後,洪武年間建立的作為配套措施的“藩王及公侯監軍制度”被破壞,新制度一直未完善,軍戶負擔益重、生活水平愈加低落。軍戶的主要義務,包括出一丁男赴衛所作正軍 ,正軍以外的子弟稱作餘丁 或軍餘 ,至少要出一名餘丁隨行正軍赴衛所,以給養其生活。由於軍戶承擔了義務兵役以及給養正軍的勞役,故得由國家授予田地,且免除正軍、在營餘丁及在原籍一丁的差役,以保障軍戶生活並供給正軍。然而沒有充分的監督,導致軍戶權益日益被侵犯,負擔沉重、生活困苦。正軍赴衛所的發派地點,多以距離原籍地遙遠且分散的方式,以防止逃兵,但長途的跋涉加上水土不服,給役卒帶來不少額外的消費及病痛之苦。正軍服役於衛所,必須帶妻同行,以安定生活並生兒育女,每一軍人有房屋、田地,每月有固定的月糧,武器由國家雇傭工匠生產;但實際情形則常分配不足,只有行軍時發給口糧,衣裝仍須自備。軍士在營,分成守備和屯田二種義務,比例不定、按時輪流,屯田者須固定上交糧食以供給守備軍及官吏,其目標在養兵而不耗國家財力。但明宣宗以後,卫所官侵占军屯田地、私役军士耕种之事,已經常发生[15] ,該目標變得難以達到、軍戶制也失去了公正性和有效性[16] 。
一般正軍身死,即以戶中壯丁補充,但由於軍人生活困苦,逃兵甚多,洪武初年即有逃兵,至洪武三年十一月,逃亡者计47,986人[17] ,因此有根補 、勾補 等方法。“根補”即抓回逃軍,“勾補”則由其戶中以丁補,但此舉既擾民又擾官,縣裡承擔追捕的任務、增加了公務負擔,亦有軍官藉此貪污、為害鄉里,而且逃兵數量有增無減。正统三年(1438年),逃亡官军竟达1,633,664人[18] ;此時明朝廷開始有募兵之舉。[19] 正德十四年吏部尚书王琼上疏:“天下都司卫所每岁差去勾军官旗不下一万六七千名,计所勾之军,百无一二到卫。有自洪武、永乐年间差出,到今三十余年,在外娶妻生子,住成家业,通同军户,窝藏不回。”[20] 嘉靖八年,桂萼公布天下兵籍,仅有兵士九十七万。軍士的逃亡,除生活上的因素外,與其社會地位的低落亦有關[21] ,明初因需要武力,故較重視軍人,其後承平日久,武力不再重要,軍人地位就大為降低,加上以罪犯充軍,使得軍人的形象更為低下。嘉靖年间,有些衛所逃亡军士达到在籍军士70%左右。[22] 至16世纪初,一些卫所的逃亡军士已达其总数的80%,许多边地驻军只剩下一半。[23]
嘉靖时期,边患严重,急需兵力,朝廷改採募兵制。[24] 募兵不同于卫所军,不世袭,来去相对自由。但由於募兵制破壞了早期衛守制“兵帥分離”的構想,內閣必須将兵权下放於將領,明朝廷無法完全掌控募兵制制度下的兵權,尤以戚继光的“戚家军”更为有名,有利于鞏固中央集权的國家軍隊形制逐漸转变成为了分散中央集權、軍隊從屬于個別軍官的子弟兵勢力。
衰弱
衛所制代有世兵制及屯兵性質,指揮使以下世襲,日久則軍官、將官眾多,底層軍戶無論生活壓力,或戰事兵役皆遭遇壓迫,終難避免歷代兵制的輪迴。明初舉國衛軍270萬,不費百姓一粒米,但最終仍如王船山評斷府兵制之言:「府兵者猶之無兵也。」
清初衛所
因衛所並非單純的軍事組織,也同時是地方行政組織,在明末两京十三行省過渡到清初的十八行省期間,衛所才陸續被淘汰。
参考文献
引用
^ 陳文石《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48本第2分,1977年《明代衛所的軍》
^ 于志嘉《明代軍户世襲制度》台北學生書局1987年
^ 林天蔚
^ 《明太祖实录》卷九九《刘基传》 昶有才辯,知識明敏,熟於前代典故,凡國家建置制度,多出昶手,裁決如流,事無停滯。
^ 罗梅因·戴乐:《卫所制度在元代的起源》,第23—24页
^ 黄仁宇:《明代的税收与败政》,第287—288页。
^ 《明史》卷一百二十八《刘基传》载:“太祖即皇帝位,基奏立军卫法。”《明史》(卷90):“初,洪武二十六年定天下都司衞所,共計都司十有七,留守司一,內外衞三百二十九,守禦千戶所六十五。及成祖在位二十餘年,多所增改。其後措置不一,今區別其名於左,以資考鏡。”
^ 《明史》“卷九○.兵二.衛所”
^ 佘一元编《山海关志》:“明初建关,设一卫、十千户所,领军万人,以侯伯统之。”
^ 《明史》卷五十三《食货志一》
^ 《续文献通考》卷一二二
^ 王毓铨在《明代的军屯》道,“开种抛荒屯田,给开种者永为己业,从嘉靖以后几乎成了救止屯军逃亡,屯田抛荒的最重要的方法。”
^ [京師以外,內地各省及邊境的衛所皆統於都指揮使司,簡稱都司
]
^ [《明史》〈卷八九.兵一〉]
^ 正统六年(1441),尚书王骥奏称,贵州二十卫所屯田、池塘共九十五万七千六百余亩“良田为官豪所占”,“贫穷军士无寸地可耕”。正统九年(1444),大宁都司官军都指挥佥事田礼等“侵占屯地四千一百二十七顷有奇,递年不输子粒”。弘治年間,陕西榆林地区管屯官,“侵夺屯田,隐占为业,祖孙相继,盘踞自如,凡应纳屯粮,悉置诸度外,其余官舍,彼此效尤,用强霸耕,不纳子粒,往往均摊于诸卫,或捐月粮扣补,或变家产包赔”,“富豪者种无粮之地,贫弱者输无地之粮”。
^ 《明宣宗实录》卷七十六
^ 《明太祖实录》卷五十九
^ 叶盛:《水东日记》卷二二《府卫官旗军人数》,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19页。
^ 《明史·兵志》载:“正统二年,始募所在军余、民壮愿自效者,陕西得四千二百人。”
^ 张萱《西园闻见录》卷六十四
^ 利玛窦:《16世纪的中国》:“在这个国家中,也许没有哪个阶层比这些士兵更为卑贱和懒散了……平时,他们抬轿、喂马,像奴仆一样受人役使。”,第89—90页。
^ 郑若曾《筹海图编》卷三《广东兵防官考》
^ 清水泰次:《明代的流民与流贼》,第217页。
^ 《明史·兵志》载:“正统二年,始募所在军余、民壮愿自效者,陕西得四千二百人。”范莱《两浙海防类考续编》卷二载:浙江有戎行39总,其中募兵有27总,占69.2%。
书籍
.mw-parser-output .refbegin{font-size:90%;margin-bottom:0.5em}.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st-style-type:none;margin-left:0}.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dl>dd{margin-left:0;padding-left:3.2em;text-indent:-3.2em;list-style:none}.mw-parser-output .refbegin-100{font-size:100%}
陳文石〈明代衛所的兵〉,《史語所集刊》,48:2(1977),頁177-203。
参见
明朝都司卫所列表
都指挥使司
军家话
明朝兵制
于志嘉:〈犬牙相制──以明清時代的潼關衛為例〉。
明朝歷史
前期
元末民变 · 红巾军起义(韩山童被杀、韩林儿起义、徐寿辉起义、郭子兴起义、张士诚起事) · 二十四将 · 三打集庆 · 统一江南(灭陈友谅、洪都保卫战、鄱陽湖之戰 · 灭张士诚 · 灭方国珍 · 平定闽、广) · 北伐和统一(徐达北伐、洪武北伐、攻取河南和山东、攻克河北和上都、平定山西与收复甘肃、平定云南、平定四川、收回燕雲十六州、平定辽东、金山之戰、捕魚兒海之戰) · 进军西藏(烏思藏行都指揮使司、朵甘行都指揮使司、俄力思軍民元帥府) · 创建衛所制 · 建都之议 · 洪武之治 · 洪武大移民(洪洞大槐树、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 茶马贸易 · 废中书省 · 都布按三司(都指揮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 · 海運弛禁 · 朱元璋反腐 · 明初四大案(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藍玉案) · 南北榜案 · 建文改制 · 靖难之役 · 壬午之难 · 永乐迁都(順天府、故宫) · 永乐盛世 · 内阁建制 · 厂卫( 锦衣卫、东厂、西厂、內行廠) · 郑和下西洋 · 经营南海(永乐群岛、永樂环礁、宣德群岛、永乐龙洞、郑和群礁、于锡兰山国之战、舊港宣慰司) · 万国来朝(朝鲜、安南、琉球、占城国、暹罗国、爪哇国、浡泥、呂宋、苏禄、合猫裹、美洛居、婆罗、古麻剌朗、冯嘉施兰、真腊、帖木兒等) · 确立宗藩 · 三大营(五軍營、三千營、神机营) · 南征安南 · 統治安南(交趾等處承宣布政使司、蓝山起义) · 贵州建制 · 三宣六慰 · 唐赛儿民变 · 明成祖北伐 · 经营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亦失哈巡视东北、奴儿干城、永宁寺、永宁寺碑、建州三衛、辽东都司) · 陈诚出使西域(《西域番国志》、《西域行程记》) · 永乐大典 · 朱高熾監國 · 高煦之亂 · 仁宣之治 · 三杨辅政 · 宣宗廢后 · 票拟制度 · 建立哈密卫
中期
王振擅政 · 麓川之役 · 浙閩民變 · 大同之战 · 土木之变 · 景泰继统 · 午門血案 · 京师保卫战 · 易储之争 · 夺门之变 · 曹石之變 · 重修《寰宇通志》 · 汪直擅政 · 鄖陽民變 · 藤峽盜亂 · 哈密之爭 · 固原盜亂 · 河套之患 · 成化新风 · 王文素与《新集通證古今算學寶鑑》 · 弘治中兴 · 九邊建制 · 南徽北晋 · 滿倉兒案 · 海運嚴禁 · 郑旺妖言案 · 劉瑾擅政 · 安化王之乱 · 寘鐇之亂 · 劉六劉七民變 · 川蜀盜亂 · 武宗南巡 · 应州大捷 · 寧王之亂 · 南贛盜亂 · 江彬擅政 · 王阳明与阳明学 · 世宗继统 · 大禮議 · 佛朗機 〔葡萄牙 〕人東來(葡佔屯門 、屯門海戰 、西草灣之戰 、雙嶼港 、租借澳門 ) · 大同兵變 · 更定祀典 · 嘉靖南巡 · 迁陵之议 · 岑猛之亂 · 壬寅宮變 · 嘉靖中兴 · 楚藩宮變 · 嚴嵩擅政 · 北虜南倭 · 戚继光抗倭 · 李福達之獄 · 议复河套 · 庚戌之变 · 嘉靖大地震 ·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晚期
隆慶新政(隆庆开关、 俺答封贡、開中法) · 张居正辅政(一条鞭法、考成法、王国光著《万历会计录》、潘季驯治河) · 萬曆中興 · 重修长城 · 萬曆三大征(寧夏之役、朝鮮之役、播州之役) · 秦良玉与白桿兵 · 國本之爭 · 萬曆怠政 · 齐楚浙党 · 朱載堉与十二平均律 · 伊利亞 〔西班牙 〕人東來(呂宋大屠殺 · 明西聯軍滅林鳳 ) · 明缅战争 · 礦稅之弊 · 妖書案(第一次妖書案、第二次妖書案) · 楚藩案(楚太子案、楚宗劫槓案) · 明末三大案(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 · 東林黨爭 · 光宗中兴 · 和蘭 〔荷蘭 〕人東來(沈有容 諭退紅毛番 、澎湖之戰 、崇祯明荷海战 ) · 天主教再次传入 (西學東漸 、利玛窦 、聖教三柱石 、南京教案 、《崇祯历书 》、《几何原本 》、红夷大炮 ) · 徐光启与《农政全书》 · 建州女真叛明 · 薩爾滸之戰 · 三饷加派 · 奢安之亂 · 徐鴻儒民變 · 熊廷弼和孙承宗抗金 · 魏忠賢擅政(阉党) · 复社之兴 · 王恭廠大爆炸 · 袁崇焕督師薊、遼(关宁锦防线、宁远之战、宁锦之战、诛杀毛文龙) · 崇禎治亂 · 寧遠兵變 · 清兵入塞(京畿之戰、遵永大捷、宣大之戰、第二次京畿之戰、北直隸山東之戰、第二次北直隸山東之战) · 第一次皮岛海战 · 第二次皮岛海战 · 走西口 · 己巳之變 · 沙定洲之亂 · 吳橋兵變 · 英格蘭 〔英國 〕人東來(伊丽莎白一世与万历帝书 、虎門之戰 ) · 《天工开物》 · 徐霞客遊記 · 天灾不断(低温、鼠疫、水灾、旱灾、蝗灾) · 吳有性与《温疫论》 · 松錦之戰(洪承畴降清、祖大寿降清) · 明末民變(王二起義、張獻忠起義、李自成起義、朱仙鎮之戰、凤阳之战、荥阳大会、开封之战、瑪瑙山之戰、襄阳之战) · 孙传庭抗击大顺军 · 盧象昇練天雄军 · 「四正六隅」灭流寇 · 曹文詔殉国 · 三顺王(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智顺王尚可喜) · 南迁之议 · 甲申之變 · 一片石之战 · 李自成称帝 · 吴三桂降清
南明 與 明鄭
南明紛立(弘光、魯王、隆武、紹武、永曆) · 入關戰爭 · 江北四鎮(高杰、黃得功、劉澤清、劉良佐) · 青州之变 · 大顺军灭亡(潼关战役、陕北战役、李自成被杀) · 南渡三案(大悲案、假太子案、童妃案) · 马、阮党争 · 左良玉清君側 · 联虏平寇 · 睢州之变 · 潞王监国 · 张献忠称帝 · 剃髮易服 · 圈地投充 · 满清大屠杀(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南昌之屠、大同之屠、四川大屠殺、廣州之屠) · 反清复明(金声桓、王得仁江西反正 · 李成栋广东反正 · 姜瓖大同反正 · 米喇印、丁国栋甘肃回民反清起义 · 谢迁反清起义 · 榆园军反清起义 · 王永强陕北反清起义 · 贺珍、孫守法、武大定反清起义 · 王光恩、王光泰、王昌反清起义) · 聯寇抗清 · 黄道周北伐 · 靖藩之变 · 农民军抗清(忠贞营、夔東十三家、摇黄十三家、西山十三家、停溪大捷、叙州大捷、辰州大捷、湖南之役、桂林大捷、衡阳大捷、保宁之战) · 何腾蛟经营湖南 · 瞿式耜、张同敞殉国 · 沙定洲之亂 · 大西军经营云南 · 李定國兩蹶名王 · 张煌言抗清 · 洪承畴经略江南 · 肇庆之役 · 新会之战 · 十八人之獄 · 曲靖之战 · 宝庆之败 · 孫可望投清 · 重庆之役 · 磨盤山血戰 · 南明消亡(福建沦陷、湖南沦陷、贵州沦陷、云南沦陷) · 大西灭亡 · 舟山之役 · 一官党 · 郑芝龙降清 · 鄭成功抗清(郑家军、鄭成功北伐、郑成功长江之役、同安之役、潮州之役、泉州大捷、厦门大捷、思明州、海澄战役、鄭成功征台) · 郑、施交恶(曾德事件) · 鲁监国浙闽抗清 · 咒水之難 · 德勒之战 · 逼死坡 · 夔东会战 · 茅麓山战役 · 明鄭王朝(鄭經嗣位之爭、鄭泰事件、清荷联军攻鄭、東寧之變) · 迁界禁海 · 明郑灭亡 · 朱术桂殉国 · 安南明鄉人
專門史
历史 · 政治 · 军事 · 外交 · 经济 · 文化 · 科技 · 君主
【说明:
绿色 为西方人来华事件】
中國歷史事件
傳疑時代
→ 夏朝 → 商朝 → 西周 → 東周(春秋 → 戰國) → 秦朝 → 漢朝 → 三國 → 晉朝/十六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國 → 宋朝/遼金夏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中華民國/中华人民共和国
明朝行政区划
都城:南京应天府⇌北京順天府
民政区划
中央直隶地区
朝廷(北京六部、南京六部等机构)直辖府、州
直隶→南直隶
应天府 | 苏州府 | 松江府 | 常州府 | 镇江府 | 淮安府 | 揚州府 | 凤阳府 | 庐州府 | 安庆府 | 徽州府 | 太平府 | 池州府 | 宁国府 | 徐州 | 滁州 | 和州 | 广德州
北平等处布政 使司→北直隶
北平府→順天府 | 保定府* | 河间府* | 真定府* | 顺德府* | 广平府* | 大名府* | 平滦府→永平府 | 延庆州 | 保安州 (靖难时期平燕承宣布政使司辖府标“*”)
布政使司辖区
府、直隸州;羁縻性军政机构
陝西等处
西安府 | 延安府 | 汉中府 | 平涼府 | 鳳翔府 | 臨洮府 | 河州 | 興安州 | 秦州 | 邠州 | 灵州
山西等处
太原府 | 大同府 | 汾州府 | 平阳府 | 潞安府 | 澤州直隸州 | 沁州 | 遼州
山東等处
济南府 | 兖州府 | 青州府 | 登州府 | 东昌府 | 莱州府
河南等处
開封府 | 河南府 | 衛輝府 | 懷慶府 | 归德府 | 彰德府 | 汝宁府 | 南陽府 | 汝州
浙江等处
杭州府 | 温州府 | 嘉兴府 | 金華府 | 衢州府 | 严州府 | 湖州府 | 紹興府 | 处州府 | 台州府 | 宁波府
江西等处
南昌府 | 袁州府 | 赣州府 | 吉安府 | 九江府 | 建昌府 | 广信府 | 饶州府 | 瑞州府 | 南安府 | 南康府 | 撫州府 | 臨江府
湖广等处
武昌府 | 鄖陽府 | 永州府 | 岳州府 | 汉阳府 | 荆州府 | 衡州府 | 黄州府 | 承天府 | 常德府 | 襄陽府 | 辰州府 | 長沙府 | 德安府 | 寶慶府 | 黎平府
四川等处
成都府 | 嘉定府 | 夔州府 | 重庆府 | 顺庆府 | 叙州府 | 镇雄府 | 保宁府 | 馬湖府 | 龙安府 | 潼川州 | 眉州 | 邛州 | 嘉定州 | 泸州 | 雅州
广東等处
广州府 | 韶州府 | 惠州府 | 琼州府 | 肇庆府 | 高州府 | 潮州府 | 南雄府 | 雷州府 | 廉州府 | 羅定州
广西等处
桂林府 | 平樂府 | 梧州府 | 浔州府 | 柳州府 | 庆远府 | 南寧府 | 思恩军民府 | 太平府 | 思明府 | 镇安府 | 田州 | 归顺州 | 泗城州 | 向武州 | 都康州 | 龙州 | 江州 | 思陵州 | 凭祥州
福建等处
福州府 | 延平府 | 建寧府 | 兴化府 | 漳州府 | 邵武府 | 泉州府 | 汀州府 | 福宁州
雲南等处
雲南府 | 永昌軍民府 | 永宁府 | 鶴慶軍民府 | 曲靖軍民府 | 景东府 | 元江軍民府 | 广西府 | 廣南府 | 順寧府 | 尋甸府 | 楚雄府 | 澂江府 | 镇沅府 | 大理府 | 武定府 | 蒙化府 | 孟艮御夷府 | 孟定御夷府 | 姚安府 | 麗江軍民府 | 臨安府 | 平緬府 | 孟愛府 | 孟隆府 | 木朵府 | 木来府 | 通西府 | 新化州 | 灣甸州 | 鎮康州 | 北胜州 | 里麻長官司 | 南甸司 | 芒市司 | 车里司
貴州等处
程番府→貴陽府 | 安順軍民府 | 思南府 | 思州府 | 石阡府 | 镇远府 | 铜仁府 | 都匀府 | 普安安民府 | 普定軍民府 | 平越軍民府 | 黎平府
交趾等处
交州府 | 北江府 | 谅江府 | 三江府 | 建平府 | 新安府 | 建昌府 | 奉化府 | 清化府 | 镇蛮府 | 谅山府 | 新平府 | 演州府→演州直隸州 | 乂安府 | 順化府 | 太原直隸州→太原府 | 宣化直隸州→宣化府 | 嘉興直隸州 | 歸化直隸州 | 廣威直隸州 | 寧化直隸州 | 升華府
军政区划
五軍都督府
都指挥使司、行都指挥使司、留守司;五軍都督府直属卫所
中军都督府
直属在京卫所 | 直属南直隶在外卫所 | 中都留守司 | 河南都指挥使司
左军都督府
直属在京卫所 | 浙江都指挥使司 | 辽东都指挥使司 | 山东都指挥使司
右军都督府
直属在京卫所 | 南直隶宣州卫 | 陕西都指挥使司 | 陕西行都指挥使司 | 四川都指挥使司 | 四川行都指挥使司 | 广西都指挥使司 | 云南都指挥使司 | 贵州都指挥使司
前军都督府
直属在京卫所 | 湖广都指挥使司 | 湖广行都指挥使司 | 兴都留守司 | 福建都指挥使司 | 福建行都指挥使司 | 江西都指挥使司 | 广东都指挥使司
后军都督府
直属在京卫所 | 直属北直隶在外卫所 | 北平行都指挥使司→大宁都指挥使司 | 万全都指挥使司 | 山西都指挥使司 | 山西行都指挥使司
兵部所属羁縻性都司卫所
关西八卫
哈密卫 | 安定卫 | 阿端卫 | 曲先卫 | 赤斤蒙古卫 | 沙州卫 | 罕东卫 | 罕东左卫
奴儿干 都指挥使司
建州三衛
建州衛 | 建州左卫 | 建州右衛
朵颜三卫
朵颜卫 | 泰宁卫 | 福余卫
斡难河卫 | 古里河卫 | 坚河卫 | 哈剌孩卫 | 海剌千户所 | ...
西番 各都司府所
乌思藏行都指挥使司→烏思藏都指揮使司 · 朵甘行都指挥使司→朵甘衛都指揮使司 · 隴答衛指揮使司 · 朵甘宣慰使司 · 董卜韓胡宣慰使司 · 長河西魚通甯遠宣慰使司 · 朵甘思招討司 · 朵甘隴答招討司 · 朵甘丹招討司 · 朵甘倉溏招討司 · 朵甘川招討司 · 磨兒勘招討司 · 沙兒可萬戶府 · 乃竹萬戶府 · 羅思端萬戶府 · 答思麻万户府 · 朵甘思千戶所 · 剌宗千戶所 · 孛里加千戶所 · 長河西千戶所 · 多八三孫千戶所 · 加八千戶所 · 兆日千戶所 · 納竹千戶所 · 倫答千戶所 · 果由千戶所 · 沙裏可哈忽的千戶所 · 孛里加思千戶所 · 撒裏土兒千戶所 · 參卜郎千戶所 · 剌錯牙千戶所 · 泄裏壩千戶所 · 潤則魯孫千戶所
西南川、滇等地另有隶属于都司、行都司的土司系统羁縻军政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