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

Multi tool use

2014年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結果地理分布:




2014年直轄市、縣市議員選舉結果:





綠黨:2席
無黨團結聯盟:2席
樹黨:1席
台灣第一民族黨:1席
勞動黨:1席
無黨籍:203席
中華民國 |
---|
![]() ![]() |
中華民國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 |
法律制度 |
中華民國憲法
|
中華民國法律
|
中華民國律法相關模板 |
中央政府 |
總統府
|
行政院
|
立法院
|
司法院
|
考試院
|
監察院
|
地方政府 |
直轄市、省
|
縣、市 臺灣省轄市:
臺灣省轄縣:
福建省轄縣:
|
|
政治 |
政黨
|
選舉
|
政治議題
|
國安 外交 |
中華民國外交
|
中華民國軍事 (模板)
|
海峽兩岸關係 · 臺灣統獨議題
|
其他板模 |
|
|
2014年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a],俗稱103年中華民國九合一選舉,公告於2014年(民國103年)11月29日舉行[4]。本屆選舉由中華民國自由地區之直轄市(6都)選出新一屆的直轄市長、直轄市議員及里長,另加首屆山地原住民區長及區民代表[5][6]。並由臺灣省(11縣3市)及福建省(2縣)中,選出新一屆的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及村里長[7]。
本屆選舉是中華民國政治史上最大規模的地方選舉,應選名額共計1萬1130名,更有高達1萬9762位候選人登記參選[8]。選舉結果,國內地方執政版圖巨幅震盪,執政的中國國民黨遭遇極大挫敗,由選前4都11縣市萎縮至1都5縣,在野的民主進步黨則由選前的2都4縣擴張為4都9縣市[9][10][11][12]。
該次選舉有二十三個政黨參與,並有十個政黨當選直轄市及縣市議員,均創下歷屆新高紀錄。
目录
1 概論
2 政治局勢
3 選舉日程
3.1 投票事宜
4 選舉議題
5 各政黨參選狀況
5.1 直轄市長及縣市長候選人名單
5.2 各政黨直轄市議員及縣市議員提名席次
5.3 各政黨鄉鎮市區長提名席次
5.4 各政黨鄉鎮市區民代表提名席次
5.5 各政黨村里長提名席次
6 選舉結果
6.1 綜合結果
6.2 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結果
6.3 直轄市議員及縣市議員選舉結果
6.4 鄉鎮市區長選舉結果
6.5 鄉鎮市區民代表選舉結果
6.6 村里長選舉結果
7 違法事件統計
8 開票特別節目
8.1 無線台
8.2 有線台
8.3 廣播電台
9 後續效應
9.1 政治影響
9.2 境外媒體報導
10 相關條目
11 參考資料
12 外部連結
概論
本屆選舉項目[13] | ||
---|---|---|
選舉項目 | 應選名額 | 屆別 |
直轄市長 | 6 |
|
縣市長 | 16 |
|
直轄市議員 | 375 |
|
縣市議員 | 532 |
|
鄉鎮市區長 | 198 |
|
6 |
|
|
鄉鎮市區民代表 | 2096 |
|
50 |
|
|
村里長選舉 | 7849 |
|
本屆選舉是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在2012年連任總統後的首場全國性選舉,為中華民國政治日後發展的關鍵指標。該屆選舉亦是臺灣政治史上最大規模的地方選舉,應選出的公職人員總數達11,130人[15][8]。本屆選舉與往常不同之處,是經由部分項目選舉延後一年,而將所有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合併舉行,以減少選務經費,降低社會成本[16]。從本屆開始,只有「地方」(即本選舉)和「中央」(總統及立法院)兩個層級的選舉,每隔兩年輪替舉行。
本屆選舉是自1994年中華民國省市長選舉以來最大規模的地方層級選舉。本次選舉亦是参選人數最多的一次,登記參選人數共19,762人[17]。
政治局勢
中華民國近年選舉政黨得票率 | ||||||||||
---|---|---|---|---|---|---|---|---|---|---|
選舉項目年別 |
國民 |
民進 |
台聯 |
親民 |
無 |
|||||
得票數 |
得票率 |
得票數 |
得票率 |
得票數 |
得票率 |
得票數 |
得票率 |
得票數 |
得票率 |
|
2009年縣市長選舉及 2010年直轄市長選舉 |
5,463,570 |
45.76% |
5,755,287 |
48.21% |
- |
- |
- |
- |
704,385 |
5.90% |
2012年正副總統選舉 |
6,891,139 |
51.60% |
6,093,578 |
45.63% |
- |
- |
369,588 |
2.76% |
- |
- |
2012年立法委員選舉 (區域) |
6,228,671 |
48.12% |
5,753,242 |
44.45% |
- |
- |
145,507 |
1.12% |
498,820 |
3.85% |
2012年立法委員選舉 (不分區) |
5,863,279 |
47.59% |
4,556,424 |
34.62% |
1,178,797 |
9.57% |
722,089 |
5.86% |
- |
- |
在2009年縣市長及2010年直轄市長選舉[18],民進黨的總得票率,以48.21%略為高過國民黨的45.76%。然而在2012年總統大選,國民黨提名的「馬吳配」以51.60%過半票數當選,民進黨提名的「英嘉配」得票率則下滑至45.63%。而在同日舉行的不分區立法委員選舉,台聯、親民黨雙雙跨過5%的門檻取得席次,分別拿下9.57%、5.86%的票數。
中華民國近年選舉政黨版圖 | |||
---|---|---|---|
2009年縣市長選舉及 2010年直轄市長選舉 |
2012年總統副總統選舉 |
2012年立法委員選舉 |
|
![]() |
![]() |
![]() |
|
各選舉區當選人黨籍或各直轄市、縣市得票數最高的政黨: 國民黨 民進黨 無盟 無黨籍 |
在2009年縣市長選舉及2010年直轄市長選舉後,濁水溪再度成為臺灣政黨版圖「北藍南綠」的分界線。濁水溪以北,除宜蘭縣由民進黨執政外,其餘縣市均由國民黨掌政。濁水溪以南,除嘉義市插上藍旗,其餘縣市均是綠營的天下。而在東部外島,除花蓮縣由無黨籍人士主政外,其餘地區皆撐起藍天。
此現象至2012年正副總統選舉仍無改變,除了嘉義市由藍天變綠地、國民黨在花蓮縣勝出外,其餘縣市皆由地方執政黨領先。但在同日舉行的區域立法委員選舉,民進黨的得票率在未執政的臺中市、嘉義市、臺東縣、澎湖縣領先,國民黨在花蓮縣勝出,連江縣則由無黨籍人士攻下。
選舉日程
選務工作日程[19] | |
---|---|
辦理日期 | 工作項目 |
2014年8月21日 | 發布選舉公告。 |
2014年8月28日 | 公告候選人登記日期及必備事項。 |
2014年9月1日至9月5日 | 受理候選人登記之申請。 |
2014年9月5日 | 政黨推薦之候選人政黨撤回其推薦截止。 |
2014年10月21日前 | 審定候選人名單,並通知抽籤。 |
2014年10月27日 | 候選人抽籤決定號次。 |
2014年11月9日 | 選舉人名冊編造完成。 |
2014年11月13日 | 公告直轄市長選舉候選人名單。 |
2014年11月14日至11月28日 | 辦理直轄市長選舉公辦政見發表會。 |
2014年11月18日 | 公告直轄市議員、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區)長選舉候選人名單。 |
2014年11月19日至11月28日 | 辦理直轄市議員、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區)長選舉公辦政見發表會。 |
2014年11月23日 | 公告鄉(鎮、市、區)民代表、村(里)長選舉候選人名單。 |
2014年11月25日 | 公告選舉人人數。 |
2014年11月29日 | 投票、開票。 |
2014年12月5日前 | 審定當選人名單。 |
2014年12月5日 | 公告當選人名單。 |
2014年12月19日前 | 發給當選證書。 |
2015年1月4日前 | 通知候選人領取補貼之競選費用。 |
投票事宜
投票於民國103年(2014年)11月29日(星期六)舉行[20],時間從上午8點起至下午4點止。各地選民投票張數如下:[21][22][23][24][25][26]
投票種類與張數 | ||
---|---|---|
種類 | 選票張數 | 戶籍所在地 |
市長、市議員及里長 |
3 |
直轄市[b]非山地原住民區及市[c]選民 |
縣長、縣議員、鄉鎮市區長、鄉鎮市區民代表及村里長 |
5 |
縣[d]及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e]選民 |
選舉議題
本屆選舉全國性選舉議題包括:
- 核四發電廠運轉
- 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 自由經濟示範區
各主要政黨全國性議題立場 | ||||
---|---|---|---|---|
選舉議題 |
國民 |
民進 |
台聯 |
親民 |
核四運轉 |
(+)贊成 「核四商轉」[27] ↓ (:)回應 「核四封存」[28] |
(-)反对 「非核家園」[29] ↓ (!)意見 「公投特別條例」[30] |
(-)反对 「核四停建」[31] ↓ (!)意見 「公投法修正」[32] |
(!)意見 「沒核安,沒核四」[33] ↓ (!)意見 「二階段公投」[34] |
服貿協議 |
(+)贊成 「通過服貿」[35] |
(!)意見 「服貿逐條審查」[36] |
(-)反对 「退回服貿」[37] |
(!)意見 「服貿逐條審查」[38] |
自經區 |
(+)贊成 「盡速審議,條文可改」[39] |
(!)意見 「要有整體戰略」[40] |
(-)反对 「反自經區」[41] |
(+)贊成 「立意甚佳,作法要改」[42][43] |
各政黨參選狀況
直轄市長及縣市長候選人名單
直轄市長及縣市長候選人名單:[44]
2014年直轄市長及縣市長候選人名單[45] | ||||||
---|---|---|---|---|---|---|
直轄市 |
國民 |
民進 |
![]() |
無 |
||
省 |
縣/市 |
|||||
臺北市 |
連勝文 | ![]() |
柯文哲[46]、馮光遠、陳永昌、李宏信、趙衍慶 |
|||
新北市 |
朱立倫 | 游錫堃 | 李進順 |
|||
桃園市 |
吳志揚 | 鄭文燦 | 許睿智 |
|||
臺中市 |
胡志強 | 林佳龍 | ||||
臺南市 |
黃秀霜 | 賴清德 | |
|||
高雄市 |
楊秋興 | 陳菊 | 周可盛 |
|||
臺灣省 |
基隆市 |
謝立功 | 林右昌 | 民陣:何燕堂 |
黃景泰、江鑒育[47]、吳武明 |
|
宜蘭縣 |
邱淑媞 | 林聰賢 | |
|||
新竹縣 |
邱鏡淳 | 鄭永金[48]、莊作兵、葉芳棟 |
||||
新竹市 |
許明財 | 林智堅 | 蔡仁堅、劉正幸、吳淑敏 |
|||
苗栗縣 |
徐耀昌 | 吳宜臻 | 康世儒、江明修、曾國良、陳淑芬 |
|||
彰化縣 |
林滄敏 | 魏明谷 | 黃文玲[49]、洪敏雄 |
|||
南投縣 |
林明溱 | 李文忠 | ||||
雲林縣 |
張麗善 | 李進勇 | ||||
嘉義縣 |
翁重鈞 | 張花冠 | 黃宏成台灣阿成世界偉人 |
|||
嘉義市 |
陳以真 | 涂醒哲 | 民陣:林詩涵 |
陳秀麗、陳泰山、許文建 |
||
屏東縣 |
簡太郎 | 潘孟安 | |
|||
臺東縣 |
黃健庭 | 劉櫂豪 | |
|||
花蓮縣 |
蔡啟塔 | 傅崐萁、柯賜海、黃師鵬、朱國華、徐榛蔚 |
||||
澎湖縣 |
蘇崑雄 | 陳光復 | |
|||
福建省 |
金門縣 |
李沃士 | 教:汪成華 |
陳福海、許乃權、洪志恆、楊榮祥、雷由靖、林水泉、莊育民、蘇龍科 |
||
連江縣 |
楊綏生、劉增應 |
|
||||
註:
|
各政黨直轄市議員及縣市議員提名席次
各政黨直轄市議員及縣市議員提名名額:[50][51]
2014年直轄市議員及縣市議員選舉政黨提名名額 | ||||||||||||
---|---|---|---|---|---|---|---|---|---|---|---|---|
直轄市 |
應選名額 |
國民 |
民進 |
無盟 |
台聯 |
親民 |
新 |
勞 |
綠黨 |
![]() |
無 |
|
省 |
縣/市 |
|||||||||||
臺北市 |
63 |
34 | 29 | 6 | 7 | 7 | 8 | 17 |
||||
新北市 |
66 |
41 | 36 | 4 | 5 | 6 | 2 | 4 | 22 |
|||
桃園市 |
60 |
39 | 29 | 2 | 2 | 3 | 4 | 3 | 3 | 58 |
||
臺中市 |
63 |
37 | 33 | 5 | 7 | 2 | 29 |
|||||
臺南市 |
57 |
27 | 34 | 3 | 1 | 22 |
||||||
高雄市 |
66 |
35 | 39 | 3 | 7 | 3 | 1 | 1 | 2 | 26 |
||
臺灣省 |
基隆市 |
31 |
23 | 12 | 1 | 4 | 1 | 6 | 18 |
|||
宜蘭縣 |
34 |
22 | 19 | 1 | 1 | 1 | 19 |
|||||
新竹縣 |
36 |
31 | 6 | 1 | 1 | 25 |
||||||
新竹市 |
33 |
19 | 7 | 2 | 2 | 1 | 1 | 31 |
||||
苗栗縣 |
38 |
22 | 8 | 1 | 32 |
|||||||
彰化縣 |
54 |
33 | 23 | 1 | 1 | 30 |
||||||
南投縣 |
37 |
25 | 8 | 1 | 3 | 31 |
||||||
雲林縣 |
43 |
10 | 20 | 3 | 38 |
|||||||
嘉義縣 |
37 |
11 | 21 | 1 | 1 | 16 |
||||||
嘉義市 |
24 |
10 | 7 | 2 | 1 | 14 |
||||||
屏東縣 |
55 |
28 | 27 | 1 | 1 | 32 |
||||||
臺東縣 |
30 |
31 | 2 | 1 | 2 | 16 |
||||||
花蓮縣 |
33 |
32 | 7 | 2 | 17 |
|||||||
澎湖縣 |
19 |
9 | 2 | 1 | 1 | 20 |
||||||
福建省 |
金門縣 |
19 |
25 | 1 | 11 |
|||||||
連江縣 |
9 |
10 | 5 |
|||||||||
註:
|
各政黨鄉鎮市區長提名席次
各政黨鄉鎮市區長提名名額:[52][53]
2014年鄉鎮市區長選舉政黨提名名額 | ||||||||
---|---|---|---|---|---|---|---|---|
省 |
縣 |
應選名額 |
國民 |
民進 |
台聯 |
![]() |
無 |
|
直轄市 (山地原住民區) | ||||||||
臺灣省 |
宜蘭縣 |
12 |
11 | 9 | 7 |
|||
新竹縣 |
13 |
14 | 1 | 14 |
||||
苗栗縣 |
18 |
21 | 16 |
|||||
彰化縣 |
26 |
21 | 16 | 1 | 29 |
|||
南投縣 |
13 |
8 | 4 | 樹:1 |
14 |
|||
雲林縣 |
20 |
3 | 18 | 29 |
||||
嘉義縣 |
18 |
7 | 15 | 14 |
||||
屏東縣 |
33 |
15 | 20 | 3 | 53 |
|||
臺東縣 |
16 |
21 | 2 | 17 |
||||
花蓮縣 |
13 |
16 | 1 | 15 |
||||
澎湖縣 |
6 |
4 | 2 | 10 |
||||
福建省 |
金門縣 |
6 |
7 | 3 |
||||
連江縣 |
4 |
7 | 1 |
|||||
新北市(烏來區) |
1 |
5 |
||||||
桃園市(復興區) |
1 |
2 | 2 |
|||||
臺中市(和平區) |
1 |
3 | ||||||
高雄市(茂林區、 桃源區、那瑪夏區) |
3 |
3 | 民族:2 |
3 |
||||
註:
|
各政黨鄉鎮市區民代表提名席次
各政黨鄉鎮市區民代表提名名額:[54][55]
2014年鄉鎮市區民代表選舉政黨提名名額 | |||||||||
---|---|---|---|---|---|---|---|---|---|
省 |
縣 |
應選名額 |
國民 |
民進 |
親民 |
勞 |
統促 |
![]() |
無 |
直轄市 (山地原住民區) | |||||||||
臺灣省 |
宜蘭縣 |
131 |
60 | 48 | 97 |
||||
新竹縣 |
141 |
102 | 6 | 1 | 1 | 樹:2 |
109 |
||
苗栗縣 |
193 |
66 | 14 | 225 |
|||||
彰化縣 |
317 |
60 | 60 | 374 |
|||||
南投縣 |
163 |
59 | 5 | 1 | 194 |
||||
雲林縣 |
228 |
13 | 33 | 1 | 306 |
||||
嘉義縣 |
193 |
27 | 29 | 1 | 223 |
||||
屏東縣 |
334 |
57 | 66 | 1 | 406 |
||||
臺東縣 |
136 |
93 | :1 | 136 |
|||||
花蓮縣 |
142 |
131 | 7 | 1 | :1 | 101 |
|||
澎湖縣 |
51 |
4 | 1 | 69 |
|||||
福建省 |
金門縣 |
45 |
39 | 1 | 1 | 24 |
|||
連江縣 |
22 |
19 | 1 | 10 |
|||||
新北市(烏來區) |
7 |
2 | 15 |
||||||
桃園市(復興區) |
11 |
7 | 13 |
||||||
臺中市(和平區) |
11 |
10 | 11 |
||||||
高雄市(茂林區、 桃源區、那瑪夏區) |
21 |
11 | 25 |
||||||
註:
|
各政黨村里長提名席次
各政黨村里長提名名額:[56]
2014年村里長選舉政黨提名名額 | |||||||||||
---|---|---|---|---|---|---|---|---|---|---|---|
直轄市 |
應選名額 |
國民 |
民進 |
台聯 |
親民 |
無盟 |
新 |
綠黨 |
![]() |
無 |
|
省 |
縣/市 |
||||||||||
臺北市 |
456 |
336 | 76 | 1 | 1 | 1 | 12 | 455 |
|||
新北市 |
1,032 |
380 | 74 | 2 | 1 | 7 | 1,251 |
||||
桃園市 |
495 |
225 | 4 | 2 | 718 |
||||||
臺中市 |
625 |
227 | 85 | 1 | 1 | 783 |
|||||
臺南市 |
752 |
109 | 125 | 1 | 1,051 |
||||||
高雄市 |
891 |
214 | 245 | 1 | 1,130 |
||||||
臺灣省 |
基隆市 |
157 |
85 | 9 | 5 | 180 |
|||||
宜蘭縣 |
233 |
44 | 19 | 2 | 375 |
||||||
新竹縣 |
191 |
151 | 226 |
||||||||
新竹市 |
122 |
49 | 169 |
||||||||
苗栗縣 |
274 |
95 | 1 | 425 |
|||||||
彰化縣 |
589 |
87 | 16 | 1 | 932 |
||||||
南投縣 |
262 |
88 | 4 | 401 |
|||||||
雲林縣 |
388 |
16 | 16 | 1 | 715 |
||||||
嘉義縣 |
357 |
28 | 18 | 1 | 573 |
||||||
嘉義市 |
84 |
35 | 7 | 1 | 112 |
||||||
屏東縣 |
464 |
73 | 18 | 798 |
|||||||
臺東縣 |
147 |
114 | 175 |
||||||||
花蓮縣 |
177 |
166 | 1 | 1 | 176 |
||||||
澎湖縣 |
96 |
38 | 1 | 131 |
|||||||
福建省 |
金門縣 |
37 |
49 | 1 | 15 |
||||||
連江縣 |
22 |
27 | 6 |
||||||||
註:
|
選舉結果
綜合結果
以下列出獲有席次之政黨與無黨籍參選人之當選席次及票數:[57]
2014中華民國年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結果 - 政黨得票率及所得議席[58] | ||||||||||||||||
---|---|---|---|---|---|---|---|---|---|---|---|---|---|---|---|---|
政黨 |
直轄市市長 縣市長 共22席 |
直轄市議員 縣市議員 共907席 |
鄉、鎮及縣轄市長 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區長 共204席 |
鄉、鎮及縣轄市民代表 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區民代表 共2141席[59] |
村、里長 共7848席[60] |
|||||||||||
席次 |
得票數 |
得票率 |
席次 |
得票數 |
得票率 |
席次 |
得票數 |
得票率 |
席次 |
得票數 |
得票率 |
席次 |
得票數 |
得票率 |
||
民進 |
民主進步黨 |
13 |
5,830,106 |
47.55% |
291 |
4,515,532 |
37.08% |
54 |
1,081,083 |
31.72% |
194 |
429,310 |
12.66% |
390 |
756,677 |
6.55% |
國民 |
中國國民黨 |
6 |
4,990,677 |
40.70% |
386 |
4,488,789 |
36.86% |
80 |
1,148,838 |
33.71% |
539 |
765,076 |
22.55% |
1794 |
2,753,531 |
23.83% |
台聯 |
台灣團結聯盟 |
— |
— |
— |
9 |
224,904 |
1.85% |
0 |
5,984 |
0.18% |
— |
— |
— |
1 |
6,921 |
0.06% |
親民 |
親民黨 |
— |
— |
— |
9 |
190,107 |
1.56% |
— |
— |
— |
0 |
1,646 |
0.05% |
1 |
1,757 |
0.02% |
新 |
新黨 |
— |
— |
— |
2 |
129,634 |
1.06% |
— |
— |
— |
— |
— |
— |
0 |
619 |
0.01% |
綠黨 |
綠黨 |
— |
— |
— |
2 |
57,338 |
0.47% |
— |
— |
— |
— |
— |
— |
0 |
834 |
0.01% |
無盟 |
無黨團結聯盟 |
— |
— |
— |
2 |
55,682 |
0.46% |
— |
— |
— |
— |
— |
— |
0 |
195 |
<0.01% |
樹 |
樹黨 |
— |
— |
— |
1[61] |
48,488 |
0.40% |
1 |
4,061 |
0.12% |
1 |
3,844 |
0.11% |
0 |
2,535 |
0.02% |
第一 |
台灣第一民族黨 |
— |
— |
— |
1 |
1,713 |
0.01% |
1 |
1,492 |
0.04% |
1 |
373 |
0.01% |
— |
— |
— |
勞 |
勞動黨 |
— |
— |
— |
1 |
5,827 |
0.05% |
— |
— |
— |
1 |
1,249 |
0.04% |
— |
— |
— |
統促 |
中華統一促進黨 |
— |
— |
— |
0 |
23 |
<0.01% |
— |
— |
— |
2 |
4,094 |
0.12% |
2 |
4,345 |
0.04% |
民陣 |
人民民主陣線 |
0 |
4,123 |
0.03% |
0 |
14,980 |
0.12% |
— |
— |
— |
0 |
753 |
0.02% |
1 |
8,598 |
0.07% |
![]() |
0 |
2,027 |
0.02% |
0 |
3,273 |
0.03% |
— |
— |
— |
— |
— |
— |
0 |
587 |
0.01% |
|
無 |
無黨籍及 未經政黨推薦者 |
3 |
1,434,851 |
11.70% |
203 |
2,442,281 |
20.05% |
68 |
1,166,907 |
34.24% |
1403 |
2,186,048 |
64.44% |
5659 |
8,018,186 |
69.39% |
2014年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結果 - 政黨版圖 | ||||
---|---|---|---|---|
直轄市長及縣市長 |
直轄市議員及縣市議員 |
鄉鎮市區長 |
||
![]() |
![]() |
![]() |
||
各選舉區當選人黨籍或各直轄市、縣市議會議席所屬政黨: 國民黨 民進黨 樹黨 台灣第一民族黨 無黨籍 |
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結果
各直轄市及縣市之首長當選人及次高票者之名單(粗體者為該選區內的時任直轄市長或縣市長、選舉結果請依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告為準):[57]
省 |
直轄市/縣/市 |
當選者(登記政黨) |
次高票者(登記政黨) |
---|---|---|---|
臺北市 |
柯文哲(無) ![]() |
連勝文(國民) |
|
新北市 |
朱立倫(國民) ![]() |
游錫堃(民進) |
|
桃園市 |
鄭文燦(民進) ![]() |
吳志揚(國民) |
|
臺中市 |
林佳龍(民進) ![]() |
胡志強(國民) |
|
臺南市 |
賴清德(民進) ![]() |
黃秀霜(國民) |
|
高雄市 |
陳菊(民進) ![]() |
楊秋興(國民) |
|
臺灣省 |
基隆市 |
林右昌(民進) ![]() |
謝立功(國民) |
宜蘭縣 |
林聰賢(民進) ![]() |
邱淑媞(國民) |
|
新竹縣 |
邱鏡淳(國民) ![]() |
鄭永金(無) |
|
新竹市 |
林智堅(民進) ![]() |
許明財(國民) |
|
苗栗縣 |
徐耀昌(國民) ![]() |
吳宜臻(民進) |
|
彰化縣 |
魏明谷(民進) ![]() |
林滄敏(國民) |
|
南投縣 |
林明溱(國民) ![]() |
李文忠(民進) |
|
雲林縣 |
李進勇(民進) ![]() |
張麗善(國民) |
|
嘉義縣 |
張花冠(民進) ![]() |
翁重鈞(國民) |
|
嘉義市 |
涂醒哲(民進) ![]() |
陳以真(國民) |
|
屏東縣 |
潘孟安(民進) ![]() |
簡太郎(國民) |
|
臺東縣 |
黃健庭(國民) ![]() |
劉櫂豪(民進) |
|
花蓮縣 |
傅崐萁(無) ![]() |
蔡啟塔(國民) |
|
澎湖縣 |
陳光復(民進) ![]() |
蘇崑雄(國民) |
|
福建省 |
金門縣 |
陳福海(無) ![]() |
李沃士(國民) |
連江縣 |
劉增應(國民) ![]() |
楊綏生(國民) |
候選人所屬政黨得票數:
政黨 |
得票數 |
得票率 |
---|---|---|
民進 | 5,830,106 | 47.55% |
國民 | 4,990,677 | 40.70% |
其他政黨[62] |
6,150 | 0.05% |
政黨得票數總計 | 10,826,933 | 88.30% |
無及未經政黨推薦者 |
1,434,851 | 11.70% |
直轄市議員及縣市議員選舉結果

2014年直轄市議員黨籍席次:
民主進步黨:167席
台灣團結聯盟:5席
綠黨:1席
無黨籍:42席
無黨團結聯盟:2席
親民黨:5席
新黨:2席
中國國民黨:151席
2014年直轄市議員選舉結果[63] | |||
---|---|---|---|
直轄市 |
政黨 |
議席 |
當選名單 |
臺北市 |
國民 |
28 |
陳重文、汪志冰、吳碧珠、陳義洲、李彥秀、闕枚莎、吳世正、陳永德、秦慧珠、戴錫欽、陳孋輝、王鴻薇、陳炳甫、葉林傳、林亭君、吳志剛、應曉薇、郭昭巖、鍾小平、厲耿桂芳、王欣儀、陳錦祥、歐陽龍、徐弘庭、李新、李慶元、李芳儒、李傅中武 |
民進 |
27 |
謝維洲、林世宗、王威中、吳思瑤、何志偉、陳慈慧、王孝維、江志銘、李建昌、高嘉瑜、許家蓓、許淑華、洪健益、張茂楠、黃向羣、梁文傑、顏若芳、王世堅、童仲彥、周威佑、劉耀仁、顏聖冠、王閔生、周柏雅、李慶峰、阮昭雄、簡舒培 |
|
台聯 |
1 |
陳建銘 |
|
親民 |
2 |
黃珊珊、林國成 |
|
新 |
2 |
潘懷宗、陳彥伯 |
|
無 |
3 |
林瑞圖、陳政忠、徐世勳 |
|
新北市 |
國民 |
26 |
鄭戴麗香、蔡葉偉、宋明宗、黃林玲玲、蔣根煌、蔡淑君、蔡明堂、陳幸進、曾煥嘉、周勝考、林國春、劉美芳、陳錦錠、邱烽堯、陳鴻源、連斐璠、林金結、黃永昌、洪佳君、劉哲彰、陳儀君、廖正良、白珮茹、宋雨蓁(Nikar•Falong)、楊春妹、王建章 |
民進 |
32 |
鄭宇恩、何淑峯、賴秋媚、鍾宏仁、陳文治、陳科名、李倩萍、鄭金隆、李坤城、李余典、邱婷蔚、陳啟能、王淑慧、黃俊哲、何博文、張宏陸、江永昌、林秀惠、張瑞山、羅文崇、許昭興、林銘仁、吳琪銘、彭成龍、廖本煙、高敏慧、陳永福、廖筱清、林裔綺、周雅玲、沈發惠、夷將·拔路兒(Icyang•Parod) |
|
台聯 |
1 |
張晉婷 |
|
無 |
7 |
蔡錦賢、李翁月娥、廖裕德、游輝宂、陳世榮、蘇有仁、金中玉 |
|
桃園市 |
國民 |
29 |
萬美玲、黃婉如、李曉鐘、蘇家明、陳美梅、詹江村、林政賢、林正峰、李雲強、呂淑真、劉茂羣、陳麗莉、徐其萬、李柏坊、楊朝偉、邱奕勝、葉明月、魯明哲、梁為超、謝彰文、黃敬平、舒翠玲、周玉琴、李家興、徐玉樹、閻中傑、楊進福、吳春芳、陳瑛 |
民進 |
20 |
范綱祥、黃景熙、邱素芬、陳志謀、林俐玲、呂林小鳳、蔡永芳、郭麗華、許清順、游吾和、陳治文、黃傅淑香、彭俊豪、袁明星、劉仁照、楊家俍、陳賴素美、張火爐、張肇良、郭榮宗 |
|
台聯 |
1 |
李光達 |
|
綠黨 |
1 |
王浩宇 |
|
無 |
9 |
趙正宇、劉勝全、張運炳、劉曾玉春、莊玉輝、邱佳亮、歐炳辰、林志強、蘇志強 |
|
臺中市 |
國民 |
28 |
李榮鴻、楊永昌、顏莉敏、張清照、吳瓊華、林汝洲、林士昌、張瀞分、陳本添、羅永珍、吳顯森、賴朝國、張廖乃綸、黃馨慧、楊正中、朱暖英、劉士州、沈佑蓮、賴順仁、陳成添、陳政顯、張宏年、李中、李麗華、林碧秀、蘇柏興、蘇慶雲、林榮進 |
民進 |
27 |
吳敏濟、王立任、楊典忠、陳世凱、翁美春、謝志忠、張雅旻、蕭隆澤、張廖萬堅、陳淑華、張耀中、何文海、謝明源、蔡雅玲、曾朝榮、范淞育、賴佳微、黃國書、江肇國、鄭功進、邱素貞、何敏誠、何明傑、張玉嬿、張芬郁、李天生、蔡成圭 |
|
親民 |
2 |
段緯宇、洪金福 |
|
無 |
6 |
尤碧鈴、黃錫嘉、陳清龍、張立傑、賴義鍠、張滄沂 |
|
臺南市 |
國民 |
16 |
張世賢、蔡育輝、林全忠、李全教、李坤煌、林燕祝、李中岑、許至椿、謝龍介、洪玉鳳、盧崑福、曾培雅、王家貞、蔡淑惠、林美燕、蔡玉枝 |
民進 |
28 |
賴美惠、賴惠員、李退之、侯澄財、吳通龍、陳文賢、蔡蘇秋金、陳朝來、蔡秋蘭、梁順發、林志聰、陳秋萍、郭國文、林宜瑾、王錦德、郭信良、郭清華、陳怡珍、唐碧娥、邱莉莉、李文正、陸美祈、陳金鐘、蔡旺詮、莊玉珠、呂維胤、劉正昌、曾王雅雲 |
|
台聯 |
1 |
楊中成 |
|
無 |
12 |
趙昆原、謝財旺、郭秀珠、林志展、林慶鎮、林陽乙、林炳利、曾順良、杜素吟、張伯祿、陳特清、谷暮・哈就(Kumu Hacyo) |
|
高雄市 |
國民 |
24 |
劉馨正、李長生、陸淑美、方信淵、李眉蓁、周鍾㴴、陳麗珍、陳玫娟、許慧玉、蔡金晏、陳美雅、黃香菽、黃柏霖、曾俊傑、黃紹庭、許崑源、劉德林、陳粹鑾、李雅靜、陳麗娜、曾麗燕、黃天煌、王耀裕、唐惠美 |
民進 |
33 |
林富寶、張文瑞、陳明澤、陳政聞、高閔琳、翁瑞珠、林瑩蓉、張豐藤、李柏毅、林芳如、張勝富、邱俊憲、沈英章、簡煥宗、李喬如、何權峰、林武忠、康裕成、郭建盟、蕭永達、周玲妏、羅鼎城、張漢忠、陳慧文、顏曉菁、王聖仁、陳信瑜、鄭光峰、林宛蓉、吳銘賜、李雨庭、蔡昌達、俄鄧·殷艾(Eteng‧Ingay) |
|
台聯 |
1 |
黃淑美 |
|
親民 |
1 |
吳益政 |
|
無盟 |
2 |
黃石龍、李順進 |
|
無 |
5 |
鄭新助、鍾盛有、楊見福、林民傑、伊斯坦大‧貝雅夫‧正福(Istanda‧Paingav) |
鄉鎮市區長選舉結果
鄉鎮市區民代表選舉結果
村里長選舉結果
違法事件統計
依內政部警政署資料,投票日違法事件共計有:撕毀選票13件、將選票帶出場外1件、違反《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遭移送1件、穿競選背心投票1件。[64][65][66]
依最高法院檢察署資料,截至投票日,檢察機關共受理4671件與選舉相關之告訴案、被告人數多達11,443人,其中賄選案3,392件、共8,073名被告;暴力相關182件、共295名被告;其他類型1,097件、3,075名被告。另有「選舉賭盤」案件52件、「意圖使人不當選」319件及「幽靈人口」638件[67]。
- 2014年11月20日 ,金門地檢署查獲縣議員第一選區某候選人的陳姓、張姓及許姓等樁腳,以每票5千元向金門大學學生買票, 20名大學生已有8人坦承收錢,並繳回賄款。法官裁定許姓學生一萬元交保,陳姓大樁腳、張姓小樁腳有串證之虞,羈押禁見獲准。檢察長黃和村表示,根據受賄選民名單,多以首投族為主,凸顯出賄選的情況已經深入校園。[68][69][70]
- 2014年11月21日,臺東地檢署主任檢察官王盛輝表示,國民黨籍臺東縣縣議員候選人蔡義勇涉嫌偕妻與12名樁腳以現金行賄方式央求選民支持,在不同地點場合分別交付新臺幣5000元和6000元。檢警調單位接獲舉報,兵分多路搜索,查扣犯罪金額一萬元,漏夜傳訊蔡等14人,蔡義勇夫婦到案矢口否認,但其中有人坦承收賄,訊後,為避免串證,檢方11月20日凌晨向臺東地方法院聲押蔡妻及1名樁腳獲准,蔡則以新臺幣10萬元交保。[71][72]
- 2014年11月25日,臺東縣成功鎮(第10選舉區)國民黨籍縣議員候選人高美珠以餐飲方式行賄,檢警調深入查察,傳喚高及其夫婿、樁腳及選民計廿四人到案,有選民坦承接受免費邀宴,訊後,高姓候選人請回,其夫婿及一名樁腳分別以八萬元與六萬元交保。[73][74]
- 2014年12月3日,彰化縣張姓議員當選人涉嫌以1票新臺幣500元買票,遭彰化地檢署以有串供滅證之虞向法院聲押禁見獲准。[75]
- 2014年12月4日,桃園市復興區的無黨籍區長當選人范振興因涉嫌以1票1000元向選民買票,遭法院裁定羈押。[76]
開票特別節目
無線台
台視:九合一爭霸戰 開票看臺視
中視:決戰2014最權威開票看中視
華視:2014決戰九合一
民視:民視晚間新聞 開票大揭曉
公視:決戰2014 九合一選舉開票特別報導
客家電視臺:九合一選舉特別報導
有線台
壹電視:人民作主決戰九合一開票特別報導
年代新聞:台灣前進 誰創新年代
東森新聞:九合一投開票特別報導
中天新聞:戰六都九合一投開票特別報導
民視新聞:民視晚間新聞 開票最速報
三立新聞:決戰九合一 台灣新局
TVBS新聞:九合一大決戰
東森財經:2014大選戰報
非凡新聞:九合一擂戰鼓開票看非凡
廣播電台
飛碟聯播網、News98:民國103年地方公職人員九合一選舉開票特別節目[77]
後續效應
政治影響
此次選舉結果,中國國民黨長期執政的臺北市、桃園市和臺中市等3個直轄市,以及基隆市、新竹市、嘉義市、彰化縣、澎湖縣和金門縣等6個縣市皆宣告失守,使得原本的15席地方縣市首長降為6席,執政人口僅占全臺人口的24.85%、約為582萬人;民主進步黨則一舉囊括桃園市和臺中市2個直轄市,以及基隆市、嘉義市、新竹市、彰化縣和澎湖縣等5個縣市,從原先的6席地方縣市首長倍增為13席,執政人口擴大為1,444萬人,約占全臺人口的61.67%[78]。泛藍陣營及泛綠陣營的執政人口分別達到約628萬人(占全臺人口的26.81%)和1,714萬人(占全臺人口的73.19%),近乎翻轉的藍綠版圖被視為對馬政府投下反對票[79],也令國民黨內高層不敢置信[78],甚至被部份媒體稱為「淮海战役」式大敗[80]。行政院長江宜樺於開票結束後宣佈請辭,負起政治責任[81],由副院長毛治國接任[82]。總統馬英九也於12月3日國民黨中常會上宣佈辭去黨主席[83][84]。
境外媒體報導
美國:《紐約時報》以無黨籍贏得臺北市長選舉 臺灣執政黨搖搖欲墜 為題報導,傾向親中的執政黨在地方選舉大敗,行政院長因此請辭下台,選舉結果顯示,國民黨將難以保住2016年總統大位。而國民黨的敗選也意味,臺灣選民可能反對國民黨試圖與中國創造更緊密關係。當北京強制嚴格控制香港選舉改革,引發占中運動之際,臺灣的選民表答他們對中國的不安之感已經升高。中研院學者徐斯儉認為,臺灣選民透過選票,同時向國共兩黨清楚表態,「佔中運動後,北京與香港的關係,讓臺灣選民心生警覺。」[85][86]
美國:《洛杉磯時報》引述專家說法,認為中國不會在馬英九剩下的任期內急於推動新的協議,因為,目前與馬英九談交易的誘因不大,中國可能會等到2016年的總統大選結果。[86][87]
美國:《華爾街日報》以壓倒性選舉挫敗後閣揆下台為題報導,國民黨在國家經濟、食安問題、油電雙漲、資本利得稅等事務上,處理方式喪失民心,選舉結果也逼國民兩黨,反省各自的中國政策。[88]這次國民黨地方選舉慘敗,可能讓北京相當不安。北京方面與臺灣現任政府密切合作,對拒絕終極統一的民進黨很有憂慮。
美國:《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報導敗選後江揆請辭,國民黨在太陽花運動後的首次選舉中遭到敗選,行政院長因而請辭,可能顯示這個東亞的島嶼(臺灣)將有革[89]。臺灣黑色星期六選舉給中共一巴掌,經過跟北京的六年「和解」,並且簽署了20條兩岸協議之後,「重振」臺灣停滯經濟的諾言從未實現。馬英九和國民黨變得高度不受歡迎。許多選民認為,國民黨無力解決國內問題是因為政府一心一意地專注於跟中共打交道。許多人指責馬英九沒有足夠注重保衛臺灣主權和民主。而且,越來越多的地方問題被視為跟外部的中共因素有關係。「太陽花運動」的最大成就之一,是提升了人們對「中共黑手」的認知。像柯文哲這樣的候選人對太陽花一代有很大的吸引力。面對來自草根民眾的越來越大的壓力,以及面對泛綠聯盟的壯大,馬英九推進跟中共之間不得人心的協議的能力可能將嚴重受挫。公民社會在選舉當中懲罰了國民黨。這意味著對中共要更加小心。[90]
美國:《美聯社》報導親中的執政國民黨在地方選舉遭挫敗,馬英九總統2008年上台後,長期忽視民間對於兩岸協商的疑慮。國民黨不斷向北京靠攏,引發越來越多民眾抗拒。如今民眾透過選票警告,表達拒絕被中國吃掉,選舉結果,可能危及兩岸已經簽署的21項協議,民進黨的態度非常關鍵。[91]
英國:《BBC》分析,國民黨的慘敗反應出選民對政府食安問題的處理、低薪資、和貧富差距的不滿,也反應了對國民黨親中政策的憂慮。兩岸貿易協議雖然對臺灣有好處,卻普遍被認為,那些協議只圖利企業而非一般百姓。馬英九執政後,人民生活沒有變好,擔心中國把臺灣經濟搞得更加依賴她,傷害臺灣的獨立性,更難抵擋統一壓力。2016年國民黨執政將面臨艱難挑戰,現在的問題是:北京是否會開始尋求與她長期不信任的民進黨合作的方式?民進黨又是否會軟化對中國的態度?[92][88] 《BBC中文網》報導,九合一選舉大敗震撼國民黨,國民黨的潰敗似乎意味著,以往傳統的政治運作已經不再為選民們所接受,甚至可以說是被「唾棄」。過去一年,多起事件挑戰了國民黨的危機處理能力,例如洪仲丘案、太陽花學運、食品安全事件、高雄氣爆事件等等,國民黨的能力受到懷疑。尤其,在一般老百姓的薪資「倒退15年」的時候,馬政府的施政被看成是「為財團服務」。這次選舉結果不但「給了國民黨一個教訓」,對彼岸的中國政府也是發出了一個信號,那就是「和你關係那麼好的國民黨,居然在臺灣那麼不得人心」[86][93] 。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Taiwan premier resigns after election deals blow to pro-China party
日本:《讀賣新聞》指出,這次的地方選舉被視為是對總統馬英九連任施政的「期中考」評分,但臺北、臺中等大都市的市長選舉敗北,可能影響2016年的總統大選。[94]
日本:《朝日新聞》報導說,柯文哲以無黨籍之姿選上臺北市長,這在民進黨與國民黨兩黨掌控的臺灣政局中極為罕見,臺灣的「民主主義進入新階段」。貧富懸殊(格差)擴大,食品安全屢屢出現問題,讓馬英九政府遭受猛烈抨擊,促成了柯文哲獲得廣泛跨黨派、跨階層的支持,順利當選。[95][96]
日本:《日本經濟新聞》指出以經濟施政為核心,擴大與中國關係的國民黨大敗,兩岸交流「遭遇的逆風勢必增強」。報導說,今年3月臺灣的學生運動興起,反對兩岸ECFA的服貿協定,進而佔領國會,廣泛出現「過去六年太急於對中『融合』」的批判,如今國民黨遭遇如此大敗,是對馬政府的不信任投票。[97]
日本:《產經新聞》報導說,國民黨經此大敗,馬英九總統已經逃不過「跛鴨」命運,民進黨可能趁勝追擊在2016年奪取政權,但民進黨對中國政策缺乏進展,仍是一大未解課題。報導指敗選將無法避免導致國民黨內對馬英九總統的向力心減弱,他上任後推動加強與中國的經濟關係,也很可能在黨內失去動力。今年春天學生佔領立法院,導致反中情感「噴出」,卻也使得對中國更難維持中庸融合之道。2012年蔡英文大輸馬英九80萬票,就是在兩岸關係被抹上「獨立」的色彩,解決兩岸關係是民進黨重回執政需先處理的課題。
日本:《 每日新聞》指出,馬英九已經確定成為跛腳鴨,他推動的對中融合政策正「站在十字路口」,無所適從。[86]
德國:《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2016總統大選的「石蕊試紙」 ,此次選舉是對親中的馬英九的公民投票, 選民拒絕親中的國民黨,讓親北京的馬英九政府將在2016總統大選遭受極大考驗。臺灣民眾對於北京在臺灣的影響力日益焦慮,一些民眾憂心北京政權將藉此緊縮對臺灣的控制。面對北京的政策將是2016總統大選的焦點之一。而與中國大陸的貿易協定,今年稍早觸發了包括佔領國會在內的大規模示威。[86][98][99]
西班牙:《EL PAÍS》報導說:臺灣選民懲罰政府向中國靠攏。 [100]
法国:《法新社》(AFP)指出整體經濟趨緩和食安風暴不止,選前民調顯示,國民黨恐將面臨不利的選舉結果[101]。法新社指馬英九上任以來政策不斷向中國靠攏,讓許多民眾焦慮[102]。《世界報》(Le Monde)和電視台《法國24台》(France 24)報導,國民黨在地方選舉中潰敗,江宜樺隨後宣布,為負起政治責任而辭職,總統馬英九准辭。報導表示,主張與中國拉近關係的國民黨,這次選舉大敗,一部分要歸因於經濟成長緩慢及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事件[103][104][105]。《費加洛報》(Le Figaro)也以報導國民黨慘敗,江宜樺辭職[106][107]。[96]
義大利:《共和報》在網頁上表示,臺灣地方選舉結果如同政治地震,國民黨遭極大挫敗,行政院長江宜樺也因此請辭。共和報指出,獨立候選人柯文哲當選臺北市市長,是對執政黨的沈重打擊。[96]
俄羅斯:最大通訊社塔斯社(TASS)報導台灣九合一選舉結果,並評論此次選舉結果將影響2016年總統大選。塔斯社以「史上最大規模地方選舉」為標題,報導了臺灣九合一選舉,俄羅斯各大媒體紛紛引述塔斯社的消息。俄通社-塔斯社指出,這次臺灣最大規模地方選舉是「民意氣壓計」,是對國民黨的嚴峻挑戰。選舉結果將直接影響2016年總統大選。[108][96]俄羅斯衛星廣播電台亦作相關報導。[109][110]
越南:越南電子新聞網站(vnexpress.net)引述臺灣媒體報導,受反對黨支持的獨立候選人柯文哲今天以70萬票贏過獲得50萬票的執政黨國民黨候選人連勝文,當選臺北市長。報導指出,國民黨16年以來就一直在臺北市執政,受民進黨支援的獨立候選人柯文哲這次參選獲勝;此外,國民黨在臺中市、桃園市長的選舉也輸給民進黨等,被分析人士評為執政黨國民黨的重大挫敗。[96]
中华人民共和国:相較港媒即時報導,大陸官方媒體沒有太多報導,臺灣選舉的新聞都被放在官網不顯眼處。2014年11月29日 20:24:25,《新華社》引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馬曉光表示,注意到這次選舉的結果。希望兩岸民眾珍惜兩岸關係來之不易的成果,共同維護並繼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111]2014年11月29日 20:43,《中国新闻网》報導國民黨五都參選人宣布敗選[112]。《中新社》則轉貼人民網晚間7點30分左右發出的「臺灣『九合一』選舉,臺北市、臺中市藍營均落敗」報導,報導篇幅都短,也沒有多做評論。中國網站中搜尋,僅中國學者專家撰寫分析為主的「觀察者網」晚間7時許報導「柯文哲擊敗連勝文當選臺北市長」,另有陸資的港媒鳳凰網有較多篇幅報導。
香港:相較中國官媒的冷處理,諸如明報、東方日報、星島日報等香港媒體都對臺灣選舉做了不間斷地即時報導,也將臺灣選舉結果放在顯著位置,各主要縣市的選舉結果都有所著墨。[96]
印度:「印度時報」(The Times of India)網站在國際版首頁引用路透社題為「地方選舉敗選 臺灣行政院長辭職」的報導指出,中國國民黨在全臺各地普遍失去席次。[113][96]
相關條目
- 2013年-2014年中國國民黨直轄市長及縣市長提名作業
- 2013年-2014年民主進步黨直轄市長及縣市長提名作業
- 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 2016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參考資料
- 腳注
^ 正式名稱為103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1][2][3]
^ 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灣省桃園縣改制)、臺中市、臺南市及高雄市,共6直轄市[25]
^ 臺灣省基隆市、新竹市及嘉義市,共3市[25]
^ 臺灣省宜蘭縣、新竹縣、苗栗縣、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屏東縣、臺東縣、花蓮縣及澎湖縣及福建省金門縣、連江縣,共13縣[25]
^ 新北市烏來區、桃園市復興區(臺灣省桃園縣復興鄉改制)、臺中市和平區及高雄市那瑪夏區、高雄市桃源區、高雄市茂林區,共6區[25]
- 引用
^ 103選舉專區. 中央選舉委員會.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9) (中文(台灣)). 互联网档案馆、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2014-05-28(繁体中文)
^ 103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11月11日到13日開放選舉人資格查詢,中華民國內政部,2014-11-01 (繁体中文)
^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全國法規資料庫,中華民國內政部、中華民國法務部,2014-05-28(繁体中文)《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 中選會委員會議討論通過103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投票日及工作進行程序表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6-03-07.,中華民國中央選舉委員會,2014年1月21日
^ 5.05.15.2 地方制度法於2014年1月14日經立法院修法,1月29日總統公布,新增第83條之2及第83條之4,明訂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由山地鄉改制者)為地方自治團體,並選出區長及區民代表。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亦於2014年5月13日經立法院修法,5月28日總統公布,新增第37條之1,明訂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應於改制前選出區長及區民代表。
^ 立院修法 6原鄉區長、代表照選,蘋果日報,2014年01月14日
^ 簡併地方選舉 民國103年舉辦七合一選舉投票. 中華民國內政部民政司.
^ 8.08.1 103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候選人完成登記. 中央選舉委員會. 2014-09-05 [2014-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05).
^ 1949年來選舉最大潰敗 國民黨輸到只剩總統府. 中國時報.
^ 綠狂奪13縣市 藍大崩盤. 蘋果日報.
^ 人民用選票 狠狠教訓馬. 自由時報.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3).
^ 國民黨大潰敗…綠拿13縣市 藍6都保1都. 聯合報.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2).
^ 歷次選舉摘要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3-12-02.,中華民國中央選舉委員會
^ 14.014.114.2 部分縣轄市由鄉、鎮改制後或里由村改制後屆次重新計算;部分由其他行政區析出之鄉、鎮或村、里屆次亦可能不同。
^ 明年七合一投票 首用「紙票匭」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02-01.,中央廣播電臺
^ 民國103年進行「地方七合一選舉」預估將可節省五億四千萬元的選務經費. 中華民國內政部民政司.
^ 九合一選舉 每4年舉行一次. 中央社. 2014-11-12.
^ 中選會資料庫網站,中央選舉委員會
^ 選舉工作進行程序表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11-29.,中華民國中央選舉委員會
^ 2014 年台灣大選日- 谷歌(世界文)(英文)(中文)
^ 103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常見問答集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12-05.
^ 九合一選舉 投票率估7成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11-29.,經濟日報╱記者孫偉倫、李順德/台北,聯合報系,2014-11-29(繁体中文)
^ 2014 九合一選舉,聯合新聞網,聯合報系(繁体中文)
^ 九合一選舉16時截止 最多領5張選票,台灣英文新聞╱政治組 記者 /台北,2014-11-29(繁体中文)
^ 25.025.125.225.325.4 選戰/九合一選舉 8時投票至下午4時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央日報╱閻光濤/台北,2014-11-29(繁体中文)
^ 2014九合一選舉新聞專區,自由電子報,自由時報(繁体中文)
^ 馬:核四不商轉 核一延役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03-30.,中國時報
^ 國民黨達成共識 核四封存停工,NOWnews
^ 非核家園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民主進步黨官方網站
^ 民進黨推「懶人包」說明《核四公投特別條例》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04-20.,民主進步黨官方網站
^ 馬背離七成的反核民意 台聯:停建核四 否則罷馬!,台灣團結聯盟官方網站
^ 林義雄停止禁食 台聯續監督核四停建 推公投法修正,台灣團結聯盟官方網站
^ 核四公投缺乏核安 親民黨立委:將台灣送上斷頭台,大紀元
^ 親民黨立委李桐豪建議:核四啟用二階段公投,經濟日報
^ 回應服貿 總統記者會致詞全文,中央社
^ 「守護台灣民主,要求逐條審查」,蘇主席令今起包圍立院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03-30.,民主進步黨官方網站
^ 台聯宣示要求立院退回服貿協議 絕不妥協,台灣團結聯盟官方網站
^ 親民黨:服貿應逐條逐項審查 建議王金平與學生溝通,NOWnews
^ 1030625馬主席:自由經濟示範區越早設立 對經濟幫助越大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07-27.,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2014年6月25日
^ 民進黨整體經濟戰略以創新、就業、分配為重點 追求台灣永續發展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08-08.,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文化宣傳部,2014年6月10日
^ 台聯:自經區條例15個修正動議 政府準備好了?,台灣團結聯盟
^ 監委世代交替? 親民黨批:愈交替愈老,新頭殼,2014年6月16日
^ 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第103卷第43期),2014年5月30日會議
^ 103地方公職人員選舉登記候選人名單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09-06.,中央選舉委員會新聞稿,2014年9月6日
^ 候選人名單以中華民國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布為準
^ 柯文哲以無黨籍身份參選,並獲民主進步黨、台灣團結聯盟及親民黨公開支持
^ 江鑒育有台灣團結聯盟黨籍,惟為參選已暫停黨權。
^ 鄭永金以無黨籍身份參選,並獲民主進步黨公開支持
^ 黃文玲有台灣團結聯盟黨籍,惟為參選已暫停黨權。
^ 候選人登記概況-103年直轄市議員選舉. 中央選舉委員會. 2014-10-20 [2014-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07).
^ 候選人登記概況-103年縣市議員選舉. 中央選舉委員會. 2014-10-20 [2014-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07).
^ 候選人登記概況-103年鄉鎮市長選舉. 中央選舉委員會. 2014-10-20 [2014-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5).
^ 候選人登記概況-103年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長選舉. 中央選舉委員會. 2014-10-20 [2014-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5).
^ 候選人登記概況-103年鄉鎮市民代表選舉. 中央選舉委員會. 2014-10-20 [2014-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5).
^ 候選人登記概況-103年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民代表選舉. 中央選舉委員會. 2014-10-20 [2014-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5).
^ 候選人登記概況-103年村里長選舉. 中央選舉委員會. 2014-10-20 [2014-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5).
^ 57.057.1 103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 - 選情查詢系統 Archive.is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11-30,中央選舉委員會
^ 選舉結果以中華民國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布為準
^ 原應選出2146席,惟少數選舉區因有候選人於選舉期間過世,故將延期選出。
^ 原應選出7851席,惟少數選舉區因有候選人於選舉期間過世,故將延期選出。
^ 唯一當選者薛呈懿(臺灣省宜蘭縣)於選舉期間已退黨,惟依法無法更改黨籍。
^ 62.062.1 其他政黨包含:三等國民公義人權自救黨、台灣民族黨、人民最大黨、台灣主義黨、天宙和平統一家庭黨、聯合黨、教科文預算保障e聯盟、中華民主向日葵憲政改革聯盟、華聲黨、大道人民黨、臺灣建國黨。
^ 候選人名單以中華民國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布為準
^ 存档副本. [2014-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9). ,中國時報,2014-11-29(繁体中文)
^ 台九合一選舉投票日 全台撕毀選票13件,新唐人電視台,2014-11-29(繁体中文)
^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央日報,2014-11-29(繁体中文)
^ 九合一選舉逾萬人列被告 賄選佔七成,自由時報,2014-11-29(繁体中文)
^ 大學生當樁腳 向首投族買票.
^ 大學校園染賄檢方掌握至少20人.
^ 1票5千!金門大學20學生收賄 吐錢問:繳回就沒事?. ETtoday 新聞雲.
^ 尋求5連霸傳賄選 台東縣議員蔡義勇10萬元交保 妻收押. 2014-11-21.
^ 蔡義勇傳賄選 10萬交保妻收押. 2014-11-22.
^ 涉餐敘行賄 臺東縣議員候選人夫八萬交保. 2014-11-25.
^ 第10選舉區:居住東河鄉、綠島鄉、成功鎮、長濱鄉之平地原住民.
^ 吳哲豪. 涉賄選買票 彰縣議員當選人被押. 中央社.
^ 涉嫌1票1000元買票 桃市復興區長當選人收押. 2014-12-04.
^ 台灣全民廣播電台節目表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6-03-05.(2014/11/29)
^ 78.078.1 林庭瑤、李順德、李昭安. 國民黨大潰敗…綠拿13縣市 藍6都保1都. 聯合新聞網. 2014-11-30 [2014-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2) (中文(繁體)).
^ 綜合報導. 選民狠甩馬英九巴掌? 國民黨輸到脫褲. 聯合新聞網. 2014-11-30 [2014-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2) (中文(繁體)).
^ 蔡佩芳. 「徐蚌會戰」式大敗 國民黨最痛心的一天. 聯合新聞網. 2014-11-30 [2014-11-30] (中文(繁體)).
^ 綜合報導. 【更新】國民黨大慘敗 江揆獲准辭職下台. 蘋果日報. 2014-11-29 [2014-11-29] (中文(繁體)).
^ 毛治國接閣揆 馬:可無縫接軌,中華電視公司,2014-12-04(繁体中文)
^ 蔡佩芳. 為敗選負責 馬英九將辭黨主席. 聯合新聞網. 2014-11-30 [2014-11-30] (中文(繁體)).
^ 台灣與大陸──兩岸情勢的變化. 爭鳴 (中文(繁體)).
^ Independent Is Elected Taipei Mayor as Taiwan’s Governing Party Falters. New York Times. 2014-11-29.
^ 86.086.186.286.386.4 選舉結果躍上國際 外媒:2016藍更艱困.
^ Taiwan's ruling Nationalists lose ground in local elections.
^ 88.088.1 風傳媒看天下》外媒看台灣選舉:KMT搖搖欲墜.
^ Taiwan's premier resigns after election loss. CNN.
^ CNN:台灣黑色星期六選舉給中共一巴掌.
^ Taiwan’s pro-China ruling Nationalist Party dealt setback in local polls.
^ Taiwan premier Jiang Yi-huah quits after poll loss,BBC,2014-11-29(英文)
^ 臺灣選舉國民黨落敗 行政院長辭職,BBC中文網,2014-11-29(繁体中文)(简体中文)
^ 臺北市長選で無所属候補勝利…與黨國民黨が大敗,2014-11-29(日文)
^ 臺北市長に無所属の柯文哲氏 台湾統一地方選、與黨惨敗,2014-11-29(日文)
^ 96.096.196.296.396.496.596.6 九合一藍軍大敗 外媒怎麼看,2014-11-30,中央通訊社(繁体中文)
^ 台湾で与黨・國民黨大敗 統一地方選、馬政権に不信. 日本經濟新聞. 2014-11-30.
^ Opinion: A verdict against Taiwan's pro-China leadership.
^ Taiwan election results show 'general disillusionment' with Kuomintang.
^ Los electores de Taiwán castigan el acercamiento de su Gobierno a China. EL PAÍS.
^ Taiwan votes in key elections ahead of presidential polls. AFP. 2014-11-28.
^ China policy in question after Taiwan polls landslide. AFP. 2014-11-30.
^ Taïwan : le gouvernement démissionne après la déroute du Kuomintang aux élections. Le Monde.
^ Revers électoral pour les nationalistes taïwanais.
^ Asie - pacifique - Démission du Premier ministre taïwanais après la déroute électorale de son parti - France 2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4-11-29(法文)
^ Taïwan: démission collective du gouvernement. Le Figaro.
^ À Taïwan, l'humiliante défaite du Kuomintang aux élections locales. Le Figaro.
^ TASS Countries Taiwan
^ Taiwan Premier Quits After Vote Loss, Urges to Protect China Ties,sputnik news
^ Taiwan Cabinet Resigns After Local Elections,sputnik news
^ 陈键兴. 國臺辦發言人:希望两岸同胞共同維護并繼續通動两岸關係和平發展大局. 新华网.
^ 台“六都”事長選舉 國民黨五市參選人宣布敗選. 中國新闻网.
^ Taiwan's premier resigns after ruling party loses in local elections. Reuters. 2014-11-29.
外部連結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2014年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 |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 中華民國中央選舉委員會
|
|
|
KanSD EgKFIQ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