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
Multi tool use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竺可桢(Chu Kochen) (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字藕舫 ,又名紹榮 、烈祖 、兆熊 ,浙江省紹興縣東關鎮人(今绍兴市上虞区东关街道),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
目录
1 早年
2 經歷
3 晚年
4 言論
5 家庭
6 重要著作
7 纪念
8 参考文献
早年
1905年进入复旦公学中学部学习(未毕业)。1909年进入唐山路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预科土木工程系学习。1913年畢業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农学院。1918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18年到1920年任教于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今武汉大学)。
經歷
1920年到1925年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1925年,因东南大学派系斗争,竺可桢转任商务出版社编辑。1926年8月,竺可桢到天津,被张伯苓聘为私立南开大学教授,讲授地学、气象学[1] 。1929年到1936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
1936年到1949年,他担任任国立浙江大学校长。1937年1月13日,遠東氣象會議在香港開幕,到會代表20餘人,中國派竺可楨出席,會期7天[2] :5339 。4月4日,中國地理學會在南京開第四屆年會,會上宣讀論文25篇,大會由竺可楨主持[2] :5397 。在此期間,養成优良學風,廣攬名師,特別是延攬了衆多中國科學社和前學衡社的成員,使浙江大學迅速崛起成爲世界一流大學,時人稱浙大爲“東方劍橋”。在浙大的发展历程中,担任校长达13年之久的竺可桢先生可谓厥功至伟。他被公认为“浙大学术事业的奠基人,浙大“求是”精神的典范,浙大的灵魂”[3] 。校训“求是”即是由他提出,校歌亦是他请著名国学家马一浮作词、音乐家应尚能谱曲作成。
1945年国民党六大召开前夕,列入朱家骅与陈立夫联名向蒋介石推荐的98名“最优秀教授党员”之一[4] 。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蒋中正撤離上海,從舟山派蔣經國到上海去請當時浙江大學校長竺可楨到台灣遭拒[5] :276 。10月16日,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筹建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晚年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74年2月7日,因肺病在北京逝世。竺可楨被公認為中國氣象、地理學界的「一代宗師」。文革期間,竺可楨雖未受到較大衝擊,但每日如履薄冰、提心吊膽。为免禍便和吳有訓商量,兩家一起採取一系列措施「自我改造」。[6]
言論
“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
“大學教育之目的,在於養成一國之領導人材,一方提倡人格教育,一方研討專門智識,而尤重於鍛煉人之思想,使之正大精確,獨立不阿,遇事不為習俗所囿,不崇拜偶像,不盲從潮流,惟其能運用一己之思想,此所以曾受真正大學教育之富於常識也。” (南京高等師範學校二十周年校慶演講,《國風月刊》第8卷第1期(民國25年1月1日))
“一個學校實施教育的要素,最重要的不外乎教授的人選,圖書儀器等設備和校舍建築。這三者之中,教授人才的充實,最為重要。”“教授是大學的靈魂,一個大學學風的優劣,全視教授人選為轉移。假使大學裡有許多教授,以研究學問為畢生事業,以作育後進為無上職責,自然會養成良好的學風,不斷的培植出來博學敦行的學者。”(民國25年4月25日在浙江大學座談講話)
“科學的目標是在求真理。真理所在,雖蹈危履險以赴之,亦所不釋。”
“科學家的態度,應該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絲毫不能苟且。”
“據吾人的理想,科學家應取的態度應該是:(一)不盲從,不附和,一以理智為依歸。如遇橫逆之境遇,則不屈不撓,不畏強禦,只問是非,不計利害。(二)虛懷若谷,不武斷,不蠻橫。(三)專心一致,實事求是,不作無病之呻吟,嚴謹整飭,毫不苟且。”
“研究科學之目的,固在探求真理,並非專重應用。但應用科學方法,利用厚生,至國家之富強之境,固亦不可忽視。”
家庭
竺可楨夫人張俠魂自幼努力學習,不僅愛好繪畫,還寫得一手勢如劈玉的好字。本世紀20年代的中國始有飛機,男子尚且望而生畏,可勇敢好奇的張俠魂竟毫不猶豫,自報奮勇,一定要坐一坐,此舉便使她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乘坐飛機的女性。竺可楨非常欣賞張俠魂的性格。就在張俠魂坐飛機的那段時間裡,他寫了一篇《空中航行之歷史》的文章。這大概同張俠魂坐飛機一事不無關係。張俠魂與竺可楨於1920年在上海結婚。他們共同生活了十八年。據竺可楨的日記記錄,張俠魂染上痢疾之後,他心急如焚,每天記錄著妻子病情的發展情況,悉心照料,盼望妻子早日康復。可是病魔終於將愛妻從他的身邊奪去,使他一人在孤獨中彷徨。喪妻的痛苦折磨著竺可楨,俠魂的一切用品都在引起他對愛妻的懷念。一份手稿,件件衣物,觸景生情,俠魂的音容笑貌在夢中陪伴著他。 經人介紹在1939年陳汲與竺可楨相識,並於1939年9月21日與他正式訂婚。[7]
重要著作
纪念
参考文献
^ 竺可桢:中国科学史研究事业的奠基人. 人民网. [2016-07-18 ] .
^ 2.0 2.1 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韓信夫、姜克夫主編 (编). 《中華民國史大事記》. 北京: 中華書局. 2011. ISBN 9787101079982.
^ 苏步青. 怀念竺可桢先生. 浙江大学网站. [2011-12-05 ]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3).
^ 45年国民党“最优秀教授党员”:华罗庚陈寅恪冯友兰
^ 漆高儒. 《蔣經國的一生》. 台北: 傳記文學出版社. ISBN 9578506074. 這個人(竺可楨)和我(蔣經國)私交不錯,當找到他的時候,我轉達了領袖(蔣介石)請他到台灣的意思之後,他想了想說:「謝謝領袖的好意,我看不必了。詢以原因,他說:「大勢已去,台灣將維持多久,頂多半年?一年?」我說:「時局決非如此!」後來無法再說下去,他反而跟我說:「你不必到台灣去了。」當時我憤怒的說:「人各有志。」最後便不歡而散。
^ 張東園. 留在大陸的中華民國院士之大結局(一). 大紀元. 2017-01-10.
^ 《中外名人情侶辭典》,1988
来源
<竺可桢的地学思想与中国现代地理学研究体制>,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 张九辰
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當選
数理科学组 28人
姜立夫
許寶騄
陈省身
华罗庚
苏步青
吴大猷
吴有训
李書華
葉企孫
赵忠尧
严济慈
饒毓泰
吳 憲
吳學周
莊長恭
曾昭掄
朱家驊
李四光
翁文灝
黄汲清
楊鍾健
谢家荣
竺可桢
周 仁
侯德榜
茅以升
淩鴻勛
薩本棟
生命科学组 25人
王家楫
伍獻文
贝时璋
秉 志
陳 楨
童第周
胡先骕
殷宏章
張景鉞
钱崇澍
戴芳瀾
羅宗洛
李宗恩
袁貽瑾
張孝騫
陳克恢
吳定良
汪敬熙
林可勝
湯佩松
馮德培
蔡 翹
李先聞
俞大紱
鄧叔群
人文及社会科学组 28人
吳敬恆
金岳霖
汤用彤
冯友兰
余嘉錫
胡 適
張元濟
楊樹達
柳詒徵
陳 垣
陈寅恪
傅斯年
顾颉刚
李方桂
赵元任
李 濟
梁思永
郭沫若
董作賓
梁思成
王世杰
王寵惠
周鯁生
钱端升
萧公权
马寅初
陳 達
陶孟和
中央研究院历届院士模板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
生物学地学部
1955年
程裕淇
顾功叙
何作霖
侯德封
黄秉维
黄汲清
乐森璕
李四光
孟宪民
裴文中
斯行健
孙云铸
田奇㻪
涂长望
武 衡
夏坚白
谢家荣
许 杰
杨钟健
尹赞勋
俞建章
张文佑
赵九章
竺可桢
1957年
地学部
数学物理学部
化学部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地学部
信息技术科学部
技术科学部
哲学社会科学部
浙江大学
历史
浙大沿革
求是书院(1897-1901) → 浙江求是大学堂(1901-1902) → 浙江大学堂(1902-1903) → 浙江高等学堂(1903-1914) → 国立第三中山大学(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和浙江公立农业专门学校)(1927-1928) → 浙江大学(1928) → 国立浙江大学(1928-1949) → 浙江大学(1950至今)
融入
之江大学(1952年并入) · 杭州大学(1998年并入) · 浙江农业大学(1998年并入) · 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并入)
风物 规划
校区
紫金港校区 · 玉泉校区 · 西溪校区 · 华家池校区 · 之江校区 · 舟山校区 · 海宁国际校区 · 宁波校区(筹) · 湖滨校区 · 龙泉分校旧址 · 湄潭浙江大学旧址
校园
图书馆 · 图书信息大楼 · 金工、化学、生物试验中心 · 曹光彪楼 · 生仪大楼 · 邵逸夫艺术楼 · 华家池 · 华家池植物园 · 启真湖
人物
校长
蒋梦麟 · 竺可桢 · 马寅初 · 霍士廉 · 周荣鑫 · 陈伟达 · 钱三强 · 韩祯祥 · 路甬祥 · 潘云鹤 · 杨卫 · 林建华 · 吴朝晖
院系 设置
人文学部
人文学院 ·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社会科学学部
经济学院 · 光华法学院 · 教育学院 · 管理学院 · 公共管理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理学部
数学系 · 物理学系 · 化学系 · 地球科学学院 · 心理与行为科学系
工学部
机械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能源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学院 · 建筑工程学院 · 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 海洋学院 · 航空航天学院 ·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
信息学部
光电信息工程学系 ·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 ·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软件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
农业生命环境学部
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 环境与资源学院 ·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 动物科学学院 · 农业试验站 ·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医学部
药学院 · 基础医学院 · 临床医学院 · 公共卫生系 · 口腔医学系
机构
直属单位
竺可桢学院 · 工程师学院 · 出版社 · 档案馆 · 继续教育学院 · 国际教育学院 · 校医院 · 建筑设计研究院 · 科技园
附属医院
第一医院 · 第二医院 · 邵逸夫医院 · 妇产科医院 · 儿童医院 · 口腔医院 · 滨江医院 · 下沙医院 · 金华医院 · 义乌医院
独立学院
城市学院 · 宁波理工学院
校办产业
圆正控股集团 · 浙大网新 · 众合机电 · 浙大兰德 · 国际医院
科研
国家重点实验室
硅材料 · 化学工程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 · 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 · 现代光学仪器 · 工业控制技术 ·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 水稻生物学 · 能源清洁利用 · 传染病诊治
独立研究院
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 · 工业技术研究院 · 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 · 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 台州研究院 · 数学科学研究中心 · 求是高等研究院 · 国际创新研究院 · 国际电磁科学院分院 · 沃森基因组科学研究院 · 生命科学研究院 · 水环境研究院 · 可持续能源研究院
其他
相关
附属中学 · 浙江大学报 · 学术期刊 · CC98论坛 · 飘渺水云间BBS · 海纳百川BBS · 校友列表 · 长三角八校友好辩论赛
规范控制
WorldCat Identities
FAST: 1899520
ISNI: 0000 0000 8019 276X
LCCN: n81058279
NKC: jx20140515003
SUDOC: 181685027
VIAF: 53008588
维基语录上的相关摘錄: 竺可桢
cSXL2I nL ddQvkOf x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Place in Moyen-Ogooué, Gabon Lambaréné Street in Lambaréné Lambaréné Location in Gabon Coordinates: 0°41′18″S 10°13′55″E / 0.68833°S 10.23194°E / -0.68833; 10.23194 Coordinates: 0°41′18″S 10°13′55″E / 0.68833°S 10.23194°E / -0.68833; 10.23194 Country Gabon Province Moyen-Ogooué Population (2013 census) • Total 38,775 Lambaréné is a town and the capital of Moyen-Ogooué in Gabon. With a population of 38,775 as of 2013, it is located 75 kilometres south of the equator. Lambaréné is based in the Central African Rainforest at the river Ogooué. This river divides the city into 3 districts: Rive Gauche, Ile Lambaréné and Rive Droite. The Albert Schweitzer Hospital and the districts Adouma and Abongo are located on Rive Droite. The districts Atongowanga, Sahoty, Dakar, Grand Village, Château, Lalala and Bordamur build the Ile Lambaréné. The majority of the people in Lambaréné live in the district Isaac located on Rive Gauche. This distr...
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number. For the year, see 800. For other uses, see 800 (disambiguation). Natural number ← 799 800 801 → List of numbers — Integers ←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 Cardinal eight hundred Ordinal 800th (eight hundredth) Factorization 2 5 × 5 2 Greek numeral Ω´ Roman numeral DCCC Binary 1100100000 2 Ternary 1002122 3 Quaternary 30200 4 Quinary 11200 5 Senary 3412 6 Octal 1440 8 Duodecimal 568 12 Hexadecimal 320 16 Vigesimal 200 20 Base 36 M8 36 800 ( eight hundred ) is the natural number following 799 and preceding 801. It is the sum of four consecutive primes (193 + 197 + 199 + 211). It is a Harshad number. Contents 1 Integers from 801 to 899 1.1 800s 1.2 810s 1.3 820s 1.4 830s 1.5 840s 1.6 850s 1.7 860s 1.8 870s 1.9 880s 1.10 890s 2 References Integers from 801 to 899 800s Main article: 801...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維納斯堡 Venersborg (英文) CDP Venersborg, Washington 維納斯堡位置圖 坐标: 45°46′58″N 122°27′43″W / 45.7828°N 122.462°W / 45.7828; -122.462 國家 美國 州 華盛頓州 郡 克拉克县 面积 • 总计 27.8 平方公里(10.7 平方英里) • 陸地 27.8 平方公里(10.7 平方英里) • 水域 0.0 平方公里(0.0 平方英里) 海拔 155 米(509 英尺) 人口 (2000年) • 總計 3,274 • 密度 118.0/平方公里(305.6/平方英里) 时区 PST (UTC-8) • 夏时制 PDT(UTC-7) FIPS碼 53-74585 [1] GNIS編號 1527695 [2] 維納斯堡 ( 英语: Venersborg )是美国华盛顿州克拉克县的一個普查规定居民点(CDP),2000年美國人口普查時人口為2,085人。 最初為瑞典人聚居地。 參見 維納什堡 参考資料 ^ American FactFinder.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 2008-01-31 ] . ^ US Board on Geographic Names.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2007-10-25 [ 2008-01-31 ] . 查 论 编 克拉克县 行政區劃 郡治 : 溫哥華 市 巴特爾格朗德 | 卡默斯 | 拉申特 | 里奇菲尔德 | 溫哥華 | 瓦休戈 | 林地市‡ 鎮 亞科爾特 CDP 安波伊 | 巴伯頓 | 布拉什普雷里 | 櫻桃樹叢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