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加蚋堡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大加蚋

Dajiaruei.jpg

臺灣堡圖中的大加蚋堡:艋舺龍山寺附近

表記
漢字
大加蚋 / 大佳蚋
白話字
Tōa-ka-la̍k


臺羅拼音
Tuā-ka-la̍k
別稱
漢字
大佳蠟 / 大加臘
白話字
Tōa-ka-la̍h


臺羅拼音
Tuā-ka-la̍h

大加蚋,又作大佳蚋大佳蠟大加臘,是台灣北部自清治時期至日治初期的一個行政區劃,其幅員遼闊,包括今臺北市市區大部分地區:萬華區北半部,大同區、士林區西南端一小塊地區、中山區中南部、中正區、大安區、松山區、信義區及南港區。




目录






  • 1 概述


  • 2 清同治年間管轄街莊


  • 3 日治前期管轄街庄


  • 4 相關


  • 5 參考文獻





概述


「大加蚋」據傳為平埔族語Ketagalan(凱達格蘭)加蚋魚Kala為名;又傳Tagal原指沼澤。大加蚋為今臺北市萬華區新店溪沿岸一帶平原,原為平埔族「雷里社」或「龍匣社」生活範圍。1709年墾號陳賴章請准開墾大加蚋草地,三十年內已成漢人聚落。而後更以大加蚋一詞作為堡名,稱「大加蚋堡」。


隨著大加蚋成為堡名,其所指範圍日漸增大。清道光年間已轄有艋舺街、三板橋庄、古亭村、大灣庄、林口庄、上陂頭庄、錫口街、新南庄、南港仔街、搭搭悠庄、東勢庄、新庄仔庄、圭母卒庄、大隆同街等聚落。


日治時期1920年廢大加蚋堡。將大稻埕、臺北城劃歸臺北市,松山及南港併入七星郡,大加蚋之名遂淡出記憶。



清同治年間管轄街莊


1871年(同治十年),大加臘堡共轄16個莊,包括艋舺下嵌莊、三板橋莊、古亭莊、大灣莊、林口莊、上陂頭莊、錫口街、新南莊、南港仔街、搭搭攸莊、東勢莊、新莊仔莊、奎府聚莊、大隆同莊、社仔莊及溪洲底莊[1]



日治前期管轄街庄


1920年(大正九年),廢除堡里及舊制街庄前,大加蚋堡共轄臺北城內、艋舺、大稻埕(即俗稱的臺北三市街)及另外37個街庄[2]



  • 今中正區境內:臺北城內、崁頂庄、龍匣口庄、古亭村庄、林口庄、三板橋庄

  • 今萬華區境內:艋舺、下崁庄

  • 今大同區境內:大稻埕、大龍峒街、番仔溝庄

  • 今中山區境內:山仔腳庄、牛埔庄、新庄仔庄(西)、中庄仔庄、下埤頭庄、朱厝崙庄、上埤頭庄

  • 今大安區境內:大安庄、頂內埔庄、下內埔庄、六張犁庄

  • 今松山區境內:錫口街、里族庄、東勢庄、上塔悠庄、下塔悠庄、中崙庄

  • 今信義區境內:興雅庄、三張犁庄、五分埔庄、中陂庄

  • 今南港區境內:三重埔庄、新庄仔庄(東)、後山陂庄、後山庄、四份仔庄、南港舊庄、南港大坑庄、山猪窟庄



相關



  • 加蚋子 - 原屬大加蚋堡,後改隸擺接堡


參考文獻





  1. ^ 陳培桂,《淡水廳志》,卷三街里,1871年


  2. ^ 《新舊對照管轄便覽》,臺灣總督府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Lambaréné

維納斯堡 (華盛頓州)

Mononymous p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