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郡




上郡為戰國時期魏國所置。


秦惠王十年(前328年),魏國獻上郡15縣與秦,為秦初三十六郡之一,郡治膚施縣(在今陕西省榆林市南)[1]。西漢、東漢時沿置,郡治未變。漢靈帝末,因羌胡大擾而遷徙,曹魏時與其他郡縣併為新興郡。隋朝時鄜城郡改名為「上郡」,唐朝以後成為歷史名詞。




目录






  • 1 政區沿革


    • 1.1 先秦上郡


      • 1.1.1 秦朝


      • 1.1.2 西漢


      • 1.1.3 東漢




    • 1.2 隋代上郡




  • 2 歷代郡守


    • 2.1 秦朝


    • 2.2 西漢


    • 2.3 東漢




  • 3 注釋


  • 4 參考





政區沿革



先秦上郡



秦朝


據王蘧常先生的考証,秦上郡轄縣可考者有:



  • 陽周縣

  • 榆中縣

  • 高奴縣



西漢


據《漢書》記載,漢平帝元始二年(西元2年)時,有戶103683,人口606658。領縣23:



  • 膚施縣

  • 獨樂縣

  • 陽周縣

  • 木禾縣

  • 平都縣

  • 淺水縣

  • 京室縣

  • 洛都縣

  • 白土縣

  • 襄洛縣

  • 原都縣

  • 漆垣縣

  • 奢延縣

  • 雕陰縣

  • 推邪縣

  • 楨林縣

  • 雕陰道

  • 高奴縣

  • 冝都縣


  • 龜茲縣,屬國都尉治。


  • 高望縣,北部都尉治。


  • 望松縣,北部都尉治。



東漢


據《後漢書》記載,漢順帝永和五年(140年),有戶5169,人口28599。領縣10:



  • 膚施縣

  • 白土縣

  • 漆垣縣

  • 奢延縣

  • 雕陰縣

  • 楨林縣

  • 定陽縣

  • 高奴縣

  • 龜茲縣

  • 候官縣



隋代上郡


隋大業二年(606年),改敷州為鄜城郡,大業三年(607年)改稱上郡,領中部、敷城、洛川、三川、洛交5縣。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上郡為鄜州。天寶元年(742年)復置上郡。乾元元載(753年)撤郡,設綏州。至此「上郡」成為歷史名詞。



歷代郡守



秦朝



  • □閒,秦昭襄王七年(前300年)見在任。(見《秦本紀》)

  • □壽(或為向壽),秦昭襄王十二年(前295年)見在任。(見《十二年上郡守壽戈》銘文)

  • □曆,秦昭襄王二十五年(前282年)見在任。(見《廿五年上郡守曆戈》銘文)

  • □趞,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0年)見在任。(見《廿七年上郡守趞戈》銘文)

  • □水,秦莊襄王二年(前248年)見在任。(見《二年上郡守水戈》銘文)

  • □憲,秦始皇三年(前244年)見在任。(見《上郡守憲戈》銘文)

  • □疾,戰國末期。(見《貞松堂集古遺文》)



西漢



  • □襄,漢高祖時。


  • 李廣,漢景帝時。


  • 馮野王(前32年─?),由大鴻臚貶為郡守。


  • 馮立,漢成帝建始中任。

  • 王□,西漢末任。



東漢




  • 馬員,王莽時任,東漢建武年初留任。


  • 王旻,漢桓帝延熹年末卒於任上。


  • 邸杜,不知何時。


  • 勉昂,不知何時。


  • 扈育,不知何時。


  • 免乙,不知何時。



注釋




  1. ^ 據《水經·河水注》。



參考



  • 王蘧常,《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ISBN:9787532528158

  • 楊善群補,《秦會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ISBN:9787532538607

  • 嚴耕望,《兩漢太守刺史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1993年4月,ISBN:666671995-6


  • 班固《漢書》,鼎文書局,1986年,ISBN:5550230127


  • 范曄《後漢書》,鼎文書局,1979年,ISBN:5550230135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Lambaréné

維納斯堡 (華盛頓州)

Mononymous p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