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春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楊萬春
諺文
양만춘
汉字
楊萬春


文观部式
Yang Manchun
马-赖式
Yang Manch'un

楊萬春,原作梁万春[1][2][3],后韩语发生头音音变而讹为杨万春。為高句麗末期一名將在朝鲜民間傳說中的名字(中國及朝鲜史書中均佚其名)。其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東征之中,固守安市城(今辽宁鞍山市)不退,迫使唐朝軍隊在冬季即將到來的考量下而撤退。




目录






  • 1 安市城之战


  • 2 韩国文人笔下的安市城之战


  • 3 参考资料


  • 4 相关条目





安市城之战


642年渊盖苏文杀死高句丽荣留王自封为“大莫离支”后,杨万春拒绝接受渊苏盖文摄政。渊苏盖文曾发兵攻打安市城,但没有成功,因此只好让杨万春继续担任其职务。644年,唐太宗带着李世勣、李道宗和长孙无忌率军十万亲征高句丽。645年,唐太宗冲破高句丽的防线准备攻打平壤,似乎大功在即。 不料在安市(今辽宁鞍山)受阻,再也无法前行。


在攻安市城前,太宗就得知安市城地势难攻,安市城主杨万春机智勇敢有一支强大的守城部队。于是太宗打算先攻打较为容易的建安城(今辽宁营口)。这样安市城也就不攻而破。李世勣对此表示反对。他认为如果太宗先攻建安城,安市城就会切断唐从辽东的供给线使唐陷入被动。于是太宗决定还是先围攻安市城。当太宗和李世勣的部队到达安市城时,安市城的守城者见到太宗的旗帜就在城墙上大声漫骂。太宗大怒。李世勣请求太宗拿下安市城后坑殺全城百姓。这使得安市城的守卫者更加奋力抵抗唐军。就这样李世勣一时间拿不下安市城。随同的李道宗开始在安市城的东南构筑一个用于进攻安市城的土山。为此,安市城也不断加高东南边的城墙。双方这样对峙了60天后,李道宗的土山已经高到可以看到安市城的里面。李道宗和他的手下傅伏爱登上了土山顶。忽然,土山出现了倒塌,并倒在了安市城的城墙上。安市城的城墙也因此倒塌。傅伏爱这时却擅离职守。高句丽趁乱发动进攻占领了土山,并使其成为安市城防守的武器。太宗一怒之下,公开处死了傅伏爱并下令对土山进行疯狂攻击。不过打了三天也没拿下来。李道宗于是赤脚向太宗请罪。不过太宗宽恕了他。


随着冬天的临近,唐的供给也开始匮乏。645年10月13日,太宗下令撤退。[4]


2017年8月,由趙寅成、雪炫(AOA)等人所領銜主演的電影《安市城》,即在描繪此歷史戰役[5]



韩国文人笔下的安市城之战


高丽王朝文臣李穑(号牧隐)曾作诗咏唐太宗东征事,其中一句是“谓是囊中一物耳,那知玄花落白羽”,也就是说唐太宗的眼睛被安市城主的箭射中了。朝鲜王朝的文臣徐居正对此表示“當時雖有此事,史官必爲中國諱,毋怪乎其不書也。但金富軾《三國史》亦不載,未知牧老何從得此?”


17世纪末朝鮮王朝儒者金昌翕的文集《三渊集》中的一首送兄长金昌业去清朝北京的组诗中称射中唐太宗眼睛的安市城主名字叫杨万春[6] ,其后的许多笔记小说引用金昌翕的这首诗“高丽旧疆踔远矣。凤城或云是安市。千秋大胆杨万春。箭射虬髯落眸子。若道南汉形胜弱。文皇何如洪太始”。[7][8][9][10][11]



参考资料





  1. ^ 月汀集/尹根寿 (1647)


  2. ^ 李观命(1661-1733)/屛山集


  3. ^ 兪汉隽(1732-1811)/自著(著庵集)


  4. ^ 資治通鑑卷198。


  5. ^ [단독[永久失效連結] 설현, 차기작 '안시성'…조인성과 남매 호흡]


  6. ^ 三渊集/金昌翕(1732)


  7. ^ 朴趾源/燕岩集(1780)


  8. ^ 李德懋(1741-1793)/靑庄馆全书


  9. ^ 徐庆淳(1804-?)/梦经堂日史(1855)


  10. ^ 朴思浩/心田稿(1828)


  11. ^ 金景善/燕辕直指(1832)




相关条目



  • 唐太宗征高句丽

  • 渊盖苏文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Lambaréné

維納斯堡 (華盛頓州)

Mononymous p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