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埃黎耶·埃黎赫·梅契尼可夫 |
---|
|
出生 |
(1845-05-16)1845年5月16日 俄羅斯帝國哈爾科夫省庫岩斯基雷昂伊凡尼夫卡 (今烏克蘭)
|
---|
逝世 |
1916年7月15日(1916-07-15)(71歲) 法國巴黎
|
---|
母校 |
哈爾科夫大學 吉森大學 哥廷根大學 慕尼黑學院
|
---|
知名于 |
吞噬作用
|
---|
奖项 |
科普利奖章(1906年)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08年) |
---|
科学生涯
|
研究領域 |
微生物學
|
---|
施影响于 |
代田稔
|
---|
埃黎耶·埃黎赫·梅契尼可夫(烏克蘭語:Илья Ильич Мечников,1845年5月16日-1916年7月16日),出生於烏克蘭,俄國微生物學家與免疫學家,免疫系統研究的先驅者之一。曾在1908年,因為吞噬作用(英语:phagocytosis,一種由白血球執行的免疫方式)的研究,而得到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也因為發現乳酸菌對人體的益處,使人們稱之為「乳酸菌之父」[1]。
生平與研究
梅契尼可夫出生在哈爾科夫附近的一個村莊,位於當時俄羅斯帝國統治下的烏克蘭境內。他的父親是俄羅斯帝國衛隊的官員,也是烏克蘭草原上的一名地主。他的母親妮娃科維奇(英語:née Nevakhowitch),則是一名信仰猶太教的猶太人,這使得他在猶太信仰的薰陶下長大。
此外,從孩提時代開始,當他正在哈爾科夫的一所學校就讀時,梅契尼可夫就已經對博物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在查爾斯·達爾文的著作《物種起源》出版之後,他更熱切的相信達爾文關於演化的理論。而且他也喜歡植物學與地質學[2]。
後來他前往哈爾科夫大學學習博物學,並且在兩年之內,就完成了原本應該要花費四年的學業。大學畢業之後,他又到德國研究北海黑爾戈蘭島的海洋動物群。然後又先後進入吉森大學(德語:Justus-Liebig-Universität Gießen)、哥廷根大學與慕尼黑學會(德語:Akademie der Bildenden Künste München)深造。1867年,他回到俄羅斯帝國,擔任奧德薩大學的講師。不久之後,在聖彼得堡大學得到一個教職。到了1870年,梅契尼可夫重回奧得薩大學,並成為一位動物學與比較解剖學的榮譽教授。
梅契尼可夫的第一任妻子菲奧多羅維奇(英語:Ludmilla Feodorovitch),因為感染肺結核而在1873年過世。失去妻子,加上其他的一些問題,使梅契尼可夫企圖吞食大量鴉片以求自殺,但是最後並未成功。1875年,他再度結婚,而第二任妻子歐加(英語:Olga),在1880年得到傷寒,使梅契尼可夫又再度自殺,這次他利用注射的方式,使自己感染回歸熱(英語:relapsing fever),雖然並未死亡,但卻非常痛苦。
法國攝影家那達(Nadar)為梅契尼可夫拍攝的照片。
從此以後,他開始對於微生物研究,尤其是關於免疫系統的部分感到興趣。在1882年,他辭去奧德薩大學的職位,並且在義大利墨西拿建立了一所私人研究室,專門研究比較胚胎學。在研究海星幼體的發育時,發現了吞噬作用的存在。他提出了一個在當時相當激進的理論,認為白血球能夠吞沒並摧毀有害的生物體,例如細菌。而西歐的科學家如巴斯德與貝林,則對此表示輕視。
梅契尼可夫之後回奧德薩擔任一家研究院的主管,目標是生產巴斯德發明的狂犬病疫苗。不過由於生產上遭遇到一些問題,使梅契尼可夫前往巴黎尋求巴斯德的指導。巴斯德則給了他一個在巴斯德研究院(法語:Institut Pasteur)裡的職位,他擔任這個職位直到離開人世為止。
後來胞噬作用證明存在,而梅契尼可夫也於1908年,因為對胞噬作用的研究,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與伊密·魯克斯(法語:Pierre Paul Émile Roux)一起工作,他們研究一種能夠防止人們感染梅毒的藥劑。
在巴斯德研究院工作的期間,梅契尼可夫曾經到保加利亞旅行,他發現當地有很多百歲人瑞。之後他調查當地居民的飲食習慣,發現他們經常飲用發酵乳[1]。因此梅契尼可夫提出了一種理論,認為乳酸對人體健康有益,可以延長人類壽命。並且為了證明此理論,他每天都喝優格(酸奶)。在晚年他編寫了三本書,分別是《傳染性疾病免疫力》(Immunity in Infectious Diseases)、《人類自然》(The Nature of Man)以及《壽命延長:樂觀的研究》(The Prolongation of Life: Optimistic Studies)。梅契尼可夫在1916年逝世,享年71歲,超越當時的平均壽命。
影響
除了胞噬作用的發現同時開啟了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的新研究對象之外,由於梅契尼可夫闡述了乳酸菌對人體的潛在益處,以及延長壽命的可能性,啟發一名日本科學家代田稔。代田稔相信並開始研究細菌與良好腸道健康之間的關係。之後代田稔決定在實驗室裡,將人類腸道中能夠平衡菌叢(gut flora)的菌株分離出來。
1930年,代田稔將Lb. casei成功且有效地分離出來,並經過數個世代的培養,在1935年生產出特殊菌種[3]。這種新的乳酸菌菌株取名為代田菌(L. casei Shirota),能夠對抗胃中的胃液所造成的酸性環境,直接進入腸道中。
他將這些菌種放入乳酸飲料中,這個飲料今天在世界上許多國家販售,且直到今天,其配方並沒有太大的改變。這種飲料的名稱是養樂多。
参考資料
^ 1.01.1 提升免疫力的乳酸菌 Archive.is的存檔,存档日期2004-08-20
^ Ilya Mechnikov
^ 益生菌健康法的先驅--代田稔博士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7-01-04.
參見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
---|
|
1901年 至 1925年 |
1901年:贝林
1902年:罗斯
1903年:芬森
1904年:巴甫洛夫
1905年:科赫
1906年:高尔基、拉蒙-卡哈尔
1907年:拉韦朗
1908年:梅契尼可夫、埃尔利希
1909年:科赫尔
1910年:科塞尔
1911年:古尔斯特兰德
1912年:卡雷尔
1913年:里歇
1914年:巴拉尼
1919年:博尔代
1920年:克罗
1922年:希尔、迈尔霍夫
1923年:班廷、麦克劳德
1924年:埃因托芬
|
---|
|
1926年 至 1950年 |
1926年:菲比格
1927年:瓦格纳-尧雷格
1928年:尼科勒
1929年:艾克曼、霍普金斯
1930年:兰德施泰纳
1931年:瓦尔堡
1932年:谢灵顿、阿德里安
1933年:摩尔根
1934年:惠普爾、邁諾特、莫菲
1935年:斯佩曼
1936年:戴尔、勒维
1937年:圣捷尔吉
1938年:海门斯
1939年:多馬克
1943年:達姆、多伊西
1944年:厄爾蘭格、加塞
1945年:弗莱明、柴恩、弗洛里
1946年:馬勒
1947年:科里、G·科里、奥赛
1948年:穆勒
1949年:赫斯、莫尼斯
1950年:肯德尔、赖希施泰因、亨奇
|
---|
|
1951年 至 1975年 |
1951年:泰累尔
1952年:瓦克斯曼
1953年:克雷布斯、李普曼
1954年:恩德斯、韦勒、罗宾斯
1955年:特奥雷尔
1956年:考南德、福斯曼、理查兹
1957年:博韦
1958年:比德尔、塔特姆、莱德伯格
1959年:奥乔亚、科恩伯格
1960年:伯内特、梅达沃
1961年:贝凯希
1962年:克里克、沃森、威尔金斯
1963年:埃克爾斯、霍奇金、赫胥黎
1964年:布洛赫、吕嫩
1965年:賈克柏、利沃夫、莫諾
1966年:勞斯、哈金斯
1967年:格拉尼特、哈特蘭、沃尔德
1968年:霍利、科拉纳、尼伦伯格
1969年:德爾布呂克、赫希、盧瑞亞
1970年:卡茨、奥伊勒、阿克塞尔罗德
1971年:萨瑟兰
1972年:埃德爾曼、波特
1973年:弗里希、洛伦兹、廷贝亨
1974年:克勞德、迪夫、帕拉德
1975年:巴尔的摩、杜尔贝科、特明
|
---|
|
1976年 至 2000年 |
1976年:布隆伯格、盖杜谢克
1977年:吉耶曼、沙利、耶洛
1978年:亞伯、内森斯、史密斯
1979年:科马克、豪斯费尔德
1980年:贝纳塞拉夫、多塞、斯内尔
1981年:斯佩里、休伯爾、威泽尔
1982年:伯格斯特龍、薩米爾松、范恩
1983年:麦克林托克
1984年:傑尼、克勒、米爾斯坦
1985年:布朗、戈爾茨坦
1986年:科恩、列维-蒙塔尔奇尼
1987年:利根川進
1988年:布拉克、埃利恩、希欽斯
1989年:毕晓普、瓦慕斯
1990年:默里、托马斯
1991年:內爾、薩克曼
1992年:费希尔、克雷布斯
1993年:羅伯茨、夏普
1994年:吉爾曼、羅德貝爾
1995年:路易斯、纽斯林-沃尔哈德、威斯喬斯
1996年:杜赫提、辛克納吉
1997年:布魯希納
1998年:佛契哥特、伊格纳罗、慕拉德
1999年:布洛伯爾
2000年:卡爾森、格林加德、坎德爾
|
---|
|
2001年 至今 |
2001年:哈特韦尔、亨特、纳斯
2002年:布伦纳、霍维茨、苏尔斯顿
2003年:劳特伯、曼斯菲尔德
2004年:阿克塞尔、巴克
2005年:馬歇爾、沃倫
2006年:法厄、梅洛
2007年:卡佩奇、埃文斯、史密斯
2008年:豪森、巴尔-西诺西、蒙塔尼耶
2009年:布莱克本、格雷德、绍斯塔克
2010年:爱德华兹
2011年:博伊特勒、奥夫曼、斯坦曼
2012年:格登、山中伸彌
2013年:罗思曼、谢克曼、聚德霍夫
2014年:奥基夫、莫泽夫人、莫泽
2015年:威廉·塞西尔·坎贝尔、大村智、屠呦呦
2016年:大隅良典
2017年:霍爾、羅斯巴什、揚
2018年:艾利森、本庶佑
|
---|
|
1901年至1950年科普利奖章获得者
|
---|
|
1900年代 |
- 1901年:约西亚·威拉德·吉布斯
- 1902年:约瑟夫·李斯特
- 1903年:爱德华·修斯
- 1904年:威廉·克鲁克斯
- 1905年:德米特里·门捷列夫
- 1906年:埃黎耶·埃黎赫·梅契尼可夫
- 1907年:阿尔伯特·迈克耳孙
- 1908年: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
- 1909年:乔治·希尔
- 1910年:弗朗西斯·高尔顿
|
---|
|
1910年代 |
- 1911年:乔治·达尔文
- 1912年:菲利克斯·克莱因
- 1913年:赖依·兰克斯特
- 1914年:约瑟夫·汤姆孙
- 1915年: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
- 1916年:詹姆斯·杜瓦
- 1917年:皮埃尔·保罗·埃米尔·鲁
- 1918年:亨德里克·洛伦兹
- 1919年:威廉·贝利斯
- 1920年:贺拉斯·布朗
|
---|
|
1920年代 |
- 1921年:约瑟夫·拉莫尔
- 1922年:欧内斯特·卢瑟福
- 1923年:贺拉斯·兰姆
- 1924年:爱德华·阿尔伯特·夏尔皮-沙菲尔
- 1925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 1926年:弗雷德里克·霍普金斯
- 1927年:查尔斯·斯科特·谢灵顿
- 1928年:查尔斯·阿尔杰农·帕尔森斯
- 1929年:马克斯·普朗克
- 1930年:威廉·亨利·布拉格
|
---|
|
1930年代 |
- 1931年:阿瑟·舒斯特
- 1932年:喬治·海爾
- 1933年:西奥博尔德·史密斯
- 1934年:约翰·斯科特·霍尔丹
- 1935年:查尔斯·威耳逊
- 1936年:阿瑟·埃文斯
- 1937年:亨利·哈利特·戴尔
- 1938年:尼尔斯·玻尔
- 1939年:托马斯·亨特·摩尔根
- 1940年:保罗·朗之万
|
---|
|
1940年代 |
- 1941年:托马斯·刘易斯
- 1942年:罗伯特·鲁宾逊
- 1943年:约瑟夫·巴克罗夫特
- 1944年:杰弗里·英格拉姆·泰勒
- 1945年:奥斯瓦尔德·埃弗里
- 1946年:埃德加·阿德里安
- 1947年:戈弗雷·哈罗德·哈代
- 1948年:阿奇博尔德·希尔
- 1949年:乔治·德海韦西
- 1950年:詹姆斯·查德威克
|
---|
|
- 1731–1750
- 1751–1800
- 1801–1850
- 1851–1900
- 1901–1950
- 1951–2000
- 2001年至今
|
|
规范控制 |
- WorldCat Identities
- BNE: XX1209399
- BNF: cb12938930z (data)
- Botanist: Metschn.
- CONOR: 278320739
- FAST: 2889
- GND: 118579851
- ISNI: 0000 0001 0883 7698
- LCCN: n50009945
- Base Léonore: LH/1848/3
- NDL: 00471463
- NKC: nlk20000079363
- NLA: 35830486
- ICCU: ITICCURMSV30222
- SELIBR: 76806
- SNAC: w63b7cgp
- SUDOC: 085910694
- VIAF: 2966331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