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易帜




@media all and (max-width:720px){.mw-parser-output .tmulti>.thumbinner{width:100%!important;max-width:none!important}.mw-parser-output .tmulti .tsingle{float:none!important;max-width:none!important;width:100%!important;text-align:center}}




五色旗




青天白日滿地紅旗



东北易帜指皇姑屯事件之後,統治中國東北地區的奉系軍閥將領张学良將原來懸掛的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換成國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並於1928年12月29日通電南京,宣稱接受國民政府管轄的一個歷史事件。此舉標誌著國民革命軍北伐的結束、國民政府完成中國統一、以及北洋政府時期的正式結束。張學良服膺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實現當時中國的南北統一。




目录






  • 1 背景


  • 2 過程


  • 3 参考文献


  • 4 外部链接


  • 5 参见





背景


1926年,國民黨發動國民革命軍北伐,以消滅各地軍閥政權,達成中國統一的目標。時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的蔣介石因北伐軍內部分裂,於徐州宣佈下野,直至1928年4月蔣介石又重新掌權,發起第二次北伐戰爭,並於臨近5月底時進軍北京。結果,身處北京的北洋政府瓦解,張作霖不顧日本死守燕、冀的要求,放棄北京、撤回東北。1928年6月,張作霖出山海關,日本關東軍於皇姑屯刺殺張作霖。張作霖死後,東北仍為奉系政權,並且依舊沿用北洋政府五色旗作為旗幟,國民黨的北伐,并未統一中國。



過程




張學良


1928年6月,張作霖被暗殺後,其子張學良立返瀋陽,受到張作相等宿將擁護,繼任东三省保安司令兼奉天保安司令,成为东北政治、军事和社会集团主帅,主掌中国东北地区兵權。


同年7月1日,張學良向國民革命軍宣告停戰,表明不會干涉「重新統一」的任務,而日本則不滿其做法,日本首相田中義一派遣特使林權助與張學良要求滿洲獨立,但張學良立即拒絕日方要求,轉投國民革命軍。同年7月3日,蔣方至北京與奉系的代表會面,商討和平解決方案。


1928年12月29日,張學良改五色旗為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東四省易幟,通電服從南京國民政府領導。[1]全國統一宣告完成。[2]兩日後,依照先前談判條件,國民政府命張學良為東北軍政領袖。


东北易帜从1928年6月开始酝酿,由于日軍的横加干涉和多方利益协调问题,东北易帜进程被一再拖延,到同年12月最终实现,前后长6个月的时间。


原本割据关外的張學良,自此與蔣介石關係緊密,之後參加中原大戰,進兵山海關,支持蔣介石,打敗閻錫山、冯玉祥的反蔣聯軍。張學良也因此役而獲得華北的治權,包括北平、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部份的徵稅、駐軍、以及人事任命權等行政權力,成為當時僅次於蔣介石的中华民国實權第二號軍事人物。



参考文献




  1. ^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軍事》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I》,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9年5月上海印刷,第472頁,ISBN 7500002424


  2. ^ 陳布雷等,《蔣介石先生年表》,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8年6月1日,第17頁



外部链接



参见





  • 北洋軍閥
    • 奉系


  • 北伐

  • 國民政府

  • 中原大戰

  • 奉天事變

  • 西安事變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Lambaréné

維納斯堡 (華盛頓州)

Mononymous p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