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庆施

Multi tool use
柯庆施 |

|
|
南京市市长 |
任期 1950年7月-1952年12月 |
前任 |
刘伯承
|
继任 |
惠浴宇
|
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长 |
任期 1958年11月-1965年4月 |
前任 |
陈毅
|
继任 |
曹荻秋
|
个人资料 |
出生 |
1902年10月10日 安徽歙县
|
逝世 |
1965年4月9日(1965-04-09)(63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成都市
|
政党 |
中国共产党
|
柯庆施(1902年10月10日-1965年4月9日),安徽歙县人,1950年代、1960年代中国共产党高层领导人之一。
生平
柯庆施于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于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1920年至1936年,他在上海、南京、武汉、安徽等地长期从事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兵运工作,曾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秘书长、中共中央北方局组织部长;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财委副主任,石家庄市市长。
据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一书,柯庆施在延安抢救运动中被整肃的时间大约是在1943年下半年,幕前指挥者是李富春。在批斗高潮中,柯庆施的妻子因不堪迫害跳井身亡。高华认为批斗柯庆施的幕后策划者是康生和刘少奇,而康生、刘少奇的活动又得到毛泽东的默许。柯庆施与刘少奇有历史积怨。柯庆施是原中共北方局组织部长,1936年3月,刘少奇赴天津担任中共北方局书记,对原北方局进行大改组,任命自己的老部下彭真取代柯庆施担任北方局组织部长,并在党内展开了对柯庆施等人「左的关门主义错误」的批判[1]。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历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南京市市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共江苏省委书记,中共中央上海局书记,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上海市市长,南京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国务院副总理,是中共第八届政治局委员。1965年4月9日,柯庆施在成都病逝。
1957年,柯庆施在的上海市委会议上作了《乘风破浪,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上海》的报告,支持激进的建设步伐。1958年在南宁会议上,毛泽东批评周恩来、陈云力主的反冒进,他说自己是反“反冒进”的,还对周恩来等人说:“你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指柯的报告)吗?”周恩来等人被迫做了检讨。据李锐后来回忆说,柯庆施成了南宁会议的“头号标兵”,65岁的毛泽东在讲话中屡称年仅56岁的柯庆施为“柯老”。柯庆施甚至险些取代周恩来的总理之职。
在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柯庆施本来也是在谈“纠左”的问题;但当毛泽东将彭德怀致他个人的信批转与会者时,柯庆施转为“批右”。在7月21日的华东组会上,张闻天分析了大跃进以来的“左倾”错误,柯庆施则以主持者的身份不断责难张的发言。
评价
关于对柯庆施的评价,特别是对其在中共取得政权后政治生涯的评价,存在较大争议。
有人[谁?]认为,大跃进前后,他在农业政策、工业政策和公共食堂等问题上都过于激进,对中央的决策起了错误的引导作用。例如,在公共食堂问题上鼓吹“敞开肚皮吃饭”:三年困难时期,由于上海在中国的特殊地位,粮食供应得到保障,未出现较大规模的饥荒;但他所代表的激进政策在全国范围内的饥荒造成重大影响。
- 也有人[谁?]认为,柯庆施为1949年以后上海等城市的发展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他逝世在文革以前,尽管他晚年非常欣赏张春桥等人,但不能把张春桥等人后来的问题算到他的头上。
- 1958年,在上海“反右补课”中,柯庆施执意要划傅雷为右派,时任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上海作协党组书记周而复则认为傅雷属于“可划可不划”的范围,恰逢周扬赴上海听取意见,柯庆施同意了周而复、周扬的意见。但正当傅雷做了检讨,准备放下包袱时,柯庆施却变卦拍板把傅雷定为“右派”。
参考文献
中国共产党职务
|
前任: 刘 晓 省委书记,至1943年
|
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第一书记 1952年-1956年
|
繼任: 江渭清
|
前任: 陈 毅
|
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员会第一书记 1954年-1965年
|
繼任: 陈丕显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职务
|
前任: 陈 毅
|
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市长 1958年-1964年
|
繼任: 曹荻秋
|
中華民國
- 前任:
尹文堂 (中华民国石门市政府市长)
|
石门市政府、石家庄市政府市长 (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华北人民政府任命)
- 1947年 - 1949年
|
- 繼任:
- 刘秀峰
|
|
---|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十一中全会前)
|
|
1956年9月28日中共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1956年9月至1969年4月任职(1966年8月改组) |
|
6+1 常委会委员
|
毛泽东(中央主席) · 刘少奇(中央副主席) · 周恩来(中央副主席) · 朱 德(中央副主席) · 陈 云(中央副主席) · 林 彪(1958年增选,中央副主席) · 邓小平(中央总书记)
|
|
17+3 委员 |
毛泽东 · 刘少奇 · 周恩来 · 朱 德 · 陈 云 · 邓小平 · 林 彪 · 林伯渠(1960年逝世) · 董必武 · 彭 真 · 罗荣桓(1963年逝世) · 陈 毅 · 李富春 · 彭德怀 · 刘伯承 · 贺 龙 · 李先念 · 柯庆施(1958年增选,1965年逝世) · 李井泉(1958年增选) · 谭震林(1958年增选)
|
|
6 候补委员 |
乌兰夫 · 张闻天 · 陆定一 · 陈伯达 · 康 生 · 薄一波
|
|
« 第七届 → 第八届(十一中全会前) → 第八届(十一中全会后)»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三届:1965年1月3日至1975年1月17日)
|
|
国务院组成人员
|
|
国务院常务会议组成人员
|
|
总理 |
周恩来 |
|
副总理 |
林彪(后撤职) · 陈云 · 邓小平 · 贺龙 · 陈毅 · 柯庆施 · 乌兰夫(蒙古族) · 李富春 · 李先念 · 谭震林 · 聂荣臻 · 薄一波 · 陆定一 · 罗瑞卿 · 陶铸 · 谢富治
|
|
秘书长 |
周荣鑫(机关党组书记)
|
|
历次常务会议 |
|
|
|
国务院各组成部门负责人
|
|
|
1. 外交部部长 陈毅(兼)
2. 国防部部长 林彪(兼)
3. 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 李富春(兼)
4. 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 薄一波(兼)
5.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 聂荣臻(兼)
6. 公安部部长 谢富治(兼)
7. 内务部部长 曾山
8. 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 乌兰夫(兼)
9. 农业部部长 廖鲁言(至1966年5月由江一真代理)
10. 农垦部部长 王震
11. 林业部部长 刘文辉
12. 水产部部长 许德珩
13. 冶金工业部部长 吕东
14. 化学工业部部长 高扬
15. 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 段君毅
16. 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 刘杰
17. 第三机械工业部部长 孙志远
18. 第四机械工业部部长 王诤
19. 第五机械工业部部长 邱创成
20. 第六机械工业部部长 方强
21. 第七机械工业部部长 王秉璋
22. 第八机械工业部部长 陈正人
23. 煤炭工业部部长 张霖之
24. 石油化学工业部部长 余秋里
25. 水利电力部部长 傅作义
26. 地质部部长 李四光
|
27. 建筑工程部部长 李人俊
- 后拆分为建筑工程部部长 刘裕民
- 和建筑材料工业部部长 赖际发
28. 纺织工业部部长 蒋光鼐
29. 轻工业部部长 李烛尘
30. 铁道部部长 吕正操
31. 交通部部长 孙大光
32. 邮电部部长 朱学范
33. 物资管理部部长 袁宝华
34. 劳动部部长 马文瑞
35. 财政部部长 李先念
36. 粮食部部长 沙千里
37. 商业部部长 姚依林
38. 对外贸易部部长 叶季壮
39. 文化部部长 陆定一
40. 教育部部长 何伟
41. 高等教育部部长 蒋南翔
42. 卫生部部长 钱信忠
43. 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 贺龙(兼)
44. 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主任 张奚若
45. 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主任 方毅(兼)
46. 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 廖承志
47. 第二轻工业部部长 徐运北
48. 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主任 谷牧
|
|
|
|
|
历次全体会议 |
|
|
|
第二届国务院(第3届周恩来内阁) → 第三届国务院(第4届周恩来内阁) → 第四届国务院(第5届周恩来内阁)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
|
人选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 |
|
政务院 |
- 董必武
陈 云(兼财经委主任)
- 郭沫若
- 黄炎培
邓小平(增补)
|
|
|
第一届 |
- 陈 云
- 林 彪
彭德怀(兼国防部长)
- 邓小平
- 邓子恢
- 贺 龙
陈 毅(兼外交部长)
- 乌兰夫
- 李富春
- 李先念
聂荣臻(增补)
薄一波(增补)
|
|
第二届 |
- 陈 云
林 彪(兼国防部长)
- 彭德怀
- 邓小平
- 邓子恢
- 贺 龙
- 陈 毅
- 乌兰夫
- 李富春
- 李先念
- 聂荣臻
- 薄一波
- 谭震林
- 陆定一
- 罗瑞卿
习仲勋(兼秘书长)
|
|
第三届 |
林 彪(兼国防部长)
陈 云
邓小平
贺 龙
- 陈 毅
- 柯庆施
- 乌兰夫
- 李富春
- 李先念
- 谭震林
- 聂荣臻
薄一波
陆定一
罗瑞卿
陶 铸
- 谢富治
|
|
第四届 |
- 邓小平
张春桥(解职)
- 李先念
- 陈锡联
- 纪登奎
- 华国锋
- 陈永贵
吴桂贤(辞职)
- 王 震
- 余秋里
- 谷 牧
- 孙 健
|
|
第五届(1978) |
- 邓小平
- 李先念
- 徐向前
- 纪登奎
- 余秋里
- 陈锡联
- 耿 飚
- 陈永贵
- 方 毅
- 王 震
- 谷 牧
- 康世恩
- 陈慕华
王任重(增补)
陈 云(增补)
|
|
第五届(1980) |
- 余秋里
- 耿 飚
- 方 毅
- 谷 牧
- 康世恩
- 陈慕华
- 薄一波
- 姚依林
姬鹏飞(兼秘书长)
- 赵紫阳
- 万 里
- 杨静仁
- 张爱萍
- 黄 华
|
|
第五届(1982) |
|
|
第六届 |
|
|
第七届 |
|
|
第八届 |
朱镕基(兼央行行长)
- 邹家华
- 钱其琛
- 李岚清
吴邦国(增补)
姜春云(增补)
|
|
第九届 |
|
|
第十届 |
|
|
第十一届 |
|
|
第十二届 |
|
|
第十三届 |
|
|
国务院常务会议(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 < 国务院全体会议(国务院组成人员) 标注:任内逝世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五大机构正职领导人
|
|
省会:南京市
|
|
省委书记 |
柯庆施 → 江渭清 → 许世友 → 彭 冲 → 许家屯 → 韩培信 → 沈达人 → 陈焕友 → 回良玉 → 李源潮 → 梁保华 → 罗志军 → 李 强 → 娄勤俭
|
|
|
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
许家屯 → 储 江 → 韩培信 → 沈达人 → 陈焕友 → 李源潮 → 梁保华 → 罗志军 → 李 强 → 娄勤俭
|
|
省长 |
谭震林 → 惠浴宇 → 许世友 → 彭 冲 → 许家屯 → 惠浴宇 → 韩培信 → 顾秀莲 → 陈焕友 → 郑斯林 → 季允石 → 梁保华 → 罗志军 → 李学勇 → 石泰峰 → 吴政隆
|
|
省政协主席 |
江渭清 → 许家屯 → 惠浴宇 → 包厚昌 → 钱锺韩 → 孙 颔 → 曹克明 → 许仲林 → 张连珍 → 蒋定之 → 黄莉新
|
|
省监察委主任 |
蔣卓慶 |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五大机构正职领导人
|
|
市委书记
|
第一书记 |
饶漱石 → 陈 毅 → 柯庆施 → 陈丕显 → 张春桥 → 苏振华 → 彭 冲 → 陈国栋
|
|
书记 |
芮杏文 → 江泽民 → 朱镕基 → 吴邦国 → 黄 菊 → 陈良宇 → 韩 正(代) → 习近平 → 俞正声 → 韩 正 → 李 强
|
|
|
|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
严佑民 → 胡立教 → 叶公琦 → 陈铁迪 → 龚学平 → 刘云耕 → 殷一璀
|
|
市政府首长
|
市人民政府市长 |
陈 毅 |
|
市人民委员会市长 |
陈 毅 → 柯庆施 → 曹荻秋
|
|
市革命委员会主任 |
张春桥 → 苏振华 → 彭 冲
|
|
市人民政府市长 |
彭 冲 → 汪道涵 → 江泽民 → 朱镕基 → 黄 菊 → 徐匡迪 → 陈良宇 → 韩 正 → 杨 雄 → 应 勇
|
|
|
市政协主席 |
柯庆施 → 陈丕显 → 彭 冲 → 王一平 → 李国豪 → 谢希德 → 陈铁迪 → 王力平 → 蒋以任 → 冯国勤 → 吴志明 → 董云虎
|
|
市监察委主任 |
廖国勋 |
|
上海市行政长官
|
|
上海市政府 |
|
中華民國時期 |
上海特别市政府市长 |
黄郛 → 吴震修(代) → 张定璠 → 张群
|
|
上海市政府市长 |
张群 → 吴铁城 → 俞鸿钧
|
|
淪陷時期 |
上海市大道政府市长
|
苏锡文 |
|
督办上海市政公署督办 |
苏锡文 |
|
→ 上海特别市政府市长
|
傅筱庵 → 苏锡文(代) → 陳公博 → 吴颂皋(代) → 周佛海
|
|
|
上海市政府市长(復員) |
钱大钧 → 吴国桢 → 陈良(代) → 赵祖康(代)
|
|
附: 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
|
陈毅 |
|
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长 |
陈毅 |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
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长 |
陈毅 |
|
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市长 |
陈毅 → 柯庆施 → 曹荻秋
|
|
上海人民公社临时委员会主任 |
张春桥 |
|
上海市革命委员会主任 |
张春桥 → 苏振华 → 彭冲
|
|
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长(復設) |
彭冲 → 汪道涵 → 江泽民 → 朱镕基 → 黄菊 → 徐匡迪 → 陈良宇 → 韩正 → 杨雄 → 应勇(現任)
|
|
|
|
|
南京市市长
|
|
南京市政府 |
|
附: 督办浦口商场事宜
|
黄思永(清朝)→ 庄蕴宽(1912-1912) → 沈秉堃(1912.10.29-1912) → 刘恩源(1914-1916) → 馮國璋(1916-1917) → 李纯(1917-1920) → 孙多钰(1920-1923) → 齐燮元(1923-1924) → 吴宗濂(1924-1925) → 陈誾(陈季侃)(1925-1927)
|
|
南京市政厅市长 |
刘纪文 |
|
南京特别市政府市长 |
刘纪文 → 何民魂 → 刘纪文
|
|
首都特别市政府市长 |
刘纪文 → 魏道明
|
|
南京市政府市长 |
魏道明 → 马超俊 → 谷正伦 → 石瑛 → 萧山令 → 马超俊
|
|
附:(日军占领)南京市自治委员会会长 |
陶保晋 → 孙叔荣(代)
|
|
督办南京市政公署督办 |
任援道 → 高冠吾
|
|
 南京特别市政府市长 |
高冠吾 → 蔡培 → 周学昌
|
|
附: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京沪行动总队总指挥
|
周佛海(京沪行动总队南京指挥部指挥为周镐)
|
|
南京特别市政府市长 (新四军军部任命)
|
粟裕 |
|
南京市政府市长(续)
|
马超俊 → 沈怡 → 滕傑
|
|
附: 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 |
刘伯承 → 粟裕
|
|
南京市人民政府市长 |
刘伯承 → 柯庆施 → 惠浴宇 → 陈立平(主持工作)
|
|
南京市人民委员会市长 |
彭冲 → 陈扬 → 徐步 → 岳维藩
|
|
南京市革命委员会主任 |
杨广立 → 方敏 → 王楚滨(主持工作) → 储江
|
|
南京市人民政府市长 |
王昭铨 → 徐智 → 张耀华 → 戴顺智 → 王荣炳 → 王武龙 → 王宏民 → 罗志军 → 蒋宏坤 → 季建业 → 缪瑞林
|
|
南京市市长列表 |
|
石家庄市市长
|
|
石家庄市政府 |
|
石门市政公所市长 |
周化邦 |
|
附:(日军占领)石门治安维持会主持 |
李汉卿 |
|
附: 石门市政公署筹备处主任(又称处长)
|
马鹤俦 |
|
 石门市公署市长 |
马鹤俦(陈卓毅曾代理) → 蒋静轩 → 张格 → 韩晋援 → 孙世荣 → 管锡山
|
|
石门市政府市长 (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任命)
|
王昭 |
|
附: 石门市政管理处接收负责人 |
文光涛 |
|
石门市政府市长 |
尹文堂 |
|
附: 石门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 |
聂荣臻 |
|
晋察冀边区石门市政府市长
晋察冀边区石家庄市政府市长 |
柯庆施 |
|
附: 石门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石家庄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河北省人民政府石家庄区专员公署→ 河北省石家庄专员公署专员 (1949-1960)
|
韩启民 → 张屏东
|
|
 石家庄市政府市长 |
柯庆施 → 刘秀峰
|
|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市长 |
毛铎 → 咸伯平 → 康修民
|
|
石家庄市人民委员会市长 (1954-1960)
|
康修民 → 苏应明 → 马赋广
|
|
石家庄市人民委员会市长 (1960-1961) 附: 河北省石家庄专员公署专员 (1961-1966)
|
张屏东 |
|
石家庄市人民委员会市长 (1961-1966)
|
吴双霖(代) → 王布云 → 刘庆林 → 贾然(代)
|
|
附: 石家庄地区革命委员会主任 |
徐信 → 王常伯 → 孙吉全
|
|
石家庄市革命委员会主任 |
刘炎田 → 庞钧 → 张建尧 → 贾然
|
|
附: 石家庄地区行政公署专员 |
张之波 → 冀剑波 → 栗战书 → 傅亮 → 白润璋
|
|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市长 |
刘力夫 → 王葆华 → 罗植龄 → 沈志峰 → 张二辰 → 臧胜业 → 吴显国 → 冀纯堂 → 艾文礼 → 姜德果 → 王亮 → 邢国辉 → 邓沛然
|
|
石家庄市市长列表 |
|
9YTbU,tBwela LZyORBPoK,tLuyWcPq1zqpdqoxQ5Vj65RwbJg 8,wFqwH3mP7uiUsH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Place in Moyen-Ogooué, Gabon Lambaréné Street in Lambaréné Lambaréné Location in Gabon Coordinates: 0°41′18″S 10°13′55″E / 0.68833°S 10.23194°E / -0.68833; 10.23194 Coordinates: 0°41′18″S 10°13′55″E / 0.68833°S 10.23194°E / -0.68833; 10.23194 Country Gabon Province Moyen-Ogooué Population (2013 census) • Total 38,775 Lambaréné is a town and the capital of Moyen-Ogooué in Gabon. With a population of 38,775 as of 2013, it is located 75 kilometres south of the equator. Lambaréné is based in the Central African Rainforest at the river Ogooué. This river divides the city into 3 districts: Rive Gauche, Ile Lambaréné and Rive Droite. The Albert Schweitzer Hospital and the districts Adouma and Abongo are located on Rive Droite. The districts Atongowanga, Sahoty, Dakar, Grand Village, Château, Lalala and Bordamur build the Ile Lambaréné. The majority of the people in Lambaréné live in the district Isaac located on Rive Gauche. This distr...
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number. For the year, see 800. For other uses, see 800 (disambiguation). Natural number ← 799 800 801 → List of numbers — Integers ←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 Cardinal eight hundred Ordinal 800th (eight hundredth) Factorization 2 5 × 5 2 Greek numeral Ω´ Roman numeral DCCC Binary 1100100000 2 Ternary 1002122 3 Quaternary 30200 4 Quinary 11200 5 Senary 3412 6 Octal 1440 8 Duodecimal 568 12 Hexadecimal 320 16 Vigesimal 200 20 Base 36 M8 36 800 ( eight hundred ) is the natural number following 799 and preceding 801. It is the sum of four consecutive primes (193 + 197 + 199 + 211). It is a Harshad number. Contents 1 Integers from 801 to 899 1.1 800s 1.2 810s 1.3 820s 1.4 830s 1.5 840s 1.6 850s 1.7 860s 1.8 870s 1.9 880s 1.10 890s 2 References Integers from 801 to 899 800s Main article: 801...
"J57" redirects here. For the music artist, see J57 (rapper). J57 / JT3C YJ57-P-3 cut-away demonstrator at USAF Museum Type Turbojet National origin United States Manufacturer Pratt & Whitney First run 1950 Major applications Boeing 707 Boeing B-52 Stratofortress Boeing KC-135 Stratotanker Douglas DC-8 North American F-100 Super Sabre Vought F-8 Crusader Number built 21,170 built Developed from Pratt & Whitney XT45 Variants JT3D/TF33 Developed into Pratt & Whitney J52/JT8A Pratt & Whitney J75/JT4A The Pratt & Whitney J57 (company designation: JT3C ) is an axial-flow turbojet engine developed by Pratt & Whitney in the early 1950s. The J57 (first run January 1950 [1] ) was the first 10,000 lbf (45 kN) thrust class engine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J57/JT3C was developed into the J75/JT4A turbojet, JT3D/TF33 turbofan and the PT5/T57 turboprop. [2] Contents 1 Design 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