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曆法中的一個時間單位,照理說,他的長度應該與月球繞地球公轉的自然軌道周期相當,但傳統上都是以月相變化的周期作為一個月的長度,也就是一個月(太陰月)的長度是會合月(朔望月),大約是29.53日。對出土文物符木的研究推斷,在舊石器時代的早期,人類就已經會依據月相來計算日子。迄今,會合月仍是許多曆法的基石。一年分为12个月;中国农历一年也为12个月,农历的闰年为13个月,多出的一个月称为闰月。




目录






  • 1 天文學的背景


    • 1.1 恆星月(Sidereal month)


    • 1.2 朔望月(Synodic month)


    • 1.3 分至月(Tropical month)


    • 1.4 近點月(Anomalistic month)


    • 1.5 交點月


    • 1.6 月的長度




  • 2 历法中的月份


    • 2.1 格勒哥里曆




  • 3 月文化


  • 4 相關條目


  • 5 參考資料





天文學的背景


月球在軌道上的運動是非常複雜的,而且它的周期也不是常數,加上許多文化的曆法,如古老的希伯來曆(猶太曆)和回曆,都以細長眉月型的新月在日落後的西方地平線上被看見的那一天做為一個月的開始。但實際觀測到的日期和時間要依據地理上的經度、緯度、大氣條件、和觀測者的視力敏銳與否等來決定,因此每個月開始的日期和長度,在這些曆法中都不能事先精確的預測。現在大部分的猶太曆都以預先計算的時刻作為一個月的開始,但是聖經派信徒仍然以實際的觀測來決定一個月的開始。


根據起訖點不同,可以定義為5種不同的月:



恆星月(Sidereal month)



月球軌道實際的周期是以固定的參考點來測量的,也就是所謂的"恆星月",因為這是月球相对天球上的群星回到相同位置所經歷的時間:27.321 661天(27天7小時43分11.5秒)或大約27 ⅓ 天。這種形式的月曾經在古文明的中東、印度和中國的曆法中使用過:她們將月球行經的天空分割成27或28宮或宿,並以其中的一些星群來標示,月球會依序每天經過其中一個星群。



朔望月(Synodic month)



月相是月球在軌道上運行時,因為角度的改變,造成地球上看見月球被太陽照亮部分的變化現象,所以月球的外貌與由地球觀察時太陽和月球的相對位置有關。因為地球繞著太陽公轉,所以月球在完成了恆星週期之後,還需要額外的時間才能回到與地球和太陽相同的關係位置上。這個最長的周期就是朔望月(會合月),但是因為攝動的關係,朔望月的長度大約在29.27至29.83天之間變動著,長期的平均長度是29.530588天(29天12小時44分2.8秒),或大約是29.5天。由於月相的變化易於觀察,所以曆法都以朔望月的平均長度作為太陰月的長度。



分至月(Tropical month)


它通常是天體在天球上相對於春分點的一個特殊位置。因為進動的緣故,春分點在黃道上會緩慢的退行,因此月球回到相對於黃經0度的位置的時間就會略短於恆星月的時間:27.321582天(27天7小時43分4.7秒)。而比照於相似的太陽回歸年,這個較短的周期也稱為“回歸月”。



近點月(Anomalistic month)


像所有的軌道一樣,月球的軌道是橢圓而非圓形的,因此軌道的方向不是固定的。最顯著的便是兩拱點(近地點和遠地點)因為進動以8.9年的周期構成一個完整的圓。這使得月球每次回到同一拱點的時間會稍微長一點點,因為每次的回轉拱點都稍為前進了一點點。這個稍長的月稱為近點月,長度為27.554551天(27天13小時18分33.2秒),或者大約是27.5天。月球的視直徑也隨著這個週期改變,而且食的變化週期也與這種月的長度有所關聯(參見沙羅周期),因為包括見食地區、持續時間與食相(全食或環食)等等,都與月球的視直徑有關。滿月的視直徑隨者滿月週期變化,這是由近點月和朔望月兩者結合的變化週期。



交點月


月球的軌道平面與黃道平面的傾斜大約是5度,這兩個平面相交的線在天球上定出了兩個點:升交點與降交點。月球的軌道平面因為進動以18.6年的週期繞行一周,因此交點也以相同的周期在黃道上退行,所以月球回到相同的交點所需的時間也比恆星月短。這種月稱為交點月,長度為27.212 220天(27天5小時5分35.8秒),或者大約是27.2天。交點月在食的預測上非常重要,因為只有當太陽、月球和地球在同一條直線上時,才能發生食。由地球上看,太陽在黃道上運行,月球在與黃道傾斜的軌道平面上運行,只有當月球經過黃道時三者才能在一條線上,也只有這時才能發生日食或月食。古代的神話認為有一隻龍居住在交點的附近,有規律的吞食月球或太陽才會造成食的現象,所以交點月也稱為龍之月(Draconic month)。



月的長度


下面是天文學上各種不同定義下的月的平均長度,[1]。這些數值都不是常數,所以列出線性(第一階)的長期變化項供參考:


選擇的曆元是J2000.0(2000年1月1日12:00 地球時,TT):
























恆星月
27.321661547 + 0.000000001857×y days
分至月
27.321582241 + 0.000000001506×y days
近點月
27.554549878 − 0.000000010390×y days
交點月
27.212220817 + 0.000000003833×y days

朔望月
29.530588853 + 0.000000002162×y days

註:時間採用曆書時(更明確的說是地球時),一天有86,400秒(SI)。 y 代表自J2000.0所經歷的“年”,採用儒略曆年,一年為365.25天。還需要注意在曆法的計算中是以日為單位並採用世界時,因為地球的自轉有週期性且不可預期的微小變化,因此與地球時之間需作時間差(ΔT)的修正。在2006年,ΔT = 65秒,即TT = UT + 65。



历法中的月份


公历大月为31天,小月为30天,公历的2月叫月平平月为28天,公历闰年平月(2月)为29天,即2月29日为闰日。农历有闰月。



格勒哥里曆


西元前46年,古羅馬儒略·凱撒(Julius Caesar)依亞歷山大天文家索西琴尼英语Sosigenes of Alexandria建議修訂古羅馬曆而制定儒略曆時,將一年365天分為十二個月,並規定單數月為31天,雙數月為30天。但是這樣一來,一年變成366天,所以就從二月份扣掉一天,於是,平年時二月只有29天,閏年則有30天。也就是說,一開始二月的天數就比別的月份少。
那是因為在古羅馬時代,二月份是處決人犯的月份,所以就從較不吉利的月份扣除。


後來到了西元前八年,羅馬議會將八月改成奧古斯都皇帝(Augustus Caesar)的名字,叫做 August,同時為了表示他和凱撒的功勳一樣偉大,於是將八月改為大月,變成31天,使它和紀念凱撒(Julius Caesar)的七月(July)天數相同。而八月以後的大、小月全都反過來,於是九月和十一月變成30天,而十月和十二月則變成31天。但是這樣一來,一年又變成366天了,於是又從二月扣掉一天。從此,二月在平年時只有28天,閏年時則是29天,並沿用至今。




































































順序 主條目 天數
1 January 31天
2 February 28天或29天(閏年)
3 March 31天
4 April 30天
5 May 31天
6 June 30天
7 July 31天
8 August 31天
9 September 30天
10 October 31天
11 November 30天
12 December 31天



凸起的指關節(黃色):31天
在指關節之間的空隙(藍色):30天
二月(紅色)為28或29天。



月文化



  • 伊斯兰教

  • 星月教



相關條目




  • 玛雅曆

  • 農曆

  • 古埃及历法

  • 埃塞俄比亞曆

  • 朔望月


  • 庫爾德曆(Kurdish calendar)

  • List of months by year: 2000–2050




參考資料









  1. ^ Derived from ELP2000-85: M. Chapront-Touzé, J. Chapront (1991): Lunar tables and programs from 4000 B. C. to A. D. 8000. Willmann-Bell, Richmond VA; ISBN 0-943396-33-6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Lambaréné

Chris Pine

Kashihara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