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




五育全稱五種教學(英文:Five Ways of Life),在港澳台一般指「德智體群美」的五個學習目標。[1]五育融通的精義為師資培育應兼具通識與特識的知能,才能夠全面系體會及實踐教師職前培育課程之任教學科專門課程,及教育專業課程之根本。[2][3]而在中国大陆一般指「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4],其中“劳”指的是劳动技术教育,“五育并举”是由邓小平提出的。


以德育為本源可據以整全人道;以智育為經緯可循以建構人文;以體育為命脈可憑以充實人生;以群育為體用可藉以合諧人際;以美育為表裡可資以豐富人存。[5]




目录






  • 1 德育


  • 2 智育


  • 3 體育


  • 4 群育


  • 5 美育


  • 6 劳动技术教育


  • 7 例子


    • 7.1 中國大陸


    • 7.2 台灣


    • 7.3 香港




  • 8 五育的起源


  • 9 相關条目


  • 10 参考文献





德育


教育的核心本質之一,也是德智體群美五育不可或缺的環節。當代德育目標是兼具培養好人、好公民以及好人才的多重目的。[6]



智育


所要培養的也就是運用論證能力提出證據導向的論述說服別人,以批判思考能力理性分析所發生的現象;利用探究的精神,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



體育


著重於以身體活動經驗為主的教育,其深層價值在於做為五育均衡發展的基石,在於彰顯尊重運動的權利,在於落實社會道德的精神、在於人格品性的形塑、人文素質的涵養以及社群服務的學習,透過遊戲、動作、以及運動的情境,讓學習者體現其德行、智能、群性、和美感上的學習與發展。[7]



群育


使人們能夠透過生活的體驗,建立健康、積極的人生價值觀,明白人際與自然關係及處事之道,進而積極參與社會事務,服務社會,達到立己立人的理想。[8]



美育


有關於美感認知與情意養成的教育。換言之,它是一門有關於製作、感受與瞭解藝術及其有關事物的教與學,同時也是一門經由藝術發現世界與自我的學科。[9]



劳动技术教育


传授基本的生产技术知识和生产技能,培养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的教育。[10]



例子



中國大陸



  • 太原市五育中学


台灣


  • 南投縣私立五育高級中學


香港




  • 五育中學,校訓︰立己達人


  • 陳樹渠紀念中學,校訓︰德智體群美



五育的起源


蔡元培於1912年初在出任第一任教育总长时提出的五育是指:军国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及美感教育的五大政治思想。



相關条目



  • 蔡元培

  • 全面发展的教育

  • 三好學生



参考文献





  1. ^ 如何均衡五育發展? 教界:因材施教


  2. ^ 體育精神在於友誼第一[永久失效連結]


  3. ^ 101年度五育分享研習議程表[永久失效連結]


  4. ^ 教育均衡发展的实现路径——北京市房山区探索教育均衡发展的调研报告. 人民网. [2013-07-10]. 


  5. ^ 五育的英文翻译


  6. ^ 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2-10-12.


  7. ^ 何謂體育


  8. ^ 群育發展的理念[永久失效連結]


  9. ^ 北京市学校美育工作网


  10. ^ *扈中平、李方、张俊洪. 现代教育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146. ISBN 978-7-04-017121-1.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Lambaréné

Chris Pine

Kashihara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