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寿命










美國中央情報局2008年度預期壽命一覽圖


  80以上

  77.5-80

  75-77.5

  72.5-75

  70-72.5

  67.5-70

  65-67.5

  60-65

  55-60

  50-55

  45-50

  40-45

  40以下

  沒有資料





1960年至2045年地區出生時預期壽命


平均寿命生命期望預期壽命英语:life expectancy),指生物群体中衡量单一生命存活平均长度的统计量。預期壽命最常用的測量方法是自出生起算(英语:Life expectancy at birth,LEB),也常以不同性別、不同年齡去做統計。




目录






  • 1 历史


  • 2 影响因素


  • 3 注释


  • 4 参见





历史


19世纪初,全球各地平均寿命不超过40岁,一半人口在成年前夭折。1800年之前,只有欧洲少数精英阶层的人均寿命超过40岁。1820年左右,西欧平均寿命是36岁,日本是34岁。中国贵族的人均寿命由1800年代初的37岁降至1830年后的32岁[1]


欧洲国家进入工业化早期,人均寿命曾有所下降[1],其后有大幅提高。西欧发达国家自19世纪早期开始快速提高,至1950年时达到65岁。与西欧类似,北欧、北美、澳新的平均寿命在1950年代时接近70岁。南欧、东欧则在20世纪初由40岁提高到50岁,于1970年代时追赶上西欧。二战结束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寿命随着死亡率下降而增加。1950年时,发展中国家平均寿命为40岁,1965年,提高至50岁。其中在1970年代中期,非洲平均寿命47岁,亚洲为57岁,拉丁美洲达为62岁。1990年代,发达国家平均寿命达到73岁,发展中国家平均寿命57岁,但发展中国家平均寿命状况不一,并不均衡[2]



影响因素


经济、文化、医疗是多种影响因素。婴儿死亡率是影响平均寿命的直接因素之一[2]



注释





  1. ^ 1.01.1 "长寿时代":19世纪以来各国人均寿命的增长. 网易. 2016-11-07 [2018-01-03] (简体中文). 


  2. ^ 2.02.1 梁铭会. 《人口平均寿命的变化趋势》.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天津市河东区: 中华预防医学会 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 1993, (1993年第3期). ISSN 1004-6194 (简体中文). 




参见



  • 人口学

  • 死亡率

  • 人類發展指數列表

  • 动物生态学

  • 各国人口预期寿命列表

  • 最长寿命

  • 健康壽命英语Healthy Life Year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Lambaréné

Chris Pine

Kashihara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