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锦之战




























宁锦之战
明-金战争的一部分













日期 1627年
地点 宁远、锦州
结果
明军获胜
参战方

明军

后金军
指挥官和领导者

袁崇焕


赵率教

皇太极
兵力

約30,000人

40,000人~60,000人
伤亡与损失

不详

不详,明军战报为数千,但仅斩获1颗首级


宁锦之战是天啟七年(1627年)五月明朝和后金之间在宁远和锦州一带进行的一场战役,结果明军取得胜利,这是宁远之战后明军对后金军取得的第二次胜利。



戰役經過


天啟七年(1627年)五月,皇太极率军进攻赵率教驻守的锦州,不克,又进攻袁崇焕和祖大寿、满桂驻守的宁远,又不克,后金军转而又回攻锦州,依然战败,皇太极只得率军撤退。


宁锦之战中,明军再次贯彻天啟六年正月(1626年)宁远之战中的凭坚固守,并使用红夷大炮,使得八旗军队的骑兵长处无法发挥,从而验证了关宁锦防线的有效性,明朝将此役称为“宁锦大捷”。


明天启七年(1627年)五月,皇太极亲率后金兵围锦州,攻宁远(今辽宁兴城)。袁崇焕等率众固守,城得保全。是月十一日,后金兵直抵锦州,四面合围后绕过锦州南下,攻克防线中的诸多堡垒,掠其物资。巡抚袁崇焕以宁远兵不可动,选精骑四千,令尤世禄、祖大寿统率,绕出后金军后,别遣水师东出相牵制,世禄、大寿等将行,后金兵已抵宁远城下。崇焕与中官刘应坤、副使毕自肃督将士登陴守战,列营濠内,用大炮轰击后金军。而世禄、大寿等大战城外,士卒多死,仍力战不退。后金遂解宁远围,增兵围锦州,据说士卒损伤无数,然锦州终不可破。因毛文龍此時率東江軍直逼遼陽,後金退軍被迫後撤回援。袁崇煥本人事後不得不承認“孰知毛文龍徑襲遼陽,旋兵相應,使非毛帥搗虛,錦寧又受敵矣!毛帥雖被創兵折,然數年牽制之功,此為最烈!”(《三朝遼事實錄》卷十八,天啟七年八月,遼東巡撫袁崇煥奏言),时称宁锦大捷。



戰役之後


宁锦之战后, 袁崇焕受到督饷御史刘徽、河南道御史李应荐等交章弹劾,要求“从重议处”(一不救锦州为“暮气”。二是主款议和,招致后金东侵朝鲜,西征宁锦。) -----《天启七年七月实录》


袁崇焕于七月一日上“乞休疏”,以有病为由,申请辞官回籍调理。在魏忠贤的唆使下,熹宗很快就批准了他的申请,写道:袁崇焕“疏称抱病,情词恳切,准其回籍调理”。张伯桢辑:《袁督师遗集》,卷1。他在李应荐的奏本中又批道:“袁崇焕暮气难鼓,物议滋至,已准其引疾求去。”



参考文献














维基文库标志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明史/卷259



官史部分


  • 《明实录》之《明熹宗实录》、《崇祯实录》、《明熹宗七年都察院实录》

  • 《清实录》之《清太祖实录》、《清高宗实录》

  • 清·张廷玉 等《明史》

  • 议和史料:《太宗与袁崇焕书》、《袁崇焕复书》、《李喇嘛书》、《太宗答袁崇焕书》、《答李喇嘛书》、《太宗又致袁崇焕书》、《明使喇嘛吊丧》、《太宗致书袁崇焕议和》、《太宗致书明执政议和》、《袁崇焕复议和书》、《太宗答袁崇焕议和书》、《续致袁崇焕书一》、《袁崇焕书覆书二封》、《太宗再答袁崇焕书》、《袁崇焕再复书》





维基文库标志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明季北略/卷05



文人观点


  • 明朝:朱長祚《玉鏡新譚》、黄宗羲《弘光实录抄》、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張岱《石匱書》等

  • 清朝:計六奇《明季北略》、汪楫《崇祯长编》、谈迁《国榷》、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等

  • 民国:梁启超《袁崇焕传》、孟森《明史講義》等

  • 共和国:金庸《袁崇焕评传》、樊树志《崇祯传》、阎崇年《袁崇焕传》等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Lambaréné

Chris Pine

Kashihara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