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




大帝一詞起源有:




  1. 諡號,苏洵《谥法》卷二[1]曰“則天法堯曰”。

  2. 指漢族民間信仰的皇天大帝(又稱天皇大帝、太一,儒教中又稱昊天上帝、昊天、上帝,在上古經典中常直接稱為帝,道教中稱玉皇上帝、玉皇大帝),如《史記·孝武本紀》:“聞昔大帝興神鼎一,一者一統,天地萬物所系終也”,“紫微,大帝室,太一之精也”。單獨說大帝就指玉皇大帝(昊天上帝)。後來很多尊貴的神袛也被稱為大帝,比如《舊唐書》曰:“大帝使素女鼓五十絃瑟,悲不能自止,破之為二十五絃。大帝,太昊也。”

  3. 翻譯西洋語言中對有豐功偉績的君主的稱號。

  4. 用来恶搞,比如李毅大帝。




目录






  • 1 諡號為大帝的皇帝


  • 2 习惯上称为大帝的神


  • 3 尊稱為大帝的君主


  • 4 參見


  • 5 注释


  • 6 参考资料





諡號為大帝的皇帝


吳太祖大帝孫權


唐高宗天皇大帝李治


南漢高祖天皇大帝劉龑



习惯上称为大帝的神


习惯上称為大帝的部分神(神袛中稱帝者常常也稱大帝,或者加上尊稱「君」,為帝君、大帝君):


三清大帝: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玉皇大帝。


五方上帝:(中央黄帝含枢纽、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弩、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光纪)


三官大帝:天官大帝,地官大帝,水官大帝。


九宸大帝:長生大帝,青華大帝,普化天尊,雷祖大帝,太乙天帝,洞淵大帝,六波帝君,可韓真君,採訪真君。


紫微大帝 (中天紫微北極大帝)


天皇大帝 (勾陈上宫天皇大帝)


真武大帝 (玄武大帝、玄天上帝、真武蕩魔大帝)


關聖大帝(忠義神武關聖大帝、三界伏魔大帝)


東嶽大帝(天齊大帝、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大帝)


西嶽大帝


南嶽大帝


北嶽大帝


中嶽大帝


東華大帝(東華帝君、扶桑大帝君)


九皇大帝


保生大帝


五福大帝


五顯大帝(五顯靈官大帝)


神農大帝


酆都大帝


趙聖帝君


孚佑帝君


文昌帝君


驅魔帝君



尊稱為大帝的君主



中国元代出版的《全相平話》稱商王帝乙為帝乙大帝,盤庚為盤庚大帝,武丁為武丁大帝等等,都是不具有官方正式意義的民間非正式稱呼。這很類似于西方著作中“大帝”的用法。


西方史書尊稱為“大”的君主也被中文翻譯為大帝,即大君主(原意為偉大者、大人物等,古希臘語為Μέγας、現代希臘語為Mégas,俄語為Великий,英語為the Great),比如Mégas Aléxandros(英語為Alexander the Great)翻譯為亞歷山大大帝。這裏的“大帝”指武功很大、開拓及統治版圖很大、權威影響很大的君主。常常被西方史書稱爲大帝的君主有如漢謨拉比大帝、拉美西斯大帝、巴加爾大帝、居魯士大帝、大流士大帝、亞歷山大大帝、阿輸迦大帝(以阿育王之稱聞名於世)、凱撒大帝、阿克巴大帝、路易大帝(路易十四)、彼得大帝(彼得一世)、腓特烈大帝(腓特烈二世)、拿破崙大帝等等。


當代中國模仿西方這种用法,於是文藝作品有了漢武大帝(以漢武帝之稱聞名於世)、貞觀大帝(以唐太宗之稱聞名於世)、洪武大帝(以明太祖之稱聞名於世)、永樂大帝、康熙大帝等詞彙。


關於翻譯的問題,日文中对于被冠以“伟大”的王或国王则称“大王”(日文:大王)而不称“大帝”,中文裏则都翻译为“大帝”,例如英格蘭國王阿佛列大帝,日文则称“阿尔佛雷德大王”。


西方史書中第一个被肯定的使用了“大君主”(或翻譯為大帝、大王等等)一词的君主是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开创者居鲁士大帝。[2]


第一个被肯定的使用了“大君主”一词作为自己的称号的西方君主是统治巴比伦的塞琉西王朝统治者安条克大帝,尽管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很可能在他之前已经使用了相同的称号。普劳图斯的一部喜剧[3] 表明每个人都知道“亚历山大大帝”指的是谁。但是没有更早的证据证明亚历山大被称作“大君主”,而事实上,他自称为“不可战胜的神”,表示他拥有的不是一个凡人的伟大,而是神的伟大,所以他很可能不需要“大君主”这一属于凡人的伟大称号。


后来的统治者和指挥官也使用“大君主”一词作为自己的绰号,比如罗马共和国的将军庞培大帝,而其他获得这一称号的都是被后人所追认的,如迦太基的汉诺大帝和古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输迦大帝(即阿育王)。


有些大帝的使用時段,反映了特定的歷史意義與時效性。譬如有些大帝只在生前被人尊稱,死後因為名譽損毀,大多數人就不願再尊其為大帝,最典型的例子是路易十四,伏爾泰曾說:「在大多數路易十四的臣民看來,他一生因偉大事件和難忘事件而獲得的巨大榮譽,在自己最後的三年裡喪失殆盡」[4];有些君王是生前飽受激烈批評,死後因為廣受懷念,所以追稱為「大帝」,如法王亨利四世,他也是法國大革命之前,唯一仍廣受敬愛的法國國王(亨利生前被批為信仰不虔誠、死後被讚為宗教寬容);有些君王則是後代子孫出於政治目的,極力褒揚其功績,如統一德意志的德皇威廉一世,就在死後被其孫威廉二世尊為大帝(意圖淡化俾斯麥的功勞),但在一次大戰之後,幾乎就沒人再稱威廉一世為大帝了。


获得“大君主”的称号可以是自己使用,也可以是官方尊崇,或被大众所接受,没有一定的程序。迄今為止最後一名被称为“大帝”的君主是泰国国王普密蓬大帝。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廣泛稱作大帝的大君主僅指影響大,而且常常更多強調威權大、武功大,其中不少可以說是為擴充版圖而武力征服其他各種人群的戰爭發動者


在當代,“大帝”一詞有時也如同娛樂天王、影帝中的天王、帝一樣用來指某一領域有影響的人物,但僅僅偶爾出現,而且常常帶有諷刺、戲謔之意,遠不如天王之類的通用。



參見



  • 凱撒大帝

  • 彼得大帝



注释





  1. ^ 《諡法 (四庫全書本)·卷二》


  2. ^ 在居鲁士圆柱上(在线)可以看到宣传性的文字中使用了“大君主”一词,这位征服者想要宣示自己是巴比伦的合法统治者。而第一个在波斯文中使用这一头衔的波斯君主是大流士大帝,在比斯顿碑文中(在线)。


  3. ^ 《Mostellaria》,普劳图斯,775年。


  4. ^ (法)伏爾泰著、王曉東編譯,《路易十四的時代》;(美)威爾·杜蘭著、幼獅文化公司譯,《世界文明史‧第八卷‧路易十四時代》,第一部第七章




参考资料



  • 《亚洲史》,美国·罗兹·墨菲,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ISBN 7-80700-092-9

  • 《欧洲史》,法国·德尼兹·加亚尔等,海南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ISBN 7-80645-817-4

  • 《全球通史》,美国·L.S.斯塔夫里阿诺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ISBN 7-301-08420-X

  • 《世界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ISBN 7-301-06009-2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Lambaréné

Chris Pine

Kashihara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