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楷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李泽楷
Richard Li
出生
(1966-11-08) 1966年11月8日52歲)
 英屬香港
国籍
 加拿大
香港 中国(香港)
别名
小小超
母校
 美國曼隆学院
伴侣
梁洛施(2007年-2011年)
郭嘉文(2016年至今)[1]
儿女
長子:李長治(Nathan)
(2009-04-26) 2009年4月26日9歲)
雙胞胎儿子:李長亨、李長軒
(2010-06-30) 2010年6月30日8歲)
父母
李嘉诚
莊月明(殁)
亲属
李澤鉅(兄)

李澤楷(英文:Richard Li Tzar Kai ,1966年11月8日),生于香港,香港富商李嘉誠幼子,李澤鉅之弟[2],現任電訊盈科主席兼執行委員會主席及兼任東亞銀行非執行董事和汕頭大學校董會主席。他是北京市第十一屆政協委員。


据2017年3月《富比士》雜誌公佈的全球富豪排名,李澤楷的身家約43億美元,全球排行第385名。[3][4]2012年5月25日,父親李嘉誠表示他會全力支持李澤楷發展其事業,説明的資金規模會為目前李澤楷現有資產的數倍。[5]




目录






  • 1 生平


  • 2 事業


  • 3 家庭


  • 4 非官方組織活動


  • 5 傳聞


  • 6 參考資料


  • 7 參看





生平



  • 1966年11月8日:生于香港,是李嘉诚夫妇的幼子,有一兄长李泽钜。

  • 1979年:入读美国加州Menlo Park High School。

  • 1983年:入读位於美國斯坦福城市的曼隆学院电脑工程系。(非斯坦福大學)

  • 2000年:把盈科數碼動力和剛收購的香港電訊合併為電訊盈科。

  • 2003年:辭任電訊盈科行政總裁,留任主席。

  • 2006年:收購信報五成股份,並提出出售電訊盈科有限公司的全數股權。

  • 2009年4月26日:女友梁洛施在加拿大誕下長子李長治。

  • 2010年6月30日:梁洛施在美国诞下双胞胎男婴。

  • 2011年2月:與梁洛施分手,雙方共同教養3名兒子。



事業


自1991年,李澤楷受父李嘉誠之命回港投資4億美元創立 星空傳媒StarTV 開始,到在電訊盈科整宗交易中,通過行使手上的電盈認股權、賣出套現等,他獲利頗豐,市場估計,幾年間他至少已經賺取超過50億港元的收益。


1993年將衛視轉讓給傳媒大王梅鐸,據報道,整個衛視的售價是9.5億美元,較李嘉誠等兩年來約1.25億美元的總投資額高出7倍多。因為李澤楷把可觀利潤的衛視賣得好價錢,時年25歲的李澤楷贏得了各界贊賞,賺取了第一桶金。


1994年5月,李澤楷實現在新加坡借殼上市,並將公司名稱改為盈科亞洲拓展。


1995年底他從英之傑太平洋購入鰂魚涌皇冠車行大廈,作價6.75億,短短8個月後即售予置地,淨賺1.35億港元。


1998年,憑藉一個當時仍是紙上談兵的“數碼港”計劃,李澤楷從香港政府手中免費取得一片64英畝土地,得到了香港信息技術園區─數碼港的獨家開發權。


1999年5月4日,購買一間市值3億多港元的空殼上市公司——“得信佳”,在取得該公司的控制權後,李澤楷將“數碼港”發展權益無條件注入“得信佳”,並將“得信佳”更名為盈科數碼動力,主營高科技業務,成功實現借殼上市。受到市場狂熱追捧,使其搖身變為高科技概念股,市值達到600億港元。


2000年2月初,受到新加坡電信收購香港電訊行動的啟發,李澤楷有了把有線網絡與互聯網和互動電視融合起來的大膽計劃。在短短的48小時內,靠出售盈科數碼動力的股票籌集了整整10億美元。接著他用這筆現金取得了130億美元的貸款,最終在2000年8月17日科網股熱潮時,李澤楷以槓桿式手法,與新加坡電信的爭奪中入主當時的藍籌股香港電訊。


2008年10月至11月期間,電訊盈科暫停股份買賣(停牌),在恢復股份買賣(復牌)前夕,電訊盈科兩名大股東盈科拓展及中國網通提出以每股4.2元將公司私有化之建議。及後於2009年初,香港高等法院上訴庭三位法官以「人為操控」為由,對終止電訊盈科私有化作出一致判決,李澤楷亦宣佈放棄私有化建議。[6]


2009年,李澤楷以約5億美元收購了美國國際集團 (AIG) 的資産管理業務,並正名爲柏瑞投資。[7]柏瑞投資共獲得了13個行業獎項,透過全球網絡管理資産規模總值約845億美元。[8]
2011年9月,香港交易所批准電訊盈科將包括香港電訊信託與香港電訊有限公司分拆上市,計劃同年10月獲電訊盈科股東通過,於11月29日成功上市。[9]


2012年10月19日 盈科拓展以21.4億美元(折合166億港元)現金收購ING位於香港、澳門和泰國的保險業務。[10][11] 2013年2月底完成收購行動[12],隨後改名「富衛」,英文名為FWD,寓意「保衛財富」和「安全」。[13]


2013年10月16日 瑞士再保險(Swiss Re)宣布,斥資4.25億美元(約33.15億港元)收購富衛12.3%股權,以此推算富衛現時市值高達270億元,令李澤楷的手頭持股,較一年前的收購價大升逾四成。 


此後,富衛積極拓展業務至印尼及菲律賓,最近更宣布進入新加坡、越南及日本市場。[14][15]


2013年12月20日 香港电讯公佈,斥资24.25亿美元收购CSL NEW WORLD MOBILITY LIMITED (CSLNW) 全数股权。[16][17]


2016年3月透過私人注資千萬美元到一直擁有《信報》的信託基金,創辦專攻年輕人市場的新媒體STAKK。[18]


2017年8月《端傳媒》總編輯張潔平近月接受眾新聞專訪時,首度開腔證實李澤楷曾經洽購《端》。張潔平形容,一開始是李澤楷有興趣在先,態度也頗積極,雙方都有達成注資,因為李澤楷對新媒體有興趣,當時《端》也認為吸引有實力投資者是好事。《端》與李澤楷一度商談了半年,但李澤楷突然抽身離場。[19]對於有指李澤楷曾洽購端傳媒的說法,電訊盈科回覆稱不會投資和購入端傳媒。[20]



家庭


他與前女友梁洛施,育有三子,長子為李長治[21]。2011年2月26日,梁洛施發表聲明與李澤楷分手,2011年3月1日,李澤楷發表聲明確認分手,並澄清第三者和億元分手費之不实報道[22]



非官方組織活動



  • 李澤楷為世界資訊技術及電子通訊經濟論壇主席。他也是國際發展中心,以及全球資訊基礎設施委員會。

  • 2008年5月14日,李澤楷以私人名義,向四川地震災區捐贈人民幣2000萬元[23]



傳聞



  • 2001年,傳媒發現李澤楷原來在美國史丹福大學並未畢業,質疑他在上市文件中提供誤導消息。後來他公開認錯,說他沒有修正傳媒的錯誤是一件錯事。[24]

  • 李澤楷其實上的大學是位於史丹福城市的曼隆学院,而並非一直宣傳的史丹福大學



參考資料





  1. ^ 拍拖兩年首認:We Are Fine 小小超帶郭嘉文 蜜遊華欣見老友


  2. ^ 李嘉誠是如何培養「小超人」的《中國新聞網》2003年6月20日


  3. ^ 2017全球富豪榜:十位新晋富豪夯实香港富豪阵容,福布斯


  4. ^ 李家誠李澤楷任北京政協委員


  5. ^ 李嘉诚看好内地经济 长子将管理长和系全部资产


  6. ^ 上訴庭否決電盈私有化,蘋果日報,2009年4月23日


  7. ^ 至今,李澤楷5億美元收購AIG資産管理業務,FT中文網 2009年9月7日


  8. ^ 柏瑞投資網頁


  9. ^ 香港電訊網頁


  10. ^ 小小超百億奪ING港泰業務 闊別5年重返保險市場, 經濟通, 2012年10月19日


  11. ^ Richard Li to Buy ING’s Hong Kong Unit, Bloomberg, Oct 19, 2012


  12. ^ 盈科拓展集團宣佈完成收購 ING 香港、澳門和泰國保險業務 富衛新聞稿,2013年03月1日


  13. ^ 新品牌誕生:FWD富衛, 富衛新聞稿,2013年08月14日


  14. ^ 富衛收購大東方人壽越南, 東網,2016年6月7日


  15. ^ 富衛購AIG 日壽險業務, 星島日報,2016年11月16日


  16. ^ 企业并购:香港电讯收购新世界与Telstra合资通讯业务﹐作价逾24亿美元,Reuters,2013年12月20日


  17. ^ 香港電訊宣布收購CSLNW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電台,2013年12月20日


  18. ^ 張麗珊. [獨家]李澤楷再起爐灶搞數碼媒體STAKK 注資千萬美金攻年輕人市場. am730. 2016-06-08 [2017-06-05]. 


  19. ^ [1]李澤楷接洽半年突抽身 《端》轉型7千讀者付費支持


  20. ^ [2]端傳媒裁員 50人接離職信


  21. ^ 李澤楷、梁洛施生仔


  22. ^ 李澤楷發聲明 億元分手費屬杜撰. 2011-03-01. 


  23. ^ 李泽楷向灾区捐款2000万


  24. ^ 李澤楷公開認錯




參看



  • 梁伯韜

  • 李嘉誠

  • 莊月明

  • 李澤鉅

  • 李嘉誠家族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Lambaréné

Chris Pine

Kashihara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