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進女性主義




































基進女性主義英语:radical feminism),是女權主義的一個派別。其最基本的观点是:女性所受的壓迫是剝削形式中最深刻的,且是其他各種壓迫的基礎。因此,基進女性主義試圖找出使婦女擺脫這種壓迫的方式。


在台灣支持此流派的團體便是基進女性之聲。




目录






  • 1 基進女性主義的起源


  • 2 基進女性主義的主張


    • 2.1 對父權制度的批判


    • 2.2 性別角色:從男女同體到女性本位


    • 2.3 性關係的探討和批判




  • 3 批評


    • 3.1 TERF與TIRF




  • 4 參考


  • 5 參見


  • 6 外部链接





基進女性主義的起源


基進女性主義最早起源於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的美國紐約及波士頓等地,后逐漸影響到歐美各地。其起源,一部分來自於新左派運動陣營中的女性,因不滿其在運動中与男性成員間的不平等待遇,而與之分道揚鑣;另一部分則來自於全全美婦女組織英语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Women(NOW)中,對該組織保守作風不滿的女性。其所用的名稱「基進」(radical),一方面表達出婦女的壓迫是其他壓迫的根基;另一方面則表現出她們較自由女性主義英语Liberal feminism更具革命性、進步性。基進女性主義者對於可以同時做到的事經常只會選擇一部分來做。



基進女性主義的主張



對父權制度的批判


強調父權制度而非資本主義才是婦女受壓迫的根源。葛瑞爾(Germaine Greer)在1970年所著的《女太監英语The female Eunuch》(The female Eunuch)一書中認為女性從小在家庭和教育之中就逐漸开始受到父權制的压迫,逐漸放棄了自主權和主動性,人格被人为地「閹割」。凱特‧米列英语Kate Millett同年的著作《性/別政治英语Sexual Politics》(Sexual Politics)則強調性即政治,指出父權制度藉由誇大男女之間生理的差異,來強化及合理化男人與女人之間的支配與附屬的關係(與政治中人和人的關係類似)。戴莉(Mary Daly)則在幾部著作中,對於文化中包括宗教、文學、歷史、哲學、社會習俗中所蘊含的父權制度加以批判。



性別角色:從男女同體到女性本位


在批判父權制度的同時,基進女性主義者也試圖找出理想的性別角色。在1970年代早期,由於認為性別制度是壓迫的來源,因此不少人主張以中性(androgyny,或譯作男女同體)的文化來取代原本的兩極區分的兩性,在理想的社會中,男女之間應該是沒有差別的。如米列指出性及性別之間的不同,前者為天生,但後者為社會文化所形塑,以試圖去除原本社會對於兩性的刻版印象和要求對女性帶來的壓迫。這樣的主張最基進者如法國的維蒂格英语Monique WittigMonnique Wittig),甚至認為連兩性生理差異,例如女性生育小孩也並非是自然的,而是後天加諸於女性的任務。


但這種男女同體的主張,在1970年代後期開始受到批判。許多基進女性主義者不認為期望男女都成為「中性」是能解決性別壓迫問題的方式,她們認為女性有其自身優越不同於男性的特質,因此要解決壓迫問題是要將女性和男性分離,她們致力於創造婦女的空間、保護受害婦女,並發展婦女自身的文化,而其中激進女同性戀者(Radicalesbians)便是這種主張的實踐者。



性關係的探討和批判


許多基進女性主義者認為性關係是女性主義的重要課題,因為男性在性關係上具有的侵略性、支配性而女人則是順從而被動,而以這樣的關係為基礎,使得女性在其他領域包括政治、經濟、社會上都處於被支配的角色。因此,她們批判包括社會上對愛情的想像、強暴的行為、以及色情事物中對女性的貶抑等。而許多基進女同性戀者,也是基於男女異性戀關係的不平等而主張不與男人發生關係。



批評


基進女性主義提出許多新角度來重新審視社會中的性別現象,對於傳統的政治、社會的解釋產生重大的影響,也對於實際的婦運造成影響。但它的形成急促和主張基進,也造成其較短的歷史發展。


基進女性主義一過於強調性別因素的決定性,因而忽略了其他相關的歷史社會、文化等因素,因此對於實際上女性處境的探討掌握不夠深入。而她們所強調的女性文化之中,對於階級、族群等議題忽略,且其成員及分享的經驗也以白人中產階級知識女性為主,使得對於其他種族、階級和第三世界女性以及跨性別女性的處境有所忽略。


此外,主張男女分離的基進女性主義者,在反對父權制度的同時,過於將男人和女人分離,以及過度強調女性自身特質的優越性,造成女人始終都處在一種反叛的、異己性(otherness)的狀態,而視男性為邪惡,這樣的二分法,在實際上不能主打入男性的世界以達成改造社會的目的,反而會造成性別問題無法解決的僵局。


到了1980年代中期以後,雖然基進女性主義者們仍然繼續參與許多社會活動,但在許多包括倫理學、同性戀、跨性別、BDSM等問題上產生爭論,逐漸分裂成較多元的女性主義主張,或被其他的女性主義包括倫理女性主義英语Feminist ethics[需要解释]、環保女性主義等取代。



TERF與TIRF


有些基進女性主義者過分強調男女天生的生理性別差異,認為性別認同是父權建構的,因此對跨性別者(尤其是跨性別女性)有所排斥。因此被跨性別社群稱為TERF(Trans-Exclusionary Radical Feminists)。
也有一部份的基進女性主義者認同跨性別者,認為跨性別者也是父權下的受害者。而被稱作TIRF(Trans-Inclusionary Radical Feminists)。



參考




  • 顧燕翎 等著. 《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 台北: 女書文化. 1996. ISBN 9789578233171 (中文(台灣)‎). 


參見



  • 性別平等

  • 性別歧視

  • 女性主義

  • 男權主義

  • 男性貶抑

  • 女性貶抑

  • 女權納粹



外部链接


  • 基進女性之聲Facebook粉絲頁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Lambaréné

Chris Pine

Kashihara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