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靖主义




绥靖主义(汉语拼音:suíjìng;注音符號:ㄙㄨㄟ ㄐㄧㄥˋ;英语:Appeasement,「慰撫」之意。),以(安撫)的手段促使(局势安定),又稱為姑息主義。绥靖政策是一种通过在某些可能导致战争的事务上作出让步来避免战争的外交政策。


汉语中,这个词一般用于贬义,一般是指1930年代英、美等一戰戰勝国纵容日本侵华的政策。戰前,中华民国政府在中国大陆时期曾设立过多个「绥靖公署」,在作战区域或非作战区负责指挥局部战争,组织训练兵员,徴集军粮,并全权指挥其所辖省县级行政机关。




目录






  • 1 二战前夕的绥靖政策


    • 1.1 原因


    • 1.2 经过


      • 1.2.1 東亞戰場


      • 1.2.2 欧洲戰場






  • 2 苏联的反应


  • 3 參見


  • 4 参考文献


  • 5 外部链接





二战前夕的绥靖政策



原因


對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採取綏靖政策原因,現在有多種解讀:



  1. 憎恨蘇聯及共產主義,希望联合希特勒与苏联抗衡;

  2. 對於世界大戰的恐懼:第一次世界大戰帶給各國的經濟和情感創傷還沒有癒合;

  3. 由于凡爾賽和約對德國极端压迫,使得各國相信德國只是為了要回自己應得利益;

  4. 过分相信希特勒的诺言;

  5. 來自西方盟國的背叛等。



经过



東亞戰場


1931年日本挑起九·一八事变之初,美英对日本侵华不加反对,一般认为,美英是在指望日本北上进攻苏联。1932年美国虽然宣布“不承认主义”,反对日本破坏门户开放政策和《九国公约》,但同时,美国并没有对日进行经济制裁,因此美国国内的私营企业依然可以畅通无阻的把废钢、石油等物质销往日本。美国这种既指责又不采取制裁行动的政策一直延续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4个月,直到1941年7月才冻结日本在美资产,8月才签署贸易制裁法令,该项法令被认为是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的直接原因。英国也一再容忍日本,如英法控制下的国际联盟,也未对日经济制裁,在国际联盟通过决议指责日本后,日本单方面退出国际联盟,法西斯国家的强硬和英法的软弱对比鲜明。1939年7月,英日更是直接签订了有田-克莱琪协議,这一协定可说是慕尼黑阴谋在远东的前奏曲。



欧洲戰場


绥靖政策在欧洲的推行,以英法对德绥靖为主要内容,英国为主导。


1935年3月,德国退出裁军会议,由原先的秘密扩军转变成公开且大规模地扩军备战。英国與德国缔结《英德海军协定》。


1935年1月,法国同意大利签定“罗马协定”,怂恿意大利于10月挑起侵略埃塞俄比亚战争。英法操纵国联虽然不得不宣布对意经济制裁,但没有实施两项重要措施,即禁运石油和封锁苏伊士运河。1936年5月,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


1935年8月通过的美国中立法,在1939年11月作了修改之后是绥靖政策的变种。


1936年3月,德军进入莱茵非武装区,英法按兵不动。8月德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英法则推行不干涉政策,客观上是纵容干涉者,结果,共产主义领导的西班牙共和国被颠覆,德国借西班牙战场完成了军事实验。


此时,考虑到苏、法、捷三国彼此签订了互助条约,加上英法之间也有互助义务,斯大林曾建议,建立一个英、法、苏、捷反对纳粹德国的联合阵线,并制定一项对付德国的联合军事计划。可是,英法,因为斯大林是共产主义者的缘故,不仅对此不热心,而且于1938年10月,把慕尼黑协定强加给捷克斯洛伐克,让德国獲得了苏台德地区,史称慕尼黑阴谋。慕尼黑阴谋是绥靖政策最极端的表现。英法企图利用纳粹德国抑制苏联,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


此后,英法相继同德国发表了带有互不侵犯性质的《英德宣言》和《法德宣言》。而希特勒则得寸进尺,1939年3月,德国又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9月1日,德国扬言進攻波兰,但即使在这个时候,英法依然采用绥靖政策,没有及时干预。最后,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但英法依然在前八个月宣而不战,使得波兰快速沦陷,而且德国在占领波兰后得以重整军队。



苏联的反应


1938年8月,慕尼黑陰謀發生之後,蘇聯對英法更加不信任,於1938年8月,同德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德國可以集中應付西線攻略,而蘇聯爭取了時間備戰,同時把德國侵略矛頭引向西方國家。1939年9月,德軍對波蘭發動突襲,波蘭國土大片淪陷,蘇聯以保衛「西部邊界安全」為藉口與目的,陸續侵略東歐諸國,建立戰爭防備緩衝帶,稱為“東方戰線”。1941年6月22日,德国没有继续袭击英国,反而对苏联发动了突然进攻,苏联的绥靖政策也最终破灭。



參見



  • 假戰

  • 羈縻

  • 西方盟国的背叛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 中共中央关于反对东方慕尼黑阴谋的指示[永久失效連結]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Lambaréné

Chris Pine

Kashihara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