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





































































平仄,是文言韻文中用字的聲調。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據隋朝至宋朝時期修訂的韻書,如《切韻》、《廣韻》等,中古漢語有四種聲調,稱為平、上、去、入。除了平聲,其餘三種聲調有高低的變化,故統稱為仄聲。詩詞中平仄的運用有一定格式,稱為格律。


近代漢語自元朝開始,中原漢語的語音出現了很大的變化,根據元朝周德清所著《中原音韵》,入聲消失,平聲分為陽平、陰平。現代普通話沒有入聲。普通話中第一、第二聲稱為陰平、陽平,是由中古漢語的平聲演變而來。第三上聲、第四聲去聲則為仄聲。但陽平聲本身的音調並非平直,是從中音滑向高音的聲調,而古時的入聲已經融合至其它四聲。現存一些區域語言,如南方的粵語、吳語、閩南語及客語以及北方的晉語則保留了入聲。




目录






  • 1 聲調


  • 2 近體詩中的平仄


    • 2.1 參見




  • 3 參考資料


    • 3.1 書籍


    • 3.2 文獻







聲調



  • 平聲:音調平直

  • 仄聲:分三種


    • 上聲-高昂


    • 去聲-哀沉


    • 入聲-短促,韻尾為p(b)、t(d)、k(g, h)




因此平仄又常被分為四聲:分別是平、上、去、入四種聲調。中國古籍中有不少說明。其中明朝文人釋真空在《玉鑰匙歌訣》提到:「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烈強,去聲分明哀遠道,入聲短促急收藏。」而清朝文學家顧炎武在《音論》一書中簡短的說明為:「平聲輕遲,上、去、入之聲重疾。」[1]


現代不少漢語語系的上聲從低音滑至高音,去聲從高音滑至低音,古時的上聲、去聲可能相似,但具體调值,現已難於確考。



近體詩中的平仄



平仄的組合在近體詩中有固定的格式,稱為格律。例如詩中的第一句為「仄仄平平仄」那麼第二句就應該是「平平仄仄平」。


例:杜甫《春望》


國(仄)破(仄)山(平)河(平)在(仄)
城(平)春(平)草(仄)木(仄)深(平)


由於現代漢語普通話裡沒有入聲,因此用普通話唸詩,可能會出現「平仄不調」的情況。
在以上例子中,雖然「國」字屬於入聲,但在普通話裡卻是陽平聲(第二聲)。若以普通話唸出上述兩句,则为「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对比其他漢語族的下属方言,粵語、客語及閩南語等仍保留中古漢語里平上去入的对立。有些在四声的基础上,根据声母的清浊进一步分化出阴阳二调(甚至更多)。例如,粵語九聲中有陰平、陰上、陰去、陽平、陽上、陽去、高陰入、低陰入及陽入聲九聲。



參見



  • 詞牌

  • 近體詩

  • 四聲

  • 中古漢語

  • 唐代音系

  • 五代音系

  • 宋代音系

  • 元代音系



參考資料



書籍





  • 王, 力. 詩詞格律. 北京: 中華書局. 1977. ISBN 9787101022643. 


  • 王力. 汉语诗律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ISBN 9787532083251 (中文). 




文獻





  1. ^ 竺, 家寧. 中古的聲調. 聲韻學.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992: 353–355. ISBN 9789571105109 (中文(台灣)‎).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Lambaréné

Chris Pine

Kashihara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