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戴森霍费尔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约翰·戴森霍费尔
(Johann Deisenhofer)
出生
(1943-09-30) 1943年9月30日75歲)[1]
德国,巴伐利亚州,楚萨马尔泰姆[1]
居住地
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
国籍
德国,与美国
母校


  • 慕尼黑工業大學


  • 馬克斯-普朗克學會[1]



知名于


  • 晶体学

  • 光合作用



奖项
Max Delbruck Prize (1986)
诺贝尔化学奖 (1988)
网站
www.utsouthwestern.edu/labs/deisenhofer


科学生涯
研究領域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机构
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英语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1]
博士導師
罗伯特·胡贝尔[1]

约翰·戴森霍费尔Johann Deisenhofer,1943年9月30日),德国生物化學家,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为了测定内在膜蛋白的第一个晶体结构,即光合作用所必需的蛋白质和辅因子的膜结合复合物[1][2][3][4]



生平




膜中光合反应中心结构示意图。


1943年出生於拜恩Zusamahaltheim,於奧格斯堡的文理中學畢業後,於德意志國防軍服役一年半,後進入慕尼黑工業大學就讀,主修物理學。畢業後曾於馬克斯-普朗克學會從事研究工作,現任職於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英语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負責生物化學研究。



参考文献





  1. ^ 1.01.11.21.31.41.5 Frängsmyr, Tore; Malmström, Bo G. (编). Nobel Lectures, Chemistry 1981-1990,.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1992 [June 24, 2014]. 


  2. ^ Shampo, M. A.; Kyle, R. A. Johann Deisenhofer—Nobel Laureate in Chemistry.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2000, 75 (2): 164. PMID 10683655. doi:10.4065/75.2.164. 


  3. ^ Biography at www.nobel.org


  4. ^ Huber, R.; Deisenhofer, J.; Colman, P. M.; Matsushima, M.; Palm, W. Crystallographic structure studies of an IgG molecule and an Fc fragment. Nature. 1976, 264 (5585): 415–20. PMID 1004567. doi:10.1038/264415a0. 




外部链接




  • (英文)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 - 诺贝尔奖官方网站


  • (英文)约翰·戴森霍费尔自传 - 诺贝尔奖官方网站


  • (英文)约翰·戴森霍费尔,晶体学,与蛋白质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Lambaréné

Chris Pine

Kashihara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