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

Multi tool use

本文介紹的是台北市最古老的市街。關於同名台灣電影,請見「
艋舺 (電影)」。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艋舺 |
漢字 |
艋舺
|
白話字 |
Báng-kah
|
|
臺羅拼音 |
Báng-kah
|
別稱 |
漢字 |
文甲
|
白話字 |
Bûn-kah
|
|
臺羅拼音 |
Bûn-kah
|
艋舺(巴賽語:Bangka;台羅:Báng-kah[1]),又稱文甲,屬大加蚋堡,清末與臺北城、大稻埕並稱臺北三市街之一,即今萬華之前身。17世紀荷蘭的古地圖中,艋舺位置標示為Handelsplaasts,就是交易場所的意思,足見其商業傳統之古老[2]。
艋舺為台北市發源地,亦為當時台湾原住民商聚之地,其最古老市街在「紗帽廚社」的故址「大溪口」,即今之貴陽街與環河南路口。平埔族驱船与汉人交易,因称船为Bangka,而被闽南语转称此地为“艋舺”。台灣日治時期,因臺灣話發音的「艋舺」,與佛典中日語发音的「萬華」(banka)相似,「艋舺」因此被當時日本政府易字為「萬華」,今日臺灣閩南語猶稱其「艋舺」,但是在地人的定義認為「艋舺」並不等於「萬華區」。
沿革

1945年~1994年間的台北市政府(原建成小學校),現作為台北當代藝術館使用。
行政區沿革
萬華原是凱達格蘭族的雷里社、沙蔴廚社與里未社。原名艋舺,為凱達格蘭語獨木舟的音譯,因萬華西側為新店溪的港口,先民開發時有很多獨木舟停靠,因而得名。大正9年(1920年),取萬年繁華之意,改稱萬華[3]:102。萬華於康熙23年(1684年)劃屬諸羅縣。雍正元年(1723年)改隸新成立的彰化縣。9年(1731年)改隸新成立的淡水廳。光緒元年(1875年)設立台北府,改隸新成立的淡水縣。11年(1885年)設立福建臺灣省。明治28年(1895年)台灣進入日治時期,萬華劃屬於臺北縣台北出張所與枋橋出張所。30年(1897年)劃歸臺北辨務署與新莊辨務署。31年(1898年)新莊辨務署併入三角湧辨務署。33年(1900年)三角湧辨務署改為大嵙崁辨務署。34年(1901年)廢縣置廳,改隸臺北廳大加蚋堡與擺接堡。42年(1909年)改隸艋舺區與古亭村區。大正9年(1920年)廢廳置州,改隸臺北州臺北市。1945年台灣光復,臺北市歸類為省轄市,萬華劃屬於臺北市龍山區與雙園區。1967年台北市升格為直轄市。1990年合併龍山、雙園區與部分古亭區成立萬華區。
清世宗雍正元年(1723年),閩南泉州三邑之泉安、南安、惠安人士渡過黑水溝,來到台灣台北,於此地搭建茅草屋數棟,販賣蕃薯為生,而漸成小村落,人稱“蕃薯市”,當時平埔族原住民則多以獨木舟自淡水河上游載運農、獵產品等物與漢人交易;平埔族人稱“獨木舟”為「Vanka / Banka」,故附近漢人以閩南語譯音,稱此地為「艋舺」(Bangkah)。
清代移民於艋舺的有幾大閩南人族群,一是泉州三邑人,二則泉州安溪移民,三為泉州同安移民,這三個群體各自為政,三邑人建立了艋舺青山宮等廟宇以凝聚團結,但是以祭祀觀音菩薩的艋舺龍山寺為行政中心;安溪人則建立主祀清水祖師的艋舺清水巖祖師廟為信仰核心,同安移民則在八甲庄[4]祭祀民宅中的霞海城隍神龕。
清文宗咸豐3年(1853年),三邑人以艋舺龍山寺為基地,發動「頂下郊拚」攻擊,當時三邑人為了越過沼澤,設局燒毀了安溪人信仰中心艋舺清水巖祖師廟,並利用夜間突襲同安移民。此舉迫使奉祀霞海城隍的同安移民遷居到大稻埕。艋舺因港商之利,曾經盛極一時,於清代,與台南府城、彰化鹿港並列為三大重要都市,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稱。
1860以後,艋舺港口因河沙淤積,逐漸被同安人群聚的大稻埕取代。
依據台灣堡圖,地籍意義上的「艋舺大字」的範圍北至忠孝西路,東至中華路一段(台北城西城牆),西至淡水河,南至三水街。現代一般人將三水街以南至縱貫鐵路(萬華車站)[5]之間也當作艋舺的一部份,但是三水街以南至特三號排水溝(今西藏路)[6]屬於「下崁」大字。反而忠孝西路以南至成都路的地段本屬艋舺,現代一般人卻視為「西門町」[7]。
參見
註解
^ 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 翁佳音、曹銘宗,《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貓頭鷹出版,2016年
^ 林少雯. 《悠遊台北城》. 愛書人雜誌. 2004. ISBN 9867430190.
^ 今日老松國小附近
^ 「鐵路地下化」後變成艋舺大道
^ 加蓋後變成西藏路
^ 這裏在二次大戰後屬城中區,1990年公家改劃入萬華區
參考資料
日治時期臺北市舊町名及大字(1920年-1945年)
|
|
大字 |
1920年初編 |
1922年拆町:臺北城內 · 崁頂 · 龍匣口 · 古亭村 · 林口 · 三板橋 · 艋舺 · 下崁 · 大稻埕 · 大龍峒 · 番子溝 · 山子腳 · 牛埔 · 頂內埔、加蚋子 1922年保留:西新庄子 · 中庄子 · 下埤頭 · 朱厝崙 · 上埤頭 · 中崙 · 大安 · 下內埔 · 六張犁 · 大直
|
|
1938年擴編 |
松山 · 舊里族 · 頂東勢 · 上塔悠 · 下塔悠 · 興雅 · 三張犁 · 五分埔 · 中坡
|
|
|
町 (1922年-)
|
本町 · 京町 · 大和町 · 榮町 · 乃木町 · 書院町 · 文武町 · 明石町 · 表町 · 南門町 · 龍口町 · 佐久間町 · 兒玉町 · 新榮町 · 千歲町 · 旭町 · 樺山町 · 幸町 · 東門町 · 三橋町 · 大正町 · 古亭町 · 錦町 · 福住町 · 川端町 · 濱町 · 築地町 · 壽町 · 末廣町 · 西門町 · 新起町 · 若竹町 · 老松町 · 八甲町 · 新富町 · 綠町 · 龍山寺町 · 有明町 · 入船町 · 元園町 · 柳町 · 堀江町 · 西園町 · 東園町 · 馬場町 · 北門町 · 泉町 · 港町 · 永樂町 · 太平町 · 日新町 · 上奎府町 · 建成町 · 下奎府町 · 大橋町 · 御成町 · 蓬萊町 · 河合町 · 大龍峒町 · 大宮町 · 圓山町 · 宮前町 · 水道町 · 富田町
|
|
通稱町名 |
堀川町 · 昭和町 · 三笠町 · 本鄉町 · 神田町 · 御園町 · 大安町 · 東町
|
|
xb,yMbRB,BkKdv3JmzlK KzoHnwHYKlYTTW,a3MKwUB7dm,ca7xO6wZ30h b caf 9ZLCWFnAKp7enWMzL Yr2D23eew6bnxAtu5 6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Place in Moyen-Ogooué, Gabon Lambaréné Street in Lambaréné Lambaréné Location in Gabon Coordinates: 0°41′18″S 10°13′55″E / 0.68833°S 10.23194°E / -0.68833; 10.23194 Coordinates: 0°41′18″S 10°13′55″E / 0.68833°S 10.23194°E / -0.68833; 10.23194 Country Gabon Province Moyen-Ogooué Population (2013 census) • Total 38,775 Lambaréné is a town and the capital of Moyen-Ogooué in Gabon. With a population of 38,775 as of 2013, it is located 75 kilometres south of the equator. Lambaréné is based in the Central African Rainforest at the river Ogooué. This river divides the city into 3 districts: Rive Gauche, Ile Lambaréné and Rive Droite. The Albert Schweitzer Hospital and the districts Adouma and Abongo are located on Rive Droite. The districts Atongowanga, Sahoty, Dakar, Grand Village, Château, Lalala and Bordamur build the Ile Lambaréné. The majority of the people in Lambaréné live in the district Isaac located on Rive Gauche. This distr...
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number. For the year, see 800. For other uses, see 800 (disambiguation). Natural number ← 799 800 801 → List of numbers — Integers ←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 Cardinal eight hundred Ordinal 800th (eight hundredth) Factorization 2 5 × 5 2 Greek numeral Ω´ Roman numeral DCCC Binary 1100100000 2 Ternary 1002122 3 Quaternary 30200 4 Quinary 11200 5 Senary 3412 6 Octal 1440 8 Duodecimal 568 12 Hexadecimal 320 16 Vigesimal 200 20 Base 36 M8 36 800 ( eight hundred ) is the natural number following 799 and preceding 801. It is the sum of four consecutive primes (193 + 197 + 199 + 211). It is a Harshad number. Contents 1 Integers from 801 to 899 1.1 800s 1.2 810s 1.3 820s 1.4 830s 1.5 840s 1.6 850s 1.7 860s 1.8 870s 1.9 880s 1.10 890s 2 References Integers from 801 to 899 800s Main article: 801...
"J57" redirects here. For the music artist, see J57 (rapper). J57 / JT3C YJ57-P-3 cut-away demonstrator at USAF Museum Type Turbojet National origin United States Manufacturer Pratt & Whitney First run 1950 Major applications Boeing 707 Boeing B-52 Stratofortress Boeing KC-135 Stratotanker Douglas DC-8 North American F-100 Super Sabre Vought F-8 Crusader Number built 21,170 built Developed from Pratt & Whitney XT45 Variants JT3D/TF33 Developed into Pratt & Whitney J52/JT8A Pratt & Whitney J75/JT4A The Pratt & Whitney J57 (company designation: JT3C ) is an axial-flow turbojet engine developed by Pratt & Whitney in the early 1950s. The J57 (first run January 1950 [1] ) was the first 10,000 lbf (45 kN) thrust class engine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J57/JT3C was developed into the J75/JT4A turbojet, JT3D/TF33 turbofan and the PT5/T57 turboprop. [2] Contents 1 Design 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