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高盛集团公司

The Goldman Sachs Group, Inc.
公司類型
上市公司
股票代號



  • NYSE:GS


  •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成分股


  • 标准普尔100指数英语S&P 100成分股


  • 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股



成立
1869年,​149年前​(1869
創辦人


  • 马库斯·高德曼英语Marcus Goldman

  • 塞缪尔·盛赫斯英语Samuel Sachs



代表人物



  • 大卫·迈克尔·所罗门英语David M. Solomon(董事長兼CEO)

  • 约翰·沃尔德伦(总裁兼COO)

  • 史蒂芬·谢尔(执行副总裁兼CFO)



總部
 美國纽约州纽约市
曼哈顿韦斯特街200号
業務範圍
全球
产业
金融服务
產品
资产管理 / 商业银行 / 日用品 / 投资银行 / 投资管理 / 共同基金 / 主经纪商英语Prime brokerage
營業額
366.16亿美元(2018年)[1]
息税前利润
124.81亿美元(2018年)[1]
净利润
104.59亿美元(2018年)[1]
資產管理規模
1.542万亿美元(2018年)[1]
總資產

9,330亿美元(2018年)[1]
資產淨值
901.85亿美元(2018年)[1]
員工人數
36,600[1](2018年)
网站
www.goldmansachs.com
備註
The Goldman Sachs Group, Inc. 2018 Form 10-Q Quarterly Report for the Period Ended March 31, 2018

高盛集团公司英语:The Goldman Sachs Group, Inc.)是一家美国跨国投资银行与金融服务公司,其总部位于纽约市曼哈顿。高盛集团提供投资管理、证券、资产管理、主经纪商英语Prime brokerage证券承销英语Underwriting等服务。高盛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投资机构英语List of investment banks之一;[2]同时是美国国库证券的国债一级自营商英语Primary dealer,也是通常意义上的知名做市商。高盛集团还拥有一家直销银行——高盛美国银行(Goldman Sachs Bank USA)。高盛集团成立于1869年,其总部位于曼哈顿下城的韦斯特街200号;同时也在全球各大金融中心设有办事处。[3]


由于在次贷危机期间参与了资产证券化,高盛集团在2007年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遭受损失。[4][5] 作为问题资产救助计划英语Troubled Asset Relief Program的一部分,高盛集团得到了美国财政部100亿美元的投资;该金融纾困计划源自《经济稳定紧急法案》。该投资于2008年11月开始,并于2009年6月开始偿还。[6][7]


高盛的前雇员有不少人会转任政府公职,比较知名的有前美国财政部长罗伯特·鲁宾和亨利·保尔森,以及现任美国财政部长史蒂芬·梅努钦;前首席经济顾问加里·科亨英语Gary Cohn (investment banker)、欧洲中央银行行长马里奥·德拉基、前加拿大银行总裁并现英格兰银行总裁马克·卡尼、前澳大利亚总理麦肯·腾博等。此外,高盛集团的前雇员也管理过纽约证交所、世界银行,以及花旗集团、美林证券这样的竞争对手。


根据总收入排序,高盛集团是《财富杂志》美国最大企业500强列表中的第70名。[8]




目录






  • 1 公司历史


    • 1.1 1869-1930年创立时期


    • 1.2 1930-1980年发展时期


    • 1.3 博弈时期


    • 1.4 1998年公开发行


      • 1.4.1 公开发行的夭折使高盛元气大伤


      • 1.4.2 公开发行的最初目的


      • 1.4.3 公开发行所暴露出的高盛的弱点




    • 1.5 2008年转型时期


      • 1.5.1 恒大集团投资​​






  • 2 慈善事业


  • 3 争议诉讼


  • 4 政治立场


  • 5 公司事务


    • 5.1 员工满意度


    • 5.2 薪酬与奖金


    • 5.3 高管和董事


    • 5.4 主要办事处




  • 6 研究报告


  • 7 相关条目


  • 8 参考资料


  • 9 延伸阅读


  • 10 外部链接





公司历史



1869-1930年创立时期


高盛公司是由德国移民马库斯·戈德曼于1869年创立的。高盛公司成立于1869年,在19世纪9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投资银行业务开始形成,但与商业银行没有区分。高盛公司在此阶段最初从事商业票据交易,创业时只有一个办公人员和一个兼职记账员。创始人马库斯·戈德曼每天沿街打折收购商人们的本票,然后在某个约定日期里由原出售本票的商人按票面金额支付现金,其中差额便是马库斯的收入。1882年,他的女婿萨缪尔·萨克斯加入了公司。1885年,马库斯·戈德曼把他的儿子亨利和Ludwig Dreyfuss带入了公司,并且把公司取名为高盛。公司成为了在此阶段最初从事商业票据交易的先锋,并于1896年加入了纽约证券交易所。


二十世纪初,股票包销包括首次公开募股业务使高盛成为真正的投资银行,公司1906年帮助Sear Roebuck公司发行了当时规模最大的首次公开募股。高盛还成为了当时最喜欢招聘名牌商学院MBA学位学生的公司之一,这一习惯一直延续到今天。


后来高盛增加贷款、外汇兑换及新兴的股票包销业务,规模虽小,却是已具雏形。而股票包销业务使高盛变成了真正的投资银行。


在1929年,高盛公司还是一个很保守的家族企业,当时公司领袖威迪奥·凯琴斯想把高盛公司由单一的票据业务发展成一个全面的投资银行。他做的第一步就是引入股票业务,成立了高盛股票交易公司,在他狂热的推动下,高盛以每日成立一家信托投资公司的速度,进入并迅速扩张类似今天互助基金的业务,股票发行量短期膨胀1亿美元。公司一度发展得非常快,股票由每股几美元,快速涨到100多美元,最后涨到了200多美元。但是好景不长,192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华尔街股市大崩盘,使得股价一落千丈,跌到一块多钱,使公司损失了92%的原始投资,公司的声誉也在华尔街一落千丈,成为华尔街的笑柄、错误的代名词,公司濒临倒闭。这之后,继任者西德尼·文伯格一直保持着保守、稳健的经营作风。



1930-1980年发展时期


这之后,继任者悉尼·温伯格决定把注意力从股票交易转移到投资银行部门,正是文伯格的这一决定挽回了公司当时极差的声誉。1956年,高盛是福特集团IPO最首要的咨询公司。另外高盛还开展了为地方政府或城市发行地方债券的业务,并且最先开始发明了类似对冲基金使用的投资风险管理。
一直保持着保守、稳健的经营作风,用了整整30年,使遭受“金融危机”惨败的高盛恢复了元气。1960年代,增加大宗股票交易更是带来的新的增长。反恶意收购业务使高盛真正成为投资银行界的世界级“选手”。


1970年代,高盛抓住一个大商机,从而在投资银行界异军突起。当时资本市场上兴起“恶意收购”,恶意收购的出现使投资行业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格局,催发了新的行业秩序。高盛率先打出“反收购顾问”的旗帜,帮助那些遭受恶意收购的公司请来友好竞价者参与竞价、抬高收购价格或采取反托拉斯诉讼,用以狙击恶意收购者。高盛一下子成了遭受恶意收购者的天使。


1976年,在高盛的高级合伙人古斯塔夫·雷曼·利维去世后,公司管理委员会决定由怀特·温伯格(悉尼·温伯格之子)和怀特黑特两人共同作为高盛产业的继承者。刚开始,华尔街的人们都怀疑这种两人共掌大权的领导结构会引发公司内部的混乱,很快他们发现他们错了,因为两位新人配合默契,高盛也由此迈进了世界最顶尖级的投资银行的行列。


温伯格和怀特黑特早就认为公司管理混乱,表现为责权界定不清晰,缺乏纪律约束,支出费用巨大。比如多年来,每天下午4:30,都会有一辆高级轿车专门负责接送合伙人。新领导人上任的第一把火就是贴出了一条简明的公告:“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惯例——4:30由轿车接送——将不再继续,即日生效。” 自此以后,合伙人的等级特权将不复存在,费用支出也受到监控,每天下午4:30也不再是一天工作的终结,而是下午工作的中段时间。尽管起步缓慢,文伯格和怀特黑特公司在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所取得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兼并和收购业务的发展。以前,一家公司如果有意向收购另一家公司,它很可能会尽量吸引或说服对方同意,绝不会公开地强行兼并。但到了1970年代,一向文明规范的投资银行业在突然间走到了尽头,一些主要的美国公司和投资银行抛弃了这个行业传统。1974年7月投资银行界信誉最好的摩根斯坦利首先参与了恶意收购活动。当时摩根斯坦利代表其加拿大客户国际镍铬公司(INCO)参与了企图恶意收购当时世界最大的电池制造商电储电池公司(ESB)的行动。ESB在得知摩根斯坦利的敌对意图后,打电话给当时掌管高盛公司兼并收购部的弗里曼德,请求帮忙。第二天上午9点,弗里曼德便坐在位于费城的ESB公司老板的办公室。
当他得知竞购价格是每股20美元(比上一个交易日上涨9美元)时,建议ESB 用“白武士”(受恶意收购的公司请来友好的竞价者参与竞价,以抬高收购价格)的办法对付INCO,或进行反托拉斯诉讼,在高盛公司和白武士的协助下,INCO最终付出了41美元的高价,ESB 的股东们手中的股票则上涨了100%。从这件事开始,在一次又一次的收购与反收购斗争中,首先是摩根斯坦利,然后是第一波士顿都充当了收购者的角色,而高盛公司则是反恶意收购的支柱。


INCO和ESB之间的斗争给了高盛公司在这一方面成功的经验。同时也是好运来临的良好征兆。人们认为高盛公司是具备实力的,呈上升状态的和小型、中型公司以及进入《财富》500强的大公司并肩战斗的企业。因为突然之间,美国各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们对恶意并购恐惧到了极点,除了一些最大的公司,其他公司都觉得难以抵挡恶意并购,于是高盛成为了他们的合作伙伴。当然,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高盛经常要几度登门拜访,对方才愿意接受高盛的服务。1976年7月,阿兹克石油公司受到了敌对性攻击,但是他们对高盛的服务丝毫不感兴趣,他们请来了律师,并初步控制了事态。弗里德曼建议重新考虑一下自已的决定,并告诉对方高盛的工作小组正在前往机场的路上,几个小时以后就可以和他们进行私下协商。弗里德曼后来说:“我们火速赶到机场,直飞达拉斯,但对方仍然不愿会见我们,于是我们就在他们公司附近住了下来,然后进去告诉对方一些他们没有考虑透彻的事情,但是得到的回答是‘我们不需要你们的服务’。我们说:‘明天我们还会回来’。以后我们每天到附近的商店买一些东西,让他们知道我们坚持留下来等待消息。”最后阿兹合克公司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也感到了高盛公司的执着精神,同意高盛公司为其提供服务。


参与恶意并购使摩根斯坦利获得了破纪录的收入,但是高盛公司采取了与其截然不同的政策,拒绝为恶意收购者提供服务,相反,高盛会保护受害者。许多同行竞争对手认为高盛这一举动是伪善行为,目的是引人注目以及笼络人心,而高盛却认为他们是公司对自己和客户的长期利益负责。反恶意收购业务给高盛投资银行部带来的好处是难以估量的。在 1966年并购部门的业务收入是60万美元,到了1980年并购部门的收入已升至大约9000万美元。1989年,并购部门的年收入是3.5亿美元,仅仅8年之后,这一指标再度上升至10亿美元。高盛由此真正成为投资银行界的世界级“选手”。



博弈时期


1981年,高盛公司收购J·阿朗公司,进入外汇交易、咖啡交易、贵金属交易的新领域,标志着高盛多元化开始,超越传统的投资银行代理、顾问范围,有了固定收入。到1989年高盛公司7.5亿美元的总利润中,阿朗公司贡献了30%。


1990年代,高盛高层意识到只靠做代理人和咨询顾问,公司不会持久繁荣。于是他们又开设资本投资业务,成立GS资本合作投资基金,依靠股权包销、债券包销或公司自身基金,进行5年至7年的长期投资,然后出售获利。高盛在1994年投资13.5亿美元换取一家从事服装业的拉夫·劳伦公司28%的股份,并自派总裁。三年后,出售其中6%的股份套现到4.87亿美元。其余股份升值到53亿多美元。短短三年内,高盛的资本投资收入翻了近10番,而老业务投资银行部只翻了两番。


投资银行业与其他产业一样,一项业务创新并敢冒风险,能使一家公司一夜成名,一夜暴富。首推垃圾债券使德雷塞尔公司迅速发迹,而抵押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大量家庭贷款的打包及转信业务的出现,使罗门兄弟公司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高盛公司尝到推陈出新的甜头后,把“先起一步”与“率先模仿”作为自己的重要发展战略。



1998年公开发行



公开发行的夭折使高盛元气大伤


1998年10月19日的下午,高盛189位合伙人聚首在公司纽约总部举行神圣的仪式——两年一度的华尔街最高成就:高盛合伙人授勋典礼。今年的聚会也许是高盛129年历史中最奇特的,这是因为:该年的聚会本不该举行。两个月前,已不会再有人能成为高盛合伙人——因为高盛本打算近期公开发行,这意味着有50至60位本来即将任命的合伙人,相反却仅成为另一家新公司的薪禄不菲的雇员。


但是6月份由合伙人表决同意的高盛首次公开发行,于9月末搁浅,并正式“撤回”。此项首次公开发行,本应成为牛蹄声声90年代的里程碑,却不幸沦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的牺牲品。高盛推迟发行是由于一旦股市下跌(华尔街大型证券公司的股价下跌更大),股价就不再具有吸引力了。若如以往所料,高盛股价在4倍帐面值左右,那么公开发行会将高盛定价为280亿美元。9月之后,高盛股票仅较帐面值有少许溢价,将公司估价为70亿美元,远远达不到将公司财富分配给合伙人、有限合伙人及其他员工的公开发行的目的。


据公司的行政总裁柯赛和保罗森说,推迟首次公开发行是实用主义的决定。柯赛说:“适当的时候我们会重新考虑公开发行,但我们只能往前走。”但据高盛的合伙人、员工、客户及华尔街人士透露,高盛就公开发行而进行的大辩论及发行的夭折,对公司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它使高盛的资本结构及业务组合曝光并公诸于众。它挑起了公司一般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的矛盾,并证实了华尔街上盛传的谣言——高盛投资银行家与交易员的竞争关系及两位行政总裁柯赛和保罗森之间的不和。



公开发行的最初目的


高盛公开发行的正式原因之一是“使资本结构与公司使命相契合”。但不可否认,许多合伙人,尤其年轻人,与其说是关心高盛的未来,不如说更关心自己资本帐户上储蓄的惊人数目。资本的问题依然存在。实际上,高盛的股本基础比摩根士丹利及美林都小(1998年中期为66亿,摩根士丹利为138亿,美林为117亿)。但行政总裁柯赛和前行政总裁怀特德都说较少的资本只会使公司能更好地决策,竞争对手也认为高盛并没有由于资本缺乏而受到限制。DLJ证券公司的行政总裁莱比说:“我希望能找到由于资本不足而使高盛不利的业务。”


实际上,问题不在于高盛资本的数额,而在于资本结构和资本的稳定性。当合伙人变为有限合伙人,他们可以抽回资本;若大批的合伙人变为有限合伙人,可撤回大量资本。这就是为什么1994年是公司十分可怕的恶梦的原因。当时债券市场的波动损毁了高盛的盈利,合伙人纷纷逃之夭夭。(公开发行的主要倡导者柯赛,于1994年成为行政总裁,并不是巧合)。对于这方面的限制更为严厉:当合伙人变为有限合伙人时,他们仅仅能撤走一部分资本,其余的可在至少5年后撤回。但资本还是可以逃离。
另一问题是高盛资本的成本。有两家外部机构,日本的住友银行和夏威夷的毕舍普地产公司,在高盛投资了相当大的数目——1998年中期为 15亿美元,占总资本的23%。由于高盛税前利润的一大部分为这些外部股东占有,因此很难从留存收益中扩大资本,尤其是当股市不好时。以帐面值几倍的价格公开发行筹集的股本本应使高盛能以更低成本建立股本基础。”



公开发行所暴露出的高盛的弱点


1、业务组合过分依赖交易运作,导致盈利不稳定


甚至连高盛为准备公开发行而进行的最小限度的财务披露,也能揭示出高盛的业务组合并不理想。有一些报表甚至显示出高盛比任何人想象的更加脆弱。在华尔街最能赢利的收购兼并业务方面,高盛一直比主要的对手盈利强。摩根士丹利、美林和高盛做的项目金额几乎相同,但高盛比美林的盈利多50%,比摩根多30%。但令人担心的是高盛的收入组合比对手更不稳定,因为它更依赖交易运作。1998年前两季度中,高盛43%的收入来自交易,美林为23%,摩根士丹利为28%。年中,高盛的总资产是公司股权的36倍,比对手负债率高。如果将高盛比作一家钢厂的话,若以100%的生产能力计,可赚大笔钱;若以 60%的生产能力计,就会亏大笔钱。这些事实使华尔街人士将高盛比作对冲基金。因此,一些人认为高盛可能不得不将其公开发行定价为较摩根士丹利和美林的低,其股票可能持续以折扣价格交易。


高盛对交易的依赖性在1994年已成为问题,在今天仍为问题。虽然高盛最初的招股书不遗余力地指出公司的风险管理自1994年以来改进了许多,但也不可能改进到足以抵抗前几个月波及全球市场的动荡的地步。显然很少投资银行能为这样的惨淡市况作好准备。高盛和华尔街的其他投资银行一样,在最近的业绩数据报告中,体现出不利市况的影响。直至今年夏天,高盛的业绩还非常显著。净收入从1995年的45亿美元升至去年的74亿美元。税前利润(由于高盛是合伙人制,税项由合伙人支付)从14亿增至30亿。前两季度,收入增长50%,公司的盈利很快超过40亿美元。但每况愈下。在截至8月28日的季度里,税前盈利从前一季度降低27%。9月份更差,有传说公司可能损失高达9亿美元。毫无疑问,公司对于交易的依赖是高盛的利润象单摆一样波动的主要原因。


当然,高盛的管理层根本不必担心,因为高盛仍是私有的,它有办法淡化亏损程度。一些有限合伙人认为这是坚持私有制的主要原因。而公开发行则需要高盛放弃拥有的多报或少报盈利的灵活性。


2、资产管理业务的不足


高盛业务组合中的另一弱点是其提供抵挡市场波动缓冲的资产管理业务。虽然资产管理增长很快,但却并不象其他对手那样盈利。1997年末,高盛是美林管理资产的1/3。高盛4.58亿美元的资产管理收入比摩根4亿的资产管理净收入高不了多少。


资产管理可能不象声势浩大的成千上万亿金额的投资银行交易那么惊心动魄和有利可图,但它能产生理论上比交易利润更稳定的以费用为基础的收入。高盛的资产管理业务起步较晚,为赢得业务而收费低廉,由于定位不明和人员流动而出师不利。1995年末,高盛只有520亿美元的资产管理,其中40%来自低费用的货币市场基金。


无论是公司内部还是外部,关于资产管理是“丑陋的义子”的看法正在改变。在过去的两年半中,资产增长了3倍多,高达1650亿美元,其中只有 20%是货币市场基金。更重要的是,公司的态度已改变。高盛的资产管理公司如今雇有1000名员工,而几年前仅有250人,高盛不仅向聘用的外来人才许诺他们会成为合伙人(在高盛很少有),而且高盛内部其他部门的明星也转至资产管理公司。美国金融研究公司说“高盛是呼之欲出的巨人”。但外部仍然批评高盛在营销方面远胜于投资方面,高盛要成为巨人还长路漫漫。没有公开交易的股票作为货币用来收购,通往巨人之路更加崎岖。


3、公司内部矛盾公诸于众


公开发行的举措加剧并揭露了公司内部的分歧,并将高盛的业务前所未有地公诸于媒体。矛盾之一是公司一般合伙人---是真正的有控制权的所有者 ---及有限合伙人之间的矛盾。虽然高盛管理层喜欢用“一边倒”来形容高盛人对公开发行的支持,但这种说法可能有些过头。这一举动使高盛的一些当今合伙人和108位有限合伙人愤愤不平或持有异见。


有限合伙人中的异见最甚,这是出于一种根深蒂固的对于合伙制的信念及对交易条件的不满。最初,他们本将接受超过其股权帐面值25%的溢价,但一般合伙人期望得到将近300%的溢价。发行重组就如何处理有限合伙人的资本这一问题给予他们几种选择,其中之一是他们将得到股票股权的55%的溢价。若公开发行达到300%溢价,一般合伙人将得到绝大部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导致发行搁浅的是当市场下跌,300%的溢价下降,乃至有限合伙人与一般合伙人的所得基本相同——甚至更多。
即使早在发行依然继续进行时,已有关于高盛两位行政总裁保罗森和柯赛的传言。1997年末的营运总监保罗森,本已否决公开发行但却最终同意,条件是要坐上行政总裁的交椅。甚至传言公开发行的支持者柯赛,由于公开发行搁浅而受到攻击。


高盛尝试的公开发行使“公平”这一词和公司中层员工的薪酬成为焦点问题。高盛并不一定给中流砥柱的初级行政官支付高额薪酬,虽然这些人埋头苦干,并为能加入合伙人以及可能有8位数收入的机会所吸引。凭借公开发行,高盛着重保证将薪酬向中下层员工倾斜。但公开发行的搁浅,令高盛高级合伙人必须马上重整合伙人制度。这可以解释为何高盛今年比1996年多吸收十几位合伙人。即便如此,更多的成千上万中层员工可能希望高盛能完成公开发行 ,并问自己高盛是否依然是唯一的理想工作。摩根的一位高级官员说摩根比以前接到更多的高盛员工寻找工作的电话。


高盛一贯是其他人乐于憎恨的公司,这多半是由于高盛如此出色。那么为何该公司与其他华尔街公司不同呢?高盛出众之处多半在于华尔街上广为流传却少有公司真正拥有的一种概念:即公司文化。自新聘员工步入曼哈顿下区布罗德大街 85号那一刻起,高盛的优越及其对手的平庸即给人以刻骨铭心的印象。高盛警诫新员工永不能让公司蒙辱或出媒体中。他们一天工作14或16甚至18小时,明显是为了获得加入合伙人这诱人的独一无二的奖赏而奋斗。


首要问题依然存在。第一:高盛没有进行公开发行,是否错过了黄金机会,抑或幸免于难?也许答案是后者。若去年春天它出售股票,其股价会大大低于发行价——这对于华尔街的头号公司来说是耻辱的开端。其实,许多合伙人认为公司躲过了子弹。另一问题:高盛在不远的将来是否会上市?公司高层依然坚持发行上市的路线。但许多其他人,包括长期的华尔街人士以及和以前的合伙人,都认为不可能。不仅有一大群新的合伙人----星期一会议后有 25%的新合伙人——需要被说服,但公开发行搁浅后,那些上次投“赞成”票的人会重新考虑。华尔街极度投机的最近一轮之后,可能需要新的一批投资者再次相信这些股票会卖成4倍帐面值。



2008年转型时期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2008年9月21日晚间宣布,已批准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提出的转为银行控股公司的请求。而高盛和大摩的转型,意味着“长久以来世人熟知的华尔街的终结”。


2008年09月24日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旗下的Berkshire Hathaway宣布,计划对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投资50亿美元。



恒大集团投资​​


2019年2月3日高盛北京分区以及上海和武汉分区获取​恒大集团大额投资。武汉​区由陈建豪带领​下的Jimmy林志方,Henry楼​永昌为​风险投资部经理​​以及他们的团队获得了​高达63亿元人民币投资。上海分区由江伟杰带领下的潘佳怡,猴佩敏以及他们的​团队获得了高达51亿元人民币投资。北京分区由夏​钟带领下的Jerry刘言​​​​华,罗大敏以及他们的团队获得了高达46亿元人民币的投资。项目由​2019年6月17日动工建设。​​​​​​​



慈善事业



争议诉讼



政治立场



公司事务



员工满意度




位于美国新泽西州泽西市哈德逊街30号的高盛大厦。


自《财富杂志》于1998年推出“最佳雇主100强英语100 Best Companies to Work For”名单以来,高盛集团一直名列其中。而高盛集团的获选重点在于其对员工慈善事业的支持和高员工薪酬水平。[9][10]



薪酬与奖金



高管和董事


高盛集团董事会董事长为大卫·迈克尔·所罗门英语David M. Solomon,其余知名董事包括:玛莎·米凯莱·伯恩斯英语M. Michele Burns、德鲁·吉尔平·福斯特、马克·弗莱尔提(Mark A. Flaherty)、威廉·乔治英语Bill George (academic)詹姆斯·约翰逊英语James A. Johnson (Minnesota politician)艾伦·库尔曼英语Ellen J. Kullman、拉克希米·米塔尔、阿德巴约·奥贡勒西英语Adebayo Ogunlesi彼得·奥本海姆英语Peter Oppenheimer、简·提格(Jan E. Tighe)、大卫·维尼尔英语David Viniar和马克·温克尔曼(Mark O. Winkelman)。[11] 根据报道,高盛董事会董事成员每年的报酬是60万美元。[12]


以下为高盛集团主要高管成员。[13]



































姓名
职务

大卫·迈克尔·所罗门英语David M. SolomonDavid M. Solomon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约翰·沃尔德伦(John E. Waldron

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史蒂芬·谢尔(Stephen M. Scherr
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

萨拉·史密斯(Sarah E. Smith
执行副总裁兼全球合约主管

凯伦·西摩(Karen P. Seymour
执行副总裁、法务长兼治理长

达安·霍尔姆斯(Dane E. Holmes
执行副总裁兼全球人类资本管理主管

约翰·罗杰斯(John F. W. Rogers
执行副总裁、幕僚长兼董事会秘书


主要办事处


1957年,高盛集团总部迁往纽约市百老街20号。[14]


高盛集团的全球总部目前位于韦斯特街200号,并且在伦敦、班加罗尔、香港、东京和盐湖城设有主要办事处或地区总部。[15]




研究报告


以下是由高盛集团所发表的论文中比较著名的部分。


  • 《全球经济报告 第93号 - 南非的发展和失业:十年展望》——对未来十年内南非经济的预测。2003年5月13日发布。

  • 《全球经济报告 第99号 - 梦想伴随金砖国家:2050年之路》——介绍了金砖国家的概念,并由此让该概念在媒体及经济研究报告中快速高度普及。此外,该报告还为G7国家和南非制定了2050年的经济预测。这是第一份涵盖许多国家GDP预测的报告。2003年10月1日发布。[16]

  • 《全球经济报告 第134号 - 金砖国家的势力如何?》——推出了未来11国的概念。2005年12月1日发布。[17]

  • 《全球经济报告 第173号 - 新欧盟成员国,或第五个金砖国家?》——对包含新成员国在内的欧盟经济进行了面向2050年的预测。2008年9月26日发布。[18]

  • 《全球经济报告 第188号 - 一个团结的朝鲜;重新评估朝鲜危机(第一部)》——就朝鲜假设进行大规模自由经济改革的前提下,对朝鲜2050年经济进行预测。2009年9月21日发布。[19]

  • 《奥运会与经济 2012年》——就奥运会金牌进行预测。使用经济数据及过往奥运会数据对赢得奥运奖牌的国家进行分析。于2012年发布。[20]


相关条目


  • 高盛前任雇员列表英语List of former employees of Goldman Sachs


参考资料





  1. ^ 1.01.11.21.31.41.51.6 Full Year and Fourth Quarter 2018 Earnings Results (PDF). 高盛集团. [2019-02-26]. 


  2. ^ Leading banks worldwide in 2018, by revenue from investment banking (in million U.S. dollars). Statista.com. [2019-02-26]. 


  3. ^ Office Locations. 高盛集团. [2019-02-26]. 


  4. ^ Like everyone else, Goldman was in trouble. 经济学人. [2019-02-26]. 


  5. ^ Greg Gordon. How Goldman secretly bet on the U.S. housing crash. McClatchyDC.com. [2019-02-26]. 


  6. ^ Goldman Sachs to return $10B of bailout money. 今日美国报. [2019-02-26]. 


  7. ^ MERGERS & ACQUISITIONSINVESTMENT BANKINGPRIVATE EQUITYHEDGE FUNDSI.P.O./OFFERINGSVENTURE CAPITALLEGAL/REGULATORY JPMorgan and 9 Other Banks Repay TARP Money. 纽约时报. 


  8. ^ Goldman Sachs Group. 财富杂志. [2019-02-26]. 


  9. ^ 100 Best Companies to Work For 2019. 财富杂志. [2019-02-26]. 


  10. ^ The Goldman Sachs Group, Inc.. Great Place to Work® Institute. [2019-02-26]. 


  11. ^ Board of Directors. 高盛集团. [2019-02-27]. 


  12. ^ 2017 Annual Meeting of Shareholders Proxy Statement (PDF). 美国证监会. [2019-02-27]. 


  13. ^ Executive Officers. 高盛集团. [2019-02-27]. 


  14.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Cohan2012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15.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10K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16. ^ Dreaming With BRICs: The Path to 2050 (PDF). 高盛集团. [2019-02-28]. 


  17. ^ How Solid are the BRICs? (PDF). 高盛集团. [2019-02-28]. 


  18. ^ István Zsoldos; Anna Zadornova. New EU Member States - a Fifth BRIC?. 高盛集团. 2008 [2019-02-28]. 


  19. ^ A United Korea? Reassessing North Korea Risks (Part I). ResearchGate. 高盛集团. [2019-02-28]. 


  20. ^ The Olympics and Economics 2012 (PDF). 高盛集团. [2019-02-28]. 




延伸阅读




  • Julian Assange. Joe Lauria, 编. How I Lost By Hillary Clinton. OR Books. 2017 [2019-02-26]. ISBN 9781682190869. 


  • William D. Cohan. Money and Power: How Goldman Sachs Came to Rule the World. Knopf Doubleday Publishing Group. 2011 [2019-02-26]. ISBN 9780385534970. 


  • Suzanne McGee. Chasing Goldman Sachs: How the Masters of the Universe Melted Wall Street Down...And Why They'll Take Us to the Brink Again. Crown Publishing Group. 2010 [2019-02-26]. ISBN 9780307460127. 


  • Robert Brenner. What is Good for Goldman Sachs is Good for America The Origins of the Present Crisis. 2009-10-02. 


  • Charles D. Ellis. The Partnership: The Making of Goldman Sachs. 9781440644436. 2008 [2019-02-26]. ISBN 9781440644436. 


  • Vault. Vault Employer Profile: Goldman Sachs. Vault, Incorporated,. 2006. ISBN 9781581314694.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 WetFeet. The Goldman Sachs Group. WETFEET, INC. 2009 [2019-02-26]. ISBN 9781582078786. 


  • Lisa J. Endlich. Goldman Sachs: The Culture of Success. Knopf Doubleday Publishing Group. 2013 [2019-02-26]. ISBN 9780307832993. 


  • Nils Lindskoog. Long-term Greedy: The Triumph of Goldman Sachs. McCrossen Pub. 1999 [2019-02-26]. ISBN 9780965215374. 


外部链接







  • 官方网站




    • 高盛集团公司的商業數據:Google Finance

    • Yahoo! Finance

    • Reuters

    • SEC filing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Lambaréné

Chris Pine

Kashihara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