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县

Multi tool use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景泰县 |
 于景泰县兴泉堡乡的风力发电厂
|
概览 |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隶属行政区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白银市
|
区划类别 |
县
|
区划代码 |
620423 |
政府驻地 |
一条山镇 |
地理 |
总面积 |
5,483 平方千米 |
人口及經濟 |
总人口(2004年) |
23万 |
其它 |
时区 |
UTC+8(北京时间) |
邮政编码 |
730400 |
电话区号 |
+86
|
车牌首号 |
甘D |
網站:www.jingtai.gov.cn
|
景泰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中部偏北,是白银市下属的一个县;与之接壤的县市有:东边(隔黄河)靖远县、平川区,南边白银区、皋兰县、永登县,西边天祝藏族自治县、古浪县,北边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宁夏中卫市。
面积5483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23万;邮政编码730400,县政府驻一条山镇。
历史
汉武帝时,设媪围县。移民实边。隶属于武威郡。晋安帝义熙五年(409年),鲜卑部乞伏氏归建都度坚山,即秦王位,史称西秦,并于辖境内设置秦兴郡。宋文帝元嘉五年(428年),北魏领辖全境。此后一百多年,本境相继为西魏、北周所统辖。
明初,境内黄河以东先后设迭烈巡逊检司、会宁卫、靖虏卫等建制,统属陕西都司。黄河以西在明中叶之前为蒙古鞑靼部所占,与明王朝对峙于黄河两岸,战事频繁。三边总督李混为一汶、甘肃巡抚田乐在今景泰筑长城180余里,至明神宗万厉二十六年(1598年),田乐用兵河西,才把鞑靼彻底赶出本境。辖境全部归入明朝版图。境内筑的堡有:三眼井堡、红水堡、镇虏堡(后改名正路堡)和永泰堡。
自古以来,景泰川旱原的气候干旱、降雨极少,高出黄河水面 四百米到六百米,以“有河水不流,山是和尚头,十种九不收,风沙不断头”闻名。1967年,甘肃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副主任李培福,实地踏勘了草窝滩、白墩子滩、漫水滩等地。1968年7月,李培福在甘肃省革命委员会正式提出建设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经过多次会议,反复讨论酝酿,1968年11月,甘肃省革命委员会派李培福带领工作组赴景泰县,对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进行正式实地踏勘,把景泰县的草窝滩到古浪县的西滩、张吴、李家湾,统一命名为景泰川,预计引来黄河水开发100万亩良田,从根本上解决景、古两县人民的吃饭问题。1968年12月,甘肃省革命委员会正式立项“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任命李培福为筹备小组组长。从水利部西北勘测设计院、河西建委、地质部水文地质三大队、刘家峡的水电工程四局、甘肃工业大学等单位整建制调入、抽调、借调800多技术人员,勘测设计,完成规划方案。甘肃省革命委员会于1969年9月审查,同意“总体工程规划提水40秒立方米,发展灌溉面积100万亩,分期建设”,“采取“三边四自”方针(边规划,边建设,边收益;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自筹资金,自造设备),苦干硬干。景电第一期工程于l969年l0月15日正式开工,总指挥李培福,副总指挥兼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副组长贺建山(原省农业厅厅长)、指挥部技术组组长陈可言(原省水利厅副厅长)。参加施工的包括上千名省水利系统职工组成的“工程团”、出义务工的公社社员组成的两千余人的“民工团”(施工高峰时达六千余人)、兵团二师十六团的军垦知情战士1200余人、驻县的57家厂矿企事业农场职工。随即展开了五佛公社沿寺附近的黄河“龙王坑”(大转弯急流)的取水一泵站基坑围堰大会战,全县群众捐献240万斤草绳。1969年12月20日至28日经过六班倒的八天决战,草土围堰成功合拢。随后排干围堰内的河水后展开基坑开挖,至1970年4月6日完成。1970年4月10日展开混凝土浇筑工程,提出“大战五十天,抢出洪水面,革命加拼命,建设景泰川”的口号。1970年5月23日晚上提前7天完成浇筑工程。1971年4月,为实现两年上水草窝滩的预定目标,实施总动员,以“国庆上水”为目标倒排进度实施攻坚会战。l971年9月30日22:35实现单管“水上草窝滩”即总干四泵站。1972年3月1日23:00“水上猎虎山”即总干五、六泵站至西干一泵站。l972年开始发挥效益,灌溉五万亩。l974年5月主体工程基本建成,6月9日按设计流量上水。实现了“两年上水,三年受益、五年建成”的目标。1975年灌溉20多万亩。一期工程总投资6600万元,总扬程472米,设计流量10.56立方米/秒,最大流量12立方米/秒,年出水量1.48亿立方米,共装机组102台(套),装机容量6.7万千瓦,提灌泵站13座,渠道200公里,灌溉耕地30万亩,移民12万人。
行政区划
景泰县下辖8个镇、3个乡:
一条山镇、芦阳镇、上沙沃镇、喜泉镇、草窝滩镇、红水镇、正路镇、中泉镇、寺滩乡、五佛乡、漫水滩乡和条山集团。
外在链接
景泰县行政区划
|
|
行政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白银市
|
|
镇 |
- 一条山镇
- 芦阳镇
- 上沙沃镇
- 喜泉镇
- 草窝滩镇
- 红水镇
- 正路镇
- 中泉镇
|
|
乡 |
|
|
类似乡级单位 |
|
|
参见:甘肃省乡级以上行政区列表
|
|
甘肃省行政区划
|
|
国别:中华人民共和国 省会:兰州市
|
|
地级行政区 |
86县级行政区(17市辖区、5县级市、57县、7自治县) |
|
|
地级市 |
兰州市 |
城关区 · 七里河区 · 西固区 · 安宁区 · 红古区 · 永登县 · 皋兰县 · 榆中县
|
|
嘉峪关市 |
无县级行政区 |
|
金昌市 |
金川区 · 永昌县
|
|
白银市 |
白银区 · 平川区 · 靖远县 · 会宁县 · 景泰县
|
|
天水市 |
秦州区 · 麦积区 · 清水县 · 秦安县 · 甘谷县 · 武山县 ·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
|
武威市 |
凉州区 · 民勤县 · 古浪县 · 天祝藏族自治县
|
|
张掖市 |
甘州区 · 民乐县 · 临泽县 · 高台县 · 山丹县 ·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
|
平凉市 |
崆峒区 · 华亭市 · 泾川县 · 灵台县 · 崇信县 · 庄浪县 · 静宁县
|
|
酒泉市 |
肃州区 · 玉门市 · 敦煌市 · 金塔县 · 瓜州县 ·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 ·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
|
庆阳市 |
西峰区 · 庆城县 · 环县 · 华池县 · 合水县 · 正宁县 · 宁县 · 镇原县
|
|
定西市 |
安定区 · 通渭县 · 陇西县 · 渭源县 · 临洮县 · 漳县 · 岷县
|
|
陇南市 |
武都区 · 成县 · 文县 · 宕昌县 · 康县 · 西和县 · 礼县 · 两当县 · 徽县
|
|
|
自治州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临夏市 · 临夏县 · 康乐县 · 永靖县 · 广河县 · 和政县 · 东乡族自治县 ·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合作市 · 临潭县 · 卓尼县 · 舟曲县 · 迭部县 · 玛曲县 · 碌曲县 · 夏河县
|
|
|
注:嘉峪关市的行政区划是地级市、镇(街道)两级编制,没有县级编制。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列表、甘肃省乡级以上行政区列表。
区划索引:单位(代码):省级(史)>副省级>地级>县级:京|津|冀|晋|蒙|辽|吉|黑|沪|苏|浙|鲁|皖|赣|闽|豫|鄂|湘|粤|桂|琼|渝|川|贵|云|藏|陕|甘|青|宁|新|港|澳|台
|
|
jMOKwLhQxar1D q0rFVbiA,mNdjfdUydXE,HqcyM,TujGzBadFB9 k0,gciUJ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Place in Moyen-Ogooué, Gabon Lambaréné Street in Lambaréné Lambaréné Location in Gabon Coordinates: 0°41′18″S 10°13′55″E / 0.68833°S 10.23194°E / -0.68833; 10.23194 Coordinates: 0°41′18″S 10°13′55″E / 0.68833°S 10.23194°E / -0.68833; 10.23194 Country Gabon Province Moyen-Ogooué Population (2013 census) • Total 38,775 Lambaréné is a town and the capital of Moyen-Ogooué in Gabon. With a population of 38,775 as of 2013, it is located 75 kilometres south of the equator. Lambaréné is based in the Central African Rainforest at the river Ogooué. This river divides the city into 3 districts: Rive Gauche, Ile Lambaréné and Rive Droite. The Albert Schweitzer Hospital and the districts Adouma and Abongo are located on Rive Droite. The districts Atongowanga, Sahoty, Dakar, Grand Village, Château, Lalala and Bordamur build the Ile Lambaréné. The majority of the people in Lambaréné live in the district Isaac located on Rive Gauche. This distr...
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number. For the year, see 800. For other uses, see 800 (disambiguation). Natural number ← 799 800 801 → List of numbers — Integers ←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 Cardinal eight hundred Ordinal 800th (eight hundredth) Factorization 2 5 × 5 2 Greek numeral Ω´ Roman numeral DCCC Binary 1100100000 2 Ternary 1002122 3 Quaternary 30200 4 Quinary 11200 5 Senary 3412 6 Octal 1440 8 Duodecimal 568 12 Hexadecimal 320 16 Vigesimal 200 20 Base 36 M8 36 800 ( eight hundred ) is the natural number following 799 and preceding 801. It is the sum of four consecutive primes (193 + 197 + 199 + 211). It is a Harshad number. Contents 1 Integers from 801 to 899 1.1 800s 1.2 810s 1.3 820s 1.4 830s 1.5 840s 1.6 850s 1.7 860s 1.8 870s 1.9 880s 1.10 890s 2 References Integers from 801 to 899 800s Main article: 801...
"J57" redirects here. For the music artist, see J57 (rapper). J57 / JT3C YJ57-P-3 cut-away demonstrator at USAF Museum Type Turbojet National origin United States Manufacturer Pratt & Whitney First run 1950 Major applications Boeing 707 Boeing B-52 Stratofortress Boeing KC-135 Stratotanker Douglas DC-8 North American F-100 Super Sabre Vought F-8 Crusader Number built 21,170 built Developed from Pratt & Whitney XT45 Variants JT3D/TF33 Developed into Pratt & Whitney J52/JT8A Pratt & Whitney J75/JT4A The Pratt & Whitney J57 (company designation: JT3C ) is an axial-flow turbojet engine developed by Pratt & Whitney in the early 1950s. The J57 (first run January 1950 [1] ) was the first 10,000 lbf (45 kN) thrust class engine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J57/JT3C was developed into the J75/JT4A turbojet, JT3D/TF33 turbofan and the PT5/T57 turboprop. [2] Contents 1 Design 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