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夏德·馮·魏茨澤克

Multi tool use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里夏德·冯·魏茨泽克 Richard von Weizsäcker
|
 1984年的魏茨泽克
|
|
德国总统 |
任期 1984年7月1日-1994年6月30日[a]
|
总理 |
赫尔穆特·科尔
|
前任 |
卡尔·卡斯滕斯
|
继任 |
罗曼·赫尔佐克
|
西柏林市长 |
任期 1981年6月11日-1984年2月9日 |
前任 |
汉斯-约申·沃格尔
|
继任 |
艾伯哈·迪根
|
个人资料 |
出生 |
里夏德·卡尔·冯·魏茨泽克男爵 Richard Karl Freiherr von Weizsäcker (1920-04-15)1920年4月15日 德国斯图加特
|
逝世 |
2015年1月31日(2015-01-31)(94歲) 德国柏林
|
政党 |
基督教民主联盟
|
配偶 |
玛莉安娜·冯·克莱舒曼 |
儿女 |
4名子女 |
母校 |
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 格勒诺布尔大学 哥廷根大学
|
宗教信仰 |
信义宗 |
签名 |

|
里夏德·卡爾·馮·魏茨澤克男爵(德語:Dr. Richard Karl Freiherr von Weizsäcker,1920年4月15日-2015年1月31日),是德國的政治家。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成員,曾於1981年任西柏林市長,1984年至1994年擔任德国联邦总統,而他亦於1990年成為兩德統一後首任總統。
生平
出身於德國斯图加特的魏茨澤克,父親恩斯特·魏茨澤克是德國外交官,而其兄長卡尔·冯·魏茨泽克則是一名物理學家及哲學家。由於父親要擔任外交職務,所以他在年幼時曾經伴隨父親到瑞士及丹麥定居。十七歲時,魏茨澤克移居英國,並在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修讀哲學及歷史。後來,他轉到法國的格勒诺布尔進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就待在德國陸軍部工作,最後更保留了上尉一職。1945年,他在東普魯士任職期間受傷,被迫退回家鄉養傷。退出戰場後,他就到了德國格丁根大学攻讀歷史及法學。後來,他經過了兩次法官考試,最後於1955年受到推薦。1953年,他與結識日久的瑪莉安娜·馮·克萊舒曼結婚,並育有四子。
1954年,魏茨澤克加入了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其後更在1969年成為德國联邦议会的議員(1969年-1981年)。1981年,他被擢升為副議長,以及西柏林市長。隨後的1984年,联邦会议選舉他為德国总統,以接替離任的卡爾·卡斯滕斯,直至1994年由羅曼·赫爾佐克上任為止。
他最為人所知的,也是他的演講。而他也曾經是德國新教教會宗教會議的成員之一(1967年-1984年)。
2015年1月31日,於柏林逝世,享年94歲[1]。
注释
^ 1984年7月1日至1990年10月2日,魏茨泽克为西德联邦总统。1990年10月3日至1994年6月30日,魏茨泽克为统一后德国德联邦总统。
参考
^ 見證東西德統一 德前總統高齡94歲逝世. 蘋果日報. 2015-01-31.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里夏德·馮·魏茨澤克
|
前任: 卡爾·卡斯滕斯
|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聯邦總統 1984年-1994年
|
繼任: 羅曼·赫爾佐克
|
前任: 漢斯·福格爾
|
西柏林市長 1981年-1984年
|
繼任: 艾伯罕·狄布根
|
德國共和時期國家元首(列表)
|
|
魏瑪共和
(1919–1933)
|
聯邦大總統 |
艾伯特 → 路德(代) → 西蒙斯(代) → 興登堡
|
|
|
 納粹德國 (1933–1945)
|
聯邦大總統 (1933-1934)
|
興登堡 |
|
元首 (1934-1945)
|
希特勒 |
|
聯邦大總統 (1945)
|
邓尼茨 |
|
|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1949-1990)
|
總統 (1949-1960)
|
狄克曼(代) → 皮克 → 狄克曼(代)
|
|
國務委員會主席 (1960-1990)
|
烏布利希 → 小艾伯特(代) → 斯多夫 → 昂納克 → 克倫茨 → 格拉赫 → 伯格曼-普尔(代)
|
|
|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1949–)
|
聯邦總統 |
阿诺德(代) → 豪斯 → 吕布克 → 海涅曼 → 谢尔 → 卡斯滕斯 → 魏茨泽克 → 赫尔佐克 → 劳 → 克勒 → 伯恩森(代) → 武尔夫 → 泽霍费尔(代) → 高克 → 施泰因迈尔
|
|
|
规范控制 |
- WorldCat Identities
- BIBSYS: 90141871
- BNE: XX876499
- BNF: cb12028823n (data)
- CiNii: DA01306662
- CONOR: 30412643
- FAST: 104125
- GND: 118766570
- ISNI: 0000 0000 8086 1417
- LCCN: n82210649
- LNB: 000146875
- NDL: 00460544
- NKC: jn19990009038
- NLA: 35598717
- NNL: 000140871
- SELIBR: 382664
- SNAC: w6w23nmn
- SUDOC: 028456378
- VIAF: 7405153
|
|
Af,rx eWkG yNQ Kc22 r,UvnYZZXf1rmmULHmshIeup pJpR FPig tAsc0jwtS9KmF94SN8UCARLpQW2uJZ27bPH0JoY3O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Place in Moyen-Ogooué, Gabon Lambaréné Street in Lambaréné Lambaréné Location in Gabon Coordinates: 0°41′18″S 10°13′55″E / 0.68833°S 10.23194°E / -0.68833; 10.23194 Coordinates: 0°41′18″S 10°13′55″E / 0.68833°S 10.23194°E / -0.68833; 10.23194 Country Gabon Province Moyen-Ogooué Population (2013 census) • Total 38,775 Lambaréné is a town and the capital of Moyen-Ogooué in Gabon. With a population of 38,775 as of 2013, it is located 75 kilometres south of the equator. Lambaréné is based in the Central African Rainforest at the river Ogooué. This river divides the city into 3 districts: Rive Gauche, Ile Lambaréné and Rive Droite. The Albert Schweitzer Hospital and the districts Adouma and Abongo are located on Rive Droite. The districts Atongowanga, Sahoty, Dakar, Grand Village, Château, Lalala and Bordamur build the Ile Lambaréné. The majority of the people in Lambaréné live in the district Isaac located on Rive Gauche. This distr...
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number. For the year, see 800. For other uses, see 800 (disambiguation). Natural number ← 799 800 801 → List of numbers — Integers ←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 Cardinal eight hundred Ordinal 800th (eight hundredth) Factorization 2 5 × 5 2 Greek numeral Ω´ Roman numeral DCCC Binary 1100100000 2 Ternary 1002122 3 Quaternary 30200 4 Quinary 11200 5 Senary 3412 6 Octal 1440 8 Duodecimal 568 12 Hexadecimal 320 16 Vigesimal 200 20 Base 36 M8 36 800 ( eight hundred ) is the natural number following 799 and preceding 801. It is the sum of four consecutive primes (193 + 197 + 199 + 211). It is a Harshad number. Contents 1 Integers from 801 to 899 1.1 800s 1.2 810s 1.3 820s 1.4 830s 1.5 840s 1.6 850s 1.7 860s 1.8 870s 1.9 880s 1.10 890s 2 References Integers from 801 to 899 800s Main article: 801...
"J57" redirects here. For the music artist, see J57 (rapper). J57 / JT3C YJ57-P-3 cut-away demonstrator at USAF Museum Type Turbojet National origin United States Manufacturer Pratt & Whitney First run 1950 Major applications Boeing 707 Boeing B-52 Stratofortress Boeing KC-135 Stratotanker Douglas DC-8 North American F-100 Super Sabre Vought F-8 Crusader Number built 21,170 built Developed from Pratt & Whitney XT45 Variants JT3D/TF33 Developed into Pratt & Whitney J52/JT8A Pratt & Whitney J75/JT4A The Pratt & Whitney J57 (company designation: JT3C ) is an axial-flow turbojet engine developed by Pratt & Whitney in the early 1950s. The J57 (first run January 1950 [1] ) was the first 10,000 lbf (45 kN) thrust class engine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J57/JT3C was developed into the J75/JT4A turbojet, JT3D/TF33 turbofan and the PT5/T57 turboprop. [2] Contents 1 Design 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