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顥

Multi tool use
程颢 |
北宋哲学家、文学家 |
 清宫殿藏画本
|
姓 |
程 |
名 |
颢 |
字 |
伯淳 |
號 |
明道 |
封爵 |
豫国公 |
封號 |
河南伯 |
族裔 |
汉族
|
出生 |
1032年 北宋洛城伊川
|
逝世 |
1085年 |
諡號 |
纯公 |
|
|
|
|
著作 |
《遗书》(《河南程氏遗书》)25卷 |
儒家 |
 |
儒學理論
仁 義 礼 智 信 天命 良知 天理 中庸 三綱五常 四端 五倫 四維八德 仁政 名教 宗法 井田 格物致知 内圣外王 大同 (思想)
道統 聖賢 君子 王道 (儒家思想)
|
儒門人物
堯 舜 禹 商湯 周文王 周武王 周公 孔子 孟子 荀子
四配 顏回 孟子 曾参 孔伋
十二哲 闵损 冉雍 端木赐 仲由 卜商 有若
宰予 冉耕 冉求 言偃 颛孙师 朱熹
|
古代儒者
中國董仲舒 何休 鄭玄 王肅 王通 韓愈 程颢 程颐 邵雍 周敦頤 張載 朱熹 陸九淵 吳澄 陳獻章 王守仁 薛瑄 吕坤 罗钦顺 顾炎武 王夫之 黄宗羲 颜元 戴震
日本 藤原惺窩 林羅山 室鳩巢 新井白石 雨森芳洲
朝鮮 薛聰 權近 吉再 安珦 李穡 李滉 王仁 李齊賢 鄭夢周 鄭道傳 崔致遠 徐敬德 趙光祖 李彥迪 李退溪 李栗谷
越南 朱文安 阮秉谦 阮廌 黎贵惇 阮文超 吳時任
琉球
程順則 向象賢 蔡溫
|
儒家經書
六经 五经 九經 四书 十三经
周易 尚書 詩經 周禮 儀禮 禮記 春秋 左傳 公羊傳 穀梁傳 孝經 論語 爾雅 孟子 大學 中庸
十三經注疏 四書章句集注
|
古典儒學
中国儒学经学 今文經學 古文經學 宋明理學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陽明學 朴学 經世之學 实学
日本儒学 水戶學 石門心學
朝鮮儒學
越南儒學
琉球儒學
|
當代儒學
學者熊十力 梁漱溟 马一浮 唐君毅 牟宗三 方东美 徐复观 张君劢 蔣慶 杜維明 成中英 刘述先
學派
新儒家 孔教 學衡派 波士頓儒家
|
相关事项
六艺 孔子弟子 三纲五常 五经博士 书院 孔庙
衍聖公 科举 国子监 批林批孔孔子和平獎
|
儒家文化圈
|
|
程顥(1032年-1085年),字伯淳,号明道。世稱明道先生,北宋洛城伊川人,程顥與其弟程頤,皆理學大師,世稱“二程”。早年與程頤共師周敦頤。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历官鄠县主簿、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监汝州酒税、镇宁军节度判官、宗宁寺丞等职。後追封“豫国公”,配祀孔廟。
家庭
其祖父程遹任黄陂县令,卒于该县。父程珦年幼无力返乡,遂居于黄陂,后来还做了县尉。二程就是在其父任黄陂县尉时所生[1]。
高祖父︰程羽
曾祖父︰程希振
曾祖母︰崔氏
祖父︰程遹
祖母︰張氏 (理學家張載之姑)
父親︰程珦 (張載表兄)
母親︰侯氏 (侯道濟第二女,侯可姐姐[2])
外祖父︰侯道濟
外祖母︰刁氏
外曾祖父︰侯嵩
外高祖父︰侯元
舅父︰侯可
舅母︰劉氏、劉氏,兩名劉氏是姐妹關係。[3]
表弟︰侯仲良
外父:彭思永
外母:晏氏,晏融女兒,晏殊侄女
兒子:程端懿,程端慤,程端本
女兒:四個,其中一個名程澶娘
生平
程顥與其弟程頤共同為宋代理學奠定了基業,“新儒學”的真正成立,自程氏兄弟始。世稱“二程”,大哥叫大程,程頤叫小程。因二程兄弟長期在洛陽講學,故世稱其學為“洛學”。程氏兄弟最重要的貢獻在「天理」的發現,程顥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說法。他把“理”視為宇宙的本原。认为知识、真理的来源,知识内在于人的心中,“当处便认取,更不可外求”。就天道來說,程顥形容它是“生”,謂世界生生不已。为学以“识仁”为主,《識仁篇》提到“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智信皆仁也。識得此理,以誠敬存之而已,不須防檢,不須窮索。”《定性書》則說「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萬物而無心,聖人之常,以其情順萬物而無情。故君子之學,莫若廓然大公,物來順應。」
在教育上,程顥先后在嵩阳、扶沟等地设学庠,并潜心教育研究,论著颇巨,形成一套教育思想体系。程颢提出,教育之目的乃在于培养圣人,“君子之学,必至圣人而后己。不至圣人而自己者,皆弃也”。
二程兄弟個性極其不同,大程為人隨和活潑,在洛阳讲学十余年,弟子有“如坐春风”之喻。小程則嚴肅剛直,讲学时间比其兄还长,达三十余年之久[4]。新儒學發展到南宋,朱熹實為集大成者,而以小程為正統。小程整日嚴肅臉孔,端坐如木人,神聖不可侵犯。被視為所謂“道學臉孔”。大程活了五十四歲,小程則活了七十五歲。二程兄弟、張載、邵雍、司馬光、周敦頤六人,朱熹稱之為「北宋六先生」。
程颢在熙宁元年向宋神宗上《论王霸劄子》和《论十事劄子》,並肯定王安石变法。變法之初曾视察诸路农田、水利、赋役。
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年),赐谥程颢为“纯”,程颐为“正”。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又追封程颢为“河南伯”,程颐为“伊川伯”,并“从祀孔子庙庭”。元明宗至顺元年(1330年),诏加封程颢为“豫国公”,程颐为“洛国公”。
參考資料
^ 二程夫子与黄陂. 黄陂区政府网站. [2008-12-01] (中文(简体)). [永久失效連結]
^ 【華陰侯先生墓誌銘】︰「...顥,先生女兄之子也。」
^ 【華陰侯先生墓誌銘】︰「...妻劉氏,早卒,封延長縣君。繼以其姝,封永壽縣君。」
^ 《岳麓书院》 江堤、彭爱学编著
研究書目
 |
维基文库中该作者的作品: 程顥
|
- A.C. Graham(葛瑞漢)著,程德祥譯:《中國的兩位哲學家:二程兄弟的新儒學》(鄭州:大象出版社,2000)。
- 溫偉耀:《成聖之道——北宋二程修養工夫論之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
- 林維杰:〈程明道的經典詮釋與人物想像〉。
北宋五子
|
周敦颐 · 邵雍 · 张载 · 程颢 · 程颐
|
3zW8pEQIS0cRZWBQAh rCs1XyqOgA s3 Z88JpMzlV LFQTkC5ueBR A,FttIh4UhIh v TeoUd I6QM f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Place in Moyen-Ogooué, Gabon Lambaréné Street in Lambaréné Lambaréné Location in Gabon Coordinates: 0°41′18″S 10°13′55″E / 0.68833°S 10.23194°E / -0.68833; 10.23194 Coordinates: 0°41′18″S 10°13′55″E / 0.68833°S 10.23194°E / -0.68833; 10.23194 Country Gabon Province Moyen-Ogooué Population (2013 census) • Total 38,775 Lambaréné is a town and the capital of Moyen-Ogooué in Gabon. With a population of 38,775 as of 2013, it is located 75 kilometres south of the equator. Lambaréné is based in the Central African Rainforest at the river Ogooué. This river divides the city into 3 districts: Rive Gauche, Ile Lambaréné and Rive Droite. The Albert Schweitzer Hospital and the districts Adouma and Abongo are located on Rive Droite. The districts Atongowanga, Sahoty, Dakar, Grand Village, Château, Lalala and Bordamur build the Ile Lambaréné. The majority of the people in Lambaréné live in the district Isaac located on Rive Gauche. This distr...
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number. For the year, see 800. For other uses, see 800 (disambiguation). Natural number ← 799 800 801 → List of numbers — Integers ←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 Cardinal eight hundred Ordinal 800th (eight hundredth) Factorization 2 5 × 5 2 Greek numeral Ω´ Roman numeral DCCC Binary 1100100000 2 Ternary 1002122 3 Quaternary 30200 4 Quinary 11200 5 Senary 3412 6 Octal 1440 8 Duodecimal 568 12 Hexadecimal 320 16 Vigesimal 200 20 Base 36 M8 36 800 ( eight hundred ) is the natural number following 799 and preceding 801. It is the sum of four consecutive primes (193 + 197 + 199 + 211). It is a Harshad number. Contents 1 Integers from 801 to 899 1.1 800s 1.2 810s 1.3 820s 1.4 830s 1.5 840s 1.6 850s 1.7 860s 1.8 870s 1.9 880s 1.10 890s 2 References Integers from 801 to 899 800s Main article: 801...
"J57" redirects here. For the music artist, see J57 (rapper). J57 / JT3C YJ57-P-3 cut-away demonstrator at USAF Museum Type Turbojet National origin United States Manufacturer Pratt & Whitney First run 1950 Major applications Boeing 707 Boeing B-52 Stratofortress Boeing KC-135 Stratotanker Douglas DC-8 North American F-100 Super Sabre Vought F-8 Crusader Number built 21,170 built Developed from Pratt & Whitney XT45 Variants JT3D/TF33 Developed into Pratt & Whitney J52/JT8A Pratt & Whitney J75/JT4A The Pratt & Whitney J57 (company designation: JT3C ) is an axial-flow turbojet engine developed by Pratt & Whitney in the early 1950s. The J57 (first run January 1950 [1] ) was the first 10,000 lbf (45 kN) thrust class engine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J57/JT3C was developed into the J75/JT4A turbojet, JT3D/TF33 turbofan and the PT5/T57 turboprop. [2] Contents 1 Design 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