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酐






酸酐通式



酸酐[註 1]是具有两个酰基键合于同一氧原子上的有机化合物。[2]
稱為“酐”的原因因為它是由兩個羧酸脫水而成。若两侧酰基由同种羧酸衍生而来则称为对称酸酐,分子式可表达为:(RC(O))2O。对称酸酐命名取决于相应羧酸命名,即词缀“酸”改为“酸酐”。[3] 因此(CH3CO)2O称为:“乙酸酐”(或醋酸酐、醋酐)。混合酸酐(或不对称酸酐)以两侧酰基分别对应的羧酸命名,如:甲酸乙酸酐。低级酸酐遇水水解,但高级酸酐不溶于水。




目录






  • 1 反应


  • 2 制备


  • 3 多元酸酐


  • 4 重要的酸酐


  • 5 其他


    • 5.1 非羧酸衍生酸酐


    • 5.2 硫类似物




  • 6 註解


  • 7 参考文献





反应



酸酐是活性酰基的主要来源,其相关反应与酰卤之反应类似。当酸酐与含活泼氢的底物反应时,可得到等当量的酰化产物与羧酸副产物:


RC(O)OC(O)R + HY → RC(O)Y + RCO2H

其中:HY=HOR(醇),HNR'2=(氨,伯或仲胺),芳香环


酸酐跟格氏试剂反应与酸跟格氏试剂的反应类似,但反应时酸酐的一部分被浪费掉了,所以一般不用于制备反应。但二元酸的酸酐则不存在浪费的问题,可以与格氏试剂反应制备酮酸。


酸酐的亲电性弱于酰卤,且酸酐每次反应只可传递一分子酰基于底物,原子效率相对较低。乙酸酐价格低廉,使其仍作为酰化反应的常用试剂。



制备


酸酐在工业中可通过不同的方法合成。




  • 乙酸酐主要通过乙酸甲酯的羰基化合成。[4]


  • 马来酸酐在工业中主要通过苯或丁烷的氧化反应制备。

  • 酸酐的实验室制法主要通过相应羧酸的脱水反应制备,具体的方法取决于羧酸底物,五氧化二磷是该反应的通用脱水剂:


2 CH3COOH + P4O10 → CH3C(O)OC(O)CH3 + "(HO)2P4O9"

  • 酰氯也是制备酸酐的重要前体:[5]

CH3C(O)Cl + HCO2Na → HCO2COCH3 + NaCl

  • 具有乙酰基的混合酸酐可通过烯酮合成:

RCO2H + H2C=C=O → RCO2C(O)CH3


多元酸酐



  • 二酸酐是一个分子内具有两个酸酐官能团的化合物。它们主要用于合成聚酰亚胺、聚酯或聚酰胺。

  • 聚酸酐是由酸酐键连接聚合物骨架内重复单元的一类聚合物。



重要的酸酐





  • 乙酸酐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化学品,被广泛的应用于制备乙酸酯和其他酸的酸酐,如:乙酸纤维素。


  • 顺丁烯二酸酐可与苯乙烯发生共聚反应得到不同的树脂。在狄尔斯-阿尔德反应中其可作为亲双烯体参与反应。[6]



其他



非羧酸衍生酸酐



  • 其他有机酸衍生酸酐:酸酐的其中一个或两个酰基还可由非羧基有机酸衍生,如有机磺酸或有机磷酸。

  • 无机酸衍生酸酐:酸酐中任意一个酰基还可衍生自无机酸,如:磷酸。混合酸酐1,3-二磷酸甘油酸,其为通过糖酵解形成ATP过程中的中间体,[7]是3-磷酸甘油酸和磷酸形成的混合酸酐。



硫类似物


硫原子可替代酸酐当中的任何氧原子,包括羰基双键氧原子和羰基之间连接的氧原子。当硫原子替代羰基氧原子时,将酰基用括号封闭防止歧义发生,
[3] 如:(硫代乙酸)酐(CH3C(S)OC(S)CH3)。当硫原子替代桥接氧原子时,得到的化合物称为硫代酸酐,[3] 如:乙酰硫醚((CH3C(O))2S)。



註解




  1. ^ 「酐」,拼音:gān,注音:ㄍㄢ,音同「甘」[1]



参考文献




  1.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酐」


  2. ^ (英文)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acid anhydrides".《化学术语总目录》在线版.



  3. ^ 3.03.13.2 Panico, R.; Powell, W. H.; Richer, J. C. (编). Recommendation R-5.7.7. A Guide to IUPAC Nomenclature of Organic Compounds. IUPAC/Blackwell Science. 1993: 123–25. ISBN 0-632-03488-2. 


  4. ^ Zoeller, J. R.; Agreda, V. H.; Cook, S. L.; Lafferty, N. L.; Polichnowski, S. W.; Pond, D. M.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Acetic Anhydride Process" Catalysis Today (1992), volume 13, pp.73-91. doi:10.1016/0920-5861(92)80188-S


  5. ^ Lewis I. Krimen (1988). "Acetic Formic Anhydride". Org. Synth.; Coll. Vol. 6: 8. 


  6. ^ Heimo Held, Alfred Rengstl, Dieter Mayer "Acetic Anhydride and Mixed Fatty Acid Anhydrides" Ullmann's Encyclopedia of Industrial Chemistry 2002, Wiley-VCH, Weinheim. doi:10.1002/14356007.a01_065


  7. ^ Nelson, D. L.; Cox, M. M. "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3rd Ed. Worth Publishing: New York, 2000. ISBN 978-1-57259-153-0.


http://www.chemguide.co.uk/organicprops/anhydrides/background.html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Lambaréné

Chris Pine

Kashihara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