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禮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儀禮
全名
儀禮
别名
士禮
撰者
作者已不可考
文字
中文
国家
中國
成书年代
秦始皇以前
亡佚年代
秦始皇焚书坑儒
原书篇数
五十六篇
今本篇数
十七篇
最初著录
《後漢書》

儀禮》為儒家十三經之一,內容記載著先秦的各種禮儀,其中以記載士大夫的禮儀為主。秦代以前篇目不詳,漢代初期高堂生傳《儀禮》十七篇。另有《古文儀禮》五十六篇,已經遺失。《儀禮》與《周禮》、《禮記》,並稱《三禮》。


據黃以周《禮書通故》卷一考證,《禮》這一經典的名稱在歷史上變動不一,且互相混淆。西漢時,目前被稱為儀禮的經書彼時被稱為《今禮》與古禮五十六篇《禮》相對,闡釋它的有大戴、小戴、慶氏三家學派。至東漢,《三禮》的稱呼出現,“禮”便不再專指這十七篇了。而禮與記最初是分開的,並非合稱禮記。鄭玄在東漢時註解了這十七篇禮的四十九篇記,到了魏晉時期人們將四十九篇“記”稱為《小戴禮》,將本來是《小戴禮》的這十七篇“禮”稱為儀禮,是混淆了禮與記的區別,而這一訛誤則保留了下來。在鄭玄的時代,尚沒有儀禮這一稱呼,約至東晉時,人們才將這十七篇被剝奪了名稱的《小戴禮》稱為儀禮,而小戴禮這一名稱則一直被冠在四十九篇“記”之上。




目录






  • 1 簡介


  • 2 出土版本


  • 3 注疏


  • 4 注釋


  • 5 外部链接





簡介


殷商、周朝時有名目繁多的典禮,素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之稱,非有专门职业训练并经常排练演习者,不能经办这些典礼。秦始皇焚书坑儒后,《礼》已不传,只有高堂生能背诵[1],漢代只剩《儀禮》十七篇,分为冠婚、朝聘、丧祭、射乡等四类。《仪礼》十七篇,除《士相见礼》、《大射礼》、《少牢馈食礼》、《有司彻》等四篇之外,其余各篇之末都有“记”。《丧服》一篇其下又有“传”,相傳是孔子门人子夏所作。漢代初只稱為《禮》,為禮的經,又稱“士禮”[2]。礼学家彭林先生分析说:“一般认为,高堂生把《仪礼》传给萧奋,萧奋传给孟卿,孟卿传给後蒼,后苍传给大戴(戴德)、小戴(戴圣)、庆普,这就是汉代的《礼》学的所谓五传弟子。但是,《史记·儒林传》所记,在萧奋之前还有徐氏,萧奋之《礼》当得自徐氏,徐氏与高堂生的关系不详。”


漢代五經中的《禮經》即為《儀禮》,“儀禮”一名最早出現在范曄《後漢書》中。晉代正式稱汉代《仪礼》的传本有四种,即大戴本、小戴本、庆普本和刘向《别录》本。今《儀禮》所存文本為今文本。今文經只有十七篇。比古文經少三十九篇。


《儀禮》详尽地记述了古代宫室、服饰、饮食、丧葬之制,犹如一幅古代社会生活的长卷。唐賈公彥撰《儀禮疏》十七卷,南宋時與鄭玄之註合刊為《儀禮註疏》。元人敖繼公《儀禮集說》一書。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中輯出的宋代張淳撰《儀禮識誤》。胡培翚有《儀禮正義》。



出土版本


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王莽新简《仪礼》,是迄今所见最古写本。共有469枚木、竹简,字体为隶书,简正面或背面编有顺序号码,简面有削改和勾画圈点的记号。分为甲、乙、丙三本:甲本木简398枚,每枚长55.5~56厘米,宽0.75厘米,含《士相见》、《服传》、《特牲》、《少牢》、《有司》、《燕礼》、《泰射》7篇;乙本木简37枚,长50.05厘米、宽0.5厘米,内容仅《服传》一篇;丙本竹简34枚,长56.5厘米、宽0.9厘米,内容仅《丧服》一篇。



注疏



  • 儀禮註疏》--東漢鄭玄註《儀禮注》;唐賈公彥疏《儀禮疏》四十卷。十三經注疏之一。

  • 儀禮析疑》--清方苞注。



注釋





  1. ^ 《史记》中说:“诸学者多言《礼》,而鲁高堂生最本。《礼》固自孔子时而其经不具,及至秦焚书,书散亡益多,于今独有《士礼》,高堂生能言之。”《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载:“及周之衰,诸侯将逾法度,恶其害己,皆灭去其籍,自孔子时而不具,至秦大坏。汉兴,鲁高堂生传《士礼》十七篇。”


  2. ^ 《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考证:《礼经》即《仪礼》。初名《士礼》。《士礼》所言,盖古人进退揖让之节,昏丧燕饮之道。”




外部链接



维基文库标志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仪礼



    • 工藤卓司:〈近一百年日本《儀禮》研究概況〉。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Lambaréné

Chris Pine

Kashihara Line